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辐射现状监测与评价.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1140845 上传时间:2019-09-26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磁辐射现状监测与评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电磁辐射现状监测与评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电磁辐射现状监测与评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电磁辐射现状监测与评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电磁辐射现状监测与评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磁辐射现状监测与评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磁辐射现状监测与评价.doc(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GSM及TD-SCDMA网基站项目(第三批次绵阳片区)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评价单位:四川省辐射环境评价治理有限责任公司二一二年九月矮化砧嫁接的苹果树树冠体积小于乔化砧嫁接的苹果树树冠体积,矮化砧苹果树单株产量低于乔化砧苹果树,所以,栽植矮化苹果树必须根据不同的矮化砧木和不同类型的短枝型品种适当加大栽培密度第一章 总 则11项目背景及任务由来12产业政策符合性1第二章 项 目 概 况21项目名称22项目性质23项目名称24评价因子及评价深度25评价方法26评价重点37评价标准38评价范围39保护目标3第三章 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概况4

2、1自然环境概况42社会环境概况4第四章 工 程 分 析51电磁辐射产污环节52基站电磁辐射频段53基站功率配置64 系统损耗75 基站天线76 基站设备噪声8第五章 电磁辐射现状监测与评价91现状监测抽样代表性和典型性92现状监测结果评价9第六章 运营期环境影响评价101计算模式102 模式分析基站分类103 模式计算与实测的对比分析114 后向场分析评价115 室内覆盖系统电磁辐射分析评价116电磁辐射安全防护距离127声环境影响分析13第七章 施工期回顾性评价14第八章 社会环境影响、经济损益与环境风险151社会环境影响分析152项目环境影响经济损益15第九章 环保措施可行性161已采取的

3、措施及可行性162需补充的措施16第十章 公众参与171公众参与方式172公众参与结果17第十一章 结论191建设内容及必要性192环境可行性评价193环保措施及可行性20中国移动四川公司GSM/TD-SCDMA移动通信网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3批次绵阳片区) 第一章 总 则1项目背景及任务由来为提供方便、快捷的通信手段、促进绵阳市通信事业发展、进一步改善绵阳市投资环境,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项目审批,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绵阳分公司在四川省绵阳片区建设GSM及TD-SCDMA蜂窝移动通信网,为广大用户提供稳定、清晰、方便、快捷的移动通信服务。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申报第三批次移动

4、通信基站(绵阳片区)包含671个GSM及TD-SCDMA基站。为防止电磁辐射污染、保护环境、保障公众健康,促进伴有电磁辐射的正当实践活动与社会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等国家有关电磁辐射建设项目管理法律法规的要求,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委托四川省辐射环境评价治理有限责任公司承担其GSM及TD-SCDMA数字移动通信网基站项目(第三批次绵阳片区)的环境影响评价。2产业政策符合性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移动通信产业政策,既包括国家和政府对该产业的指导性、原则性方针政策。国务院办公厅于1999年初颁布了关于加快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该意

5、见在产业规划、外商投资、产品进口、入网许可、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信息产业部和国家计委也联合实施了移动通信国产化专项。本项目符合国家关于加强、加快通信设施建设的政策,同时为社会产生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项目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订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第一类鼓励类(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建设)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第二章 项 目 概 况1项目名称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GSM及TD-SCDMA网基站项目(第三批次绵阳片区)。2项目性质GSM及TD-SCDMA网(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基站,无线通讯多址发射系统,已经建成,补办环境影响评价。中国移动通

6、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绵阳片区GSM及TD-SCDMA移动通信网基站分期分批建设,现已分批向四川省环境保护厅申报了第一、第二批基站,补办了环评手续并取得四川省环境保护局批复。本次环评为第三批次,涉及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绵阳片区671个移动通信基站。3项目名称本项目基站分布于绵阳市所辖江油、三台、盐亭、梓潼、安县、平武、北川及绵阳主城区。所处区域主要包括市区、郊区、主要交通干线、部分旅游景点及乡镇。4评价因子及评价深度1. 施工期:基站已建设完成,影响已消除。2. 运营期:基站天线电磁辐射,详细评价;基站设备噪声,定性分析。5评价方法现状监测评价方法和模式分析评价方法合理、适当地结合应用。6

7、评价重点对已建GSM/TD-SCDMA基站周围的电磁环境现状进行现场调查及监测,了解基站对其周围的电磁辐射大致水平及局部分布特征和达标情况。根据GSM/TD-SCDMA基站技术特点,采取适当的分析评价方法,掌握基站天线各方向、角度上辐射分布规律,确定基站的电磁辐射安全防护距离。依据不同类型基站的电磁辐射安全防护距离,对所有环评基站进行核查,明确基站是否达标运行结论,并对周围新建建筑实施电磁辐射安全控制。7评价标准电磁辐射:本评价依据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和标准(HJ/T10.3-1996)和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对移动通信项目的管理要求,确定对本项目辐射限值取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1988

8、)场强限值的,或功率密度限值的1/5作为评价标准。结合本项目电磁辐射频段,确定本评价单个运营商运营项目电磁辐射功率密度评价标准为0.08W/m2。同时,考虑其它电磁辐射设备设施的并存,应同时满足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1988)的限值要求。噪声:声环境质量标准(GT30962008)2类限值。8评价范围电磁辐射:评价范围为水平方向为以各GSM/TD-SCDMA基站发射天线为中心,半径为50m的区域。噪声:各基站机房周围50m的区域。9保护目标基站评价范围50m内的所有居民,包括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内所有公众。第三章 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概况1自然环境

9、概况经调查,项目基站未在对移动通信频段电磁环境要求有特殊要求的区域建设。2社会环境概况本项目属伴有电磁辐射建设项目,不涉及水、气、固废等环境因子,对自然环境无影响。因此,气象、水文等自然和社会环境不再进行详细调查。第四章 工 程 分 析1电磁辐射产污环节对于GSM、TD-SCDMA系统而言,最终与公众产生直接联系的部分为基站,手机基站是手机用户之间信息传递的枢纽。简单来说基站主要由室内部分和室外部分组成:室内部分是指基站机房,里面放置了各种数据处理设备,常见于单元楼顶层某间房屋内,对于GSM、TD-SCDMA机房内的所有设备完成的是信号的内部处理、用户信息处理等数字逻辑电路运行,各类电信号通过

10、电路和封闭的传输线进行传输,不向外界发射电磁波信号;室外部分即基站天线,一般架设在楼顶面,机房设备与天线通过封闭的传输线传输信号,同样不向外界发射电磁波信号。天线再通过无线连接与用户手机进行数据传输,数据传输的承载方式,就是通过电磁波,因此,本项目主要考虑基站天线发出的电磁波对周围电磁环境的影响2基站电磁辐射频段2.1 GSM系统1、GSM900MHz基站:上行链路(移动台发、基站收):890915 MHz (上行频率为移动台发射的频率,不属本评价内容);下行链路(基站发、移动台收):935960 MHz。目前中国移动使用其中19M带宽,频道号为194,即94个信道。2、GSM 1800MHz

11、系统上行链路(移动台发、基站收):17101785 MHz (上行频率为移动台发射的频率,不属本评价内容);下行链路(基站发、移动台收):18051880 MHz。目前中国移动申请了10M带宽,频道号为512562,即51个信道。2.2 TD-SCDMA系统 对于TD-SCDMA 系统,使用频率(频段)分为主要工作频段和补充工作频段:主要工作频段为18801920MHz 和20102025MHz,补充工作频段为23002400MHz,TD-SCDMA 系统单载波占用频带宽度为1.6MHz,按照每5 兆有3 个频点来计算,总共TD-SCDMA 可提供的频点有336093 个。在目前阶段只工作在2

12、0102025MHz 频段,因此本项目TD-SCDMA 系统使用20102025MHz 的频段。与GSM系统不同的是,TD-SCDMA 基站收发、终端收发时采用时分双工(TDD)的方式共享同一个频段。可以看出,本项目GSM/TD-SCDMA系统频段均处在电磁辐射防护规定划定的303000MHz范围内,其电磁辐射防护标准设置在第一章进行了确定。3基站功率配置3.1 GSM宏基站功率配置本次环评涉及的GSM基站24个功率为2W(33dB(mW)、9个功率为7.9W(39 dB(mW)、1个功率为12.6W(41 dB(mW),455个功率为20W(43dB(mW)。功率由覆盖区范围、信号电平等网络

13、优化因素确定,移动通信基站一般均未按照基站标称的最大功率运行,功率过大,将会引起某个基站与附近基站的相同频率相互干扰的情况,影响其通信质量。3.2 TD-SCDMA宏基站功率配置本次环评涉及的TD-SCDMA基站功率均为2W(33dBmW)。3.3 室内覆盖系统功率配置作为信号源设备,发射机可能带多大十数个甚至数十个天线,因此,发射机机顶功率可能较大。GSM系统的发射机功率最大为20W,TD-SCDMA系统发射机功率最大为0.8W。但经过功分器件、干放器、传输线路损耗、各类接头损耗,到达单个天线的功率实际很小,分配至各个天线输入口时,仅为316 dBmW(2mW40mW)。4 系统损耗4.1

14、GSM系统损耗GSM系统在射频振荡器按照设定功率产生电磁信号后,经调制、放大、合成等复杂技术环节由主机经电缆传输至天线发射。信号在各类接头、线缆、天线公用器以及天馈线中会产生损耗,产生一定的衰减。4.2 TD-SCDMA系统损耗TD-SCDMA系统近端机即无线基带控制(Radio Server)和远端机即射频拉远(RRU)之间通过光纤连接,降低了损耗,因此,分析统计RRU前端的功率及损耗毫无意义。RRU实现射频放大功能,通过同轴电缆将信号送至天线发射。RRU一般安装在天线下方天线天线支架上,与天线连接电缆一般仅35m,损耗很小,仅约1dB。考虑接头损耗,由RRU至天线发射的损耗不大于1.5dB。5 基站天线5.1 GSM宏基站天线四川移动绵阳片区基站一般均采用相对较大的1518dBi增益天线5.2 TD-SCDMA宏基站天线本次环评涉及的TD-SCDMA基站采用虹信、海天等厂商的智能天线。5.3 室内覆盖基站天线绵阳地区室内覆盖系统均采用吸顶天线,增益为3dBi。5.4 共址基站如前所述,绵阳市区部分高话务量区域,如人口特别密集的商业区、娱乐休闲区、体育运动场馆、大型会议会展区域等话务量很高,需要更多的载频。为减少站址数量、利用已有资源,GSM1800MHz与GSM900MHz基站共址、TD-SCDMA与GSM基站共址的情况较为普遍。因共址基站同处于303000MHz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