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健康小知识.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1280617 上传时间:2019-09-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季健康小知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春季健康小知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春季健康小知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春季健康小知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春季健康小知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春季健康小知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季健康小知识.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春季健康小知识第一篇 春季着装乍暖还寒须保暖中国有一句养生谚语“春捂秋冻”,说的是早春季节不要急忙把棉衣脱掉,预防倒春寒。春季多风,乍暖还寒,昼夜温差大,所以春季养生一定要掌握这些特点,顺应春令舒畅生发之气。另外,一些年轻姑娘由于爱美,往往在早春就穿起了裙子,这样对身体不利。一般来说,妇女膝关节对冷空气的袭击较为敏感。易发生局部麻木、酸痛等症状。久之会引起风湿性关节炎。第二篇 春季食疗以养肝护肝为先祖国中医学认为:肝脏与草木相似,草木在春季萌发生长,肝脏在春季时功能也更活跃。因此,初春养生以养肝护肝为先。下面简介几种养肝护肝的方法:多喝水防止毒素损害肝脏饮食平衡保障肝脏功能正常少饮酒利于肝脏阳

2、气升发乐观开朗肝气顺调心情舒畅要想肝脏强健,首先要学会制怒,即使生气也不要超过3分钟,要尽力做到心平气和、乐观开朗、无忧无虑,从而使肝火熄灭,肝气正常生发、顺调。如果违反这一自然规律,就会伤及肝气,久之,易导致肝病。第三篇 春季健身坚持锻炼六不宜锻炼不宜骤然进行:锻炼前应先做些简单的四肢运动,以防韧带和肌肉扭伤。雾天不宜进行锻炼:雾珠中含有大量的尘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锻炼时由于呼吸量增加,肺内势必会吸进更多的有害物质。锻炼时不宜用嘴呼吸:锻炼应养成用鼻子呼吸的习惯,因鼻子里有很多毛,它能滤清空气,使气管和肺部不受尘埃、病菌的侵害。锻炼时不宜忽视保暖:开始锻炼时不应立即脱掉外衣,等身体微热

3、后再逐渐减衣,锻炼结束时,应擦净身上的汗液,立即穿上衣服,以防着凉。不宜空腹进行锻炼:清晨除了血糖偏低外,人体血液黏滞,加上气温低、血管收缩等因素,若空腹锻炼就可能使人因低血糖和心脏疾病而猝死。不宜早起外出锻炼:清晨空气并不新鲜,只有下午4时左右的空气才富含氧气负离子。第四篇 立春了!我们吃什么最养生?1、红枣等养脾甜食;2、蜂蜜;3、春芽;4、韭菜;5、春笋;6、樱桃;7、菠菜;8、葱、姜、蒜;此外,春季对于需要滋补调养的人,可以用西洋参、龙眼肉、党参、黄芪等炖鸡或瘦肉等,但爱过敏的人在春季一定要忌服“发物”,如虾、蟹、咸菜等食物。第五篇 春季预防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春季由于气温变暖,病毒、细菌

4、活跃起来,而天气变化又大。很容易被病毒或细菌感染而患病。1、麻疹:最主要的传染源是患儿,一般从潜伏期至出疹后5天有传染源,潜伏期23天。预防:按时接种麻疹病毒和疫苗。护理:卧床休息,食物清淡易消化,多喝开水,注意皮肤、眼、口腔、鼻腔的清洁,高热的护理,注意观察病情谨防并发症。2、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轻型急性传染病,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发生于冬春两季,传染性强。护理:病儿不要送到幼儿园。居室开窗通风,注意口腔卫生,加强营养,多喝水,进食牛奶、粥等营养容易消化的食物。麻、风疹防治措施:因两种病都有很强的传染性,一旦发病,应及时隔离防止传播。麻、风疹流行期间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尤其是医院),以减少

5、感染和传播机会。3、水痘:水痘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儿童期出疹性疾病,多发于冬春两季。通过直接接触、飞沫、空气传播。90%患儿年龄10岁,易感接触者约90%96%发病。水痘结痂后病毒消失,故传染期自出诊前24小时至病损结痂,约78天。潜伏期1021天,一般两周左右。水痘病原体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即人类疱疹病毒3型。一次感染水痘可获得终身免疫。但在免疫功能受损或已接受过水痘疫苗,也可有第2次感染。水痘的主要预防措施:1加强水痘防病宣传,教育和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以免传染病交叉感染。2冬春季节学校的教室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环境整洁,空气流通。3学校每天晨检,发现水痘患者应及时报

6、告,隔离传染源,患病学生必须在家隔离治疗,待结痂干燥后方能复学(自发病起21天左右)。4对易感人群接种水痘疫苗,接种疫苗后15天产生抗体,30天时抗体水平达到高峰,抗体阳转率95左右,免疫力持久,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水痘的有效手段。5.流行性腮腺炎: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源为患者,潜伏期23周。预防:接种疫苗,隔离患者,接触者可预防性服药。预防腮腺炎和并发症的发生,要在冬春季节注意孩子的营养、保暖,加强耐寒锻炼。注射腮腺炎减毒活疫苗也能起到预防作用。丙种球蛋白或胎盘球蛋白对流行性腮腺炎没有预防效果,应加以留意。发病后可口服板兰根冲剂,并常用淡盐水漱口、冲鼻。腮腺炎流行期间,不要去人群集

7、中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传染源。护理:隔离,卧床休息,多喝开水,注意口腔卫生,用温盐水漱口,室内要保持通风等。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但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通的,我们只要注意以下几点,就能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1.合理膳食,增加营养,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散步、慢跑、做操、打拳等,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增强体质;2.不到人口密集、人员混杂、空气污染的场所去,如:农贸市场、个体饮食店、游艺活动室等;3.勤洗手,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包括不用

8、污浊的毛巾擦手;4.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尤其是宿舍、电脑室、教室等;5.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6.不食、不加工不清洁的食物,拒绝生吃各种海产品和肉食,及吃带皮水果,不喝生水。不随便倒垃圾,不随便堆放垃圾,垃圾要分类并统一销毁;7.注意个人卫生,不随便吐痰,打喷嚏;8.发热或有其他不适及时就医;到医院就诊最好戴口罩,回宿舍后洗手,避免交叉感染;9.避免接触传染病人,尽量不到传染病流行疫区;10.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及房间适当消毒,如日光下晾晒衣被,房内门把手、桌面、地面用含氯消毒剂喷洒、擦拭。春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

9、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春季食补常识春天里,万物欣荣,生机蓬勃,是人体生理机能、新陈代谢最活跃的时期。然而春雨绵绵,天气潮湿,乍暖还寒,气候很不稳定。健康的人能够调适自己很快适应环境,一般无需调补。但是素有旧疾的人,在这多变的季节里,就不那么幸运了,旧疾极易复发。此时,对与这类患者和病后体虚的人,可以通过适当进补,提高身体抵抗力,使身体得到康复。春季食物以选则一般性调补食品为宜,如鸡肉、鸡蛋、瘦猪肉、红枣等。不仅可改善慵懒的体质,还可充沛体力。然而,对于身体明显虚弱的人,则需要选择适当的滋补中药来调养,如西洋参、龙眼肉、党参、黄耆等。春天

10、百花盛开,空气中弥漫着大量的花粉,是过敏性疾病的好发季节。若有慢性疾病或过敏体质的人,春天一定要忌口,忌服“发物”,如虾、蟹、咸菜等食物,否则旧病极易复发。总的说来,春天的调养药膳,以平补为原则,不能一味使用温热补品,以免春季气温上升,加重身体内热,损伤到人体正气。 春季饮食以平补为原则,重在养肝补脾。这一时令以肝当令,肝的生理特性就像春天树木那样生发,主人体一身阳气升腾。若肝功能受损则导致周身气血运行紊乱,其他脏腑器官受干扰而致病。又因酸味入肝,为肝的本味,若春季已亢奋的肝再摄入过量的酸味,则造成肝气过旺,而肝克伐脾就势必伤及脾脏。脾又与胃密切相关,故脾弱则妨碍脾胃对食物的消化吸收。甘味入脾

11、,最宜补益脾气,脾健又辅助于肝气。故春季进补应如唐代百岁医家孙思邈所说:“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为少吃酸味多吃甘味的食物以滋养肝脾两脏,对防病保健大有裨益。性温味甘的食物首选谷类,如糯米、黑米、高粱、黍米、燕麦;蔬果类,如刀豆、南瓜、扁豆、红枣、桂圆、核桃、栗子;肉鱼类,如牛肉、猪肚、鲫鱼、花鲤、鲈鱼、草鱼、黄鳝等。人体从这些食物中吸取丰富营养素,可使养肝与健脾相得益彰。其次,要顺应春升之气,多吃些温补阳气的食物,尤其早春仍有冬日余寒,可选吃韭菜、大蒜、洋葱、魔芋、大头菜、芥菜、香菜、生姜、葱。这类蔬菜均性温味辛,既可疏散风寒,又能抑杀潮湿环境下孳生的病菌。再次,春日时暖风或晚春暴热袭人,易引动体内郁热而生肝火,或致体内津液外泄,可适当配吃些清解里热、滋养肝脏的食物,如荞麦、薏苡仁、荠菜、菠菜、蕹菜、芹菜、菊花苗、莴笋、茄子、荸荠、黄瓜、蘑菇。这类食物均性凉味甘,可清解里热,润肝明目。至于新鲜水果,虽有清热生津解渴作用,但大多味酸而不宜在春天多食。若需解里热,以吃甘凉的香蕉、生梨、甘蔗或干果柿饼之类为好。比较文学是一种以寻求人类文学共通规律和民族特色为宗旨的文学研究。它是以世界文学的眼光,运用比较的方法,对各种文学关系进行的跨文化的研究。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学思潮、文学运动队另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学发展的影响,不同国家具体作家的相互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