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线路迁改工程.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1136784 上传时间:2019-09-26 格式:DOC 页数:136 大小:1,0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线路迁改工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6页
电力线路迁改工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6页
电力线路迁改工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6页
电力线路迁改工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6页
电力线路迁改工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力线路迁改工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线路迁改工程.doc(1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 第一章 施工组织设计 5 1 编制依据.5 2 编制原则.5 3 本工程采用的技术规范、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5 4 工程概况.6 5 影响施工的主要和特殊环节分析.7 6 施工部署.8 第二章 施工总体进度计划及保障措施 .14 1 施工总体进度计划.14 2 进度计划保障措施.14 第三章 质量保证措施和创优计划 .15 1 质量方针.15 2 质量目标.15 3 质量保证体系.16 4 质量管理制度.17 5 质量保证技术措施.18 6 质量控制措施.19 7 质量管理措施.21 8 工程创优计划.24 第四章 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测量放线、冬、雨季、地下管线 保护施工

2、方案 .25 1 施工准备阶段.25 2 施工工序总体安排.26 3 拆除工程.27 4 土建工程.28 5 电缆施放.39 6 电缆头制作.43 7 电杆组立施工.49 2 8 架线施工.53 9 避雷器安装.59 10 杆上变压器的安装.61 11 接地工程.62 12 系统调试.62 13 定位和测量放线施工方案.69 14 冬季和雨季施工方案.71 15 地下管线保护方案.72 第五章 施工技术管理 .75 1 施工技术管理系统.75 2 技术管理系统主要工作.75 3 施工技术资料编制计划 76 第六章 对总包管理的认识以及对专业分包工程的配合、协调、管理、服务 方案 .77 1 总

3、承包的责任与义务.77 2 对分包的管理要求.77 3 对专业分包工程的管理.78 4 对专业分包工程的配合.79 5 与业主、设计单位、监理部门的协调79 6 承包人自行施工范围内的分包计划.81 第七章 安全措施 .81 1 安全方针.81 2 安全目标.81 3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和主要职责.81 4 安全管理制度及办法.83 5 安全组织技术措施.84 6 重要施工方案和特殊施工工序的安全控制措施.84 7 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措施.90 8 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措施.91 9 安全薄弱环节及预防措施.93 3 第八章 现场文明施工、消防、环保以及保卫方案.95 1 现场文明施工方案.95

4、2 消防方案.97 3 环保方案.98 4 保卫方案.100 第九章 现场组织管理机构 101 1 现场项目组织机构.101 2 管理职责及权限.102 3 项目部与甲方、监理及设计的工作配合104 第十章 劳动力安排计划 104 1 劳动力安排.104 2 劳动力安排保证措施.105 第十一章 工程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情况、主要施工机械进场计划 .106 第十二章 材料、资料、资金需求计划109 1 主要材料需求及进场计划.109 2 施工材料管理.109 3 工程施工技术资料需求计划.110 4 资金需求计划.110 第十三章 成品保护和保修工作的管理措施和承诺 111 1 成品保护制度

5、.111 2 成品保护措施.111 3 保修工作承诺.112 第十四章 紧急情况处理措施、预案以及抵抗风险的措施 .112 1 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预案113 2 抵抗风险的措施.118 第十五章 组织供电部门验收的方案 .121 第十六章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 123 4 1 总则 123 2 布置原则.123 3 施工场道.123 4 现场围挡.124 5 临时设施.125 6 施工机械布置.127 7 供水、供电线路布置127 8 现场排水、排污128 9 施工平面布置管理.128 第十七章 附图表 129 附表一: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129 附表二:拟配备本工程的试验和检测仪

6、器设备表 .131 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 .132 附表四:施工进度网络图 .133 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 .134 附表六:临时用地表 .135 5 第一章 施工组织设计 1 编制依据 1.1环江滨水大道 C 段电力线路迁改工程招标文件、图纸。 1.2 拟建工程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施工条件及施工环境。 1.3 国家现行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程、标准。 1.4 我公司的技术力量、机械设备情况及管理水平。 1.5 我公司已有相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2 编制原则 2.1 全面执行公司的质量方针,贯彻执行国家现行的施工规范、标准、规 程、制度,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2.2 充分发挥我公司的整体实

7、力,使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减轻劳动强度, 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施工进度。 2.3 发挥公司技术优势,利用先进的施工技术,科学管理,加快施工进度, 提高效益。 2.4 严格遵守自治区和柳州市政府有关环保、消防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 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噪音,做好消防工作。 2.5 遵守国家及市政府的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确保工程施工合法、 文明实施。 3 本工程采用的技术规范、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 3.1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3.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3.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3.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 3.5

8、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 3.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3.7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3.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3.9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4) 3.10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3.11 10kv 送电线路施工的有关资料; 6 3.12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评定标准(2000 版); 3.13 国家颁布的有关送电线路工程施工的现行标准,规范及规程; 3.14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 3.15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 3

9、.16 国家、部颁布的现行工程建设施工标准、规程、规范和验评标准。 3.17 我公司的技术力量、机械设备及施工水平。 3.18 我公司以往工程的施工方案及施工经验。 3.19 我公司内部制订的 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体 系认证)、ISO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文件。 4 工程概况 4.1 工程简况 工程名称:环江滨水大道 C 段电力线路迁改工程 建设单位: 柳州市城市投资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工程地点:广西柳州市 招标范围:本工程的工程量清单所列的全部内容。 工期要求:30 日历天 4.2 施工地形、地质条件 4.2.1 地形情况:本工程迁改新建段沿规划路

10、走线,沿线地形主要为平地。 沿线经过市政道路,该部分对电缆沟施工有一定影响,施工进行至该部分时, 需与道路施工方进行沟通,请其先行处理地基,以满足管沟建设需要。 4.2.2 地质情况:本工程施工地点无地下溶洞等不良地质情况、土质较好, 稳定性强,对新建线杆的稳定性没有影响。本工程若在开挖过程中出线地质不 良时必须采取适应的安全防范措施,严防土方坍塌事故发生。现浇基础所用的 砂、石料,碎石可在线路附近采购,对采用的砂、石料应及时抽样送检,做好砼 配比试验,以满足施工需要。注意保护自然环境,推行“绿色环保型”施工,尽 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尽量减少临时占地,减少植被破坏;土石方开挖时尽量 不降基面或

11、少降基面,保留原地形和自然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力争做到车辆、 设备尾气排放符合大气污染物的综合排放标准;施工完毕后,做到“工完、料尽、 场地清”。 4.3 气候条件 柳州市地处桂中北部,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柳州市的大气环流主要 是季风环流,夏半年盛行偏南风,高温、高湿、多雨,冬半年盛行偏北风,寒冷、 7 干燥、少雨。夏长冬短、雨热同季,光、温、水气候资源丰富,但地区差异较大, 北部各县具有较明显的山地气候特征。太阳辐射量年平均为 95110 千卡/平 方厘米,南部多于北部,一年中以 78 月最高,12 月最低。日照时数平均 12501570 小时。气温自北向南渐增,年平均气温北部 18.1

12、19.4,其余 20.120.7,年际变化北部小于中、南部,最高年与最低年相差 1.32.0。 最冷月 1 月平均气温 7.210.4,历史上极端最低温度为-2.5-5.8,高寒 山区可达-8以上。最热月 7 月平均气温 27.228.9,历史上极端最高气温 为 38.639.5。年总积温 57006800,南北相差 1100。年总降雨量 13451940 毫米,但地区分布和季节变化很大。雨季一般始于四月下旬,终 于 9 月上旬初,这期间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 70%以上。雨量分布,北部多于 南部,山区多于平原。柳州市气象灾害主要有:春季低温阴雨和干旱,夏季的 暴雨洪涝和雷雨大风,局部地方春夏之

13、交季节有冰雹,秋季寒露风和秋旱,以 及冬季的寒潮霜冻害。 5 影响施工的主要和特殊环节分析 5.1 图纸交付 为了确保工程能按计划施工,中标后我公司主动与设计单位及时交流沟 通,把施工的进度要求定期反馈给项目法人(建设单位)、监理及设计单位,根 据工程工序轻、重、缓、急给予配合及支持。 5.2 电气图与土建配合 电气施工图遗漏现象,在施工中应引起注意,不能一味的按图施工,如发 现与原理不符或与现场不符的地方应及时提出,并与业主、监理、设计联系, 落实解决。 5.3 由生产厂家提供设备、材料的到货交接配合 为避免发生设备到货延误,我方将提前对施工做充分组织和技术准备,与 设备供应单位和监理单位及

14、时沟通,提前编制完善的安装设备供应计划,并根 据实际到货情况及时向业主反映解决,同时调整计划,以满足工期要求。 5.4 施工合理分区部署 本工程施工点分散,施工时应合理进行施工分区部署、协调各区之间的工 作量和进度关系,合理布置临时设施和机械、材料摆放位置,确保施工进度及 安全,保证文明施工。 6 施工部署 8 6.1 工程总目标 6.1.1 质量目标 工程质量全面达到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确保工 程质量一次交验合格。 6.1.2 安全目标 杜绝死亡和重伤事故,杜绝火灾事故、杜绝设备事故,工程安全达优。 6.1.3 工期目标 按施工合同约定的总工期完成全部工程施工内容。 6.1

15、.4 文明施工管理目标 达到市级“文明工地”水平,争创区级“文明工地”。按“ISO9001 质量体系” 模式进行管理,按“工程项目法”组织文明施工。 6.2 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工作计划中主要包括的工作项目有:实施性工程总施工组织计 划编制、施工组织机构建立、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施工机械设备进场就位、施 工部分急需材料进场、施工劳动力进场与教育、单项工程施工方案编制及技术 交底、图纸会审、施工进度计划交底、施工质量安全交底等。 6.2.1 施工技术准备 6.2.1.1 掌握工程所在地区气象气候资料,以及工程施工的水文地质条件, 对可能给工程施工造成较大影响的不利因素,采取切实可行的相应措施将其 影

16、响降低至最小。 6.2.1.2 组织各专业人员熟悉图纸,对图纸进行自审,熟悉和掌握施工图纸 的全部内容和设计意图。土建、安装各专业相互联系对照,发现问题,提前与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协商,参加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组织的设计 交底和图纸综合会审。 6.2.1.3 编制施工图预算,计算分部分项工程量,按规定套用施工定额,计 算所需要材料的详细数量、人工数量、大型机械台班数,以便做进度计划和供 应计划,更好地控制成本,减少消耗。 6.2.1.4 本工程每一道工序开工前,均进行技术交底,其目的是通过技术交 底使参加施工的所有人员对工程技术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以便科学地组织施 工和按合理的工序、工艺进行施工。 技术交底均采用三级制,即项目部技术负责人专业工长各班组长。技 术交底均有书面文字及图表,级级交底签字,工程技术负责人向专业工长进行 9 交底要求细致、齐全、完善,并要结合具体操作部位、关健部位的质量要求,操 作要点及注意事项等进行详细的讲述交底,工长接受后,应反复详细地向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