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术语大全.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1126968 上传时间:2019-09-26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保术语大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环保术语大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环保术语大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环保术语大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环保术语大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保术语大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保术语大全.doc(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 常用词义1、环境: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人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2、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3、环境影响:环境影响是指人类活动(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对环境的作用和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和经济的效应。按影响的来源分,分为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和累积影响。按影响效果分,环境影响可分为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按影响性质分,环境影响可分为可恢复影响和不可恢

2、复影响。另外,环境影响还可分为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地方、区域影响或国家和全球影响,建设阶段影响和运行阶段影响等。4、环境影响评价(EIA):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通俗说就是分析项目建成投产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提出污染防止对策和措施。5、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6、环境价值:传统经济学的价值观认为没有劳动参与的

3、东西没有价值,也就是自然资源和环境没有价值,但这已不适应现在经济的发展。改变传统的环境资源无价的观念和理论,确立环境资源有价值的观念和理论,并将环境资源价值加以科学的计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7、环境问题:指人类在驾驭自然、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中带来的环境污染以及形成的环境公害。具有阶段性、区域性的特征。8、环境破坏:指开发利用资源的过程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环境总资源的破坏。9、环境管理:是对人类损害自然环境质量的活动施加影响(特别是水、大气和土地),也就是对人类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实行控制性的影响,使外界事务按照人们的决策和计划方向进行和发展。10、环境政策:政府为解决一定历史时期的环境问题,落实

4、环境保护战略,达到预定的环境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指导原则。11、污染治理:l 就是从区域环境的整体出发,充分考虑该地区的环境特征,对所有能够影响环境质量的各项因素作全面、系统的分析,充分利用环境的自净能力,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污染的技术措施,并在这些措施的基础上制定最佳的处理措施,以达到控制区域性环境质量、消除或减轻环境污染的目的。12、环境执法:是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环境行政执法是指依法享有环境管理权的行政主体,依职权适用法律手段对环境行政相对人采取的直接影响其权利义务的环境行政行为,并进行其它环境监督管理的活动。13、建设项目指按固定资产投资方式进行的一切开发建设活动。现阶段,包括国有经济、城乡集

5、体经济、联营股份制、外资、港澳台投资、个体经济和其他各种不同经济类型的开发建设活动;按计划管理体制分,建设项目又可分为基本建设项目(包括改建项目、扩建项目)、技术改造项目、房地产开发项目(包括开发区建设、城市新区建设和老区改造)等。14、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主要是指以下5个阶段,7项具体工作:建设项目立项阶段对建设项目进行的环境保护预审;可行性研究阶段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审批,对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保护篇章的审查;初步设计阶段对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文件环境保护篇章的审查;施工阶段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的检查;竣工阶段对建设项目试生产的批准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15、建设项目试

6、生产:l建设项目试生产批准主要是依据国家环保总局13号令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检查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中环保措施及其审批意见的落实情况,保证“三同时”制度落到实处。16、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是指建设项目竣工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依据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或调查结果,并通过现场检查等手段,考核该建设项目是否达到环境保护要求的活动。17、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是国家实行的一项法定制度。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和监督管理的方法和制度

7、。18、环评分类管理:l 环境影响评价分类为报告书、报告表、登记表。报告书是指项目实施对环境有敏感的、不可逆的、综合的、以往尚未有过的重大影响,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是指项目实施对环境影响有限,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登记表是指项目实施对环境有极小的影响,编制环境影响登记表。19、环境影响报告表内容:l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规范,报告表应清楚如实的体现的内容有:工程内容及规模、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等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社会环境简况;环境质量状况;评价适用标准;建设项目工程分析;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环境影响分析;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结论与建议等

8、。20、环境影响报告书内容:l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规范,报告书应清楚如实的体现的内容有:总则;建设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环境现状、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环保措施;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环境监测制度及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的建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等。21、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规划编制和决策过程中,充分考虑所拟议的规划可能涉及的环境问题,预防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不良环境影响,协调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的关系。22、环评审批原则: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环评报告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产业政策相符性;区域规划相容性;厂址选择可行性;清洁生

9、产;达标排放;总量控制;环境风险;公众参与。23、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环境影响评价应遵循针对性、政策性、科学性、公正性的原则。24、规划环评:规划环评是指将环境因素置于重大宏观经济决策链的前端,通过对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的分析,对各类重大开发、生产力布局、资源配置等提出更为合理的战略安排,从而达到在开发建设活动源头预防环境问题的目的。25、环境影响评价评价的工作程序: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筛选重点评价项目、确定环评等级;正式工作阶段:工程分析、现状调查、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报告书编制阶段:有资质的环评单位依据技术导则规范逐项进行分析,给出结论。26、工程分析:指分析建设项目影响环境的因素,其主要

10、任务是通过工程全部组成、一般特征和污染特征的全面分析,从项目总体上纵观开发建设活动与环境全局的关系,同时从微观上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供评价所需的基础数据。27、生态环境影响评价:通过定量地揭示与预测人类活动对生态的影响及其对人类健康与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来确定一个地区的生态负荷或环境容量。28、环境要素:环境要素也称作环境基质,是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通常是指自然环境要素,包括大气、水、生物岩石、土壤以及声、光、放射性、电磁辐射等。环境要素组成环境的结构单元,环境结构单元组成环境整体或称为环境系统。29、规划环评编制范围: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

11、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和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统称综合性规划),以及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统称专项规划),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30、一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又称“原生污染物”。由污染源直接或间接排入环境的污染物。如排入洁净大气和水体内的化学毒物、病毒等。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31、二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是指排入环境中的一次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因素或生物的作用下发生变化,或与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所形成的物理、化学性状与一次污染物不同的新污染物。又称继发性污染物。如一次污染物SO2在空

12、气中氧化成硫酸盐气溶胶,汽车排气中的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在日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的臭氧等二次污染物。32、环保“三同时”制度“三同时”制度是我国创立的预防和控制新污染的环境管理制度,核心内容是在一切新、改、扩建的建设项目,技术改造工程项目,自然开发项目中,防治污染和保护环境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33、“两高一资”企业是指高污染、高能耗和资源性的企业。34、风景名胜区:是按法定的条件和程序划定的,自然景物,人文景物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并具有一定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可供人们游览,休息和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35、自然保护区:是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

13、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定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36、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指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率和减少人类及环境的风险。(198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出了清洁生产的最初定义,1996年又对此作了进一步的完善。)37、可持续发展原则:即协调环境与发展关系的一个基本原则,由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1987年向联合国提交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经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确立为全球环境与发展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包括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关系;当代人与人之间、国

14、与国之间的关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等。38、环境风险评价:是针对建设项目在建设和运行期间发生的可预测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或突发事件产生的新的有毒有害物质,所造成的对人身安全与环境的影响和损害,进行评估,提出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39、温室气体:温室气体指的是大气中能吸收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并重新发射辐射的一些气体,如水蒸气、二氧化碳、大部分制冷剂等。它们的作用是使地球表面变得更暖,类似于温室截留太阳辐射,并加热温室内空气的作用。这种温室气体使地球变得更温暖的影响称为“温室效应”。水汽(H2O)、二氧化碳(CO2)、氧化亚氮 (N2O)

15、、甲烷(CH4)、臭氧(O3)等是地球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40、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工作程序: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确定评价工作等级、编制评价大纲;正式工作阶段:调查(污染源、气象条件和环境质量)、预测、评价;报告书编制阶段:通过分析、平衡给出结论。41、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其中规定了10类污染物:SO2,TSP(总悬浮颗粒物), PM10(可吸入颗粒物),NOX,NO2, CO, O3, Pb, BaP(苯并a芘),F。标准分三级,核心是对人的影响程度:一级:不影响;二级:不伤害;三级:不中毒。42、空气质量功能区:l一类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执行一级标准。l二类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执行二级标准。l三类为特定工业区,执行三级标准。43、环境背景值:环境中的水、土壤、大气、生物等要素,在其自身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还没有受到外来污染影响下形成的化学元素组分的正常含量。又称环境本底值。44、环境自净:进入到环境中的污染物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降低和消除的现象。45、环境灾害: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环境恶化所导致的灾害。是除自然变异因素外的另一重要致灾原因,其中气象水文灾害包括:洪涝、酸雨、干旱、霜冻、雪灾、沙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