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基层干部先进事迹材料例文3篇

上传人:花红****零 文档编号:101281061 上传时间:2019-09-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美基层干部先进事迹材料例文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美基层干部先进事迹材料例文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最美基层干部先进事迹材料例文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最美基层干部先进事迹材料例文3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最美基层干部先进事迹材料例文3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美基层干部先进事迹材料例文3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美基层干部先进事迹材料例文3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美基层干部先进事迹材料例文3篇【篇一】隔阵子没见,xx好像又黑了一些。春节过后,他开始了一年的忙碌,惠民服务中心要建,清洁工程要搞,公益活动要参加,还有村委换届2012年担任江西省南昌县向塘镇xx村党总支书记以来,xx让村子大变样。不少人说,“这个书记能干事”。xx村有着800多年的历史,曾是远近闻名的“相国村”,前些年却麻烦不断:环境脏乱差,村民爱打架。大家期盼改变,希望来个能干的书记。被举荐当村支书的时候,一直在外经商的xx内心很彷徨:“从来没接触过基层工作,担心做不好。”“你们是老师,我是学生,你们要把学生带好。”上任第一天,xx把村干部叫到一起,将村里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列了出来:破

2、旧的村委会需要翻新、村小学危房需要重建、村道破烂不堪需要整修村小学至少需要2000平方米,预算240万元,政府资金只有160万元,80万元的资金缺口从哪来?“村委会可以晚点建。”xx当即表态,无论如何,学校要先建起来。此后,xx开始四处跑资金,他一边到上级政府找补充资金,一边拜访在外经商的乡贤。4个多月后,村小学开始重建,不到1年时间,新学校交付使用。新小学的建成,让xx在村里树起威信。在他的带领下,xx村新街老街改造、疏通灌溉沟渠、整修道路等工程相继开工,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一直以来,xx村以种植瓜果蔬菜为主业,村民虽吃穿不愁,但收入总也上不去。在南昌县周边,向塘梨瓜名气很大,xx顺势而为,申

3、请注册了“向塘”瓜果蔬菜商标。“我家种了十多年梨瓜,以前都自己卖,一年下来就赚万把块。”村民刘春如说,自从注册了商标,销路逐渐打开,有人专程到村里收购,梨瓜还能直接进超市,价格也大大提高。在xx的推动下,xx村成立了三家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公司+农户”的模式,统一把村民种植的瓜果蔬菜收集、加工、包装,解决了村里600多人就业,村民人均年收入增加上万元。“下一步,我们计划打造综合示范村,发展乡村旅游。”xx村现已建成50栋江南民居风格的住宅,规划围绕相国故里牌楼、巷道名人轶事文化、民俗广场、梓溪八景等内容,建设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千年古村。xx上任前,xx村是有名的重点村、难点村,6200多名村民

4、,一年上访超过200次,打架斗殴事件不断。“人口多,情况复杂,在这里做事难度大。”刘仁荣是村里老党员,对村里的情况很熟悉,“村里就是这些事,一直也没人做成。”70岁的村民老刘,老伴早年因交通事故去世,没有得到妥善解决,于是他常年往镇里、县里、市里跑。xx上任后,主动和他结对子,隔三差五上门拜访。“我6岁父亲就去世,就把你当父亲啦。”经过不懈努力,最终为他解决了25万元赔偿款。房屋拆迁、土地征收、土地流转每一项都与村民的切身利益相关。但自从xx上任后,xx村没发生一起打架斗殴事件,没出现一例村民上访。“凡事站在村民的角度,为他们争取最大利益,他们自然会信任你。”xx说,截至2017年底,xx村使

5、用项目资金达1亿元,其中有4000多万元来自村民自筹。“心往一处想,劲才能往一处使,人心齐了,什么困难都能战胜。”【篇二】2月19日,料峭春寒中,xx儿童福利院里一派热闹景象。xx市第一高级中学历史教师xx又一次带着学生们来到这里,给孩子们送来最急缺的纸尿裤。他还自费购买牛奶、书包等学习生活用品分发给小朋友,并讲解起长江鱼类资源保护。“他们一有空就来,节假日更是常客。”xx儿童福利院儿童部副主任谢荣华说。从上大学开始,xx就关注环保事业。2001年,他发布成立环保社团倡议书,得到80余名同学响应。2004年工作后,他创办xx市首家青年环保志愿者社团“赤子之心”环保社团,先后带动2万名青少年投身

6、环保行动,超过1.2万人接受水资源保护教育。xx在xx师范大学读书期间结缘环保。一次,他在回收利用废旧电池的环保行动中听说,一粒纽扣电池会对一立方米土地造成污染,深受震动。于是,他和3名同学组成一个小小“联盟”,相约每周末在图书馆义务清理垃圾,“赤子之心”也应运而生。2001年10月,他们在泉山校区各宿舍楼下设立废旧电池回收桶。仅一学期,就回收废旧电池4大桶,累计100余公斤。如今,“赤子之心”早已不是xx一个人在战斗,他在全国创办、协办17家“赤子之心”环保社团,累计吸引300余名教师、社会人士加入,发展学生会员6000余人。“教育就像我的妻子,相伴到老;环保就像我的儿子,精心呵护。我希望留

7、给学生的,不仅是某项具体的教学成果,更是绿色正能量的精神传递。”xx说。这些年,他整理出15万字的环境科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课题研究成果,编写10万字的校本教材地球妈妈。2008年,xx环保事业遭遇“瓶颈”,他决定打破捡拾垃圾、植树、清除牛皮癣等环境保护“老三样”,首先从环保活动本土化入手,计划将马洲岛湿地保护作为环保项目来实施。他毛遂自荐找到湿地生态项目负责人。对方见他是老师,不解地问:“一个老师为什么要上岛?老师和学生做环保能做出什么来?”面对对方的疑惑,xx认真讲述社团的公益理念和行动策划。第6次见面,这位负责人终于同意带他们登岛,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水质监测等活动。“同学们也在行走中感知

8、自然的美好,进而产生守护蓝天碧水的内生动力。”这样的潜移默化,影响了xx班里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有学生高考作文用环保公益活动当写作素材,学校每年有数十名毕业生选择填报环境工程、植物资源利用、生态学等专业。赤子之心报纸每月一期,在学校、社区发放3000多份,坚持到现在。由xx主持开发的环境做个环保人身边的环境问题等校本课程也深受学生欢迎。2017年,清爽xx环保体验馆建成,累计为1.5万人提供生态文明知识义务讲解服务。随着团队规模越来越大,“赤子之心”朝着品牌化的道路不断前进。“环保宣传既要有普及性也要有针对性,充分利用好传播载体才能收到更好效果。”xx说。他们了解到靖城街道虹茂社区有很好的书画氛

9、围,就走进社区开展环保主题书画创作活动;滨江新区办事处兴阳社区濒临长江,就开展保护母亲河环保行动近年来,“赤子之心”环保社团组织绿色义卖、长江湿地资源调研、机动车尾气排放调查、水质监测等近300场环保主题活动。作为志愿者,xx践行志愿理念的行动不仅在环境保护。在他看来,“环保+”更有生命力。变废为宝,是xx在生活、工作中倡导的。xx市一中每个班级都有一个特殊的“三毛基金”,他号召同学开展垃圾分类回收,用卖垃圾的钱资助学生。首笔爱心款100元,捐赠全国保护母亲河工程;第二笔善款2050.2元,捐赠汶川地震灾区“在漫画和影视作品中,三毛自己衣不蔽体,却始终有颗助人为乐的热心肠,象征着微小却真挚善良

10、的温暖;三毛也可以理解为三角钱,虽是微小心意,却也能积少成多,汇成扶贫助困的暖流。”学生王枫对“三毛基金”的解读在师生中有着普遍认同。【篇三】在xx,说起志愿者服务组织“红马甲”,几乎无人不晓。在xx区念香苑小区对面,有条“红马甲路”,不远处还有一座“红马甲广场”,这是这座城市对这支义工队伍的无言褒奖。王培华是“红马甲”的头儿,志愿服务时间已超8000小时。今年76岁的她,没想到自己的退休生活会这么“忙”!从2006年11位“老姐妹”组成义工小组发展至今,xx“红马甲”队员已有3000名,每天跟着王培华“出勤上班”的有上百人,年龄最大的85岁、最小的54岁。王培华每天4点多起床安排当天的工作:

11、路口值勤,扫马路捡垃圾,调解邻里矛盾,为孤寡老人送餐,巡逻,做媒,等等。“一有事大家抢着干,有时还会为没安排自己而生气。”当年从街道广播站退休后,王培华一度闲在家里没事做,好热闹的她便带着街坊邻居打腰鼓舞龙,“拿个垃圾桶包上红布做龙头,就玩起来了”。在王培华那里,几乎就没什么难事。“过去市中心文昌阁一带环境脏乱差,社区干部很头疼。我一想这有啥难的,第二天就带着姐妹们去文昌阁捡垃圾,没想到引起很大反响,很多人纷纷加入我们。”大伙儿拿着抹布、铲子、筷子、垃圾袋忙得欢,这支“红马甲”先后获得“全国志愿服务活动示范单位”“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xx省优秀社区志愿服务组织”等荣誉。“服务他人、快乐自己,

12、捡垃圾捡出这么大名气,我们都没想到。”王培华坦言。85岁的袁秀清负责打扫口袋公园“红马甲广场”,这里也是“红马甲”队员的大本营。说起这个袖珍广场的由来,袁秀清滔滔不绝:“十年前,我们喜欢晚上在小区里跳广场舞,没想到几栋楼的居民投诉说太吵。王队让我们到每一层楼去实地听,这一听吓了一跳,音乐声确实大,于是赶紧挪地方。找来找去,只有一个远处的垃圾场可以用,我们拾掇拾掇把这里整平了。”这一矛盾解决过程还催生义工队的新项目“和事佬”调解队。调解队2011年成立以来,已调解纠纷上百起,成功率达85%,确保“纠纷不出楼栋,矛盾不出小组,冲突不出社区”。王培华还有一项“甜蜜的事业”,她是许多年轻男女心中巧牵红

13、线的“王大妈”。多年来,王培华积累了全xx最多的单身男女资料,她做成资料板,一有空就驮在自行车两边,蜀冈西峰、古运河畔,都曾出现这位“移动婚介”的身影。2006年以来,“红马甲”的“金媒婚介”遵守“不收费、不收烟、不收糖”这“三不”原则,牵线搭桥1000多对,其中500多对步入婚姻殿堂。“王队长一喊,你比谁都跑得快!她是你什么人哎?”队员葛慧芳的丈夫经常揶揄妻子。“我回他一句:她是我妈!”葛慧芳哈哈大笑。王培华在“红马甲”队伍里确实就是位“妈妈”:徐正兰15岁的孙女去年遇车祸,王培华第一时间赶到医院安慰,小姑娘目前正在积极恢复中;朱定兰不幸患癌,王培华当即赶到医院鼓励大伙儿看到王培华就觉得安心,“红马甲”队员张海燕说:“王队对自己严、对别人宽,什么苦都能吃。红马甲人多,每个人的冷热酸甜,王队全看在眼里、想在心上、做在面前。她喊一声,我们肯定全到!”不久前,一名队员因身体原因不得不离开“红马甲”,临走时说,这件“红马甲”不退,自己要永远珍藏。让王培华骄傲的是,13年间,“红马甲”队伍新增26名党员,红灿灿的党徽别在每位党员的红马甲上。王培华说:“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红马甲不怕苦不怕烦,一定做好大家的管家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