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单人旁、双人旁.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1219433 上传时间:2019-09-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课-单人旁、双人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一课-单人旁、双人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一课-单人旁、双人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一课-单人旁、双人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一课-单人旁、双人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课-单人旁、双人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课-单人旁、双人旁.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课 单人旁、双人旁教学目标:1、教学生学会写单人旁双人旁和带单人旁双人旁的字,指导学生写好左右结构的字,要求写得正确、美观,有一定的速度。2、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形成正确的坐姿和执笔姿势。教学重点:按笔顺正确书写带单人旁的字。教学难点:双人旁的书写指导。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小字谜,是打一个便旁部首,老师要看谁猜的最准最快.教师说出字谜有个汉字真奇妙,大家都很熟悉它;单个出现叫撇捺,成为部首称撇竖.猜的同学请举手.学生回答谜底:是人,是单人旁,单人旁再加上一撇就变成双人旁.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二、合作研究:(一)、教学单人旁1、 观察单

2、人旁由哪两个笔画组成?2、 再观察单人旁由什么撇和什么竖组成?3、想想单人旁该怎么写漂亮呢?先观察撇,再观察竖的起笔。指名说说。(教师归纳出示:撇要写写直,竖从撇中出)4、拿出练习纸,分别描两个,写三个5、师生共议。三、示范研究: (一)、教“佑”1、学生观察,这是什么结构的字?这左右结构的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左窄右宽)2、再看右边的第二横写时要注意什么?(二横起笔不过竖)3、看老师来给大家写一个试试。指导写“佑”:(单人旁占左半格,第一横从交界处起笔往右行笔,第二横起笔不能超过竖的收笔)4、学生描两个,写两个5、师生共评。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个字,这是什么字?1、出示“付”,出示一条辅助线,

3、你发现了什么?(左窄右宽)2、指导书写3、师生评议,主要挑好的上来评,夸夸优点,打上五角星。(二)、教学双人旁1、 仔细观察这个偏旁,想想他的写法,想好后自己动笔先写两个试试。2、 重点观察这两撇,从长短上来看有什么区别?(二)、教“行”1、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个字,这个字该怎么写才漂亮呢?2、根据老师的提示,你们想提醒老师马上在写的时候注意什么?3、指导书写,学生练习书写。4、展台展示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对好的夸一夸,对有毛病的进行“会诊”,教师随机用红笔纠正,学生再次练习写。自练“往”1、想想,这个字该怎么写才漂亮呢? 2、师巡视,把写的好的拿上展示台,表扬。打上五角星四、总结第二课 两点水

4、三点水一 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两点水和三点水这两个偏旁的书写要领。2了解带有这两个偏旁的一般书写规律。3写好例字,要求写得正确、端正,结构比例恰当。二 教学过程1写写偏旁。通过练习,初步掌握两点水和三点水这两个偏旁的书写要领。两点水:上下两笔要呼应,距离不宜太开。这个偏旁在字中占位较小,左右比例差异明显,书写时更要注意左右笔画的穿插与呼应。三点水:第一笔为右点,第二笔右点略偏左,第三笔为斜提,三笔不宜在同一条垂直线上。2描描写写。两点水不宜写得太开,提要指向右边撇折的起笔处,形成呼应。三点水要注意笔势的连贯,三个点的位置要恰当,注意呼应。3、自己练练三 例字指导冲,左右结构,左右两部分宜紧凑。冰

5、,左右结构,两点水不宜写得松散。汉,左中右结构,左窄右宽,最后捺画要舒展。江,左右结构,下横要比上横长。四.总结全文第三课 竖心旁 提手旁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提手旁和竖心旁这两个偏旁的书写要领。2了解带有这两个偏旁的一般书写规律。3写好例字,要求写得正确、端正,结构比例恰当。二 教学过程1写写偏旁。初步掌握提手旁和木字旁这两个偏旁的书写要领。提手旁:短横稍斜;竖钩直挺,略长,穿过横中点稍偏右处;提与竖钩相交,左边长,右边短。竖心旁:书写时应先写两点,再写竖。左点较长,形如短竖,在竖的中部偏上一些;右点靠上,呈俯视中间是垂露竖。2描描写写。三 例字指导拄,左窄右宽。提手旁第一笔横要略向右上斜,要

6、写得短些,第二笔竖钩要写得直挺。拱,左窄右宽。书写右上部份要注意正确的笔顺,右下的撇要收敛捺要舒展。性,左窄右宽。竖心旁左点低右点偏高,右边三横长短有区别。怡,左窄右宽,左长右短,右边上下大小差不多,要写的紧凑些。四.总结全文第四课 山字旁 立刀旁教学目标: 1.掌握山字旁和立刀旁的字的书写要领。2.练习书写山字旁和立刀旁的字。教学重点、难点:山字旁:中竖稍长,竖折向右上斜位置偏上。立刀旁:形态窄长,比字左部件要长,短竖在竖钩左边中间偏上处起笔。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二.指导1.出示小黑板。峡划2.学生观察字形。3.讨论交流。 山字旁的中竖稍长,竖折向右上斜位置偏上。 立刀旁:

7、形态窄长,比字左部件要长,短竖在竖钩左边中间偏上处起笔。4.教师范写。5.学生练写。6.分析常见病因。 山字旁: “山”部过长。 “山”部过低。 立刀旁: 短竖与竖钩较远。 距离太近。三.练习1.描红.临写。2.完成“想一想”。山字旁和立刀旁的字,其书写要领是什么?你还能举出哪些山字旁和立刀旁的字例来?四.总结全文第五课 食字旁 春字头教学目标1、掌握食字旁 春字头的字的书写要领2、练习书写食字旁 春字头的字。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二、指导出示小黑板。饲、饥秦、泰学生观察字形。讨论交流食字旁:字形较窄长,竖钩在撇与横钩中间起笔,钩锋对准字的中心。略高右边。春字头:宽大开张,要能

8、覆盖下面的部分。春字头的三横长短相近,不可写成“三”字。教师范写。学生练写。分析常见病因。(1)食字旁字左太小。字形歪斜。(2)春字头三横长短错误。撇、捺不开张。三、练习。1、描红、临写。2、完成“想一想”。春字头的三横为什么不能写成“三”字。第六课 草字头 竹字头一 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草字头和竹字头这两个偏旁的书写要领。2了解带有这两个偏旁的一般书写规律3写好例字,要求写得正确、端正,结构比例恰当二 教学过程1写写偏旁。通过练习,初步掌握草字头和竹字头这两个偏旁的书写要领。草字头:书写时要注意短竖与短撇指向中间,短竖与短撇在横的上部露出较多,下部较少。竹字头:写竹字头时,字头要写正,字头左右

9、两边要匀称。2描描写写。先让学生说说哪个字比较难写,然后进行范写。花,上下结构,上小下大。书写草字头时,字头要写正,短竖与短撇之间的形态呈上开下合之势笔,上下结构,上小下大。3自己练练三 例字指导英,草字头下的人,撇、捺应舒展;撇、捺可以舒展些。花,上窄下宽。草字头短竖与短撇不宜写得太长。笑,上下结构。竹字头的左边部分略小,右边部分略大。笔,上下结构,上小下大。竹字头要写得紧凑。四.总结全文第七课 足字旁 月字旁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月字旁和足字旁这两个偏旁的书写要领。2、写好“跑、跳、肌、腰”,写得正确、端正、比例恰当。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今天,老师带着大家一起乘坐”胜利号”航天飞机去汉字王

10、国遨游。瞧,汉字王国已经到了,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这里的汉字朋友吧!出示:跑、跳、肌、腰仔细观察这些字,你发现了什么?学生领悟偏旁的表意功能。(二)观察例字,领悟偏旁的要领1、教学“肌”(1)出示:月肌 小朋友,你仔细地观察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交流各自的意见。(2)、教师小结,“月”作为偏旁时要写得瘦长一些。(3)、学生书写例字:肌教师挑选典型的字样,通过比较,发现问题。(4)、教师范写,边板书偏旁边讲解:“月”字旁第一笔为竖撇,第二笔横折钩与竖撇底部基本齐平。框内两横要稍偏上些,第一横写在横中线的上面,第二横的位置大约在横中线的下缘。横画间布白均匀。(5)、学生试写,大家评价。2、教

11、学“跑”(1)学生观察例字(2)学生口述,教师范写(3)、学生试写,大家评价。3、练习书写“跳、腰”。四、小结评价。第八课 厂字头 病字头 教学目标 :1、 认识日厂字头 病字头的形体结构及书写方法。、按照偏旁的书写方法及与组合部件的搭配关系 , 写好课文例字 教学重点 : 认识厂字头 病字头的形体结构 , 掌握三个偏旁的书写方法。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习用具。二、 检查复习:三、 新课教学。1板书课题 :厂字头 病字头 2. 偏旁教学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厂字头 病字头的笔画、笔势及组合笔位。 根据笔画组合 , 归纳厂字头 病字头的书写方法。 组织学生齐读书写方法。3例字教学。观察分析厂字

12、头 病字头明确结构特点 老师示范讲解,学生书写。组织学生练习 , 老师巡堂辅导。 展示学生习作 , 组织学生讲评。4略讲偏旁:组织学生齐读厂字头 病字头的书写说明。 5. 例字提示 明确搭配关系明确结构特点 老师示范讲解 , 组织学生书空。组织学生练习 , 老师巡堂辅导。(6)提示自学 第九课 建之底 走之底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走之底和建之底的书写要领。2、了解带有这两个偏傍的字的一般书写规律,并能在书写的过程中尝试应用。3、会通过运用比较的方法,评价习字和范字的不同,以此评价自己的字形之优劣。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二、走之底的教学。1.教师出示走之底卡片。学生想:走之底一共有几笔?分别

13、是什么笔画? 2小结。走之底共有三笔:点,横折折撇,捺。(着重提示第二笔) 观察,想:你觉得第二笔横折折撇像什么?(数字中的“3”)教师示范书写第二笔,讲明要领。学生书空第二笔横折折撇。3具体学习走之底的写法。教师示范书写,学生 观察。要领如下:第一笔为斜点,位置不应过低。第二笔是横折折撇,势应向左倾斜,连接下笔的第三笔是一平捺,轻按入笔,然后略向右斜,由轻到重至捺脚处稍停,平拖出锋。平捺是走之底中最美的一笔,很潇洒。4学生在书写纸上 练习,教师 个别指导。5反馈。出示课前准备的对比卡片三张。学生观察,这些走之底,都有什么问题?然后指名修改。一号:第二笔太正,应稍斜。二号:平捺太斜,应稍平一些

14、。(提示,有多少角度?10度左右)三号:横折折撇不规范。(提示应如何写好?)6再次 书写练习。(鼓励学生一次比次写得好。)三、走之底范字教学。1出示三个字, 比较学习。一号为正确的“连”字;二号的“连”力字太大,使整个字很挤;三号的“连”太小,使整个字很松。学生 比较找出他们的问题。2想一想,你觉得如何写好有走之底的字?(学生讨论回答)3小结:主要是走之底和上面的字大小关系,应当适中。(出示走之底上面的字方框)一般来说,走之底上的字应是长方的,不适写成偏方,处于平捺的正中。4书写“连”字。教师范书,学生观察并书写第一行。5评价,表扬优秀的学生,指正不足之处。出示学生的字,比较范字, 比较能力的训练。6教师再次范书,指出学生的问题,然后学生书写第二行的字。四、建之底的教学。1出示走之底和建之底两个偏旁,学生 发现,他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讨论,然后回答。2小结,教师示范书写建之底。3学生在练习纸上书写,教师个别指导。五、教学建之底的范字1学生自己感受书写第一行字,想:你觉得写建之底的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