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概论094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01280014 上传时间:2019-09-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学概论094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管理学概论094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管理学概论094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管理学概论094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管理学概论094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学概论09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概论094(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理学概论系别:体育系 姓名:尹* 学号:11403011391.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对现管理有什么借鉴和指导意义?一个管理者决策正确与否,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其自身的基本信仰、观念和价值偏好。而基本信仰、观念和价值偏好又常常与人们对中国管理的历史知识和经验的学术修养及其功力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因而,在这个时代面前,管理思想将前所未有地显示出对人类社会生活所发生的深刻影响。诚然,任何管理思想并不是先验的,而是有一定历史传统所维系。受中国生存环境、宗法制度和儒家道家文化影响,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上的二重性表现在思维的方式方法上也体现出了“刚柔相济”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谋与动、义与利、赏与罚、德与刑、上与下、

2、中央与地方的管理关系上。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强调和谐,主张协同,追求和谐的境界,使矛盾和差异的双方协调统一,共同构成和谐而又充满生机的世界。“以和为贵”的人际关系准则在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中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里的“人和”,就是指内部的团结、和睦。孙膑兵法篡章列举用兵得胜的五条:“得主未制,胜。知道,胜。得众,胜。左右和,胜。量敌计险,胜。”他把取得下级兵将的支持和兵将和睦团结,作为用兵取胜五个条件中的两个,可见他对“和”的管理思想是多么重视了。荀子五霸“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孙子兵法“上下同欲者胜。”这些思想都是说明了“和”在

3、消除内部矛盾冲突和取得内部团结方面的重要性。日本的丰田佐吉在创建丰田纺织公司时,他经营管理的座右铭是“天,地,人”三字,强调“和为贵”,其管理思想就是来自于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总结起来我认为可以归纳为几个方面:第一,中国古代文化中军事斗争与管理的成果。对当今社会中,任何一个组织在对外的竞争过程中都具有指导意义;第二,中国古代政府管理的成果,对于现代企业与组织内部的成绩管理和人员的管理起着重要作用;第三,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管理,为现代人的进步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哲学与理论指导。第四,中国古代技术与实践的进步是人类智慧和经验的结晶,现代人更应好好总结经验吸取养份。事实上,上述的四点正好

4、涵盖了管理体系的四大方面。社会管理、政府管理、组织管理、科技管理等方方面面都是非常复杂的,要使管理更有效、更成功,不仅要学习中国古代文化中有价值的东西,还要将西方文化及管理经验,用中国化的方式进行理论接受,变成有差异化的东西,相互可以吸收养分,但西方的文化是工具性的东西,而中国文化是修炼性的东西:一为术,一为道,其内核不同,是两种不同内涵的东西。如果一个人不仅能够掌握“术”,同时还能掌握“道”的话,那么他就不仅是聪明而且具有了智慧,用智慧的方式对待人与事,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2.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思考.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对于企业的成功与否具有深刻的影响作用。面

5、对日益深化、日益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环境,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从思想上认识到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目前我国一些企业在对企业文化内涵的上认识存在不足,容易走入误区,这使我们认识到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艰巨性。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尤其是优秀企业文化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增强企业竞争实力,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一些企业盲目效仿,形式化严重,没有充分考虑客观情况、自身特点,虽然外观统一色调、统一标识,统一服装,但对企业的理念不能真正达成共识,使企业文化流于形式。如果只有表层的形式而未表现出内在的价值与理念,这样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了深远的影响。企业文化是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下该企

6、业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是企业个性化的表现,应根据企业的特点、概况,提炼出本企业所特有的企业文化,我们看到有为数不少的企业提不出自己的企业精神,用诸如“团结、进取”等词语概括企业精神,让人看不清企业文化的个性。如果不注重企业的个性特色,企业文化建设都是一个标准、一种模式,那么必然导致企业文化雷同、缺乏应有的鲜明个性和风格,达不到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许多企业管理者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举办几场比赛、组织几次文艺演出,组织宣传队等文体活动。他们热衷于活动的轰轰烈烈,并将其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硬性指标来完成。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没有真正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有些企业从办公楼到工厂车间,到处都悬挂着诸如

7、“团结”、“拼搏”、“进取”、“奉献”之类的标语口号,这些口号念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因而就认为这就是企业文化,还有不少企业管理者认为,只要把规章制度制订出来,汇编成册,下发班组,这就是企业文化,这两种认识都走进了误区。不可否认,上述有的观点有其正确的一面,是企业文化的表现形式,但实际上是片面地理解了企业文化的内涵。我们应认识到企业文化是一种深层次、深理性、深内涵的企业精神、企业理念。我们必须消除认识上的偏差,走出误区,既要看到企业文化丰富多彩的表面现象,更要善于思考、提炼深藏于企业内的本质,正确认识企业文化的深刻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建设好企业文化。在建设企业文化过程中,必须坚持内外结合的原

8、则,既要聘请专家策划指导,又要发挥全体员工的聪明才智。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需要全体员工齐抓共建才能达到目的,仅靠高层管理人员推动,其他员工被动接受,那是行不通的。从一定意义上讲,企业文化建设,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不重视、不推动是不行的,但如果没有广大员工的参与,就失去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本质内容,也就失去了企业文化建设的真正意义。企业管理者创造了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更需要有企业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共同遵守和自觉贯彻。企业的文化建设离不开人,更离不开企业的每一各个员工,越来越多的管理者认识到,应当把人当作一种使组织在激烈竞争中生存、发展、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特殊资源来发掘。

9、张瑞敏恪守人本主义的管理哲学。海尔现在已经是:“世界级的供应商”,他为海尔设计、缔造了这样一种文化:以人为本,一切以人为中心,把人当做主体、当做目的,在企业内部营造了一种尊重人、信任人、关心人、理解人的文化氛围,让每个员工都可以百倍的热情投入充满理想色彩的伟大事业,使管理的艺术和心灵的需求更加和谐、完美地统一起来。任何一种成功的企业文化都是随着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随着企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企业文化可能与形势的需要不相适应,这时,企业文化建设者就要及时地予以发展和完善,创造新的企业文化,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企业文化与时俱进,使企业不断的向前发展。创新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特点和生命力

10、所在,是企业价值观的核心,它与时代的发展和环境变化同步,只有把创新植入企业价值观,融入企业文化建设的全过程,才能培育全体员工的创新精神,使创新成为企业的品质,这是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始终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所有成功企业的共同经验。管理学概论系别:体育系 姓名:于* 学号:11403011401.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对现管理有什么借鉴和指导意义?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强调和谐,主张协同,追求和谐的境界,使矛盾和差异的双方协调统一,共同构成和谐而又充满生机的世界。“以和为贵”的人际关系准则在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中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里的“人和”,就是指内部的团结、

11、和睦。孙膑兵法篡章列举用兵得胜的五条:“得主未制,胜。知道,胜。得众,胜。左右和,胜。量敌计险,胜。”他把取得下级兵将的支持和兵将和睦团结,作为用兵取胜五个条件中的两个,可见他对“和”的管理思想是多么重视了。荀子五霸“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孙子兵法“上下同欲者胜。”这些思想都是说明了“和”在消除内部矛盾冲突和取得内部团结方面的重要性。日本的丰田佐吉在创建丰田纺织公司时,他经营管理的座右铭是“天,地,人”三字,强调“和为贵”,其管理思想就是来自于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但是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中的“和为贵”也不是无原则的,在讲“和”的统一性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其中

12、存在的差异性,即在强调“以和为贵”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和而不同”,在同中存异。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主张“君子群而不党”。意思是说,君子和谐相处却不盲目苟同,小人盲目苟同却不和谐相处。所以这里的“和”并不是盲目追求一致、同一、没有自我,而是要通过各种因素的差异互补来寻求整体的最佳结合,这是人们处理矛盾、对待差异所采取的积极的态度和方法。这种和谐观在管理行为上的具体表现为:阴阳互补、五行反馈、刚柔相济、动态平衡、中庸和谐,以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平衡。可见,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中的“和谐观”是中国传统的集体伦理观在管理上的集中体现,对于指导人们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起着润滑剂的作用,

13、这一点,应该引起所有管理者的高度重视。严格说来,现代管理只有100年的历史。对中国而言,现代管理是在辛亥革命后随着现代化大生产而兴起的。现代管理经过100年的发展,已经发展成为包括工商管理、社会管理、技术管理、公共管理、战略管理等很多的学科。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一个问题,中国古代文化中体现出的管理思想,在当今全球一体化和国际化的浪潮中是否已经过时?它在现代的管理科学中是否有指导作用?比如阴阳五行理论在古代可以解释事物的一切成因和现象,而当今我们如何运用?我认为不能采用鸵鸟政策视而不见,而应该有一些讨论和争鸣,认识到哪些是伪理论、伪科学,要认识到在什么意义上古代文化有什么价值。中国古代管理实践

14、有它自身的特点,特别是军事管理理论,以孙子兵法为代表,“五经”、“七书”就是竞争的理论,里面的许多观点和理论已经被很多西方人认可。春秋战国时期,还有三国时期,中国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军事斗争的表现形式达到顶峰,实力的斗争与对抗、智力的较量与角逐,在实践中演绎并抽象到极点。如果从竞争的角度来说的话,当时的历史环境使竞争达到你死我活的程度,现实的矛盾走到了极端,使思想的张力达到巅峰,因此中国古代的军事理论在现代社会很值得借鉴,军事理论中重要的战略思想、策略思想、谋略思想正因为都有着深厚的实践基础,因此它不会过时,不能用抽象的时间概念来评价它已经过时了。因此,中国古代军事理论对现代的竞争学说是有指导

15、意义的。中国古代已经拥有了有效的政府与组织的管理,追溯起来从夏朝开始至今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古代政府与组织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经过时间与历史的考验,沉淀了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可供现代人学习与借鉴。特别是在人才选拔制度、组织结构管理、财政管理等方面,古人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文字,更重要的是理论和思想,是理念的启迪和指导。2.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思考. 企业领导人开始注重企业文化中人才的要素及其价值的开发与利用。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突出人力资本的价值,突出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世界三大旅游公司之一美国罗氏旅游公司的经营高招是:重心放在激发员工的忠心和进取心上,坚持以“员工第一”

16、为原则。以年均增长率100高速发展的中创软件之所以成为中国IT业的旗舰之一,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精心打造企业的团队精神,推行契约式管理,为高知人才提供最好的发展机会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以“与您共同发展”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美好前景吸引人才,不断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强化服务意识,为客户创造价值,实现“客户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实现公司利益和员工利益“无缝对接”,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因此,企业经营管理者应当强调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人,人是最重要的关键因素。要坚持“以人为本”和“人本主义”,注重创造宽松、优美的工作环境,更加关注人的个性的张扬和能量的充分释放,重视人才的再培训、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人的全面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