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二课时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1267360 上传时间:2019-09-2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二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二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二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二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二课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导学案设计年级 五时间备课人秦浩文课题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课时2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 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品评重点词句,感悟“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的境界。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语言,并从中体会蕴涵的情感。 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朗读与推敲中读懂含义深刻的词句,积累优美语言。 教学难点:体会文中蕴含的哲理和情感,受到启发与教育。 教学用具课件课型精读课教学环节及教学过程批注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情景导入:1、师:上一节课,我们感受了德国奇丽的景色,同学谈一谈德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同学们自由交流想法。3、师:那么,你又从

2、哪里体会到这个民族的奇特。4、明确课堂目标:(1)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品评重点词句,感悟“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的境界。(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语言,并从中体会蕴涵的情感。二、感受民族之“奇特”1、默读课文,快速浏览自己的读书笔记。2、学生小组交流讨论。3、全班探讨:教师出示课件:“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接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1)花的“脊梁”是哪?(花的背面,只能看到花的枝干、叶子) (2)他们养花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呢?A我们是喜欢花的人在家养花,他们是 (家家户户都在

3、养花) 。B我们是把花养在屋子里,他们是 (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再读句子: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也就是说,德国人在家里看不到妩媚动人的花瓣,看不到争奇斗艳的花朵,只能看到花的枝干,如果你是作者,刚到德国,看到德国人这样养花,你的感受是什么?(奇怪、不理解)好,就把你的这份惊奇读出来吧。 4、他们这样做季老先生很不理解,我们也很不理解,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创设情境)现在你们就是德国的养花人,老师当记者,采访采访你们 你好,你家里养的花,自己只看到枝枝叶叶,不觉得委屈吗?生答 你好,你们这样辛苦养花不是白费了吗?生答 房东太太,你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心里怎么想的?生答;

4、你“莞尔一笑”,这“莞尔”中的深意在哪里呢?生答。 5、正是这样。房东太太眼中再普通不过的现象,季羡林爷爷又有怎样的感慨?就是(齐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1)谁来说说“耐人寻味”的意思是什么?(意味深长,值得人深思。) (2)为什么说这种境界让人“耐人寻味”呢?这种境界是指什么?(他们把花给别人看,心里想的都是别人,这是一种多么美丽的情怀,这是一种多么崇高的境界。那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高尚的、无私的精神境界,让我们耐人寻味。)(3)点击课件,显示句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联系上文,德国人是怎样“我为人人”? 作者认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好思想、好品质是

5、值得人们深思的,那么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人人为我,我为人人?(4)生活中有这样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吗?(学生畅谈,指导联系二、三、四自然段的句子和实际生活中的事例谈。比如:值日。互相帮助) (5)我们理解了这个问题,明白了每个人要先为别人奉献,在为别人奉献的同时,也能得到很多,这确实耐人寻味呀!相信大家再来读,会读得更好,更“耐人寻味”了。(出示这段文字课件。)齐读句子。 6、此时,作者已由先前的那份吃惊变成赞叹。(板书)让我们一起赞叹着来读。三、重寻乡梦,品味“美丽”: 1、出示:德国四五十年前后街头的图片,对比观察。 2.师:来,读读季爷爷说的这句话“变化是有的,而美丽却没有改变。

6、”这里面藏着他第二次到德国的所见所想。 (1)师:四五十年后,作者已由青年变成老年,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指名答。 (2)师 :这美丽指是什么?对,德国街头还是那样的美丽-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花的海洋、山阴道上,应接不暇;美丽仅仅指花吗?几十年过去了,德国人这种美好的心灵却从来没有改变!再读这句话。 (3)此刻,作者对德国这个民族产生了一份怎样的情感?敬佩(板书) 四、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今天,我们不但感受到了德国奇丽的风景和与众不同的民族风情,也感受到季老先生情感的变化,(指板书)由吃惊到赞叹,再到敬佩。让我们带着由衷的敬佩,再读这句话: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2、学到这里,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篇课文在表达上还有一个特点,它不同于一般写风景风情类的文章,不是把作者游览过的各种新奇的景物罗列出来,而是像拉家常一样娓娓道来,单单写出这多年不变的景色,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带着这个思考走出课堂) 板书设计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多么奇丽的景色 吃惊 赞叹多么奇特的民族 敬佩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