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文学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1279768 上传时间:2019-09-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清文学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明清文学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明清文学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明清文学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明清文学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明清文学试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清文学试题及答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文学D期末考试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毛宗岗认为三国演义塑造的人物形象有“三绝”,分别是“奸绝” _,“义绝”_,“_ ”诸葛亮。2、“青丘子,癯而清,本是五云阁下之仙卿”,诗句中的“青丘子”是指明代诗人_。3、徐渭的“四声猿”是指狂鼓史、雌木兰、 、 四本短戏。4、明代中期的三大传奇是李开先的 、_的浣纱记,以及署名王世贞等人的 。5、明初,瞿佑的文言小说 轰动了文坛。6、晚明诗坛,以袁宏道为首的_派提出了“_说”,以_和_为首的竟陵派倡导诗歌创作要达到“灵”而“_”的境界。 7、被王国维誉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的词人是_。 8、袁枚湖上杂诗云:“桃花吹落沓难寻,人

2、为来迟惜不禁。_,_。” 9、 原名“恶因缘”,是按照佛教的_观念,先后写了两世的两种恶因缘。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明传奇2、神怪小说3、梅村体4、桐城派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前后七子复古的得失与影响。2、简述“沈汤之争”的背景、论争的焦点及文学史意义。3、聊斋志异的诗化倾向表现在哪些方面?4、谈谈王士祯的神韵说和其神韵诗。四、论述题(共20分) 以水浒传、金瓶梅、儒林外史、红楼梦四部小说为例,从题材、结构、人物塑造三个方面论述明清白话小说艺术的发展。中国古代文学D期末考试试题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2009-2010年第2学期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3、曹操、关羽、智绝。2、高启。3、女状元、玉禅师。4、宝剑记、梁辰鱼、鸣凤记5、剪灯新话。6、公安、性灵说、钟惺、谭元春、厚。7、纳兰性德。8、我到此来迟更好来,想花心比见花深。9、醒世姻缘传、因果报应。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发源于宋元南戏、带有浓厚南方戏剧特征但又融合了北曲声腔和元杂剧精华的艺术样式,明清两代成为全国性大型戏曲。从宋元南戏在明代规格化、文雅化、声腔化和全国化之后,传奇便渐渐成为不包括杂剧在内的明清中长篇戏剧的总称。2、明代后期,通俗小说在儒、道、释“三教合一”的思想主导下,接受了古代神话、六朝志怪、唐代传奇、宋元说经话本和“灵怪”、“妖术”、“神仙”等小说话本的

4、影响,吸取了道家仙话、佛教故事和民间传说的养料后产生的。其主要特征是尚“奇”贵“幻”,以神魔怪异为主要题材,参照现实生活中政治、伦理、宗教等方面的矛盾和斗争,比附性地编织了神怪形象系列,并将一些零散、片段的故事系统化、完整化。3、吴伟业字梅村,最大的贡献在七言歌行,自成一种具有艺术个性,被称为 “梅村体”。梅村体的题材、格式、语言情调、风格、韵味等具有相对稳定的规范,以故国怆怀和身世荣辱为主,“可备一代诗史”,又突出叙事写人,多了情节的传奇化。它以人物命运浮沉为线索,叙写实事,映照兴衰,组织结构,设计细节,极尽俯仰生姿之能事。“梅村体”叙事诗约有百首,经典作品有永和宫词、萧史青门曲、鸳湖曲、圆

5、圆曲、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等。4、桐城派在康熙年间由安徽桐城人方苞开创,同乡刘大魁、姚鼐等继承发展,成为清代影响最大的散文派别。在文学主张上,以方苞的“义法”为基础,刘大魁提出“义理、书卷、经济”的主张,姚鼐主张“义理、考据、词章”合一。在散文创作上,方苞的古文选材精当,以凝练雅洁见长,开桐城派风气;刘大櫆文章抒发怀才不遇,指摘时弊,以“雄奇恣睢,铿锵绚烂”称胜;姚鼐的古文以韵味胜,文法考究,内容扎实,在桐城派中成就最高。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1)从前后七子文学活动的积极意义上看,首先它们在复古的旗帜下,为文学寻求了一席独立存在的地位。其次,在重视文学独立地位的基础上,前后

6、七子增强了对文学本质的理解,也正是在这一点上,他们对旧的文学价值观念和创作实践发起了一定的冲击。 (2)前后七子复古活动的弊端也是明显的。他们的文学主张与创作实践存在着距离,缺乏真情实感,也不难发现一些蹈袭的篇章。(3)前后七子发起的文学复古思潮,也给后世文坛带来了直接与间接、正面与负面的种种影响。清代的沈德潜论诗主张从前后七子的文学论点中吸取内容,重新举起复古旗帜。前后七子一些文学变革的主张在某种意义上也开启了后世文学新精神,如晚明时期公安派“性灵说”说与王世贞“有真我而后有真诗”的看法是有内在联系的。2、 (1)明代南戏的雅化过程中,文人分别从情感、文辞、曲律等方面对南戏进行改造并体现在戏

7、曲创和批评中。(2)沈璟、吕玉绳曾将牡丹亭改编成同梦记,引起了汤显祖的极大不满,“沈汤之争”由此而生,王骥德认为“临川之于吴江,故自冰炭”,两位大家到了水火难容的地步。沈璟认为“宁协律而不工,读之不成句,而讴之始叶,是曲中之工巧”,汤显祖认为“倘使曲意所至,不妨拗折天下人嗓子”。(3)吕天成对于对于“沈汤之争”,提出了“倘能守词隐先生之矩,而运以清远道人之才情,岂非合之双美者乎?”这是十分公允的评判。“沈汤之争”直接启发了后来桃花扇、长生殿的创作,使戏曲的情意、文辞、曲律几者之间都达到高度和谐。3、 (1)聊斋志异中许多篇章带有诗化倾向。聊斋志异用诗词表达主题主题歌塑造气氛。贯穿情节、建构意象

8、的。(2)聊斋志异的诗化倾向还在于表现了超俗的、理想化的、幻化变形的人情事理,个中寄寓着诗一般含蓄朦胧、甚至不易捉摸的内蕴。(3)聊斋志异的叙事也吸取了诗尚含蓄蕴藉的特点。作者虽然用全知的视点,却时而故作含糊,造成扑朔迷离的意味,正可以使读者品味,留得了馀韵。4、王士禛论诗以神韵为宗。其主旨与锤嵘诗品的“滋味”说、司空图的“韵外之致”和严羽的“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沧浪诗话)为最高境界一脉相承,其所谓神韵,是要求诗歌具有含蓄深蕴、言尽意不尽的特点。以此为宗旨,对清幽淡远、不可凑泊而富有诗情画意的诗特别推崇,唐代王维、孟浩然的诗正是其创作的典范。王士禛的诗歌创作,早年从明七子入手,“中岁逾三唐而

9、事两宋”,晚年又转而宗唐,但是在这三次转变中,提倡“神韵说”是贯穿始终的。在他的诗作中,风神独绝的神韵诗占了主流,尤其是模山范水、批风抹月的“山水清音”,冲和淡远,风致清新,继承王维、孟浩然一派的家数,含情绵渺而出之纤徐曲折,惨淡经营却不露斧凿痕迹,词句明隽圆润,音节流利跌宕,代表了其诗的主要成就和特色。三、论述题(30分)1、题材:水浒传有一定的历史依据,但突破了历史事实的制约,既有英雄人物的故事,也有民间普通人的生活;金瓶梅看来是写西门一家的日常琐事,由一家而写及天下国家,描绘了当时的世俗人情,从暴露社会的矛盾走向剖视扭曲的人性;儒林外史取材于现实士林,人物原型多为周围的亲友、相识相知者,

10、作者在生活原型的基础上撷取适当的素材,通过想象虚构,加以典型化,命意在批判科举:红楼梦以“公子”与“红妆”的爱情婚姻悲剧为线索,叙写了封建大家族没落的悲剧。2、结构:水浒传是连环勾锁、百川入海的结构;金瓶梅是纵横交错的网状结构;儒林外史创造了一种“全书无主干”,“虽云长篇,颇同短制”的独特结构;红楼梦采取了多条线索齐头并进、交相连结又互相制约的网状结构。3、人物塑造:水浒传塑造了“同而不同”的英雄群像;金瓶梅人物性格具有立体化的特征,善于精雕细刻人物的心理;儒林外史所写的人物更切近人的真实面貌,人物性格也摆脱了类型化,写出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内心世界的复杂性;红楼梦中人各一面,性格内涵丰富,小

11、说展示出了丰富的人物心灵,善于描写心理矛盾冲突。中国古代文学E期末考试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青丘子,癯而清,本是五云阁下之仙卿”,诗句中的“青丘子”是指明代诗人_。2、徐渭的“四声猿”是指狂鼓史、雌木兰、 、 四本短戏。3、明代中期的三大传奇是李开先的 、_的浣纱记,以及署名王世贞等人的 。4、明初,瞿佑的文言小说 轰动了文坛。5、晚明诗坛,以袁宏道为首的_派提出了“_说”,以_和_为首的竟陵派倡导诗歌创作要达到“灵”而“_”的境界。6、被王国维誉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的词人是_。 7、 原名“恶因缘”,是按照佛教的_观念,先后写了两世的两种恶因缘。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

12、,共15分)1、明传奇2、神怪小说3、梅村体三、默写陈维崧醉落魄咏鹰(10分)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前后七子复古的得失与影响。2、简述“沈汤之争”的背景、焦点及文学史意义。3、聊斋志异的诗化倾向表现在哪些方面?4、谈谈王士祯的神韵说和神韵诗。五、论述题(共20分) 以水浒传、金瓶梅、儒林外史、红楼梦四部小说为例,从题材、结构、人物塑造三个方面论述明清白话小说艺术的发展。中国古代文学E期末考试试题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2010-2011年第1学期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高启。2、女状元、玉禅师。3、宝剑记、梁辰鱼、鸣凤记4、剪灯新话。5、公安、性灵说、钟惺、谭元春、厚。

13、6、纳兰性德。7、醒世姻缘传、因果报应。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1、发源于宋元南戏、带有浓厚南方戏剧特征但又融合了北曲声腔和元杂剧精华的艺术样式,明清两代成为全国性大型戏曲。从宋元南戏在明代规格化、文雅化、声腔化和全国化之后,传奇便渐渐成为不包括杂剧在内的明清中长篇戏剧的总称。2、明代后期,通俗小说在儒、道、释“三教合一”的思想主导下,接受了古代神话、六朝志怪、唐代传奇、宋元说经话本和“灵怪”、“妖术”、“神仙”等小说话本的影响,吸取了道家仙话、佛教故事和民间传说的养料后产生的。其主要特征是尚“奇”贵“幻”,以神魔怪异为主要题材,参照现实生活中政治、伦理、宗教等方面的矛盾和斗争,比附

14、性地编织了神怪形象系列,并将一些零散、片段的故事系统化、完整化。3、吴伟业字梅村,最大的贡献在七言歌行,自成一种具有艺术个性,被称为 “梅村体”。梅村体的题材、格式、语言情调、风格、韵味等具有相对稳定的规范,以故国怆怀和身世荣辱为主,“可备一代诗史”,又突出叙事写人,多了情节的传奇化。它以人物命运浮沉为线索,叙写实事,映照兴衰,组织结构,设计细节,极尽俯仰生姿之能事。“梅村体”叙事诗约有百首,经典作品有永和宫词、萧史青门曲、鸳湖曲、圆圆曲、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等。三、默写题(10分)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1)从前后七子文学活动的积极意义上看,首先它们在复古的旗帜下,为文学寻求了一席独立存在的地位。其次,在重视文学独立地位的基础上,前后七子增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