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1255521 上传时间:2019-09-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9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19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19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19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19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9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9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关键词句,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足智多谋。2认识学习以记事为主的课文,必须抓住事情发展的线索,理清它的起因、经过及结果,并领会事件的本质意义。4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写法。教学重点难点:1让学生读懂课文,在读的基础上,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胆有识,足智多谋。2能从课文所描写的人物性格中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作用。【教学过程】一、 激情导入(播放音乐)刚才大家听到的歌曲,同学们知道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吗?(三国演义)。哪些同学看过三国演义?你读过三国演义中的哪些故事?(生答,出示资料袋)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 出示生字词(

2、带拼音读找生个别读,去掉拼音读,指正,齐读)。2、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它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呢?(出示背景并介绍)3、通过预习,你知道草船借箭的主要人物是谁?(板书)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写了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十天造十万支箭的任务来为难诸葛亮。诸葛亮用妙计向曹操借箭,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不得不佩服诸葛亮神机妙算,自叹不如。周瑜最后是怎么自叹不如的?(齐读)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1、找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用画出来,读一读,体会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用铅笔在旁边写写体会。2、周瑜到底什么地方不如诸葛亮呢?(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主学习,并写体会。

3、小组内讨论找出的相关句子,并说说体会。)2、交流探究u 现在我们来交流,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是哪里?我觉得写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在七和八自然段中写得最精彩。(一)、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谈谈你的体会)(“大雾漫天”,到处都是大雾,选择这样的天气,说明诸葛亮知天文、精通天文气象。)对于这句还有哪个同学体会的比较深刻?指导读:你来读读,让大家感受到这场大雾。(生朗读)比刚才大了点,但这场雾还不够大,谁能比他读得更大?(生朗读)雾更浓了,但还是没有漫天呀!谁再来读一读?师:这才是一场漫天的大雾啊!(大家齐读 )同学们想啊,这时候诸葛亮和鲁肃都坐在船上,他俩都看到了这场大雾,你说

4、鲁肃看到这场大雾什么感受?(惊讶,吃惊)他这时候比较惊讶,比较吃惊.他会想什么?(怎么这么大的雾,我们能看清和曹军作战吗?)那么诸葛亮呢?诸葛亮看到这场大雾什么感觉?什么心情?你别说,通过你的读告诉大家。(诸葛亮当时心情应该非常高兴。他十分的自信。他终于如愿以偿了,正暗自得意呢!)老师觉得你光抓住这句话,还不能够看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为啥?因为光凭这句话,还不知道究竟是碰巧遇上了大雾呢还是诸葛亮早在三天之前就算准了大雾呢。哪句话能证明这场大雾诸葛亮早已算到了?(朗读)“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谈谈你的体会)

5、指导读:谁来当当诸葛亮,来读读这句话?再来一次,读出诸葛亮的胸有成竹,读出诸葛亮的运筹帷幄,把这种感觉读出来。要心定气闲,像诸葛亮那样一点也不着急地读。(二)、你还从哪儿体会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1、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排开,又叫船上的兵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为什么诸葛亮这么做?)(诸葛亮知道在什么位置受箭最好,这是懂地理。)(绳索相连,不留空当,一字摆开,使船受箭的面积大。(可见诸葛亮对借箭的计划考虑周全, 安排巧妙 )让船上的军士们“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又是为了干什么呢?(既是为了虚张声势,制造进攻的假象,吸引曹操的注意力,引曹军出

6、来射箭,又是让曹军明确射箭的目标、方向。(虚张声势 ,制造进攻的假象,引敌射箭)指导读 :谁能读出诸葛亮这段的考虑周全、安排之巧妙。齐读 3、外面擂鼓声、呐喊声震天,这时的鲁肃坐不住了:读 :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指导读:鲁肃怎么说?(吃惊地说。)对呀!吃惊地说!再读一读,体会鲁肃的吃惊。(朗读)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好!这样读才有吃惊的味道。继续读。4、(朗读)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指导读 :注意!诸葛亮笑着说,得有笑容,得有笑声啊。谁来读读诸葛亮笑着说?这是微笑

7、着说。谁再来读读这句话?这是大笑着说。你也想读?来,请你读。你的笑,才是发自内心的笑!你从诸葛亮的话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前面就是大敌,诸葛亮还如此谈笑风生、镇定自若,是因为什么?他料定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可见,诸葛亮对曹操的性格是了如指掌,这就是诸葛亮的知人心。体现出了曹操的神机妙算。)(板书:知人心)诸葛亮的预测“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他的预测验证了吗?(哪儿看出来的)5、(朗读)曹操在营寨里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放箭,不让他们近前。”指导读 :这个令可没下好!电视上见过大将军下令吗?那个威严,那

8、个响亮,那个果断。哇!真是活脱脱一曹操。好一个威风凛凛的大将军!(这时我们看到了一个谨慎多疑的曹操。)曹操是怎么做的?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个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个弓弩手一起朝江中放箭,箭象下雨一样。(生朗读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调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他为什么又要这样做呢?(读一读,并谈体会。)(体会:这样既能两面受箭,又可保持船体平衡,也便于箭满后顺我顺水的返回,省去掉头的时间)。考虑周全,安排巧妙,体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板书:神机妙算)(三)、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你们还有别的发现吗?1、我从第四自然段最后那个“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

9、了,我的计划就完了。”还有第五自然段的那个“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发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诸葛亮不让告诉都督,结果鲁肃果然就没有告诉借船的事,证明他对鲁肃的为人也是了如指掌。(忠厚老实,顾全大局)2、还有别的发现吗?前面第四自然段写诸葛亮对鲁肃说“第三天保管有十万支箭。”后面第十自然段写“每只船大约五六千支箭,二十只船共有十万支箭。”印证了他的预测。(是啊,连箭的数量都预测得那么准确。)3、“谢谢曹丞相的箭”,他表面上是在气曹操,实际上是要动摇曹操的军心。曹操的兵士看到诸葛亮这么神机妙算、这么厉害,而他们的主帅曹操却没有识破他的诡计,他们觉得对方十分强大,就觉得不是他们的对手了。

10、就是在没有交战之前,先挫挫他们的士气,是不是啊?但是我担心啊,曹操知道自己上了当,怎能善罢甘休?他要是派兵追杀出来,诸葛亮不就麻烦了吗?我觉得根本用不着担心。因为诸葛亮早已算好了,回来时是顺风顺水的。曹操他们根本追赶不上。好一个“顺风顺水”!从“顺风顺水”中,你们又有什么新的体会?诸葛亮不但事先预测好了气象,而且他也预测好了返回时的气象。船头只有先朝西、后朝东,才能顺风顺水地回来。可见,诸葛亮想得多么周到啊!说得好!对诸葛亮他们来说,风顺、水顺、心情更顺啊!胜利在望,能不顺心吗?难怪鲁肃把借箭的来龙去脉告诉周瑜之后,周瑜不得不长叹一声:“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u 在文中你又看到了一个怎

11、样的周瑜?(心胸狭窄 妒才忌能 用心险恶)你从哪儿体会到的?u 你觉得周瑜和诸葛亮比,还有哪些地方不如诸葛亮的?周瑜心胸太狭隘,诸葛亮心胸比较宽阔,顾全大局。(从哪儿看出周瑜心胸狭窄?)周瑜其实也挺聪明,就是没有把聪明用到正道上,老想害人。诸葛亮用到正道上,做大事。周瑜他只想前不想后果,而诸葛亮考虑事情比较周密。设圈套设计陷害诸葛亮,可以看出周瑜用心险恶,心眼狠毒。周瑜做事欠冷静,就拿他想害诸葛亮这件事来说吧,他嫉妒诸葛亮比他有才干,他们现在是要联合抗曹,他却想害诸葛亮,是不是有点内讧的感觉?出示诸葛亮和周瑜对比表并解说。是啊,周瑜的气度、周瑜的为人、周瑜的才智、周瑜的智慧都不如诸葛亮,难怪诸

12、葛亮跟周瑜斗智,最后把周瑜给活活气死了。周瑜临死前说:“既生亮,何生瑜?”意思是说,既然生了诸葛亮,又何必生我周瑜。五、拓展资料:你体会到什么?(诸葛亮确实是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神机妙算的人)六、总结这节课我们领略了一代军师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足智多谋、有胆有识、顾全大局。接下来让我们诵读有关诸葛亮的千字文,了解诸葛亮的其它故事 。齐读。七、作业1、课外时间搜集有关三国演义的故事读一读,进一步了解诸葛亮。2、缩写草船借箭这个故事, 要求:保留文章的主要内容,不要照搬原文,而要适当改写,语句通顺连贯,最好不要超过400字。 八、板书设计19 草船借箭 诸葛亮 周瑜 神机妙算 心胸狭窄 足智多谋 妒才忌能 知天文 懂地理 知人心 有胆有识 顾全大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