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小古文写作教学设计1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1275211 上传时间:2019-09-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小古文写作教学设计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小古文写作教学设计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小古文写作教学设计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小古文写作教学设计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小古文写作教学设计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小古文写作教学设计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狐与葡萄小古文写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借助学生对该寓言故事熟知的基础,尝试诵读文言的寓言故事,文白对读,感受文言的魅力,激发阅读文言文的兴趣。2、 品味“之”字和四字短语,感受小古文韵律美,节奏美,吟诵美。3、 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尝试用文言文表达。4、 了解学习古文的重要性。重点: 读准字音和停顿,感受小古文的韵律美,节奏美,吟诵美。难点:将白话文改写成文言文。教学过程:一、 课前导入1、同学们,这学期你们已经背完了45篇小古文,相信你们对小古文都有了自己的认识。谁来谈谈你对小古文的感受?(生说)那你能背诵一首给大家听听吗?(生背)(师点评:从你流利而有节奏的背诵中可以看出你是一个肯定

2、能学好小古文的孩子。) 2、这节课我们就走近寓言,来学习寓言类小古文。二、练读古文,学会停顿。1、课件出示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则寓言:狐狸与葡萄蝉和狐狸,相信你之前就读过吧。这些故事都出自古希腊的伊索寓言(板书: 伊索寓言)一书。可你知道吗?这本书早在1840年就被翻译到了中国,最初的译名叫意拾喻言。翻译者是英国的罗伯特汤姆。有意思的是,这个叫罗伯特汤姆的“老外”翻译时使用的语言是文言文,每篇寓言的寓意还引用中国的名言、谚语、俗语,于是乎,故事中的狼、狐狸、乌鸦都说起了中国的古话,满口之乎者也,读起来十分有趣。相信你一定会喜欢!拿起你桌上的小古文,赶快读读吧!(师下发文言教材,学生拿到教材立

3、刻饶有兴趣地读起来。)2、读过了?给你什么感觉?(生:难读、好玩、有意思。师请一生试读。)3、你很努力,但有个别字音和停顿有误。(范读,并提出要求)听老师读读,如果听到和自己读得不一样的字音和停顿按照来时之前教的方法,拿出笔来,标注一下。(师范读后,生自读。师再请生读。正字音:诽fi涎xin拂f。断难句:彼庸夫俗子/方以之/为食也。师反复带读。)4、来,自己再练习读读。感觉好些了吗?来,全班一起试试。5、不错,大家都慢慢读出了小古文的韵味,节奏也把握更准确了。读到这会儿,我想知道,你对文言文又有什么感受?(板书:韵味)生:白话文中的很多句子都浓缩成了一句话。 生:有点复古的感觉。师:这种感觉你

4、喜欢吗?生:我觉得文言文很有韵味。师:读起来朗朗上口,十分有韵律,对吗?(生点头)二、品读“之”字,感知古文韵律。1、哎呀,这“之乎者也”的文言文,为什么这么有韵味呢?你们发现没有,这篇文言里有一个字特别多?(板书:”之”字)圈一圈,到底有多少个“之”?(生圈出8个“之”)生:有“之乎者也”。(笑)之。2、这么多个“之”字 ,我们一起来品读一下吧!(板书 :品读)同一个“之“,意思可不一样,读起来也就不一样。听老师读,考考你的耳力。听出来了?哪个读得最长?(师范读,强调“之”学生认真倾听,听得津津有味。)生:“之”的轻重缓急都不一样。有些读得长,有些读得很短促。“垂涎久之”的“之” 读得最长。

5、3、我们借用音乐的节拍来说。如果这个“之”是两拍,那么,有读一拍的“之”吗?有读半拍的“之”吗?(生:有,“贵重之品”“罕见之物”的“之”读半拍。)4、猜一猜,这读半拍的“之”是什么意思?生:这里的“之”是“的”的意思。师:对啊,用现代的话说就是“贵重的东西,罕见的物品”,这里的“的”我们读得很短促。文中相当于“的”的还有(出示:猿升之技、卑鄙之辈、拂人之性、违心之谈。)一起跟老师读。(师带读)5、有读一拍的“之”吗?这里的“之”是什么意思?生:“方以之为食也”的“之”。 它,葡萄。 “之”在文言文里经常用来代前文说的人或物。6、那“垂涎久之”的“之”为什么读得最长呢?有意思,你能读一读吗?生

6、:垂涎了很久了。 口水流得很长了。生:垂涎久之师:听出来了,狐狸的口水流到下巴上了。有流得更长的吗?(生又读,故意拉了很长的声音,生笑。)师:长是长了,可平平的,不太好听。我来读一下。7、师吟(垂涎久之“,把“之”读得一波三折。生大笑。师打趣说,这就叫“垂涎三尺”。)三、读好“四字词句”,读出古文节奏。1、要是没有这个“之”,读起来是个什么味?(师读,读到“垂涎久”突然停住。生笑。)什么感觉? 生:少了一拍。2、对啊,你看这一连串的四字句,读起来多有节奏啊。课文中还有很多的四字词、四字句,你们发现了吗?(板书:四字词句)(生横线画出四字词句,交流。)有些四字词语,我们至今还在用。如“庸夫俗子”“口是心非”。(出示突出四字句的课件。生练读,师要求试着打节拍读,生读出节奏。)3、如果老师把这些含有四字词句的句子隐去,还能读吗?(课件将刚才显示的四字词句隐去,生再读。大多数学生都能背出。)4、你喜欢那种读法?为什么呀?师:是的,但是加上四字词,古文读起来就更加有节奏!(板书: 节奏)小古文的美,不仅美在语言的节奏,还美在语言的简约精炼,而四字词句在文章中起着重要作用。5、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吧。对比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四字词句有什么作用呢?(师:四字词句可以让白话文的长句转换为文言文的短句。) 板书设计: 狐与葡萄小古文 反复读 品读 “之”字 韵律 四字词句 节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