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14再见了亲人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1279156 上传时间:2019-09-2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14再见了亲人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14再见了亲人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14再见了亲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14再见了亲人(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4、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中国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牵动着志愿军战士们的心呢?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课文,细细地品味这份美好的情感。二、精读品味,体现真情(一)教学第一自然段1.请同学们自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圈出你认为最重要的词语,细细体会,做好批注。2.反馈交流(师根据学生发言,相机出示句子)A、“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齐读,提出“什么事能比山还高比海还深”。再读课文,划出能表现出志愿军展示与朝鲜人民之间比山高比海深的事例。总结:大娘为志愿军洗补衣服几夜

2、没合眼;送打糕混到在路旁;为救伤员失孙儿。B、“您带着全村妇女,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顶着打糕,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学生可抓住“冒”“穿”“顶”“送”等动词想象画面,体会大娘的真情。指出“雪中送炭”这个词,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这是一种怎样的情谊呀?指导朗读,体会感情(二)迁移学法,合作学习第二、三段。1.总结学法:自读,划句子。抓重点词,体会真情。有感情朗读,读中悟情。2.按以上学法,小组合作学习第二、三段。3.反馈交流。根据学生读的句子,随机点拨。A、“你回到村里,焦急地等待着妈妈。第二天传来噩耗,你妈妈拉响手榴弹跟敌人同归于尽。”(抓住“噩耗”、“同归于尽”两个词

3、品味。)B、“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抓住“代价”一词,说说“代价”具体指什么?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比较表达情感的不同。)4、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志愿军战士为朝鲜人民流血牺牲;朝鲜人民为志愿军战士牺牲流血。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了牢不可破的友谊,他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就要分别了,怎不叫人依依难舍,怎不叫人泪如涌泉?列车越开越远,再也看不到亲人熟悉的身影,再也听不到亲人亲切的叮咛,战士们在心里深情地呼唤,朝鲜人民也在心里深情地呼喊,集体深情朗读4-6段。(三)浏览课文,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1浏览课文前三个自然段,思考:前三个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每一段都是以请求的语句开头,以反问的语句结尾,以回忆的形式进行叙述;每一段都用第二人称;都先用一个称呼语;这样写好像面向对方说话,更便于表达感情,都是通过具体事例直接抒发作者的感情。)三、拓展阅读四、小练笔选一件志愿军战士为朝鲜人民做的事仿照课文前三段的方法写一写他们会怎样同志愿军话别。 板书设计:14 再见了,亲人 洗补衣服几夜不合眼 大娘 冒死送打糕昏倒路旁(雪中送炭) 情比山高,比 救伤员失去亲人(唯一) 海深(不是亲 再见了,亲人 小金花 就老王牺牲妈妈(同归于尽) 人,胜似亲人) 大嫂 挖野菜失去双腿(血的代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