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第4章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1181294 上传时间:2019-09-27 格式:PDF 页数:71 大小:4.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第4章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教育心理学第4章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教育心理学第4章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教育心理学第4章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教育心理学第4章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第4章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第4章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资料(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LOGO 第四章第四章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张丽张丽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学习单元学习单元1 学习及其理论发展 一、学习的界定一、学习的界定 (一)概念(一)概念 学习是指基于经验而导致行为或行为潜能学习是指基于经验而导致行为或行为潜能 发生相对一致变化的过程。发生相对一致变化的过程。 (二)特点(二)特点 1. 学习是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引起心理和行为 的变化。 本能、疲劳、适应和成熟 2. 学习引起的行为变化: 即时的 延迟的(行为潜能或思维) 3. 学习总是要通过操作表现出来的,但学习与操 作表现不能等同,学习的表现有时多于学习本身, 有时少于学习本身 4.

2、产生学习的方式有很多种,有时是有意识 的,有时是无意识的。 内隐学习:自己没有意识到学习的发生 外显学习:意识到学习的发生 二、学习的分类 (一)(一) 学习结果分类学习结果分类 言语信息学习言语信息学习 智力技能学习智力技能学习 认知策略的学习认知策略的学习 态度的学习态度的学习 动作技能的学习动作技能的学习 (二)学习性质和形式分类(二)学习性质和形式分类 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 (三)按学习的意识水平分类(三)按学习的意识水平分类 内隐学习是指有机体在与环境接触的过程中不知 不觉地获得了一些经验并因之改变其事后某些行 为的学习。 外显学习则指受意识支配、需要付出心理努力并

3、 需按照规则做出反应的学习。 三、学习理论的发展 (一)现代学习理论的发展渊源(一)现代学习理论的发展渊源 构造主义学派构造主义学派:冯特对研究人类意识经验 有兴趣,他试图把意识分析为许多最小的 构成要素 机能主义机能主义 :不是去研究一种孤立的现象, 而是研究意识与环境的关系 格式塔学派格式塔学派 :整体不是其各部分的总和 行为主义学派行为主义学派: (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脉络 巴甫洛夫巴甫洛夫 华生华生 格思里格思里 赫尔赫尔 桑代克桑代克 斯金纳斯金纳 (三)认知派学习理论的发展脉络 1.格式塔 强调人类学习与动物不同、认知结构、创 造性等,这些都为现代认知心理学奠定了 基础 2.

4、 20世纪60年代的分化 认知主义认知主义,即信息加工论,将人脑比拟为 电脑,探讨人的信息加工过程; 新结构主义新结构主义,即建构主义 3.意义学习与发现学习 奥苏贝尔: 布鲁纳: 4.建构主义 强调知识的发展是通过个体或社会建构而 激起 (四)人本主义学习论的发展脉络 1. 人本主义的主要观点 一方面反对行为主义不重视人类本身特征;另一 方面也指出,认知心理学虽然重视入口结构,但 也忽视了人类情感、价值,态度等方面对学习的 影响。 个人应该决定他们自己的行为;学习应该包括新 信息的获得和个人对信息的个人化。 2.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3.罗杰斯:强调人类具有天生的学习愿望 第二单元 经典性条

5、件作用 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 巴甫洛夫其人 牧师家庭,牧师家庭,11个子女中之长子,负责个性;个子女中之长子,负责个性; 专心学术,不注意生活细节,与妻子约法三专心学术,不注意生活细节,与妻子约法三 章,互不干涉,不饮酒,不打牌,不应酬;章,互不干涉,不饮酒,不打牌,不应酬; 70岁以后仍然乘电车上班;岁以后仍然乘电车上班; 1904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得者;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得者; 传统心理学领域之外对心理学发展影响最大传统心理学领域之外对心理学发展影响最大 人物之一。人物之一。 基于狗的实验 视频 4.1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 狗的消化研究 见到实验助手见到实验助手听到脚步听到脚步

6、提前提前 分泌分泌引起巴甫洛夫的兴趣(偶引起巴甫洛夫的兴趣(偶 然?必然?科学发现)然?必然?科学发现) 几个重要概念几个重要概念 消退消退 自然恢复自然恢复 泛化泛化 分化分化 第一信号系统第一信号系统 第二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 生活中的经典性条件作用 广告中(香车美女)广告中(香车美女) 成语中(望梅,画饼)成语中(望梅,画饼) 鸡如何学会鸡如何学会“跳舞跳舞” 二、华生的行为主义 习惯的养成和刺激与反应的条件化习惯的养成和刺激与反应的条件化, 两者没有什么不同两者没有什么不同 行为主义的创立者 1913,一个行为主 义者眼中的心理学 华生其人 父亲酗酒,父亲酗酒,13岁不良少年,曾因打架

7、而而被岁不良少年,曾因打架而而被 拘留,拘留,15岁读大学改过自新,在化学实验室岁读大学改过自新,在化学实验室 打工赚取学费;打工赚取学费; 后曾在芝加哥大学心理系管理白鼠,周薪两后曾在芝加哥大学心理系管理白鼠,周薪两 元,但开始观察动物学习;元,但开始观察动物学习; 博士论文题目即博士论文题目即动物的教育动物的教育(25岁)岁) 是因家庭婚变(与女研究助理恋情)而导致是因家庭婚变(与女研究助理恋情)而导致 其由学术巅峰跌入谷底的传奇人物;其由学术巅峰跌入谷底的传奇人物; 华生的名言 “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并在我设置的 特定环境中教育他们。那么,任意挑 选一个婴儿,不管他的才能、爱好、 性格和

8、神经类型等种种因素如何,我 都可以把他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一 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 乃至乞丐和盗贼。” 华生的恐惧形成实验 基本观点 学习就是以一种刺激替代另一种刺激学习就是以一种刺激替代另一种刺激 建立建立条件作用条件作用的过程。的过程。 人出生时只有几个反射和情绪反应,人出生时只有几个反射和情绪反应, 所有其他行为都通过所有其他行为都通过条件作用形成。条件作用形成。 第三单元 操作性条件作用 一、桑代克的联结主义 饿猫打开迷笼实验 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反应联结, 这种联结是通过尝试与错误的过程而 自动形成的,不需要以观念为中介。 学校教育就在于让学生形成大量的刺 激-反应

9、联结,反复练习这些联结,并 且奖励这些联结。 关于学习规律关于学习规律 效果律:强调个体对反应结果的感受 将决定个体学习的效果。 练习律:试误学习的过程中,经常练 习运用,联结力量逐渐增大; 准备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事前 处于某种准备状态时,实现则感到满 意,不实现就会感到烦恼。 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 斯金纳(斯金纳(19041990) 学习学习实质是一种实质是一种反应概反应概 率的变化率的变化,而强化是增而强化是增 强反应概率的手段强反应概率的手段。 斯金纳其人 书香世家,青少年期喜欢动物,曾因观看鸽书香世家,青少年期喜欢动物,曾因观看鸽 子表演而激发以后

10、对动物学习试验兴趣;子表演而激发以后对动物学习试验兴趣; 弃文从心,将心理学思想普及化,全美畅销弃文从心,将心理学思想普及化,全美畅销 小说小说沃尔登第二沃尔登第二和和超越自由和尊严超越自由和尊严 一生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高度热忱和使命感,一生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高度热忱和使命感, 被诊断为白血病以后仍然奋力不懈地从事思被诊断为白血病以后仍然奋力不懈地从事思 考和写作;考和写作; 世界百位心理学家第一名,获得的荣誉在心世界百位心理学家第一名,获得的荣誉在心 理学界举世无双。理学界举世无双。 斯金纳箱(原理图) 视频 4.2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实验 1 经典实验及行为分类 行为的两种行为的两种:应

11、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应答性行为应答性行为是由特定刺激引起的,是不随是由特定刺激引起的,是不随 意的反射性反应,又称引发反应。意的反射性反应,又称引发反应。 操作性行为操作性行为不与任何特定刺激相联系,是不与任何特定刺激相联系,是 有机体自发作出的随意反应,又称为自发反有机体自发作出的随意反应,又称为自发反 应。应。 经典性条件反射经典性条件反射研究应答性行为,研究应答性行为,操作性操作性 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研究操作性行为。研究操作性行为。 操作性条件作用 第一,第一,任何反应任何反应如果紧随强化刺激,如果紧随强化刺激, 该反应具有重复出现的趋向;该反应具有重复出现的趋

12、向; 第二,任何能够第二,任何能够提高操作反应率提高操作反应率的刺的刺 激都是激都是强化刺激强化刺激。 2. 强化 强化是指能够强化是指能够增强反应率增强反应率的后果。对的后果。对 强化的控制就是对行为的控制。强化的控制就是对行为的控制。 普雷马克原则 用高频的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有用高频的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有 效强化物,或者说用学生喜爱的效强化物,或者说用学生喜爱的 活动去强化学生参与不喜爱的活活动去强化学生参与不喜爱的活 动。动。 吃完一碗饭就可以看动画片吃完一碗饭就可以看动画片 强化出现的时机和频率强化出现的时机和频率 连续强化程序连续强化程序 断续强化程序断续强化程序 强化程序 强 化

13、的 分 类 人们为何喜欢赌博? 3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 逃避条件作用逃避条件作用:厌恶刺激下的有机体的反:厌恶刺激下的有机体的反 应是逃避厌恶刺激或不愉快的情境应是逃避厌恶刺激或不愉快的情境,则该则该 反应在有机体以后类似情境中的发生的概反应在有机体以后类似情境中的发生的概 率增加率增加摆脱痛苦;摆脱痛苦; 回避条件作用回避条件作用:预示厌恶刺激或不愉快情:预示厌恶刺激或不愉快情 境的刺激信号呈现时,有机体自发反应回境的刺激信号呈现时,有机体自发反应回 避危险,类似情境下同样增加避危险,类似情境下同样增加免受痛免受痛 苦;苦; 习 得 性 无 助 4惩罚与消退惩

14、罚与消退 惩罚:惩罚:当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以后当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呈现一个厌恶刺激 或不愉快刺激或不愉快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 惩罚与消极强化的区别:惩罚与消极强化的区别:+/- 惩罚要慎重:不能根除惩罚要慎重:不能根除,要与强化一种良好行为结合要与强化一种良好行为结合。 消退:消退:有机体作出以前强化过的反应有机体作出以前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 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这一反应在今后发生的概那么这一反应在今后发生的概 率便会降低率便会降低。无强化无强化,减少不良行为的好方法减少不良行为的好方法。 惩罚:

15、凡是能够惩罚:凡是能够减弱行为或者降低反减弱行为或者降低反 应频率应频率的刺激或事件叫做惩罚的刺激或事件叫做惩罚, I型惩罚通过呈现厌恶刺激来降低反型惩罚通过呈现厌恶刺激来降低反 应频率;应频率; 型惩罚通过消除愉快刺激来降低型惩罚通过消除愉快刺激来降低反反 应频率。应频率。 惩罚的使用 5程序教学与行为矫正程序教学与行为矫正 程序教学程序教学:通过教学机器呈现程序化教材而进行:通过教学机器呈现程序化教材而进行 自学的一种方法自学的一种方法。课程总目标课程总目标单元单元小步子小步子。 行为的塑造行为的塑造:实际运用:实际运用,动物园动物园。 运用消退消除儿童不良行为运用消退消除儿童不良行为。 教学中的做法:正强化教学中的做法:正强化塑造良性行为;塑造良性行为; 不予强化不予强化消除积极行为消除积极行为 慎用惩罚慎用惩罚 (三)对教育的影响 第一,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技术。第一,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技术。 第二,教学目标的设置与表述方式。第二,教学目标的设置与表述方式。 第三,行为的改变。第三,行为的改变。 第四,对行为的自我调节或管理。第四,对行为的自我调节或管理。 第四单元 社会学习理论 对传对传统行为主义的批评统行为主义的批评 为什么儿童会突然表现出新的行为为什么儿童会突然表现出新的行为 儿童为什么能够进行有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