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大全.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1129163 上传时间:2019-09-2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大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大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大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大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大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大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大全.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大全运动【五四文学革命】。1、 1917年初,胡适、陈独秀在新青年上相继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的文章,标志着文学革命运动的正式兴起;2、文学革命以新青年 为主要阵地,以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为主要内容,并取得了一系列的实绩:出现了大量的新文学作品、社团、刊物,确立了白话文的正宗地位等;3、文学革命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它的成功从形式上根本改变了中国文学的面貌,标志着中国文学进入了现代文学的发展新时期。【民族主义文艺运动】 指由1930年6月,由特务头子陈立夫、陈果夫兄弟策划,并纠集一帮政客、帮闲、特务和反动文人,发起的反

2、革命文学运动。其主要成员有潘公展、朱应鹏、范争波、王平陵、傅彦长、黄震遐等国民党上海市党部委员,上海市政府委员、国民党御用文人、国民党军官等。出版刊物前锋周报、前锋月刊等。在民族主义文学运动宣言中鼓吹“文艺的中心意识”,声称“文艺的最高主义,就是民族主义”。攻击左翼文艺运动导致了“新文艺的危机”。妄图以封建意识和法西斯思想的混合物来冒充民族意识,以此来抹煞阶级斗争,否定阶级意识,进而否定“左联”提倡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并创作“杀人放火”的“屠夫文学”与左翼文学对抗。【革命文学运动】1、 1928年初,新成立的太阳社和经过整顿的后期创造社以创造月刊文化批判太阳月刊三个刊物为主要阵地,一齐鼓吹无产

3、阶级革命文学。他们大力宣扬文学是有阶级性的,文学是宣传的武器,无产阶级文学的作者不必一定要出自无产阶级,最重要的是要获得无产阶级意识,克服小资产阶级思想等,存在着片面性和机械论的倾向;在革命文学创作中他们忽视文艺的特征,对五四以来的文学作家和作品进行批判否定,尤其是集中攻击鲁迅,从而引发了与鲁迅、茅盾等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论争促使双方进一步学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提高了思想,纠正了某些理论错误,扩大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影响,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准备了条件;2、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从艺术形式到思想内容的深入发展和变化。【革命文学论争】指的是19281929年鲁迅、茅盾与后

4、期太阳社、创造社之间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论争起因:是创造社、太阳社在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时,由于受国内外革命阵营内(包括国际革命文学队伍内)左倾思潮影响及自身世界观原因,在理论主张方面存在严重的机械论错误倾向,以及对鲁迅、茅盾等进行宗派主义的攻击。鲁迅、茅盾等进行反击,阐述自己对革命文学的意见,批评创造社、太阳社的错误。性质:这是革命文学内部的论争。结果:论争在中国共产党的关注下(创造社、太阳社多数成员是党员)停止。影响:论争提高了双方的思想,扩大了革命文学的影响,形成翻译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热潮,从而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准备了条件。【“两个口号”论争】1、 1935年,党中央

5、根据日寇扩大对华侵略战争和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1935年底上海文学界地下党领导提出“国防文学”的口号,并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解散左联。1936年党中央特派员冯雪峰从延安到上海。鲁迅、冯雪峰、胡风等商量后,提出了“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 的口号以进行补救。主张国防文学的一些作家对此进行指责,于是发生两个口号的论争,使左翼文学处于分裂状态。这场论争,是左翼文艺界在新形势下围绕建立文 艺界统一战线而发生的思想分歧和论争。鲁迅著文提出两个口号可以并存,反对并批评了左的关门主义和右倾偏向。2、1936年10月,由于鲁迅、茅盾的努力,代表文艺界各派别的21人签名的文艺界

6、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发表,标志着左翼文学界经过论争达到了新的团结,显示了抗日救亡新形势下文艺界的广泛团结。两个口号论争得到了积极的结果,为过渡到下一时期的抗战文艺运动和建立更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准备了较充分的思想条件。【抗战文艺运动】1、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抗战文学运动轰轰烈烈开展起来。1938年3月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在武汉成立,是全国规模的文学界抗日民族统一 战线组织,并先后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几十个分会;文协会刊抗战文艺1938年创刊,1946年停刊,是抗战时期历史最久的文艺刊物;2、抗战文学的主要 特点是:形成了全国规模的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救亡成为压倒一

7、切的文学主题;出现了大量充满热情,易于宣传和富有鼓动性的艺术表现形式,如街头 诗,街头剧, 多人合作的大型戏剧和报告文学等;出现了众多的文学中心;3、抗日战争给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全国范围的抗战文艺运动充分 表明了中国现代文学始终与时代、社会相辅相成,同步共进的根本特征。【解放区文艺运动】1、 抗日战争爆发前后,许多左翼作家及大批文艺青年来到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使解放区文学运动蓬勃兴起。2、解放区文学的发展,以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为界,分为两个阶段。1942年以前以延安为中心先后建立起文艺界统一战线组织和各种文艺团体,开展大众化抗日宣传活动如街头诗、街头剧等; 延安文艺座

8、谈会后,新秧歌运动蓬勃发展,作家的思想面貌和文艺思想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涌现了一大批语言和形式大众化的中、长、短篇小说、报告文学、抒情诗、长篇叙事诗、话剧和新歌剧等,显示了解放区文学的崭新面貌。【上海孤岛文艺运动】 其时空界限是:1937年11月12日上海沦陷,到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时间是4年零1个月,地域是原属于英美势力范围的公共租界和法租界。整个上海及上海四周的大片国土沦于敌手,这两个外国租界犹如汪洋中的一块孤岛。就在这块孤岛上,掀起了有声有色,规模影响较大的抗战文学运动。以历史剧和杂文创作最为活跃,并出版了鲁迅全集、海上述林等著作,对鼓舞全民抗战斗志,提高民族自信心,抗击敌

9、后反动文化势力,起到了积极作用。【延安文艺座谈会】1、 1942年,抗日战争处于极其艰苦的相持阶段。严峻的形势要求文学对民族革命战争以更好的协助。当时解放前文学的主流是好的,但作家队伍的思想面貌、文艺 思想等方面也存在不少的问题,需要学习提高,总结经验教训,克服错误缺点,于是,1942年5月由中共中央主持在延安召开了文艺座谈会;2、会上,毛泽东 作了“引言”和“结论”的两次发言,合称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讲话提出了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精辟论述了如何服务的问题,强调作家要 到群众斗争中去汲取创作源泉,改造世界观;3、延安文艺座谈会对新文艺尤其是解放区文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华全国

10、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第一次文代会】1、 1949年7月在北平召开,解放区文学与国统区文学因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而会师了。这是继往开来的大会,是总结和动员的大会。会上,周扬和茅盾分别代表解 放区和国统区做了新的人民的文艺和在反动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革命文艺的主题报告,郭沫若作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总报告,指出新文艺 的性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的文艺”。2、大会标志着现代文学历史阶段的结束,开始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当代文学发展 阶段。【第四次文代会】 1979年10月30日至11月16日召开的第四次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是一个重要事件,它标志着文艺界的全

11、面“解冻”。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对大会的祝辞,提出了一系列的有关文艺的新的观念原则。祝辞指出:“艺术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在艺术理论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对文艺的“行政命令必须废止”,作家“写什么和怎样写”,“不要横加干涉。”这对新时期文学在恢复期里大步走向繁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新时期文学在复苏期的发展态势,是与这一阶段里一系列文艺观念的基本问题和创作中具有倾向性问题的热烈争鸣连在一起的。这些争鸣活动,既是理论界对新的创作成果的及时评价,又是对新时期文学发展历史的归纳、总结和升华,真实地记录了文艺观念拨乱反正的历程。【天安门诗歌运动 】 1976年“清明节”前后,人

12、民群众冲破当时的严厉禁令,掀起一场以悼念周恩来总理逝世为主要内容的“天安门诗歌”运动。这场诗歌运动所引发的机缘是政治性的。它主要利用旧体诗词的形式,表达了对“四人帮”祸国殃民的愤怒与谴责,爱憎之情判然,体现出文学极强的现实功利性。诗中所体现出来的那种忧国忧民的深沉思考,直面现实的战斗式的人文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时期文学初期的思潮趋向。尤其这些诗歌在1977年以后结集出版,使得“天安门诗潮”中的文学精神得以迅速广泛地传播,并引发了新时期文学初期的“伤痕”类型文学创作的出现。 社团【南社】南社是一个曾经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资产阶级革命文化团体,1909成立于苏州,其发起人是柳亚子

13、、高旭和陈去病。鼓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倡民族气节,反对满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他使文学走出象牙塔与现实相结合,成为激励后人报国图强的强打精神力量。【春柳社】 19072,由中国留学生组织,在东京成立,是中国最早的话剧团体。主要成员:李叔同、曾孝谷、陆镜若、欧阳予倩等。搬演了茶花女;改编并演出五幕剧黑奴吁天录,这是中国最早改编的话剧。春柳社在公开发表的演艺部专刊里宣称,他们所要创造的,主要是借鉴西方的,以语言、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新的戏剧形式,当时称之为“文明戏”。1912年,春柳社成员陆续回国,组成了“新剧同志会”。1914年在上海建立了“春柳剧场”,大张旗鼓地组织职业性演出活动。【新潮社】1

14、、于1919年在北京成立,其代表人物有罗家伦、俞平伯、叶圣陶、冰心等,他们主张提倡新文化,鼓吹文学革命,2、代表作品及刊物有:新潮3、 影响:开创了问题小说的风气。【文学研究会 】1、 1921年成立于北京,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代表作家有周作人、茅盾、叶圣陶、许地山、朱自清、冰心等;2、重要刊物:小说月报、 文学旬刊;3、理论主张:积极提倡“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和现实主义文学思想;文学研究会倡导和创作的反映各种社会问题的“问题小说”、“问题剧”和反映现实人生的“乡土文学”盛极一时;文学研究会注重翻译,以俄、法及北欧的现实主义名著居多。4、主要贡献:它承接了“五四”文学革命的现实主

15、义传统,使之发展成为在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主流地位的文学思潮,在当时和以后都对新文学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创造社】1、 1921年在日本东京成立,发起人有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2、主要刊物:创造季刊创造周刊创造日等;3、理论主张:尊自我,重主观,强 调艺术是自我表现、内心自然流露;强调文学的本质是感情;强调灵感在创作中的作用等,表现出浪漫主义的特征;4、创造社的作品,尤其是郭沫若的诗歌和郁达 夫的小说,对当时和以后的新文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和文学研究会成为双峰并峙的两大新文学社团,使浪漫主义形成新文学的另一强大的文学思潮;5、 1925年五卅后是创造社后期,宣传和倡导革命文学。1928年进而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1929年创造社被国民党查封,成员多数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新月社】 1、 1923年成立,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等;2、重要刊物:晨报副刊诗镌新月(后期)3、1926年徐志摩、闻一多在诗镌上提倡 新格律诗。闻一多发表诗的格律的理论文章,提出诗歌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可以看作是他们对新诗的新格式、新音节的理论主 张;4、以诗镌为阵地,以闻一多、徐志摩为首的新格律诗的创作,称为“新月诗派”,对提高新诗的艺术性和对新诗形式的探索,有积极意义;5、1928 年创办新月月刊,是新月社的后期,在文学上提出“健康”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