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丽水市四校联考2018-2019学年高一5月阶段性考试地理试题 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101160390 上传时间:2019-09-2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丽水市四校联考2018-2019学年高一5月阶段性考试地理试题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浙江省丽水市四校联考2018-2019学年高一5月阶段性考试地理试题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浙江省丽水市四校联考2018-2019学年高一5月阶段性考试地理试题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浙江省丽水市四校联考2018-2019学年高一5月阶段性考试地理试题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浙江省丽水市四校联考2018-2019学年高一5月阶段性考试地理试题 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丽水市四校联考2018-2019学年高一5月阶段性考试地理试题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丽水市四校联考2018-2019学年高一5月阶段性考试地理试题 含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5月高一联考地理学科试卷考生须知:1本试题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3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小题60分)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成功登陆并开始实施月球探测和月基低频射电天文观测。回答下列小题。1. 对“嫦娥四号”运行干扰较大的太阳活动是A. 磁暴B. 黑子C. 耀斑D. 太阳风2. 与地球相比,在月球背面进行天文观测的最大优势为A

2、. 离观测目标近B. 地球电磁环境干扰弱C. 气象条件适宜D. 太阳可见光影响较小【答案】1. D 2. B【解析】【分析】考查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1题详解】磁暴不属于太阳活动A错误。黑子和耀斑发生在太阳大气层,没有脱离大气,是太阳大气释放能量的不稳定性造成的。BC错误。太阳风是太阳向宇宙空间发射的高能粒子流,会影响探测器的运行,正确答案选D。【2题详解】关键词月球背面与低频射电天文观测。读材料可知,嫦娥4号探测器是在月球背面进行月基低频射电天文观测,对于频率低于 1020MHz的信号而言,由于地球电离层的反射或严重失真影响,以及地球上存在着低频无线电干扰源,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电磁环境

3、会对天文观测产生严重干扰,无法对该频率范围内的信号进行探测研究。月球背面相对于正面地球电磁环境干扰较弱,是开展低频射电观测的一个独特的平台,相比于地球来说是一个得天独厚的理想环境,B正确。月球背面进行登录并观测,距离近并不是最主要原因,A错误。月球没有大气,无论是正面还是背面受气象干扰都比较小,C错误。月球有自转与公转,无论正面还是背面,由于昼夜交替,都有白天,都会被太阳光照射,都能受到太阳辐射的影响。D错误。正确答案选B。【点睛】拓展:月球背面(即月球暗面)之所以显得神秘,原因在于我们无法从地球上直接观测到月球背面。总体上,从地球上可以观测到整个月球表面的59%月球背面屏蔽了来自地球的各种无

4、线电干扰信号,因而可以监测到地面和地球附近的太空无法分辨的电磁信号,从而为研究天体提供重要资料。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北冰洋海冰总面积呈现出下降趋势。完成下面小题。3. 北冰洋海冰总面积呈现出下降趋势,则A. 亚热带气候向北扩大B. 全球变暖海岸线后退C. 山地雪线下降冰川萎缩D. 气温升高降雪减少4. 海冰面积变化导致A. 增强,减弱B. 增强,减弱C. 增强,减弱D. 减弱,增强【答案】3. B 4. D【解析】【3题详解】因为随全球变暖,气温上升,亚热带气候向高纬扩大;山地冰川萎缩雪线上升;气温升高降水改变,也可能造成部分地区降雪增多。故ACD项错误。全球变暖,极冰融化,海平面上升,陆地面积

5、减小,海岸线后退,B项正确。【4题详解】海冰面积减小,下垫面冰面减少,海面增多,因冰面反射率高于海面,所以会造成变化下垫面反射减弱;因海水吸收太阳辐射能力较冰面强,温度高,下垫面辐射增强故D项正确。澳大利亚“魔鬼大理岩保护区”是世界著名的岩球地质公园,其实不是大理岩,而是花岗岩。图a为澳大利亚“魔鬼大理岩”石球景观图,图b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 图a中的岩石类型属于图b中A. 甲B. 乙C. 丙D. 丁6. 形成该景观的地质作用是A. B. C. D. 【答案】5. B 6. A【解析】【5题详解】据材料可知,图a中的岩石类型为花岗岩,其类型属于侵入型岩浆岩;图b中乙为

6、侵入型岩浆岩,丁为喷出型岩浆岩,甲为沉积岩,丙为变质岩,故B项正确。【6题详解】该景观地表的岩石为花岗岩外力风化球,其形成的地质作用为风化作用;图b中表示的是风化作用;表示的是变质作用;表示的是固结成岩作用;表示的是冷却凝结作用,故A项正确。2018年5月26日,我国宣布在松辽盆地成功实施深度为7018米的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下图为我国松辽盆地形成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7. 此大陆科学钻探工程钻探到A. 地壳B. 地幔C. 内核D. 外核8. 松辽盆地形成的各阶段主要地质作用顺序正确的是A. 阶段:板块挤压-岩层褶皱-风力侵蚀-流水沉积B. 阶段:板块挤压-岩层褶皱-岩层上升-流水沉积C.

7、阶段:板块张裂-岩层下沉-岩层断裂-岩浆喷发D. 阶段:板块张裂-岩层下沉-流水沉积-岩浆冷凝【答案】7. A 8. C【解析】【7题详解】地壳的平均厚度为33千米,大陆科学钻探工程钻探到的深度为7千米多米,应位于地壳,A正确。【8题详解】从图中可看出阶段板块挤压、阶段板块挤压-岩层褶皱-岩层上升; 阶段板块张裂-岩层下沉-岩层断裂-岩浆喷发,C正确;阶段为板块张裂-岩层下沉-流水沉积。2017年7月26日报道,北京入汛以来降雨天气频繁,截至当日8时,平均降水量为267.8毫米,较常年平均同期偏多25%。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 入汛后,导致北京降水的主要天气系统是A. 锋面B. 雷雨C. 准静

8、止锋D. 气旋10. 当北京入汛期间,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长江流域正值伏旱天气B. 云贵地区受准静止锋的影响C. 江淮地区易受台风影响D. 南方地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答案】9. A 10. 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雨带的推移,学生要熟悉我国雨带移动规律和雨带的影响。【9题详解】夏季来自海洋暖湿气流登陆北上时,与陆地上的冷空气相遇,暖湿气流上升到冷空气之上,形成锋面雨带,雨带推移到哪里,哪里就进入多雨时期,其未到达或离开地区则处于少雨的干旱时期。北京入汛以来降雨天气频繁,主要是受锋面影响雨带移到北京,选择A。【10题详解】当北京入汛期间,锋面雨带移动到华北、东北地区,长江流域正值伏早天气,

9、A正确;云贵地区受准静止锋的影响是在冬季,现在不会出现,B不正确;夏秋季节江淮地区易受台风影响,C正确;夏季南方地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D正确。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冬季某日某时的近地面天气形势图(单位:百帕)。完成下面小题。11. 图中C处风向是A. 东南风B. 东北风C. 西北风D. 西南风12. 关于图中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 A地气温日较差比B地大B. 甲地风力比乙地小C. 两地的暖空气中,被迫抬升的是地D. 两地此时都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答案】11. C 12. D【解析】【11题详解】根据风向与气压关系判断,C处气压西高东低,北半球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故吹西北风。C项正确。【12题详解】从

10、图中等压线分布分析,A地为低压中心,多阴雨天气;B地为高压中心,多晴朗天气,故A地气温日较差比B地小;甲地等压线比乙地密集,气压梯度力大,所以甲地风力较大;位于锋后,暖气团是主动爬升;故ABC项错误。图中之间是暖锋,位于暖锋锋前,多连续性降水,之间是冷锋,位于冷锋锋后,冷锋降水主要在锋后,所以地都可能出现阴雨天气。D项正确。下图为某地理考察小组在沙漠地区利用“日光蒸馏法”取水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3. 该方法揭示了水循环的主要动力包括风力 地球重力 太阳能 温室效应A. B. C. D. 14. 该方法可以模拟水循环的环节主要有蒸发 水汽输送 大气降水 地下径流A. B. C. D. 【答案

11、】13. C 14. B【解析】【13题详解】该方法利用太阳辐射的能量,使水分蒸发。凝结的水滴在地球重力作用下,滴落到容器中。揭示了水循环的主要动力包括太阳能、地球重力,、对。与风力、温室效应关系不大,、错。所以C项正确。【14题详解】该方法可以模拟水循环的环节主要有蒸发,对。没有水汽输送环节,错。水汽的凝结、滴落,类似于大气降水过程,对。水滴直接滴落在容器之中,没有地下径流,错。故B项正确。有研究表明,形成沉积岩的沉积物亮度能反映其形成时期的环境特征。沉积物的亮度与碳酸盐的含量正相关,而碳酸盐多生成于湿润环境。读某地不同深度沉积岩中沉积物亮度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15. 该类岩石具有的突出特

12、征:A. 颜色艳丽B. 具有层次C. 硬度较大D. 疏松多气孔16. 图示沉积物亮度变化能反映该区域古气候具有的特征是A. 干湿交替B. 冷暖交替C. 以湿润为主D. 以干旱为主17. 四川盆地紫色土富含的钙、磷、钾等养分元素最初来源于A. 生物B. 地形C. 成土母质D. 气候【答案】15. B 16. A 17. C【解析】【15题详解】从题目中分析,该岩层为沉积岩,并且亮度随深度波动,所以具有层次分明的特点,B项正确。颜色艳丽和硬度较大的岩石多为变质岩;疏松多气孔的岩石多为玄武岩,故ACD项错误。【16题详解】题中“沉积物的亮度与碳酸盐的含量正相关,而碳酸盐多生成于湿润环境”, 并且亮度

13、随深度波动,图示沉积物亮度变化能说明反映该区域古气候具有的特征是干湿交替,A项正确。【17题详解】四川盆地紫色土富含的钙、磷、钾等养分元素属于土壤中的矿物质,矿物质主要最初来源于岩石风化形成的成土母质,故C项正确。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珠海举行。总长约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西接广东珠海和澳门,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使两岸的陆路时间从3小时缩小至45分钟。完成下面小题。18. 对港珠澳大桥选线影响较小的因素是A. 海底地质构造B. 海水运动规律C. 两岸港口位置D. 港澳人口总量19. 大桥建成对该区域的影响有提升了珠江地区的通达度 增加了深圳地区

14、的影响力节约区域总体的运输费用 改变了珠三角的交通格局A. B. C. D. 【答案】18. D 19. C【解析】【分析】考查交通建设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港珠澳大桥建设的影响因素。【18题详解】任何工程的建设首先要考虑到因素就是地形地质的建设,尤其是跨海大桥更需要考虑海洋的水文水质情况,桥梁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沟通了桥梁两岸的交流,所以要考虑两岸港口的位置,海底地质构造、海水运动规律、 两岸港口位置都会影响港珠澳大桥的建设,ABC正确,而港珠澳大桥选线会影响港澳人口总量的多少,不是受港澳人口总量的影响。所以选D。【19题详解】港珠澳大桥建成后,必然使珠江三角洲区域连为一体,海运条件更加便捷,加强了深圳、珠海的经济联系,有利于形成深港、广佛、珠澳核心都市圈等。港珠澳大桥的落实兴建,将有力带动珠三角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填补了珠江口东、西两岸交通衔接的空白,大桥把珠江口两岸连接起来,将会使香港的经济能量辐射到整个珠西区域,珠江西岸的发展必将加快,从而激活并带动珠、澳经济的增长。正确,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和深圳关系不大,错误。故选C。【点睛】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的影响因素:大致说来,主要分为人类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人类社会因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宗教。自然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