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9 寓言两则-----《扁鹊治病》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1152721 上传时间:2019-09-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9 寓言两则-----《扁鹊治病》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9 寓言两则-----《扁鹊治病》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9 寓言两则-----《扁鹊治病》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9 寓言两则-----《扁鹊治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9 寓言两则-----《扁鹊治病》(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9 扁鹊治病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拜见”、“名医”等词语的意思。 2展开合理想象把课文句子补充具体、生动。 3理解寓言的寓意防微杜渐。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阅读之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寓言的寓意防微杜渐。一、介绍“名医”导入新课 1、抓住“望闻问切”四大诊法介绍扁鹊。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位“名医”(板书:扁鹊。)一起读一读他的名字。 师:扁鹊真名叫秦越人,是战国时代著名的医学家,他救死扶伤,而且能做到妙手回春、起死回生。要说扁鹊在医学上最大的贡献还是他创造了“望闻问切”四大诊法“望”指的就是看病人的症状“闻”指的就是闻一闻病人身体的味道“问”就

2、是询问病人一些问题“切”就是为病人把脉。扁鹊所创的“望闻问切”四大诊法在几千年后的今天还被中医沿用。这说明扁鹊的确是个了不起的医生。让我们怀着敬意再唤一下他的名字。 2、出示课题。 师:这样一位神医,却有人不相信他的医术,不让他治病,他是谁?(板书:蔡桓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扁鹊治病这个寓言故事。(板书:治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并思考: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2、学生认读生词:自由读-指名读-齐读。(注意“蔡”、“髓”的写法) 3、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么长的一篇文章,记起来太麻烦了,你能用简单的几句话告诉我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么? 三

3、、抓住“名师”,读悟感知 通过几个同学的叙述我们对课文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是一则寓言故事“寓”是寄托的意思“寓言”就是作者把想说的话、想告诉我们的道理放在了故事中。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课文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1、出示第一自然段: 有一天,名医扁鹊去拜见蔡桓公。 理解“名医”什么叫名医?有名的医生,那么有名的老师叫名师。有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叫名嘴。2、文章的第一句话就告诉我们扁鹊是一位“名医”那么课文中一定会有很多句子可看出这一点。请大家默读课文,用横线划出表现扁鹊是一位名医的句子。 A、扁鹊在蔡桓公身边站了一会儿说“大王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小病。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 你从哪儿看出扁鹊

4、是一位“名医”?(站了一会儿、小病、发展) 师:扁鹊仅仅是在蔡桓公身边站了一会儿就发现了蔡桓公皮肤上的小病,真是医术高明啊(板书:医术高明) B、又过了十来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公,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 你从哪儿看出扁鹊是一位“名医”?(老远望见、只看了几眼)想想扁鹊为什么调头就跑了呢?(学生大胆的猜测。这个动作,间接看出蔡桓公病情已到了无可救药的程度,联系上下文又可见扁鹊机警。因为他的病已经不能治了,扁鹊怕砍头) C、皮肤病用热水敷烫就能够治好,发展到皮肉之间,用扎针的方法可以治好,即使发展到肠胃里服几剂汤药也还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只能等死,医生再也无能为力了。 师:这个句子很长很难读又很

5、重要。它集中体现了蔡桓公病情不断向体内发展,你从哪里可以看出蔡桓公的病情在一步步加深呢?他是如何诊断的呢?皮肤-能够治;皮肉-可以治;肠胃-还能治;骨髓-等死。扁鹊只用了“望闻问切”中的“望”就完成了诊断,真是个医术高明的医生。让我们再把这句话读一读。 D、扁鹊三次请求给蔡桓公治病。 如果及时治疗的话,蔡桓公还会死吗?不会,扁鹊几次请求给蔡桓公治病?(3次)扁鹊一次又一次地要求给蔡桓公看病可以看出什么?(学生讨论):扁鹊医德高尚(板书:医德高尚。)师:也许医术高明的医生很多,他们不一定都能成为“名医”只有像扁鹊那样既拥有高明的医术还要有高尚的医德才是真正的“名医”。 3、既然有这样一个“名医”

6、为蔡桓公治病,但是他接受了没?他又是怎样对待的呢?(蔡默读课文,用波浪线划出相关的句子。 4、交流。 A、蔡桓公说“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 请你们想象一下蔡桓公说这句话的时候会用什么样的语气、动作、神态。(生气、不以为然、傲慢)你能读出这种语气来吗? B、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医治没病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高明你从这句话中读出了什么?(不相信。)C、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 句子写得很简单,你能不能用四字词语来形容一下蔡桓公生气时的样子?(恼羞成怒、勃然大怒)你真是个词语高手。从蔡桓公的态度,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板书:固执己见、不听劝告) 他这么固执,到最后

7、要去请扁鹊来治病,可惜已经过了医治疾病的最佳时机,扁鹊走了,病入膏肓、浑身疼痛的蔡桓公只能等死。你想象一下,此时此刻,蔡桓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交流。(师归纳:后悔莫及、百感交集、痛苦不堪、防微杜渐、讳疾忌医)解释讳疾忌医:当我们身体有了病的时候,就要赶快医治,如果小病拖成大病的话,再治就来不及了。用一个成语来说就是讳疾忌医,(板书:讳疾忌医)老师把这个成语送给你们。(相机介绍) 是啊,你看蔡桓公一开始的皮肤病是微不足道的(板书:微),是由于他不听劝告导致病情渐渐加深而死的。(板书:渐)假如对细微的小病能积极预防的话(板书:防),就能杜绝它渐渐发展(板书:杜),以致酿成大错,这就是防微杜渐。也是扁鹊治病这则寓言所蕴含的道理。四、理解寓意初识古文 1、经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谁来总结下?(教师归纳板书:要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不能讳疾忌医。相机介绍。)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其实扁鹊治病这则寓言原名叫扁鹊见蔡桓公,选自我国古代的一部名著韩非子,书中还有很多精彩的寓言故事,老师推荐大家课后去阅读。板书设计: 扁鹊治病 扁鹊 蔡桓公 医术高明 不听劝告医德高尚 固执己见要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不能讳疾忌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