校本篮球教材(改).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1305307 上传时间:2019-09-27 格式:DOC 页数:79 大小:3.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本篮球教材(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校本篮球教材(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校本篮球教材(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校本篮球教材(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校本篮球教材(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本篮球教材(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篮球教材(改).doc(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克拉玛依市第十四小学校本篮球教材前 言 篮球是一项集竞技、健身、娱乐和益智为一体的集体性运动项目,具有极高的锻炼、健身、欣赏和审美价值,篮球运动的游戏性和观赏的娱乐性加上著名球星的诱发效应,使得篮球成为中小学生最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也使得篮球成为中小学最热门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 但是,我们现用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体育教学教师用书-小学体育教学教师用书(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师用书-体育(课程教材研究所 体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人民教育出版社)中,篮球内容在教材中的篇幅并不太多,教学中所占的课时比重也较小。我们所使用的两种版本的教材里,水平一(小学一、二

2、年级)都没有安排篮球教学内容;水平二(小学三、四年级)也只安排少量的篮球基本技能教学内容;到水平三(小学五、六年级)教材里才编入小篮球常识、基本技能与游戏等教学内容。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中也未对教学内容作具体的规定,为各地(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适合本校的“校本课程”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和余地,因而开发篮球校本课程、编写适宜的篮球校本教材(篮球教学内容),满足不同水平段小学生的对篮球学习的需求,就成为开展篮球教学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2012年,我校教务处组织体育组在认真研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和现行体育与健康教

3、材、体育与健康教师(学生)用书的基础上,编写了我校第二部校本课程教材克拉玛依市第十四小学校本篮球课程教材(试行)(以下简称教材)。教材对小学各水平段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评价方法等做出了详细、具体的规定。 我校校本篮球课程作为我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延伸,纳入我校课程体系,列入我校特色课程计划,在我校的一、二、三、五、六五个年级开展,每周一课时。校本篮球课程的开发、开展对积极有效地利用篮球这一集体性竞技项目为广大儿童、青少年健身锻炼和身心健康服务,满足学生的篮球运动需求,普及篮球运动开展,提高篮球运动技能和水平,全面深入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工程,创建特色学校、打造特色教育、提高我校教育竞争

4、力等方面必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目 录第一章 课程概述4 第一节:课程简介4 第二节:课程目标5第三节:课程内容7 第四节:课程评价9第二章 篮球基本技术17 第一节:球性和移动17 第二节:运球技术20第三节:传、接球技术24第四节:防守技术27 第五节:投篮和抢篮板球技术31第三章 篮球基本战术36 第一节:进攻战术36 第二节:防守战术 45 第四章 篮球比赛规则和裁判法简介48 第一节:比赛规则简介48 第二节:裁判法简介 50 第三节:篮球比赛欣赏 53第五章 各年级教学内容和教法指导55第一章 课程概述 第一节 课程简介 篮球是一项集竞技、健身、娱乐和益智为一体的集体性运动项目。参

5、加篮球活动,能在奔跑、跳跃的过程中,发展力量、速度、耐力和灵敏等素质;能在复杂多变的赛场上,提高分析能力和应变能力;能在激烈对抗的环境里,磨炼意志,发展个性和智能;能在相互配合的过程中,培养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品质;能在观赏比赛的过程中,培养审美情趣,丰富课余文化生活。 我校篮球课程是我校校本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校体育课程的延伸与补充,是我校实施素质教育,贯彻落实“体育、艺术2+1项目”工程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发展的一门校本课程。 一、篮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篮球运动是1891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的。最初的篮球比

6、赛规则很简单,对于场地大小、参加人数多少、比赛时间长短都没有统一的规定。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第一部13条的原始规则,目的是使篮球游戏在公平对等的条件下进行,同时不允许粗野动作的发生。1915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竞赛规则,1932年,国际篮联制定了第一份世界统一的竞赛规则。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场地设备得到改进和完善,规则也不断地增删和变化,篮球运动整体内容结构和优秀运动队伍综合智能、技能、能力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今后仍继续向着“高”、“快”、“全”、“准”等趋势发展。 二 、篮球运动的特点和价值 篮球运动是围绕着悬挂在空中的球篮,而展开的空间与地面的争夺,不仅具有对抗性、拼斗性、集体性

7、;而且还富有健身性、娱乐性、艺术性、趣味性、观赏性。 篮球运动是一项高强度的对抗性运动项目,持续时间可长可短,但需要参与者快速奔跑、突然与连续起跳、敏捷反应与力量抗衡。经常从事篮球运动,可以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团结协作的精神,能促进速度、力量、耐力、灵敏等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内脏器官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及空间,时间和定向能力。篮球运动具有较好的观赏性。在篮球比赛中,我们可以欣赏到娴熟的运球、巧妙的传球、准确的投篮、机智的抢断、精彩的扣篮和出奇的封盖,再加上攻守交错、对抗变换,从而使比赛双方斗智斗勇,球场形势变化富有戏剧性,无论是参与者还是观看者都能得到心理的满足和愉悦。第二节 课程目标我校

8、篮球校本课程的课程目标根据学生的学生的年龄、学习水平差异和运动兴趣爱好,并参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中的课程目标划分,将我校篮球校本课程的课程目标分为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 一、基本目标我校校本篮球课程的基本目标是对大多数学生的基本要求。1、运动参与目标:积极参与篮球运动,并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对篮球竞赛具有一定的观赏能力。2、运动技能目标:获得篮球的基础知识,学习和应用篮球运动技能,掌握篮球运动的安全常识和处置方法,安全的地进行篮球运动。3、身体健康目标:能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况,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和方法,合理地安排饮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

9、4、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能够根据自己的水平制定篮球运动学习目标,自觉通过篮球活动愉悦身心、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在篮球运动中享受运动的乐趣,体验成功的感觉;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遵守社会公德、体育道德,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2、 发展目标 我校校本篮球课程的发展目标是为部分对篮球运动学有所长、学有余力的学生制定的,也可为为篮球兴趣班和学校篮球队大多数学生的努力目标。1、运动参与目标:能将篮球运动作为体育锻炼的主要内容之一,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对篮球比赛具有较高的观赏水平。2、运动技能目标:积极提高和改进篮球技术,发展自己的运动能力,能代表学校参加市、区级的篮球

10、比赛。3、身体健康目标:能选择良好的锻炼环境,全面发展体能,较好地补充营养,提高自身科学锻炼的能力,练就强健的体魄。4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通过篮球运动使积极进取,互利合作等精神、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等优良品质得以发扬光大,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学校、社区体育活动的积极参加者。第三节 课程内容我校校本篮球课程的课程内容依据教材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年龄、学习水平等分别规定各年级(水平段)的学习内容。 一、水平一(一、二年级) 1、球性和移动;抛、接球;拍球;滚球;滑步移动。 2、运球技术:原地运球、行进间运球;高、低手运球;拍球接力;规定次数左右手交换拍球;左右手交换拍球比赛;原地拍球看物报数;

11、行进间拍球看物品报数;直线运球接力赛;绕物运球接力赛;双向同时运球。3、传、接球技术:胸前双手传接球;传、接地面反弹球;对面肩上单手传接球;迎面换位传接球;对墙传接球。4、篮球游戏:叫号出列运球比赛;头上胯下传球比赛;抛球叫号接球;十字拍球接力;运球过障碍占圈;追目标;绕身传球接力;运球追拍;交叉传球;横跨步单手击地传球;三角运球传接球。5、简单篮球操。 二、水平二(三年级)1、球性和移动;球绕环;变向跑;侧身跑。2、运球技术:高手运球;左右手交换运球;运球“8”字绕杆;遇障碍换手运球;四角二球传运结合。3、传、接球技术:行进间双手传球;两人运球传球交换;双人传四球;三角循环传球;六人多球循环

12、传球。4、投篮技术:双手胸前投篮;原地投篮;运球(三步)上篮5、篮球游戏:互不碰撞;运双球;运球沿线追击;单手拍球6、教学比赛:半场三对三比赛。7、简单篮球操。 三、水平三(五、六年级) 1、球性和移动;拨球;急停;转身。 2、运球技术:双手运双球;变向运球;绕障碍运球;运球急起急停;原地持球突破,交叉步和顺步突破。3、 传、接球技术:行进间传球;单手传球;四角传球。4、投篮和抢篮板球技术:双手胸前投篮;急停投篮;单手肩上投篮;运球(三步)单手高上篮;运球(三步)单手低上篮;绕障碍跑篮,抢篮板球技术。 5、篮球简单战术介绍:双人快攻战术;三打三战术;二打一快攻;联防战术;盯人战术6、篮球游戏:

13、肩上投篮比赛;斗牛;封盖投篮;投篮淘汰;快投比准;循环运球上篮。7、教学比赛:半场三对三比赛;全场比赛。8、篮球规则和裁判法介绍。9、篮球比赛欣赏。第四节 课程评价和国家课程评价一样,校本课程评价在校本课程开发中也起着导向和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是校本课程开发成败的关键环节。我校篮球校本课程的教学评价从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和课程建设三方面进行评价。 一、学生学习评价 在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上既要关注学习结果,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水平,又要关注他们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通过学生自我评、学生组内互评和教师评价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励每个学生发展。(一)评价方

14、法1、学生自我评价学生对自己的运动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等进行的综合评价。2、学生组内互评学生对组内各个成员的运动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等进行的综合评价。3、教师评价依据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度、行为表现和进步幅度等,考虑学生自我评价与组内互相评价的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二)评价要点1、水平一(一、二年级)评价表:见表一;2、水平二(三年级)评价表:见表二;3、水平三(五、六年级)评价表:见表三; 二、教师教学评价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包括对教师专业素质和课程教学两方面,通过评价,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一)评价方法教务处通过听课、查阅教学计划、教案、考勤记录、调查访问、汇报课等形式,对教师教学进行评价,并记入业务档案。比较文学是一种以寻求人类文学共通规律和民族特色为宗旨的文学研究。它是以世界文学的眼光,运用比较的方法,对各种文学关系进行的跨文化的研究。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学思潮、文学运动队另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学发展的影响,不同国家具体作家的相互影响81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