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7.《鱼游到纸上》教学设计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1152637 上传时间:2019-09-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7.《鱼游到纸上》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7.《鱼游到纸上》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7.《鱼游到纸上》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7.《鱼游到纸上》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7.《鱼游到纸上》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7.《鱼游到纸上》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7.《鱼游到纸上》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鱼游到纸上教学设计大圩镇解放中心小学 覃幼捷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花、港、清澈、一壶茶、一丝不苟”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引导学生从语言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2、理解“鱼游到了纸上”、“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三、课前准备媒体课件四、课时安排两课时五、学情分析:本班共有26个学生,男生13人,女生13人。语文基础不是很好占三分之一,尤其是男生。部分阅读理解能力也是较差。总体上还要在教学中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重视帮扶小组的训练,共同进步。教学中

2、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已达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一、创设情境,提炼研读专题1、板题:鱼游到了纸上看了课题你们有哪些疑问呢?大胆推测“游”字的含义。使学生体会到是对作者的赞叹,赞叹其画技高超,把鱼画得栩栩如生。2、那么让鱼游到纸上的画家又是谁呢?这句话又是谁说的呢?请带着问题自由读书,并尽量读正确、读流利。二、自主读书1、学生自主读书、识字和写字。可点拨学生充分自读自识,在读中批注,并做到读而有疑,然后再找伙伴交流互助。2、检查认读情况,指导写字。注意笔画较多的字:港澈壶缸徽聋3、尝试朗读。面向全体,自由选择段落朗读。发现问题,并进行评价和助读。特别注意生字生词和长句子的朗

3、读。4、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看鱼、画鱼)5、说说对“鱼游到了纸上”的初步理解。第二课时一、置境引入,激发兴趣1、出示课件“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画家用娴熟的技法将生动活泼的动物形象栩栩如生地描绘在画纸上,那么同学们知道这些美丽图画是如何被画家用美的眼神捕捉,并用生动的画笔画在纸上的吗?2、学生讨论,进行简单归纳细致地观察绘画美丽图画认真地做画设计意图:先由美术大师的画引入,让同学们联系已有的学习经验,谈谈画家为什么能够画出美丽图画?初步认识到:细致地观察、认真地态度才能画好画。再引入新课,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课文,引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二、整体感悟,质疑问难1、上节语文课上,我们进行了

4、预习,这节课我们将深入探究课文,让我们一起读课题。板书:鱼游到了纸上2、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文章以鱼游到了纸上为题,而不是鱼画在了纸上,并想一想为什么说“鱼游在纸上”?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根据大屏幕上的提示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对文意有一个初步的整体印象,以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三、主动探究,互动生成1、谁现在已经明白课题鱼游到了纸上是什么意思?是的,这个青年画鱼画得活灵活现,仿佛鱼已经游到了他的纸上。课文的哪一个小节明确地告诉了我们这一点呢?2、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的第七小节,画出特别能体现青年画鱼画得活灵活现,仿佛鱼已经游到了

5、他的纸上的词语和句子,并且把你的感受写在边上。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批注文本,是落实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有效形式,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良好习惯;给学生充分阅读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看问题,从而保证学生“个性化的阅读”3、谁先来交流,谈谈你找到了哪些语句说明鱼已经游到了青年的纸上(课件出示:)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什么叫工笔细描,什么叫挥笔速写?再请你读读这段话,找到能帮助你理解的语句来体会。(工笔细描时的样子和绣花的姑娘作比较。谁见过姑娘绣花?能给咱们介绍介绍吗?结合前后

6、句子,体会一丝不苟)4、是啊,这位青年画的鱼真是活灵活现,栩栩如生,难怪一个看画的女孩惊奇地叫了起来。(1)谁来读?谁再来读?齐读。(2)体会句中好词妙用:你觉得这句话中哪个词最能直接体现出金鱼画得好?师:这个词好在哪里呢?咱们来用一用就知道了。如果说一个画家鸟儿画得好,你怎么说呢?小猫画得好呢?师小结:同学们真聪明,即学即用。这里“游”“飞”“跳”等动词把画画得好表现得很生动、形象。5、四周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他们纷纷发出了赞叹练说:可以任意挑选一句来说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连连点头赞叹道:“()。”一位漂亮的姑娘()赞叹道:“()。”6、小女孩的惊呼也好,围观人们的称赞也罢,这都表现了青年的鱼

7、已经画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就让我们再一次好好品位鱼游到了纸上那一幕。一起读。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以读为本,读悟交融,读进来,想开去,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理解语言,体会用词的准确,感受人物的形象。四.研读文本,深化认识1、读到这里,老师心里不禁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青年画鱼能这么传神,鱼为什么会游到他的纸上?别急着回答,请你快速默读课文,用横线划出青年看鱼专心,鱼已经游到了他心里的语句。2、你找到了哪些句子,能和我们一起来交流吗?句一: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1)、你觉得哪个词,最能读出他的专心?老是(特别)、呆呆(入

8、迷)、静静从来不说一句话。(认真)读出来(2)、青年这样安静,这样认真。他出神地望着水面,看到了什么呢?青年看鱼真是专心呐!(3)、读出青年的这份专心。谁能将青年忘我的那种样子,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句二: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忘我的境界是怎样的?(1)、任何反应老师有个问题,青年没有任何反应是因为他是个聋哑人,听不到,不能说话吗?看来,青年看鱼画鱼这样认真投入,才是他没有任何反应的原因。(2)、融为一体仿佛游鱼就是那个青年,青年就是那条在水里游动的鱼(3)、能把青年和游鱼融为一体的感觉读出来吗?句三:我仍旧去茶室喝茶,等到

9、太阳快下山才起身往回走,路过后院,看到那位青年还在金鱼缸边画画。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1)、太阳快下山整整一天(2)、老师想和大家一起读这段话,请你们顺着老师的话读下去。句四: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1)、每个星期天、一整天、忘了忘了(2)、春雨绵绵、夏日炎炎、冬雪纷飞的日子里,青年忘记了(),忘记了()。(3)、是的,正如课文所写的,青年看鱼画鱼忘记了吃饭,忘记了回家,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一起来读好这段话。从你们抓的这些重点词句可以知道,青年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作者写得多好啊!让我们也一齐来读一

10、读,体会一下忘我的境界吧设计意图:反复地阅读作者平实、直白的描写,寥寥数笔勾画出青年观鱼成癖,画鱼如生的人物特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写作手法:通过外貌、神态、动作的描写刻画人物。并总结出青年为什么能让鱼游到心里、游到纸上。五、把握中心、揭示写作特点1、功夫不负有心人啊!当作者把小女孩说的话写给他时,他是怎么“回答”的?(媒体出示)“先游到了我的心里”这句话的意思是()a他心里老想着鱼。b他很喜欢鱼。c他对鱼的特点非常了解,在心中已经形成了金鱼清晰、准确的形象。2、运用:同学们听说过“胸有成竹”这个成语吧,它讲的是宋朝画家文与可画竹的故事,谁能运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说说它的意思?3、_鱼游到了心里,_

11、鱼到了纸上这两句话有什么联系呢?(课件出示)老师找到了一些词语,请你们选择一组,用它们将句子连起来,可以加上一些字,使句子更加通顺。因为所以只有才先然后4、我们对这位看似平凡,却又不平凡青年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一位-的青年师小结:这位青年虽然身体残疾了,但是他的心灵并不残疾!这种热爱生活、执着追求的精神难道不也值得我们敬佩吗?5、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有没有具有这种品质的人?6、在我们身边你所了解的人物中有没有具有这种品质的人,学习了他们的品质,对我们有什么启发?设计意图:谈谈书上、生活中、周边人物忘我的学习态度,勤奋做事的故事。引导培养学生养成做事认认真真、一丝不苟的精神,实现本节课情感教育目的。7、揭示写作特点文中还有一个举止特别的人,你能把他找出来吗?(作者)师小结:我们应该像文中的青年和作者一样,做生活的有心人,认真观察,注意积累,这样作文水平才会大大提高。六、拓展延伸、课外作业1.自己选择摘抄描写聋哑青年外貌、神态或动作的语句。2.多么可敬可爱的青年啊,虽然我们不能同他交谈,却可以同他进行笔谈。你想对他说什么呢?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吧。板书:27、鱼游到纸上鱼游到心里(因为)细致地观察鱼游到纸上(所以)绘画美丽图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