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10·杨氏之子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1255660 上传时间:2019-09-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10·杨氏之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10·杨氏之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10·杨氏之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10·杨氏之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10·杨氏之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10·杨氏之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10·杨氏之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0、杨氏之子 左金玲教材分析文言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宝库中的一朵绚丽灿烂的奇葩。它文字简约,却理寓其中,意义深远;它语言凝练,却不失形象生动。五年级下册第10课杨氏之子正是这样一篇文言文。它以精练的笔触,勾勒出一个机敏善对的九岁男孩形象。首句总领全篇,“甚聪惠”实为文眼,统照全文。后四句叙事,详写杨氏之子的“设果”与“应答”,凸显“聪惠”之内涵。全篇情节简单,人物巧妙逗笑,颇具诙谐情调。本文是高年级学生接触的首篇文言文,又编入“语言艺术”的主题单元。它犹如在孩子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铺开了一条通道,让他们穿越时空隧道,走近历史先贤,在阅读与思考中汲取古代优秀文化的精髓,这将为他们进一步了解祖国

2、文化打下基础,并对其一生文化素养的积淀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生字词,紧扣重点词句,感悟杨氏之子的“甚聪惠”,体会字里行间浓郁的生活情趣。情感目标: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文言文简约的特点,使学生感受到故事中人物语言的风趣机智。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难点抓住重点词句,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与对话,感悟杨氏之子的“甚聪惠”。预习提示 1、扫除生字障碍,掌握生字字音。2、借参考注释,理解文章大意。3、流利地朗读并背诵课文。教学准备搜集与课文有关的图片、音乐和文字资料,制作成PPT电子演示文稿。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谈话导入,

3、解释课题1、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班来了几位听课老师,你们高兴吗?对啊,古人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能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节课我肯定也会遇到不少值得我学习的人,是不是?师:刚才我们的交流中,有两句话和现代语言不一样,你们发现了吗?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师:像这样的语言就叫“文言”。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就叫“文言文”,也叫古文。它是我们祖国语言文字宝库中的一笔巨大财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来学习一节文言文。板书:杨氏之子2、解释课题师:题目是什么意思,谁来说说?(姓杨人家的儿子)课文中的小孩姓杨是杨氏之子,你姓什

4、么?在古代你就是二、读课文,初识文言文味道1、课件出示故事,激发兴趣2、通读课文同学们喜欢这个故事吗?现在让我们赶紧一起来试着读读课文吧!(课件出示自读要求)3.检查通读情况师: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课文中的字音都读准了吗?老师来检查一下。(课件出示)字音都读准了,课文肯定能读得更棒,是不是?(指名读后,正音)师:你们都读得非常认真,老师情不自禁也想读一读,好不好?(师范读)师:老师读得好吗?觉得好在哪里?(学生自由回答)师:(课件出示标有停顿的课文)请同学们按照这样的停顿方法,自己再试着读一读课文。指名读,齐读。4.交流学习古文方法师:像这样的古文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读懂它?(引导方法有看注释

5、、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书、碰到难句反复多读几遍、做批注)现在请同学们用上这些方法,在小组里说一说每个句子的意思,试着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课件出示)5.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同学们都读懂了吗?你还有哪些字词不理解呢?(重点引导理解“设、指以示儿、应声答曰、未闻、禽)师:引导理解“设”时(课件出示)你用了什么方法知道是杨氏子为孔君平设果呢?6.说故事字词都理解了,同学们肯定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谁来说说?二、解疑难,探究文字意思1.学生自由读课文师:读了课文,你觉得杨氏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课文中哪个词直接写出了杨氏子很聪明。(板书:甚聪慧)师:杨氏子甚聪慧,你是怎么体会到的?读一读

6、,找一找。2.细分辨,探究人物特点师:谁来说说?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杨氏子甚聪惠?学生回答。(课件出示)师:为什么从他们的对话中可以看出杨氏子甚聪惠?谁来读一读孔君平说的这句话。指名读师:我有个小问题,孔君平说“此为君家果。”是逗小孩玩呢,还是讽刺挖苦呢?大家听老师读一遍,注意看老师的表情表情也会说话的。指名读,齐读。师:杨氏子有没有听出孔君平的话中之意?你是怎么知道的?“儿应声答曰”说明什么?(他反应快,思维敏捷,聪明)生:孔君平并没有说你姓杨杨梅也有一个杨只说了一句话“此是君家果”小孩马上就听出来了,这说明他很会听。师:是啊,小孩确实聪明,他听出了孔君平的“话中话”,听出了“弦外之音”。(板书

7、:会听)再品课文,还能从哪里看出他聪明?生:“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回答得很巧妙,说明他聪明。师:的确回答得巧妙。他的回答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叫做生:天衣无缝。师:对,无懈可击,还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生:以牙还牙。-师:有点意思,但是好像形容得有些过了。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师:掌声送给他!这个成语用得妙,真是太聪明了!这是会说。(板书:会说)师:大家看,杨氏之子,第一,会听,能够听出话中话;第二,反应快,思维敏捷;第三,会说,回答得十分巧妙。我还有个问题,“甚聪惠”的“惠”书上说是通假字,跟智慧的“慧”是一个意思,但作者为什么不直接用“智慧”的“慧”呢?这个“惠”跟智慧的“慧”有何区别

8、呢?我上课前查了辞海,发现“惠”主要有这么几层意思,第一是仁慈;第二是柔顺;第三,跟“慧”相通,意思是聪明。仁慈、柔顺什么意思?就是有教养、有礼貌。和蔼慈善。刚才我们讨论了这个小孩的聪明。那么,我们从哪里可以看出小孩不但聪明,而且很有教养、有礼貌呢?请你们轻声地读、细细地读,每一个字都要注意思考。(生声细读)生:“为设果,果有杨梅”,从这里可以看出杨氏之子非常有礼貌,给孔君平准备了水果。师:嗯!客人来了,赶紧端出水果,懂得待客之道啊。端出多少水果?就一种吗?生:端出了多种水果。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生:“果有杨梅”果子中有杨梅,证明不止有杨梅!师:说得好。这句话中还有哪个字能说明生:“设果”,

9、就是摆水果:如果只有一种水果是称不上摆的,师:说得太好了!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个小孩不仅有礼貌而且非常热情好客,端出好多水果招待客人。再往下看,还从哪里能看出他是一个非常懂事、有礼貌的孩子?生:我还从“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中的“夫子”两个字里看出来。师:对,夫子是尊称,说话很得体,真的很有教养。还可以从哪个词看出来?生:我觉得从“未闻”这个词看出来他很有礼貌。因为他没有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用了否定句进行回答!师:解释得非常好,掌声送给她。如果这个小孩直接这样回答:那么孔雀就是你家的鸟了!这样回答就不得体因为孔君平毕竟是来拜见他父亲的,这样会让客人尴尬!前面加一个“未闻”,看注释,“未闻

10、”是什么意思?生:没有听说。师:是啊,孔先生,我可没有听说孔雀是你们家的鸟啊。这样既不动声色地反驳了对方,又不让对方难堪。是不是很有教养啊?(生点头) 师:读书就要逐字逐句地体会,就要细细地品赏。就要咬文嚼字,这样才能把话中话都读出来。师:你们能读出杨氏子的回答好在哪里吗?(课件出示比较句子)(指名读,男女分角色读对话)师:那么再猜猜,孔君平听孩子说完以后,会怎么想?怎么说?师:这么说杨氏子说完这句话以后,孔君平一定没有生气?师: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孩子,既维护了自己和家庭的尊严,又没有让客人生气。杨氏子真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四、熟读成诵1.师:这么聪惠又懂事的孩子,你们喜欢吗?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

11、文,注意读出喜欢的感受,读出古文的韵味,请几个同学读。(课件配乐)2.师:学到这里,你能试着把这个故事背诵下来吗?一起背一背,不能背诵的看着书朗读。3.总结: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杨氏之子这篇文言文,知道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有看注释、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书、遇到难句反复多读几遍、还读不懂的做批注。相信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也能用上这些方法,去读懂其它的古文,是不是?师:同学们,我们的汉语有着无穷的魅力,同样的意思,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效果也会截然不同,就让语言的美丽伴随我们继续语文的学习之旅吧!六、作业(课件出示)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2、搜集相声、评书或影视剧的精彩对白,体会语言的艺术魅力。板书设计:10、杨氏之子会听杨梅杨家果甚聪惠会说孔雀孔家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