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第二课时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1255573 上传时间:2019-09-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晏子使楚第二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晏子使楚第二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晏子使楚第二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晏子使楚第二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晏子使楚第二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晏子使楚第二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晏子使楚第二课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晏子使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靖边十小 樊瑞春教学目标:1、教学晏子三次击退楚王,维护尊严的事例。 2、理解“最不中用”“水土不同”的含义。3、精读晏子与楚王针锋相对的话,感悟晏子成功反驳楚王的辩论技巧和思维方式。4、体会晏子维护国家尊严的思想品质,培养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晏子语言的巧妙,并从他机智的回答中体会人物的特点。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再明脉络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晏子出使楚国,和楚王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板书:侮辱晏子【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巩固前一节课的内容,再次明确课文的脉络,对进一步感知晏子的出众才华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二、先品楚王,感

2、受侮辱(一)师: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呢?1、学生默读课文第二部分,画出有关句子。2、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句子: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洞。晏子来到楚国,楚王叫人把城门关了,让晏子从这个洞进去。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还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3、生自由多读几遍这几句话,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4、生交流体会(楚王的霸道、专横、狡诈、阴险)师小结:可见,楚王的用意很明显,侮辱晏子,侮辱齐国,以达到长楚国威风的目的。从中我们也看到了他勃勃的野心,专横的态度,不

3、可一世的嘴脸!能读出你们的体会吗?5、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几句话。(二)师:那么他的目的达到了吗?请浏览课文,把他每次侮辱晏子的结果画出来。1、生读画出来的句子。2、课件出示句子: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楚王只好陪着笑。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的反让大夫取笑了。”3、你从中又体会到了什么?(抓住三个“只好”引导学生体会)【设计意图:这两个环节的设计重在引导学生通过读、找、悟、议,来整体全面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楚王”这一人物特点,避免逐次逐句感悟可能导致的严重费时,冲淡学生阅读兴趣的现象。同时也达到了长文短教的效果。】三、再品晏子,体会智慧师:(过渡)楚王为什么会

4、有这样的转变?晏子是怎样“取笑”楚王的呢?让我们跟随着这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走近晏子,走近这个在历史上熠熠生辉的人物,去感悟他的语言艺术,去体会他的铮铮铁骨!1、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件事,仔细品读晏子反驳楚王的话,整体感受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可以和前后左右的同学合作完成。2、汇报交流(根据学生的汇报,随机出示几段话,并进行相关训练)第一个故事:“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生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推理,师根据回答整理板书:钻狗洞是狗国第二个故事:晏子是怎样描述齐国人多的?根据回答,出示句子:“我国首都

5、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这句话晏子用什么手法来形容齐国的人多?(夸张)训练成语:张(袂)成(阴)挥(汗)如(雨)摩(肩)接(踵)“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训练:“最不中用”指。因为,所以。师根据回答及时板书:没人才下等国第三个故事:“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这种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

6、水土不同吧。”训练:第一次的“水土不同”指;第二次的“水土不同”指。因为,所以。师根据回答整理板书:没出息强盗国3、把晏子说的话多读几遍,体会他每次说的话妙在哪儿。4、评价晏子,说说晏子是个怎样的人?师及时板书:聪明善辩爱国【设计意图:学生在自己研读、归纳、思辨和梳理、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有新的发现,新的认识:原来晏子的反驳是那样的富有逻辑,富有哲理。同时,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学生的语言得到训练,评价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高,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四、角色扮演,内化形象1、小组内角色朗读晏子和楚王的三次斗智经过。2、选代表扮演楚王和晏子(把人物的动作、神态、语气通过表演体现出来),对比感受

7、两位主人公的形象特点。【设计意图:表演是体验课文内容的方式之一,表演是为理解内容服务,是活用文本的体现,能使更多的学生获得展示自己的机会,并在这一互动的过程中经历情感的体验和生命的成长。】五、总结拓展,升华主题1、师结合板书,引导学生一起总结课文: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并且一次比一次的企图大。第一次让晏子钻狗洞,第二次笑晏子没人才,第三次取笑齐国人没有出息。越是这样,他的下场就越惨:楚国成了狗国、下等国、强盗国,楚王也就成了狗王、下等王、强盗王。这都是因为晏子的聪明、善辩和爱国。【设计意图:利用直观形象的板书来总结课文,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记忆,对人物品质的认识更为深刻。】2、师:尊严使人赢得

8、了尊重,尊严让美丽成为永恒。晏子这一人物永远在史册里内耀着智慧的光芒。在历史、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像晏子一样有智慧、有口才的人。(课件出示资料,学生自读,感受语言的艺术魅力。)一位美国记者在采访周总理的过程中,无意中看到总理桌子上有一支美国产的派克钢笔,那记者便以带有几分讥讽的口吻问道:“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产的钢笔呢?”周总理听后,风趣地说:“谈起这支钢笔,说来话长,这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我无功不受禄,就拒收。朝鲜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就留下了这支贵国的钢笔。”美国记者一听,顿时哑口无言。3、课后继续搜集一些在语言表达上机智巧妙的故事。【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既拓展了学生的阅读面,又领略伟人的才识,丰富语文的学习资源,感受生活中的语文。】六、板书设计:11、晏子使楚(聪明 善辩 爱国)侮辱 尊重钻狗洞是狗国没人才下等国 没出息强盗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