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规范.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1133463 上传时间:2019-09-26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4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规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规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规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规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规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规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规范.doc(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CS13.060.30Z 23DB64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DB 64/ T6992011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Domestic Wastewater pollution for Town and Village2011 - 09 - 05发布2011 - 09 - 05实施宁夏回族自治区环 境 保 护 厅宁夏回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矮化砧嫁接的苹果树树冠体积小于乔化砧嫁接的苹果树树冠体积,矮化砧苹果树单株产量低于乔化砧苹果树,所以,栽植矮化苹果树必须根据不同的矮化砧木和不同类型的短枝型品种适当加大栽培密度DB64/ T69920

2、11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24水量和水质35总体要求56工艺设计67检验与过程控制98主要辅助工程109劳动安全与职业安全1010施工与验收1011运行与维护11附录A(规范性附录)农村生活污水人工湿地处理技术设计规范14附录B(规范性附录)农村生活污水稳定塘处理技术设计规范20附录C(规范性附录)农村生活污水土地渗滤系统处理技术设计规范24前言本标准的编写格式符合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与编写的要求。本标准由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宁夏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宁夏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3、:席北斗、张列宇、夏训峰、李晓光、赵颖、熊瑛、刘锦霞、王德全、张生海。25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术语和定义、水量和水质、总体要求、工艺设计、检验和过程控制、主要辅助工程、劳动安全与职业安全、施工与验收、运行与维护。本标准适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规划、立项、设计、建设、运行管理与维护。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J 141 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 4284 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 1280

4、1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准则GB 14554 国家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50003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3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4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9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23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 5003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5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69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 50070 矿山电力设计规范GB 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204 混

5、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31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 50268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T 13663-2000 给水用聚乙烯(PE 管材)HJ/T 15-2007 超声波明渠污水流量计CJJ 17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T 54-1993 污水稳定塘设计规范CJJ 60 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HJ/T 96-2003 pH 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 101-2003 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 103-2003 总磷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 353-2007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技术规范HJ

6、/T 354-2007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HJ/T 355-2007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规范HJ/T 377-2007 化学需氧量(CODCr)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HJ 2005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DB64/T 700-2011 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标准西北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试行)(2010年9月)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农村生活污水 Rural domestic wastewater农村居民生活活动所产生的污水。主要包括厕所卫生间冲厕、洗涤、洗浴和厨房排水,农村公用设施、旅游接待户、旅馆饭店、家庭农副产品加工及畜禽散养农户

7、等排水,不包括乡镇企业工业废水。 3.2人工湿地 Constructed Wetland参见HJ 2005中3.1的有关规定。3.3预处理 Pretreatment参见HJ 2005中3.12的有关规定。3.4基质 Bed Filler参见HJ 2005中3.11的有关规定。3.5孔隙率 Porosity参见HJ 2005中3.6的有关规定。3.6水力停留时间 Hydraulic Retention Time参见HJ 2005中3.7的有关规定。3.7表面有机负荷 Organic Surface Loading参见HJ 2005中3.8的有关规定。3.8表面水力负荷 Hydraulic Sur

8、face Loading参见HJ 2005中3.9的有关规定。3.9水力坡度 Hydraulic Slope参见HJ 2005中3.10的有关规定。3.10渗透系数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参见HJ 2005中3.13的有关规定。3.11土地渗滤系统 Subsurface soil infiltration systems由土壤-微生物-植物组成的生态污水处理系统,通过系统内微生物和植物的生物化学作用,使营养物质和水分得到循环利用,实现污水的资源化、无害化。3.12稳定塘 Stabilization pond参见CJJ/T54-93中2.0.1的有关规定。4 水量和水质

9、4.1 水量宁夏地区农村居民生活用水量、污水排放系数、污水排放量按表1取值。表1 农村生活污水用水量、排放系数及排放量取值表区 域卫生设施情况人均用水量(L/人d)污水排放系数人均排水量(L/人d)沿黄灌溉农业区全日供水、户内有给水、排水设施且卫生设施较齐全801000.70.85580全日供水、户内有洗衣机等部分用水设施及部分卫生设施50800.60.73055表1(续)区 域卫生设施情况人均用水量(L/人d)污水排放系数人均排水量(L/人d) 沿黄灌溉农业区有供水龙头,基本用水设施不完善30500.50.61530无供水龙头,无基本用水设施20300.40.5815中部干旱风沙区全日供水、

10、户内有给水、排水设施且卫生设施较齐全70800.60.74055全日供水、户内有洗衣机等部分用水设施及部分卫生设施50700.50.62540有供水龙头,基本用水设施不完善30500.40.51225无供水龙头,无基本用水设施20300.30.4612南部山区全日供水、户内有给水、排水设施且卫生设施较齐全50700.50.62545全日供水、户内有洗衣机等部分用水设施及部分卫生设施40500.40.51525有供水龙头,基本用水设施不完善20400.20.368无供水龙头,无基本用水设施10200.20.326注1: 取值时,应对各村具体用水现状、用水条件、供水方式、经济条件、用水习惯、发展潜

11、力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综合考虑以下情况:村庄一般比镇区低;定时供水比全日供水低;发展潜力小取较低值;制水成本高取较低值;村内有其他清洁水源便于使用时取较低值。调查分析与本表有出入时,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适当增减。注2: 本表中的卫生设施主要指洗涤池、洗衣机、淋浴器和水冲厕所等。4.2 水质农村生活污水排水水质因排水类型不同而差异较大,宜根据实地监测确定。若无条件实地监测,则按表2取值。表2 宁夏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水质参考值 单位:mg/L区域类型水质指标SSCODCrBOD5氨氮总氮总磷pH沿黄灌溉农业区20030030040015020030503050586.58.5中部干旱风沙区20030

12、030050020030040604060686.58.5表2(续) 单位:mg/L区域类型水质指标SSCODCrBOD5氨氮总氮总磷pH无量纲南部山区20030030060020035040804080686.58.5注: 表中取值来源于宁夏环境监测中心站2011年监测数据。5 总体要求5.1 工程类型及规模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可分为单户、村分散型、单村集中型、连片集中型等处理工程类型,各类型划分按表3执行,鼓励结合实际的创新型分散处理形式。表3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类型工程类型水量(m3/d)家庭数(户)人口数(人)距离要求(km)单户、村分散型4.011050就地处理(原位处理)单村集中型4

13、.020010500502500村村距离5连片集中型2005002500村村距离5注: 分散型、集中型主要以距离要求区分,不宜单纯以水量、家庭数及人口数区分。5.2 工程项目组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由主体处理工程和辅助工程组成:a) 主体处理工程:预处理、人工湿地、稳定塘、土地渗滤系统、污泥处理、恶臭处理等污水处理构(建)筑物与设备;b) 辅助工程:厂区道路、围墙、绿化、电气系统、给排水、暖通、建筑与结构等工程。5.3 场址选择5.3.1 应符合不同区域总体发展规划和农村环保专项规划的要求。5.3.2 综合考虑交通、土地权属、土地利用现状、发展扩建、再生水回用等因素。5.3.3 应考虑自然背景条件及特点,包括土地面积、地形、气象、水文以及动植物生态因素等,并进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方面的勘察。5.3.4 场址应不受洪水或内涝的威胁,且不影响行洪安全,便于污水、污泥的排放和再利用。5.3.5 土地渗滤系统应选择在地下水位较深,土壤渗滤性能较好的场地。5.3.6 工程选址应充分利用废旧河道、池塘、沟谷、荒地、盐碱地等闲置土地及未利用土地。5.3.7 土地渗滤宜选在村镇的水源地下游,且应位于居民点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防止水体散发臭气和滋生蚊虫的侵扰。5.4 总平面布置5.4.1 充分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