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练习题.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1133126 上传时间:2019-09-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7.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练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练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练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练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练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练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练习题.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知识点一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1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行为信息的是()A雄孔雀在雌孔雀面前的频频开屏B工蜂中侦察蜂所跳的“圆圈舞”C某些鸟类的求偶炫耀D看家狗在外出时的频频撒尿答案D解析许多动物有着高度特化的尿标志的信息,由此传达时间信息,以及用来标记领域,属于化学信息。前三项皆为行为信息。2雌蚕蛾能释放一种性引诱剂,可以把3 km以外的雄蚕蛾吸引过来。虽然每只雌蚕蛾所释放的性引诱剂的含量不足0.01 mg,但雄蚕蛾仍能对其作出反应。有趣的是雄蚕蛾对密封在玻璃瓶中的雌蚕蛾虽然看得见,但却无动于衷。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使雄蚕蛾作出反应的性引诱剂属于化学信息B体现了信息的传递有益于种群的繁衍C说

2、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都是由生物产生的D说明性引诱剂具有高效性答案C解析生态系统中传递的信息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等,并非都是由生物产生的。微量的性引诱剂就可引起同种雄蚕蛾作出反应,说明性引诱剂具有高效性。3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是()A心猿意马 B飞蛾扑火C花香引蝶 D老马识途答案A解析飞蛾扑火是通过光的作用,光属于物理信息。花香引蝶、老马识途都是通过气味的作用,气味属于化学信息。知识点二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物理信息的来源只能是无机环境B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能够传递信息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一

3、样都是单向的D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动物属于化学防治答案B解析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可以来自无机环境,也可以来自其他生物,如寄生生物的物理信息大都来自寄主。动物的行为信息可以在同种生物之间传递,如求偶行为,也可以在异种生物之间传递,如捕食者的捕食行为信息向被捕食者的传递。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但信息传递可以是双向的,如捕食者给被捕食者发出信息,被捕食者也可以发出信息给捕食者。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动物是利用化学信息进行的生物防治。利用农药防治有害动物才属于化学防治。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B在多细胞生物体内的细胞与细胞、个体与个体、

4、种群与种群之间传递C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捕害虫也属于信息传递答案B解析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是个体内的信息传递,不属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范畴。信息传递对于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的进行、种群繁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性引诱剂的使用属于化学信息的应用。6下列信息的传递中,与其他三种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是()A小囊虫在发现榆、松寄生植物后,会发出聚积信息素,召唤同类前来共同取食B榆树通过分泌一种化学物质,与栎树产生相互拮抗的现象C雄蚊能根据雌蚊飞行时所发出的低频声波而找到雌蚊D群居动物通过群体气味与其他群体相区别答案C解析小囊虫在发现榆、松寄

5、生植物后,会发出聚积信息素,召唤同类来共同取食,聚积信息素属于化学信息。榆树通过分泌一种化学物质,与栎树产生相互拮抗的现象,这种化学物质也属于化学信息。群居动物通过群体气味与其他群体相区别,气味属于化学信息。雄蚊能根据雌蚊飞行时所发出的低频声波而找到雌蚊,声波属于物理信息。知识点三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功能之一B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和生物种群的繁衍都离不开信息的作用C把信息传递应用在农业生产中可以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D有些金丝桃,能分泌一种引起光敏性和刺激皮肤的化合物海棠素,使误食的动物变盲或致死,从而使多数动物避开这种植物,这不

6、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答案D解析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信息传递对于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的进行、种群的繁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金丝桃分泌的海棠素可使多数动物避开该种植物,这属于化学信息的传递。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任何生命形式,如果没有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就无法适应环境B信息传递应用在农业生产中,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也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C延长短日照植物黄麻的光照时间可提高麻皮产量,这属于行为信息的合理利用D在任何生态系统中,能量、物质和信息三者之间的关系都是密不可分的答案C解析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主要有三种形式:物

7、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生物种群的繁衍都离不开信息传递,此外,信息还能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C项中光照属于物理信息。能力提升9蟑螂喜好在夜间出来活动。科学家把蟑螂放在实验室里,人为地将实验室的白天和黑夜加以颠倒,大约经过一个星期,蟑螂就在人造的“黑夜”时间活动(尽管实际上是白天)。这个实验说明()A蟑螂能感受物理信息的改变B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C行为信息可以影响蟑螂的行为D蟑螂可以感受一切信息刺激答案A解析蟑螂在人造的“黑夜”时间活动,光照是物理信息,不是行为信息,说明物理信息能影响蟑螂的生命活动;题干中的内容不能说明B、D两项内容。10如图

8、所示为物种A与物种B的关系,则物种A与物种B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向是()A信息只能由A传递给BB信息只能由B传递给ACA与B之间可以相互传递信息DA与B之间不能相互传递信息答案C解析分析题图可以得出A、B之间是捕食关系,即B捕食A。具有捕食关系的生物之间是可以相互传递信息的。11下列现象不能体现“信息能调节生物种间关系”这个观点的是()A云杉根的分泌物使玫瑰不能很好地生长B当日照达到一定时长时植物才能够开花C水稻和稗草争夺阳光D蝙蝠通过自身发出的声波,对被捕食者进行“回声定位”答案B解析B项体现的是生态因素光照时间对植物开花的影响,体现了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的信息传递关系。12某种海龟的舌尖处有两条

9、红色突起,它在捕食时,先张开口并让舌头来回摆动,很像小虫在蠕动。这种信息传递的意义是引诱猎物,以利于捕食。海龟的这种活动包含下列哪种信息的传递()A物理和化学信息 B行为和化学信息C物理和营养信息 D物理和行为信息答案D解析这属于海龟的特殊行为,是行为信息;因为是利用舌尖的红色突起模仿小虫蠕动,引起其他小虫的注意,所以也是物理信息。13如图是有关生态系统的概念图,其中分别是()A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种类食物链和食物网信息传递B生态系统的种类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种间关系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C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信息传递D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10、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答案C解析生态系统包括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14招潮蟹是生活在海边的一种甲壳动物,每到繁殖季节,雄蟹就会挥动红色的大螯吸引雌蟹,不同的招潮蟹挥螯的方式不同,如图甲、乙两种招潮蟹。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招潮蟹的挥螯行为属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中的_信息。(2)这种求偶行为的产生与体内分泌的_有直接关系。(3)上述实例表明,生物种群的_离不开信息的传递。(4)在草原上,当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森林中,狼能够依据兔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兔,

11、兔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上述描述中涉及的信息有_,同时可以知道,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_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_。答案(1)行为(2)性激素(3)繁衍(4)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种间稳定性解析招潮蟹的挥螯行为是一种求偶的行为信息,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绿色”属于物理信息,气味属于化学信息,行为特征属于行为信息,这些信息可在不同生物之间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5当烟草叶片受到甲种蛾幼虫的采食刺激后,会释放出一种挥发性的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白天会吸引甲种蛾幼虫的天敌,夜间会驱赶乙种蛾,使其不能在烟草叶片上产卵(乙种蛾幼虫也采食烟草叶片),如图所示。试回答下

12、列问题:(1)烟草释放的这种化学物质属于 _信息,这体现了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2)利用烟草的这种特性,我们可以人工合成类似的物质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这种方法属于_防治,其优点是_。(3)甲种蛾幼虫与烟草的种间关系是_。(4)甲种蛾幼虫与乙种蛾幼虫的种间关系是_。答案(1)化学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2)生物不污染环境(3)捕食(4)竞争解析题中烟草释放的化学物质属于化学信息,烟草受到甲种蛾幼虫的采食刺激而释放出挥发性的化学物质,作用于甲、乙两种昆虫,因此将三种生物联系起来,以调整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根据题干的描述,甲种蛾的幼虫与

13、烟草之间是捕食关系。由于甲种蛾和乙种蛾都以烟草为食物,所以甲、乙两种蛾之间是竞争关系。个性拓展16语言是人类交流的手段,昆虫之间也存在着可用于交流的“信息”,使昆虫表现出复杂的行为。昆虫的交配求偶就是通过某种信息长距离传递而实现的。如灯蛾的雌虫能吸引11 km以外的雄蛾,天蚕蛾的雌虫腹部或停息过新羽化的雌虫的物体,都能吸引雄虫。为了探索昆虫交配求偶的秘密,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一:将某昆虫中未交配的雌虫放在诱捕器中,将诱捕器悬挂于田间,一夜后,发现捕捉到许多同种雄虫。实验二:将未交配的雌虫先放到封闭的玻璃管中,再放在诱捕器中,将诱捕器悬挂于田间,一夜后,未捕捉到雄虫。实验三:将未交配的雌虫腹部用小刀割下,再放在诱捕器中,将诱捕器悬挂于田间,一夜后,未捕捉到雄虫。实验四:将未交配的雌虫放在诱捕器中,在诱捕器的周围浇一桶汽油,将诱捕器悬挂于田间,一夜后,发现捕捉到许多同种雄虫。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一中,放在诱捕器中的雌虫能够吸引雄虫,这是由于它们之间存在某种_传递。(2)实验一与实验二比较说明_。(3)实验二与实验三比较说明_。(4)实验四中汽油的作用是_,但仍能捕捉到雄性昆虫,这说明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