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沂水2019年1月期末考试考前模拟高一历史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梦** 文档编号:101108461 上传时间:2019-09-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7.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沂水2019年1月期末考试考前模拟高一历史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山东省沂水2019年1月期末考试考前模拟高一历史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山东省沂水2019年1月期末考试考前模拟高一历史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山东省沂水2019年1月期末考试考前模拟高一历史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山东省沂水2019年1月期末考试考前模拟高一历史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沂水2019年1月期末考试考前模拟高一历史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沂水2019年1月期末考试考前模拟高一历史Word版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年级历史试题卷一、单选题(302=60分)1据史载,夏启讨伐有扈氏时说自己是“恭行天罚”,对部下们则说:“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戳于社”。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子畏上帝,不敢不征”。周武王伐纣时也曾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该材料表明夏、商、周时期的中国A占卜和迷信活动盛行B宗法等级观日渐凸显C集权政治制度已形成D神权与王权有机结合2西周时期,分封的齐、鲁、燕、楚、秦等国,基本都是地广人稀、土地尚未开发的地区;到春秋时期,这些地区的农业和手工业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周王室附近地区水平。这表明分封制A加强了周王对地方的管理B有利于少数民族发展经济C导致了王室附近地区衰落D促

2、进了边远地区经济开发3.马克斯书伯说:“此一制度导致候补者互相竞争官职与俸禄,因而使得他们无法联合起来形成封建官吏贵族。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下列诗句与此制度有关的是()A二十级爵靠军功,唯军为荣民尚武B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C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D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4. 读表,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金元明清高层政区州路行省布政使司省统县政区郡郡州州路、府、州府、直隶州/州府、直隶州县级政区县县县县县县州、县A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B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C政区层级的调

3、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D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5.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A君主专制被颠覆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C君权至上的后果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6.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 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 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 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7

4、清末御史张瑞荫曾说:“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这表明军机处A有军国大事决策之权B调动了官员积极性C降低了政府行政效率 D加强了君主专制8清朝雍正帝在宫内设置军机处,由皇帝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构成这段文字的是A历史解释和历史结论B历史解释和历史叙述C历史叙述和历史结论D历史结论和历史观点9据记载,汉代的郡县长官不必征求朝廷同意就可以处死罪犯。宋代死刑案件必须由州和朝廷审理核定。到明清两代,知州、知府、知县的刑罚权仅剩行使鞭笞。这种变化反映了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B司法机构逐渐独立C专制皇权趋于顶峰D地方政府职能

5、转变10.某同学以14年抗战为题材做了不少笔记,其中五个序号代表五个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宝岛回归”“家园沦陷”“血战台儿庄”“全民族抵抗的枪声”“中共七大召开”A B. C. D. 11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以下是反映中国近现代四个不同时期历史阶段特征的主题词,1894-1912:推翻帝制,走向共和;1921-1935:,;1949-1956:民族独立,获得新生;1978-2013: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其中1921-1935年应该是( )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 B开天辟地,渐趋成熟C.星星之火,力挽狂澜 D.国共对峙,走向抗战12“广州等五港口英商,或不时来往,但

6、不可妄到乡间任意游行,更不可远入内地贸易。倘有英人违背此条禁约,擅到内地远游者,不论系何品级,即听该地方民人捉拿,交英国管事官依情处罪,但该民人等不得擅自殴打伤害,致伤和好。”该条文实质上()。A反映了政府的有为 B体现人民的利益得到维护C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D维护了中英和睦关系13.“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中国近代最接近这两个梦想实现是在( )A解放战争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延安时期D国民大革命时期14.下列古代官职或制度,按照出现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凡十掌国庶务

7、,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初只秉庙谟商戎略而已,厥后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设一员总领财政,不设盐铁、户部、度支三部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属,不得专制诸司ABC D15谏议制度是监察制度的一部分,“谏”字的独特含义是对皇帝的绝对权威提出异议。唐代的门下省具有谏议和封驳职能明清时期监察制度达到顶峰,但专设的谏议机构却没有了。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唐代谏议制度对皇权不起作用B明清谏议机构消失是服务于皇权需要C明清监察制度对君臣形同虚设D谏议制度能够从根本上限制皇权至上16某历史课堂正在探究“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原因”,下列材料不能作为其有力证据的是A古希腊地理环境的材料B古希腊城邦的分布图C刻

8、有被放逐人员名字的陶片D爱琴海地区贸易图17.在梭伦改革期间,对财产的限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最初的土地财富范围的限制扩展到非土地财产范围的限制,进而导致贵族权力进一步削弱。这种现象A违背梭伦改革初衷B铲除旧贵族政治特权C使民主范围扩大D导致雅典走向衰落18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警告公民不得私有其自身,他建议惩处企图自杀的公民,因为自杀会使城邦损失一个公民。这说明古希腊A公民个体融于城邦之中 B城邦公民间地位是平等的C城邦不允许存在私有制 D城邦很注重保护个人自由19亚里士多德评价雅典政治时说:“同等的人交互做统治者也做被统治者,这才合乎正义。”这表明雅典民主制度的特点是A直接民主B分权制衡C轮番

9、而治D人民主权20有人评价雅典民主时说,公职人员的抽签制是一种违背科学的极端化民主。说其“违背科学”指的是A很容易被少数野心家、阴谋家所操纵控制B隐含可能侵害少数人正当权利的潜在危险C不能保证每个公民在当选机会上绝对平等D难以保证当选者的道德素质和从政的能力21 1950年1956年,中国出口总额由55亿美元上升到165亿美元,进口总额由58亿美元上升到156亿美元。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新中国建立实现民族独立B改善了同西方国家的关系C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22下表为20世纪5090年代中美苏日四国关系演进表,影响四国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时间关系5060年代

10、中苏同盟对抗美日同盟6070年代中苏分裂并继续与美日抗衡7080年代中美日关系改善,同时抗苏8090年代中美日保持相对友好,中苏关系逐步正常化A国际格局的走向B意识形态的分歧C国家利益的角逐D政治领袖的智慧23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人民概不准在界内居住。大皇帝恩准大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上海等五处港口。大清大皇帝允以天津郡城海口作为通商之埠。(朝鲜国)向中国所修贡献典礼,嗣后全行废绝。以上条款引自中国近代四个不平等条约,按签订时间先后排序为()A B C D24“义和团运动无疑比洋务派、改良派表现了更多的反侵略勇气,但破产小农和手工业者归复自然经济的强烈

11、愿望又使他们的眼界无法越出所处的时代。”这句话表明了义和团运动的双重特征是()A“灭洋”与“扶清”B反帝与反封建C爱国与保守D保守与先进25有英国法学家认为,罗马人不爱万民法,正像他们不爱外国人一样,因为万民法是从这些外国的制度中来的,并且是为了外国人的利益而制定的。在万民法能得到重视以前,必须在他们思想中有一次彻底的革命。当希腊的自然法理论被适用于罗马所有国家共有的法律的实践中时,罗马人把这仅仅是公民法的一个卑贱的附属物的万民法,认作一切法律所应该尽可能依从的一个伟大的、虽然还没有完全发展的模范。这位法学家意在A论证罗马人以灵活务实态度制定出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B强调自然法从公民法向万民法演

12、进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C说明万民法因广泛借鉴外邦人法规故能适应帝国统治需求D主张罗马是古希腊文明的继承者和西方古典文明的开拓者26光荣革命开始了一个现代的英国,说其“光荣”就在于它不流血,这对英国以后的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这表明光荣革命留下的最深刻遗产是A结束王权专制,国王“统而不治”B和平渐进的改革成为英国政治发展特色C17世纪英国革命没有发生暴力冲突D制度变迁一定要用暴力革命方式完成27从1689年的权利法案到1701年的王位继承法,再到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这一进程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的政治诉求是A实行民主政治B发展资本主义C实行民主共和D实现自由平等28罗伯特沃波尔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内阁首相,他因政策在下议院失去多数的支持而被迫辞职,从而开创了一个先例:凡内阁失去下议院多数的信任即告辞职。这说明英国A下院拥有最高权力B国王“统而不治”C内阁对议会负责D内阁与首相共进退29十九世纪30年代初,英国工业资本家弗莱尔说:“五十年前我们不需要议会代表,现在我们需要了。因为那时我们几乎完全为国内消费而生产,现在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