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 桂林山水(第二课时)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1152969 上传时间:2019-09-2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 桂林山水(第二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 桂林山水(第二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 桂林山水(第二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 桂林山水(第二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 桂林山水(第二课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桂林山水(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赏析文章结构,背诵课文。2、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3、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二、教材分析1、教学重点:感悟桂林山水之美。2、教学难点:了解作者的不同表达手法,领悟语言美。三、教具:教学课件四、教学过程(一)观赏桂林的山(学习第三自然段)1、导语:那么桂林的山又是怎样的呢?2、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画一画,结合插图来欣赏。3、互相交流:课文怎么写桂林山的特点的?(和第二自然段比较,也是用这样的段落句式)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随机展示课件,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特点之一“奇”。“桂林的

2、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指导学生读出感受,理解词语,并展示泰山和香山的图像,以帮助学生理解“峰峦雄伟”“红叶似火”。看资料的补充资料图片,让学生想象: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模仿句式练习,说说像什么。比如:还有的像背着娃娃的妇女,有的像好斗的公鸡,有的像下山的猛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莲花,有的像捧书而立的书童,有的像敞胸露肚的罗汉特点之二“秀”。课文打了两个比方“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通过图像,让学生感受到“秀”得郁郁葱葱,色彩明丽。特点之三“险”。重点理解“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指导学生通过字面、结合语句领会。如“危峰兀立”,字面上指导“兀”的意思即“高耸突出”,然后让学

3、生自己连起来解释,并放到句子中理解。这样,教给方法后,再让学生自己休会“怪石嶙峋”的意思。4、练习朗读,读出桂林山的奇、秀、险,读出对桂林山水的喜爱之情。重点指导读好“真奇啊”“真秀啊” “真险啊”。(二)山和水相遇的景象(学习第四自然段)导语:我们观赏了漓江的水,观赏了桂林的山,再看看图片,当山和水相映衬时,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作者又有什么感受?1、指导有感情地朗读。2、理解句子:“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1)引导理解字面意思,“画卷”即绘画长卷,一般要卷起来收藏。“连绵不断”,接连不断。“连绵不断的画卷”,即很长很长的画卷。(2)观看图像片断,同时配音介绍

4、:“从桂林到阳朔,航程83公里,沿途都是青山绿水,美不胜收,说桂林山水是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十分贴切。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道出了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是一种美的享受,充满情趣,与开头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相呼应。”3、引导边读边想象“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的一种景象,休会“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种陶醉山水之间的感觉,然后说自己的体验。(三)指导背诵用师生引读的方法练习背诵。(四)总结全文1、人们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你和作者游玩的感觉相同吗?2、小结(五)布置作业朗读、理解全文并背诵。(六)板书设计2、 桂林山水 水:静 清 绿 云雾甲天下 树花 人在画中游 山:奇 秀 险 筏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