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9《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1152846 上传时间:2019-09-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9《两个铁球同时着地》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9《两个铁球同时着地》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9《两个铁球同时着地》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9《两个铁球同时着地》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9《两个铁球同时着地》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9《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9《两个铁球同时着地》(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学习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信奉、固执、胆大妄为”等重点词语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初步学习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4、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教学重难点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过程。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搜集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图片和生平资料。2、教师制作能够直观反映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课件及课文插图幻灯片。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这节课我们要走近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就是17世纪意大利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谁能结合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学生展示课

2、前搜集的资料,互相补充,对伽利略有一个感性的认识)2、(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这就是意大利著名的比萨斜塔,1590年,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就在这里做了举世闻名的实验(板书课题: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下面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去感受这次意义重大的实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1、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画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2、同桌间互相听读课文,并正音。3、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注意将这些词语读正确:着地、伽利略、信奉、亚里士多德、解释、更改、的确、比萨城、胆大妄为、固执。默读课文,初步感知人物1、默读全文,画出使你深受启发的句子,反复读一读,并在空白处写一写

3、自己的感受。1、 小组内初步交流。自主读书,诱导感悟1、同学们,我们已经充分自读了课文,并初步交流了自己的读书感受。下面,就请同学们再一次放声朗读课文,可自读,也可同桌间轮读。(学生自主读书)2、把你认为自己读得最好得段落读给大家听。第二课时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听写本课的新词。同桌互相检查。结合重点语段,感知人物形象 ()结合上节课的自读和交流来填空,并说明理由。 伽利略是一个( )的科学家。 (二)小组交流。 (三)集体汇报交流,引导结合重点语段深入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并指导有感情朗读。如:1、伽利略是个(善于思考的)科学家。 a、学生汇报并说明理由:伽利略在念书时就提出老师难以解答的问题,被

4、同学们称为“辩论家”;25岁时就对亚里士多德的话提出了质疑。亚里:亡多德在人们的眼里是真理的化身,他的话不容置疑,町伽利略经过严密思考后却发现了疑点。所以说他善于思考。 教师引导:那就请同学们再次认真读第三自然段,能否用简单的方式说明伽利略的思考过程,可以与同学们讨论,也可以请老师帮忙。(算式法104-110两个铁球拴在一起,就有1l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lo磅的快。图示法等) b指导学生有感情朗渎,读出伽利略思维的严密,注意“如果那么”“但是”“如果就”这样的关联词语,来突出伽利略的质疑是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而不是妄下结论。2、伽利略是一个(执著追求真理)的科学家。 a、学生汇报:在当时,人们

5、都信奉亚里士多德,并把他的话当作不容置疑的真理,伽利略却大胆质疑,说明他不迷信权威,只追求真理。(教师引导理解“信奉”) 伽利略为了追求真理,反复做了多次实验来证实,并且要面对无数人的讥笑与嘲讽,在比萨斜塔卜公开试验。 b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五自然段。3、伽利略是一个(勇敢)的科学家。 a、学生汇报:面对人们的怀疑、嘲笑与讥讽,伽利略没有退缩,仍然坚持公开试验,他顶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在追求真理的路上表现得十分勇敢b教师补充阅读资料布鲁诺使学生了解到伽利略在当时的利:会环境下这样做,是有着生命危险的,这更体现了他献身科学的精神。升华情感,体会写法1、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在比萨斜塔上做了这

6、个著名的试验。(出示插图投影,教师范读第六自然段)2、请同学们把最后一句话抄写下来,并反复地读一读,再说说自己的体会。 (我们应该尊敬知识渊博的人,但不要迷信他) (任何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会有出错的地方) (盲目迷信和崇拜任何人都是愚蠢的行为)3、伽利略做这个实验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证明亚里士多德足错的,更重要的是使人们树立起正确的科学观,那就是不迷信权威,执着地追求真理。请同学们再次默渎课文,看课文是通过怎样的描写使我们感受到伽利略的精神的。(学生默读勾画)4、交流。如对人物的心理、动作、语言等的描写。5、随文练笔(出示插图幻灯片):想象一下,试验结束后,人们又会怎样说,怎样做。以伽利略走下斜塔后为题写一段话,注意对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推荐课外阅读世界上下五千年,走近并结识更多的伟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