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三篇

上传人:起**** 文档编号:101152655 上传时间:2019-09-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三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三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三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三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三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三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三篇(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三篇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从理解重点词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体会作者由现实生活所展开地合理想象。3、能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激起对资本主义社会里贫苦儿童悲惨生活的同情。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1、从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和作者想象的合理。2、从最后三个自然段的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里蕴含着的意思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搜集安徒生的资料。课文有关课件。【预习题纲】1、自由朗读课文,圈划出不懂的字、词或喜欢的词、句子,小组讨论解决不懂字

2、词。2、再读课文,回答问题。(1)本课的作者是( )国作家( ),他的作品还有( )等。(2)小女孩共几次擦火柴,每次都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会看到这种事物?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年的大年夜你们是怎样过的?大年夜本来是很高兴的,一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有鸡、鸭、鱼、虾等好菜,大家生活在这里是幸福的,但在沙俄统治下的俄国人民却过着悲惨的生活,有一个小女孩,她在大年夜还要在街上卖火柴,你们想知道她在街上卖火柴发生了什么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板书课题只要你认真学习,就知道小女孩究竟发生什么事了。二、检查预习1、指名读生字,师生正音。2、开火车读生字,组词。3

3、、大家自由大声的朗读课文,读完后完成一个练习:课文先写了小女孩_,再写小女孩_,最后写小女孩_。课文就写了这样三部分内容,下面我请大家把课文分成三段,看谁分的又快又准确。(1)悲惨生活(2)美好幻象(3)冻死街头三、重点研读课文第一段1、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课文第一段,下面我们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一段,读后说说小女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可怜)2、我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第一大段,边读边思考,你是从文中那些词句中体会到小女孩的可怜?并说说理由,前后桌之间可以讨论。讨论交流:主要从小女孩的冷、饿、无人同情、受人欺负、家穷等几个角度体会到小女孩的可怜。例如:在学生体会又冷又饿后,教师小结,这样一个又

4、冷又黑的大年夜本来应该是在家中围着温暖的火炉,吃着丰盛的晚餐幸福的度过,可小女孩却光着头赤着脚流落街头,真是太可怜了!在学生体会了小女孩无人同情 、受人欺负后,教师小结,这样一个小女孩在冰天雪地的大年夜忍冻挨饿一整天,不仅得不到别人的半点怜悯,甚至还有受别人的欺负,真是太可怜了!重点句学习:(1)“这一整天,谁也没有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有给过她一个钱。”从三个“一”你体会到什么?(2)“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这些指那些?她为什么没注意这些?小结,谁不爱美丽?可此时的小女孩,又冷又饿根本无法顾及外表的美丽,她想要的只是能让她吃饱穿

5、暖,可就是这样小小的要求都是无法实现的,小女孩真实太可怜了!(3)“每个窗子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这个指哪个?她为什么忘不了这个?大年夜本该一家人团聚一起幸福的度过,可小女孩却只能踏着冰雪流落街头,有家不能回,真是太可怜了!四、朗读指导1、同学们,刚才我们从词句中体会到小女孩的可怜,现在请大家选择自己最想读的一句话,细细品位,怎么通过朗读表现小女孩的可怜。2、指导交流,主要通过重音、语速、表情的指导读出小女孩的可怜。指导方式先个别指导,同学交流、老师范读、学生齐读。3、下面大家选择自己最想读的句子,我们一起自由把它读出来。五、讨论同学们听了大家刚

6、才的朗读,我不仅深深同情小女孩悲惨的遭遇,与此同时我的心中也不由的涌起一股强烈的怒火,你们知道我为什么愤怒吗?你们现在也开始为小女孩的遭遇感到不平了吗?俗话说不平则鸣,今天我们就要在这儿为小女孩鸣不平!我们要控诉那些导致小女孩悲惨命运的人,下面大家想一想,你要控诉谁,要控诉他什么?(控诉没有同情心的行人,欺负穷人为乐的坐马车的有钱人,欺负同龄人的小男孩,不疼爱孩子、不称职的父亲,罪恶的根源万恶的社会制度)六、总结,设置悬念同学们,在小女孩生活的时代,是没有人为她鸣不平的。小女孩最终活活的冻死在街头,但她却是带着微笑离开这个没有幸福的世界的,你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我们下节课再来学。第二课时一、

7、谈话导入安徒生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拥有生命是幸福的,只要你拥有健美的心灵,什么样的厄运也不能夺走你的幸福。那么,应该说,只要活着,就能体会到幸福的存在,可是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却在这样一段话(出示):“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那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地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过渡):这一切都是真实的吗?小女孩看到什么美好的东西会使她感到那么幸福呢?二、品读,感悟1、听老师读第二段,(读时课件演示)学生思考:小女孩心中,幸福是什么?2、学生交流,得出结论:是因为小女孩擦燃火柴,在幻想中得到了火炉,烤鹅,圣诞树,最重要的是,她还见到了亲爱的奶奶。3、为什么小女孩觉得有一个温暖

8、的火炉就是幸福的?请大家轻声读第5自然段,联系上下文,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说说你读懂了什么?4、四人小组交流学习成果。5、全班交流,综合意见。抓住重点句,进行感悟:“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含义:因为她寒冷难忍,在迷迷糊糊中把一根火柴的光看得非常神奇,把一根火柴的热看得非常温暖。“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含义:小女孩在幻景中是那么温暖,但是回到现实中,包围她的只是这寒冷、漆黑的夜晚。“她敢从成把的火柴中抽出一根来来明暖和暖和她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含义:火柴是用来维持生计的,平日肯定舍不得用一根,但是她实在是被冻死了,课文有一句:“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说明了这一点。6

9、、由于难忍的寒冷,小姑娘幻想得到火炉,那么她为什么会幻想到喷香的烤鹅呢?小组合作学习,一人朗读,其他同学先听,然后联系实际说说体验,讨论从这段话中,你又领悟到了什么?你能不能补充板书呢?富人和穷人的生活差别是那么大,当穷人还在忍饥挨饿时,富人却能在布置精美的餐桌前享用丰盛的圣诞大餐。小女孩眼前只是一堵又厚又冷的墙,冷酷的现实,隔绝了她和美好的幻想,当小女孩回到现实中来时,只会更加痛苦。7、虽然幻想消失后,现实只会让人更加痛苦,但是小女孩仍然无法抑制内心对幸福的渴望,她一次又一次地擦燃了火柴。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第二段剩下的部分,再仔细想想:这四次幻想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一次?为什么?三、反复

10、引读,细细品味四、作业布置读一读安徒生的其他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二】【教学目标】1、会写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摇篮、围裙、蜷腿、裂缝、填满、橱窗”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了解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法,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过程与方法】1、深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必须注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悟小女孩生活的悲惨和作者寄予的同情。2、鼓励学生就有关句子提出自己的疑问,之后组织学生联系上下文深入讨论,交流各自的理解和体会,体会到句子的言外之意和其中饱含的作者的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关

11、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从小女孩一次次擦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和作者想象的合理。2、从最后三个自然段的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作业设计】课内:抄写词语组织近义词填空课外:朗读课文【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理清文章脉络。3、学习第一部分,了解小女孩的家庭情况。一、出示课题,简介作者1、板书课题,作者“安徒生”2、简介作者安徒生是十九世纪丹麦著名的作家,被称为“世界童话之王”。安徒生出生在丹麦中部的一个小镇上,祖父是个农民,父亲是个鞋匠,他们常给幼年的安徒生讲故事,这对他后

12、来的创作影响很大。1835年初,安徒生决心为孩子写作童话。自此,每年圣诞节,他都献出一本“给儿童们看的童话”。你们看过安徒生写的哪些童话?(皇帝的新装、拇指姑娘、丑小鸭等)3、利用插图,导入新课。请大家看课文插图,这个坐在雪地里的小女孩就是大年夜还在卖火柴的小女孩。请大家根据图想象这个小女孩在干什么,这篇故事会告诉我们什么,请大家都来关心这个小女孩的命运。二、按“预习”要求初读课文1、读“预习”,理解“预习”要求。2、边自学,边把每次擦燃火柴的起止位置画出来,注明每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内容。3、检查预习,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三、指导理清脉络1。卖火柴的小女孩所看到的五次幻象,课文中从哪里到哪

13、里?2。刚才我们从课文的主要内容入手,抓住了主要段落,请大家再想一想,其他部分与这个主要段落有什么内在联系?其他部分应该怎样分段呢?四、学习第一段1、自由轻声读,想想你读了知道对小女孩有了哪些了解?2、指名说说3、找出这一段的中心句,用“”在课文中注明。(可怜的小女孩)4、围绕中心句展开讨论(1)这一段怎样写小女孩“可怜”?(2)小女孩的确可怜,主要是因为她家里很穷,书上是怎样写她的家的?(3)朗读体会。5、小女孩在这种情况下会怎么做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第二课时1、小女孩一次次擦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2、体会作者由现实生活所展开的合理想象。一、学习第二段1、学习第一次擦火

14、柴的内容二、默读思考(1)小女孩是在什么情况下擦燃第一根火柴的?(2)理解“终于”(3)擦一根火柴为什么还要鼓足勇气呢?(4)“奇异”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5)透过火柴的亮光,小女孩看到了什么?她为什么会看到这些东西?(6)结果怎样?三、指导朗读2、自学第二三次擦火柴的内容(1)自学指导:写小女孩第一次擦火柴的经过可分为哪三个阶段?(擦燃灭)这三个阶段分别表现了哪三个内容?(现实幻象现实)以下几次擦火柴。请大家运用这个方法,自学第二三两次擦燃火柴的内容。(2)自学提示:第二三次擦火柴,她从火柴的亮光中分别又看到了什么?她为什么会看到这些东西?(3)检查自学情况。相机指导朗读3、学习第四五次擦火柴的内容。(1)自由读,思考:小女孩是在什么情况下想到奶奶的?她看到的奶奶是什么样子的?(2)通过朗读加深理解。(3)学生读完师接着读:“她赶紧擦着了一大。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三】【教学目标】1、在朗读中体会小女孩的可怜,及幻想世界的美好。2、通过品读词句体会到小女孩的可怜。【教学重点】体会文中含义深的句子的意思。【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