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知识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101285903 上传时间:2019-09-27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2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知识(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政治文明历程知识体系概要山东省诸城繁华中学 王怀友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本单元主要记叙了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其中主要的是中央和地方行政管理体制发展的演变的历程。夏商周时期是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时期。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夏商周三代),是在原始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夏商周三代是一种部族国家,其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形成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秦朝开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结构,从汉至元历代王朝都围绕中央和地方、君权和相权的矛盾对中央集权制度进行了重大调整,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运行机制逐渐合理成熟。但是,明清时期我

2、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其弊端也日趋明显,极大的妨碍了中国的社会进步。第1课 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一、夏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 地位:古代中国出现的第一个国家政权制度:出现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二、商时间:约公元前1600年,成汤灭夏,建立商王朝制度:内服与外服制度商王控制支配着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力内服,是王畿,即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方国管辖的地区 神权: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特点: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商朝是个弥漫着神权色彩的王朝三、西周时间: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东征,灭商建国,史称西周分封制概念: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

3、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目的:巩固统治。内容:周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王畿是周王的直接驻地;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还有异姓诸侯国;周王的亲族、姻亲和功臣以周王的名义“授土”、“授民”,但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并承担各种义务。作用:通过分封,周人的势力范围扩大,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巩固了统治。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宗法制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是土地、财产和权力的主要继承者,有主祭祖先的特权。内容: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确立了大宗、小宗体系。作用: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

4、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宗法制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的结合在一起。工具:周朝制定了各种礼乐制度,以维护宗法分封制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二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表现 宗法制是分封制实施的法则总结宗法制的特点: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大、小宗具有相对性;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第2课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一、从群雄割据到大一统背景:春秋时期宗法分封制的原则遭到破坏;周王室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诸侯兼

5、并战争频繁。战国时期大国国君改号,出现卿、大夫夺位的政变;各国进行政治、经济和军事改革。统一:条件:社会经济发展,各地区、氏族联系加强;战乱频繁,人民渴望统一;商鞅变法使秦国强盛;嬴政雄才大略,重用人才且措施得当。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全国。意义:结束了数百年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大帝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符合各族人民的愿望,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奠定了基础。二、中央集权的确立权力的高度集中,成为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皇帝制:皇权至上,大权总揽;“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三公九卿: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九卿奉常、郎中令、卫尉、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太仆,

6、分管国家和皇家的各种事务评价:以三公九卿为主的中央政府各级官员,在地位、职责和权力等方面都处于相互配合、相互牵制的状态,任何人都无法独揽朝政,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废分封,置郡县目的:吸取春秋战国割据混战的教训,加强对地方的有效管理。地方机构:分郡、县两级。选官:制定了一套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秦法:法律细密、严苛,是嬴政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工具。影响:积极影响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消极影响秦法以“轻罪重罚”为指导思想,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苦难。第3课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一、

7、七国之乱与汉武帝的集权措施七国之乱原因:刘邦分封同姓诸侯王形成尾大不掉之势汉景帝削夺诸侯国土地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借口“清君侧”串通其他六国诸侯王叛乱汉武帝集权:目的:强化皇权,巩固国家统一措施:建立中朝设置刺史实行推恩令(其中“酎金夺爵”的实质就是寻找借口大量削夺诸侯和列侯的爵位)影响:积极影响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消极影响权力的过于集中导致外戚、宦官专权,政局动荡。二、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形成:唐“安史之乱”平息后,唐代宗封安史降将和带兵平叛的刺史为节度使,节度使权力不断膨胀,名义上是唐朝的藩镇,实际上割据一方,形成藩镇林立的局面,使唐后期政局动

8、荡不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延续:表现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周世宗改革:为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三、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背景: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革除藩镇割据的弊端,防止“陈桥兵变”再次上演。措施:收精兵削实权置钱谷影响:积极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改变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消极影响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总结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朝代西汉初期唐朝中叶唐朝末年表现七国之乱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原因分封诸侯,尾大不掉节度使权力过重(内轻外重)结果中央集权胜利中央集权胜利地方分权胜利影响汉武帝加强中央集

9、权,巩固发展大一统局面后患无穷,由盛而衰唐朝灭亡,五代十国开始教训必须削弱地方政权的力量,强化中央集权,强干弱枝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利弊和影响措施内容利弊收精兵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合称“三衙”)有统兵权枢密院有发兵权统兵权和调兵权分离,有利于皇帝控制军权,防止大将反叛。造成军制紊乱,指挥不灵,战斗力衰退庞大的军事机构,造成军饷开支巨大。削实权削弱宰相的权力: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军权;“三司”(盐铁、度支、户部)掌管财权;宰相仅有行政权。削弱藩镇的行政权力:所有州郡直属中央;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设通判监督州郡长官削弱和分割了宰相的权力,打破了宰相“事无不统”的局面削弱藩镇行政权力有利于防

10、止武将干政,并设通判与之相互牵制,从而削弱地方权力权力过于集中于皇帝,他人无权,遇事推诿,不负责任分化事权,机构膨胀,行政效率低下,官俸开支巨大,出现财政危机置钱谷各州郡的财赋,除自留一小部分外,其余运往开封或其他指定地点,由中央掌握。使地方缺乏割据的物质基础地方财政困难自汉代以来,通过打击诸侯国势力,削弱武将军权,分割地方官权力, 中央集权日益加强。到宋代以后,中央在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已处于绝对上风,政治制度上体现出新的特点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变得突出起来。第4课 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自秦以后,中国出现了以皇权为中心的政治体制,皇帝位于金字塔的顶端,任命各级官员处理全国

11、政务,从而建立起较完备的中枢权力体系。随着皇权的不断加强,中枢权力体系也不断发生变化。唐朝三省六部制:确立:隋唐时期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 结构:三省中书省(起草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门下省(封驳审议)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作用:三省之间相互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宋朝强化皇权:措施:设“中书门下”作为宰相办公机构;军政归枢密院,分割宰相军权;财政归度支、盐铁、户部三司掌管,三司长官“三司使”又称为“计相”。影响:分割相权,强化皇权元朝一省制:元朝废三省,实行一省制,即中书省,六部归入中书省。中书省的长官为左、右丞相和

12、平章政事。二、明清加强皇权明朝废除丞相:原因:元朝中后期,宰相权势过重,左右皇位继承,引起政局动荡明太祖吸取元朝权贵专权、内乱频繁的教训废除:1380年,明太祖诛杀丞相胡惟庸,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直接管理国家政事,并规定此后各代不得再立丞相。影响:相权、皇权合而为一,专制皇权发展到高峰。明朝设立内阁:原因:废丞相后,为提高皇帝处理政务的效率。设立: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明成祖正式在文渊阁设内阁。职权: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内阁有专门的衙署和署官,帮助皇帝批复意见,称为“票拟”,最后由皇帝用朱笔批示、裁定,称为“批红”。清朝设立军机处:清承明制,设内阁,处理日常事

13、务,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负责军国大事。军机处时间:雍正年间原因:处理西北紧急军务职权:处理军务,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军国大事皆由皇帝裁决,专制皇权高度发展。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总结:自唐宋以来政治制度的变化,清晰的表现出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遭到压制的历史特点。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古希腊、古罗马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历史条件,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被称为“海洋文明”。曾经在地中海世界各领风骚,交相辉映的两大文明,被视为现代西方文明的发祥地。希腊雅典城邦的奴隶主民主政治和罗马的法律制度集中代表了古

14、代两大文明的杰出成就。雅典城邦经历了由君主统治到贵族共和的过程,梭伦改革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克里斯提尼改革最终确立了全体公民参加的民主政治。雅典的民主对人类文明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继希腊文明之后,罗马成为影响最大的文明中心。而罗马的法律体系又是构成这一文明的核心。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总结的罗马法是对后世影响最为广泛的古代法律,这对帝国的统治起到了有力的维系作用,它证明了法律在人类社会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一、爱琴文明指分布于爱琴海诸岛及其周围地区的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克里特文明时间:前2000前1700年间,前1400年销声匿迹表现:克里特岛上产生了君主制国家出现王宫建筑群和象形文字迈锡尼文明时间:前1400年前1100年 特点:新君主国兴起,伴之出现的是王宫、卫城、宏大的王室陵墓及众多刻有文字的泥版文书。前12世纪,迈锡尼文明彻底毁灭。此后300多年,被称为“黑暗时代”。二、古希腊城邦兴起时间:前8世纪前6世纪概念: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围若干村落。环境:多山,少耕地,三面环水,多港湾。代表:雅典和斯巴达 特征:小国寡民和各邦长期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