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机制保障(下)答案.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1133062 上传时间:2019-09-2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机制保障(下)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机制保障(下)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机制保障(下)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机制保障(下)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机制保障(下)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机制保障(下)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机制保障(下)答案.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机制保障(下)试卷考试时限:60分钟003328及格分数:60分考试说明:1、我国现在沙化土地的面积已经达到了17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1%。正确错误2、全国湖泊有3万个,湖泊总储水量达7000亿立方米,湖泊水域总面积约9万平方公里。正确错误3、国际上通常认为一条河的调水不能超过其水量的20%,用水不要超过40%,否则生态就受到影响。正确错误4、2012年我国沿海海平面为1980年以来最高峰,呈波动上升趋势,加剧了海洋灾害和海岸侵蚀正确错误5、发展与保护是绝对的对立关系。正确错误6、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设计应与“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相适应。正确错

2、误7、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正确错误8、国民幸福指数(GNH)最早20世纪70年代是由丹麦国王提出的,他认为“政策应该关注幸福,并应以实现幸福为目标”。正确错误9、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无局限性。正确错误10、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 正确错误11、2013年1月我国从 东北、华北到中部乃至黄淮、江南地区,出现大范围、长时间严重雾霾,影响面积130多万平方公里,受影响人口达9亿。正确错误12、20世纪50年代以来湖泊总面积减少近2万平方公里,减少了五分之

3、一。正确错误13、生态文明 从人类发展大的历史背景看,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正确错误14、在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中增加生态文明建设指标权重,发挥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又不能完全放弃GDP考核。正确错误15、在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对象中,企业是领导者和责任主体。正确错误16、2008年,贵阳市在全国率先建立生态文明城市指标体系和监测办法,制定并实施了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绩效评价办法,实施区域差异化评价,使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可量化、能评价,成为评价干部的“指挥棒”。 正确错误17、北京市区县经济社会实绩评价指标体系,早在2000年的时候就提出了。正确错误18、2009年,北京区县经济

4、社会实绩评价指标体系,更加完善,一共有4个维度、16项二级指标和54项三级指标。正确错误19、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中,经济发展维度主要对经济发展的质量,尤其是能效水平和环境代价方面要设置一些指标,这和传统的这种经济发展指标相同。正确错误20、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制度创新指标具体是指产业政策指标、财税政策指标、法律法规指标,技术政策指标、金融政策指标、标准制定指标等等。正确错误21、我国铁矿石的对外依存度近年来也提高得非常快,已经从2002年的44%提高了2010年的63%。正确错误22、我国第二产业是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主体,是最大的能源消费部门。正确错误23、我国第一产业要发展生物

5、多样性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推广“四位一体”的生物质能利用形式。正确错误24、 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经济发展转型、发展模式的转变都离不开技术。正确错误25、 中国绿色技术方面并没有面临一个从技术基础到技术成本到技术转让三个方面共同组成的一个技术锁定和技术壁垒的现状。 正确错误26、贵阳市认为政绩考评标准、制度,是发展的“硬杠杠”、指挥棒。正确错误27、贵阳市按照文化发展观的要求,制定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双赢的政绩考评标准、办法。正确错误28、我国现在严重依赖化石能源,高碳的特征非常地明显,尤其是对石油的依赖度太高。正确错误29、我国资源禀赋先天不足,我国一些重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和世界人均

6、水平的比较可以看出,我们只有在煤炭方面占有相对有优势,其比重为67%。正确错误30、我国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非常高,比如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到2011年已经达到56.7%。正确错误31、“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以( )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政治发展科学发展经济发展和谐发展32、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 ),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空间载体精神载体物质载体文化载体33、( )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发展经济退耕还林节约资源发展农业34、( )提出的生态城市的

7、目标体系就包括四个维度、三个层面。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环境保护部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35、设计生态文明评价体系时,要( )正确地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分清主次统筹兼顾同步进行兼顾一方36、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目标必须要与( )的愿望和诉求相一致。各级政府 人民群众各个企业 社会团体 37、生态文明建设评价要坚持( )的指导原则,体现生态文明发展的导向 ,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重点突出科学合理兼顾全面稳中有变38、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在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基础上,对自然规律及( )关系的再认识,是顺应国际潮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新理论成果。自然与经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

8、动物39、党的十八大把( )建设作为一项历史任务,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生态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社会文明40、党的十八大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 )。国家政府制度企业41、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 )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公开道义责任义务42、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坚持( )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治理预防完善改进43、在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对象中,( )是参与者和监督者。个人政府企业公众44、党的十八大提出

9、,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 )。前提条件根本基础根本保障重要载体45、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 )为主的方针。自然恢复人为改造升级保护搁置隐藏46、能源消费过程中一定要强调( )的导向,要戒除过度地消费。节能低碳低耗集约47、我国第一产业使用的( )相对较少,但能耗和环境污染有增加趋势。商品能源自然能源石油天然气48、我国( ),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各大产业49、我国第二产业的发展要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提高( ),能源利用效率资金利用效率技术创新水平劳动效率50、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要加快发展信

10、息、物流、金融、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等在内的( )。现代物流业现代服务业现代电子业 现代运输业51、京都议定书是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的气候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上通过的国际性公约,为各国的( )排放量规定了标准。甲醛 二氧化硫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52、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准偏低和缺失的问题非常严重,首先表现在标准的总体落后,缺乏( )。真实性权威性可行性公平性53、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机制保障中,要完善( )机制。信息公正信息透明信息公开信息及时54、完善评价结果的应用机制,加大评价结果的应用,要真正把评价结果作为( )的重要依据。任用干部经济发展精神文明文化发展55、完善评价结果的应用

11、机制,建立领导干部任期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责任制和( )。监督制考核制问责制绩效制56、完善信息公开机制,即评价信息应公开,接受( )。政府问责社会监督企业监督机关检查57、渤海的漏油事件,表明我国环境( )也是目前法律体系中非常缺失的。监督制度责任制度问责制度赔偿制度58、十八大提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 )、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绿色发展持续发展快速发展规模发展59、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机制保障,要健全社会( )机制。监督参与责任补给60、十八大报告第三部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中指出:“资源节约

12、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 )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醛 二氧化硫61、我国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除了全球气候变化之外,还包括()。空气污染严重缺水严重 土地的问题环境污染:农村不能承受之重62、我国海河用水已经超过95%,( )用水已超过40%。辽河长江黄河淮河63、目前,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现状为( ),治理缺位现象严重。垃圾靠风刮 养殖业混乱污水靠蒸发耕地减少64、 农村污染三致是指( )。致癌致畸 致突变 致痴呆65、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对生态文明建设所发挥的促

13、进作用,包括( )。为未来的发展指引正确的方向为未来的发展指引正确的方向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有利于检验生态文明发展的成效66、传统GDP评价指标具有致命缺陷,主要表现在( )。忽视了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质量的降低只反映经济发展水平而不能完全地反映社会发展水平增强了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博弈行为,弱化了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效应只反映经济发展水平而不能完全地反映政治发展水平67、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包括( )。有利于国民经济向生态经济转型有利于节约资源、促进环境保护有利于促进政府管理创新有利于增进社会整体福利68、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指导原则为( )。69、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应该是一个( )的系统,目标取向需要一致,但评价标准不能一刀切。分地区分领域分层级分国家70、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 )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资源节约型高度发达型完美和谐型环境友好型71、贵阳市认为必须把(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