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9 寓言两则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1152752 上传时间:2019-09-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9 寓言两则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9 寓言两则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9 寓言两则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9 寓言两则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9 寓言两则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9 寓言两则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9 寓言两则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扁鹊治病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设计意图:(一)理念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中年级的阅读教学要能够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时,把教学重点放在找关键词句体会人物形象上,加上对学生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进行指导,来进行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二)教材分析 扁鹊治病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寓言两则中的一篇。本文取材于战国时名医扁鹊的传说故事。主要写扁鹊几次指出蔡桓公病在何处,劝他赶快治疗,蔡桓公坚信自己没有病,致使延误了病情,小病酿成了大病,病入膏肓,无药可医。 本篇寓言浅显易懂,却耐人寻味。蔡桓公这样

2、一个悲惨的结局,警示人们不要讳疾忌医,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具有比较强的自行探究的能力,学生在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方面都有了较好的提高。而且经过四年的语文学习积累,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在学习生字词和阅读方面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根据学生特点,我在教学中不仅突出了对“讳疾忌医”道理的体会,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展开讨论,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文章所蕴含的深意。学习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扁鹊、蔡桓公、理睬”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形象。 4、体会到防

3、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教学重点: 1、体会到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教学难点: 1、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形象。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总课时:一课时 本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导入课题 1、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古代医生扁鹊,他是谁?他身上发生了哪些有意思的故事?现在把大家课前搜集的关于扁鹊的资料,交流一下。(生自由交流) 2、接下来,咱们来学习一则关于扁鹊的寓言故事扁鹊治病(板书课题,生书空,齐读)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想问? 预设:扁鹊给谁治病?蔡桓公得了什么病?扁鹊怎么治的

4、病?治好了么?二、自由朗读,初步感知。1、出示自读要求(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边读边找出你刚才提出问题的答案。2、学生交流汇报:课文的主人公是谁?扁鹊、蔡桓公(板书)。指导“扁鹊”、“蔡”的写法。3、指名读2-4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扁鹊怎样给蔡桓公治病的呢?生交流汇报,教师总结板书:扁鹊 蔡桓公多次劝告 不理睬无能为力 病死了指导“睬”的写法。4、 根据板书概括课文内容,教师相机指导。 总结:抓住课文的主要问题来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是一个概括课文内容的好方法,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可以尝试运用。三、交流讨论,感悟人物。1、感悟扁鹊形象(1)读课文第五自然段,理解“敷烫”。(

5、选出正确释义)(2)默读第五段讨论以下问题。 蔡桓公的病怎么一步步从小病变成大病的?(预设:皮肤皮肉肠胃骨髓/敷烫扎针汤药无药可救/就能可以还能只能等死) 你从扁鹊的话语中能感觉到什么? (预设:病越来越难治了、病越来越严重) 此时的扁鹊是什么样的心情,能读出他此时的心情么? (2)从这一段中,你感觉到扁鹊是个怎样的人?预设:(医术高明,医德高尚) (3)这样一位医术高明,尽心尽责的名医,你还积累了哪些成语可以来形容他?没关系,老师这里找了很多个,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杏林春满 药到病除 起死回生 妙手回春 华佗再世2、体会蔡桓公形象(1)师:可见扁鹊不但医术高明,并且医德高尚,但蔡桓公确实病死

6、了,导致蔡桓公之死的根源是什么呢?应该怪谁呢?(蔡桓公)让我们的眼球再次聚焦蔡桓公,看看他对待扁鹊德提醒是如何表现的?请同学们拿起笔,仔细地读课文,边读边用波浪线划出,在旁边用词语写上你的批注!(2)学生交流汇报之后PPT出示: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 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医治没有病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高明。蔡桓公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蔡桓公听了非常不高兴。师:这些句子都是对蔡桓公什么的描写?预设(语言描写、神态、心理描写)。总结:看,用语言、神态这些细节描写,就能把人物的形象写出来。(3)那么从这些句子里,你又可以感受到蔡桓公是个怎样的人?指导朗读,你能带着你对蔡桓公

7、的理解,读读这些句子吗?教师相机点评朗读。 (4)同学们,现在蔡桓公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就要死了,如果你在他身旁,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生自由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向“不听别人劝告”方向交流)。同学们,现在蔡桓公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就要死了,如果你在他身旁,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生自由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向“不听别人劝告”方向交流)。 (5)老师这里有一些俗语,谁能借助这些俗语来表达一下你想对蔡桓公说的话? 不见棺材不落泪、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四、体会寓意、拓展练笔。1、同学们,我们知道,蔡桓公一开始的病(指着小病)很微小(板书:微)因为他不听劝告,导致病情渐渐恶

8、化(板书:渐),如果他能及早地预防(板书:防),就能杜绝小病渐渐恶化(板书:杜)这就是这则寓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齐读)防微杜渐。2、其实小病小痛就像生活中的小错误,小缺点一样!学了这则寓言之后,联系我们的学习、生活实际,你想对自己说些什么呢?静下心来,把它写下来!(学生汇报交流,师相机点评)五、拓展阅读1、朗读古文:其实,这则寓言出自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韩非所著的韩非子。是由里面的古文翻译而来。题目叫“扁鹊见蔡桓公”。这样生动的一个寓言故事,课文用了436个字来写,而韩非仅仅用了198个字就讲清楚了。咱们一起读一读。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

9、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2、师生共读:现在老师来考考你们,老师抽课文中的话,看你们是否能从古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来呼应我。 六、作业设计1、推荐阅读韩非子 2、对照古文复述课文。如果把人物的动作、神态加进去,相信你会讲得比课文还生动。七、板书设计 29 寓言二则 扁鹊治病 扁鹊 蔡桓公 多次劝告 不理睬 无能为力 病死了 小病 大病 防微杜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