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7*、祖父的园子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1257259 上传时间:2019-09-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7.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7*、祖父的园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7*、祖父的园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7*、祖父的园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7*、祖父的园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7*、祖父的园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7*、祖父的园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7*、祖父的园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7、祖父的园子遮哈完小 陈德萍【教材简析】这篇略读课文节选自著名作家萧红的呼兰河传。全篇以轻快、优美的文笔详尽地展现了祖父园子的勃勃生机。园子里的所有生命都是那么无拘无束;祖父又是那么宽厚仁爱;尤其是童年的“我”,在这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学习这篇课文,要放手让学生完全自主地阅读,读懂课文内容,明白祖父的园子不仅是童年的乐园,而且是学习的课堂;懂得大自然处处皆学问,获取知识的途径有很多种;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设计理念】鼓励学生在前两课同类题材的学习基础上,把阅读方法运用于阅读实践。教学中,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前的“学习提示”,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把握

2、文章重点,体会作者情感。并注意与大家交流、讨论,积极吸取别人的合理见解,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使语文课堂变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乐园。【学情分析】我班学生共32人,学生都是农村子女,几乎没有家庭辅导。结合学生的学习表现,本班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很高,大部分都能完成任务。从完成课外阅读作业时间与学习知识来看,我班总体学习基础不够扎实,两级分化距离较大。同样的一篇课外阅读作业,最快的学生与最慢的学生在阅读完成时间上整整相差近一倍的时间,作业慢的学生主要是知识不掌握,基础较差者,或者不专心,喜欢开小差。因此可以看出我班的学生总体学习水平一般,特别突出的学生不多,大部分学生处于中等水平。通过与学生接触

3、,以及平时学生上课的表现与作业情况的观察,发现此班学生学习习惯一般,特别优异的学生很少,有一小部分学生学习习惯不好。【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8个生字及“蚂蚱、樱桃、蚌壳”等词语,摘录描写优美的句子2、过程与方法:熟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我”在祖父的园子里的生活情景,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3情感与态度: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学重点】:体会作者从哪些情景表现“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教学难点】领悟作者如何表现“我”在园子里的心情的表达方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4、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随着台湾女作家林海音一起感受了她在北京城南的那段美好的时光。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另一位女作家萧红,走进她祖父的园子,一同感受她的童年生活。(板书课题,出示课件)1、介绍作者(出示课件)2、介绍呼兰河传(出示课件)二、自读课文,感知内容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思考:祖父的园子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从课文的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归纳学生的发言)(1)祖父的园子是一个好玩的地方。(2)祖父的园子充满了快乐。(3)祖父的园子非常美丽。(4)祖父的园子是一个很自由的地方。2、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反复地朗读。3、认读生字(出示课件)4、读

5、词语(出示课件)三、研读课文,体验情感1、默读课文,找出印象最深刻的情景,体会“我”的心情。(学生自主学习)2、汇报交流:(1)对园子的印象(13小节)(出示课件)“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什么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从这几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出示课件)(祖父的园子里昆虫丰富多彩;昆虫非常可爱;祖父的园子充满生机、热闹、美丽.我对园子非常喜爱,难以忘怀。)有感情的朗读,读出热闹和生机勃勃的感觉。(2)“我”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干活、玩耍。(415小节)“伏在”、“乱钩”,说明“我”的举止很天真可爱,说明了园子

6、不仅是童年的乐园,而且是学习的大课堂。(这几个小节围绕着“我”错把谷穗当野草割掉的趣事展开,通过对话表现“我”的年幼无知和天真顽皮,也表现出祖父对“我”的喜爱和呵护。一老一少,形象鲜明,语言生动,特别是人物心理很耐人寻味。教学中,还可安排角色表演的形式,激发兴趣、丰富内容、加深体验。)“我”在园子里到底是玩还是干活?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出示课件)(“我”在园子里干活就是玩,玩就是干活,反正都充满了欢乐。)选择句子或段落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我”的快乐。(“捡了这个,扔了那个,心里却又想着另一个”,这种微妙的心情,是每个孩子共有的心理特点,因此,这一环节应重视孩子的朗读体验,读出孩子所特有的俏皮

7、可爱。)(3)感受园子里所有生命的自由。(1617小节)思考:从这两段话中读出了什么?是从哪些句子读出来的?(出示课件)交流、讨论: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这些句子写园子里植物和动物的自由自在,表达“我”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快乐心情;所以,在“我”的眼里,园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快乐的,都是那样美好,充满活力。

8、)重点朗读17小节,体会其中的自由和快乐。(理解作者在这一小节排举了大量事物,花费大量笔墨细致描写的用意,充分感受园子中所有生命的自由自在。)3有感情地朗读后面三段话,通过适当的语气把“我”的快乐心情读出来。四、回顾全文,领悟写法同学们: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呢?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并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把“我”一个小孩做的、想的、说的如实地写下来。这些事,只有小孩会这样做,这样说,具有真情实感。作者的描写具体生动,用了一系列的动作、语言,心理描写,使我们好像真正走进了园子,看到了“我”一样。因此,我们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

9、。这篇课文为什么能给人带来强烈的震撼,使人心驰神怡?缘于作者敏感的心灵,细腻的笔触,她选举的例子看似一件件平常的小事,却往往最易打动人,印证了“生活就是写作的源泉”,对我们的写作有很好的启发意义。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兴趣的,还可以背一背自己喜欢的段落。2摘抄课文中体现童真童趣的句段。3课外阅读有关童年生活的文章,如高尔基的童年,为口语交际学习作准备。六、【板书设计】:7、祖父的园子花园的美景:胖乎乎、明晃晃、新鲜漂亮 有趣的活动:栽、拔、种、铲、浇、摘、追、捉(自由、快乐)教学反思祖父的园子节选自现代作家萧红的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第三章第一篇,课文重点写了作者在园中自由自

10、在的童年生活。在教学课文时,我从介绍萧红和她的呼兰河传入手, 激情导入:有人说作者萧红是一朵开在中国北方原野里的花,盛开在中国东北的农家院落里,她从来不用浇水,任着风吹,任着太阳晒,却越开越红,越开越旺盛。为什么她对园子如此念念不忘呢?这个园子给童年的萧红留下了什么呢?让我们随着作者美好的回忆,走进她魂牵梦绕的祖父的园子。我从这几方面入手:一、走进园子,初步感知园子的自由我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用一个词语概括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学生通过初读很容易就能感知这是一个非常自由的园子。学生的答案异彩纷呈,如:生机勃勃、无拘无束、鸟语花香、丰富多彩、自由自在二、深入园子,感知动植物的自由和我身心的自由我让学

11、生先学习第一和第十七个段落,在一次又一次的朗读和想象画面中,在一次次的小练笔中孩子们感受到园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感受到园子的活泼、快乐和灵动。在作者萧红心中,倭瓜、黄瓜是有灵性的,自己为自己做主,是自由的快乐的,不受任何约束的,由着自己性子生长,它们的事情,人不去干涉,太阳也不过问。这种感受与作者快乐的童年分不开。通过交流讨论:我在园子里做了哪些事?我们可以发现,我跟着祖父种小白菜、铲地、浇菜时,也是自由的,种小白菜,我是在瞎闹;铲地,我是在乱勾;浇菜,我是在乱闹。我要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一切都是自由的 。孩子们在交流互动中感受到了“我”在祖父的园子里劳动时的那份自由和快乐,情不自禁为萧红和祖父的这份纯真亲情而感动。三、走进原著,进一步感受作者的童心最后我简单补充萧红的资料,呼兰河传这本书里写道:“呼兰河这座小城住着我的祖父,也埋着我的祖父”著名作家茅盾称这本书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想让学生通过这些能对作者如此眷恋故土与怀念祖父的认识会更深刻与明白,祖父和祖父的园子是萧红心灵中唯一温暖的家园,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