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大学期末考试试卷.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1107993 上传时间:2019-09-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州大学期末考试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温州大学期末考试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温州大学期末考试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温州大学期末考试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温州大学期末考试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温州大学期末考试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州大学期末考试试卷.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温州大学期末考试试卷2010-2011 学年第 二 学期考试科目古代汉语试卷类型B考试形式闭卷考试对象08中本(2、3)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得分得分一、综合填空(每小题2分,共10分。)1十三经注疏中的孟子注疏是由汉_作的注,宋_作的疏。2近体诗要讲究平仄,“平”指中古时期的_声,“仄”指_三声。3“一日不見兮,如三秋也。”三秋的意思是_,使用了_修辞手法。4 史记三家注是指_的集解,司马贞的索隐,_的正义。 5 _有郭象的注,唐代_为郭象注作疏。 得分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 以下各句中的加点词是名词活用作状语的是( ) A各鸟兽散,犹

2、有得脱归报天子者 B鄂侯争之急,辨之疾,故脯鄂侯C墨子见歧道而哭之 D焉用亡郑以陪邻2“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中“辩”与“变”的关系是( )A通假 B古今C异体 D没关系3以下各组词中不全是叠韵的一组是( ) A窈窕、虺隤、窈糾、懮受 B窈窕、虺隤、窈糾、須臾C倉庚、嬋媛、窈糾、須臾 D崔嵬、嬋媛、倉庚、蒹葭4下列句中“集”使用其本义的一句是( )A预初在荆州,因宴集,醉卧斋中 B密解手帕子为赠,且约牡丹开时再集 C肃肃鸨羽,集于苞栩 D这集上有百十来人家,都是务农为业5 下列术语中属声训术语的是( )A读曰 B谓之C之为言 D讹字6下列四句中加点字使用有误的是( )A山居而穀汲者,

3、膢臘而相遺以水 B 五穀者,萬人之命,國之重寳C不違農時,穀不可勝食也 D以船河邸閣穀五千斛賜臣7上古韵部中的阳声韵 ( )A以元音收尾的 B以鼻音收尾C以元音为主要元音 D 以辅音收尾8下列句中的“然”不是词尾的是( )A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 B平明視之,四望坦然,不知葬所C虽然,何以报我 D樂往哀來,凄然傷懷9下列句中“于”表被动的是( )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B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C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D季氏富于周公10广韵一共有( )A 193韵 B 206韵C 106韵 D 36韵 得分三、指出下列加点字的活用现象并解释(每小题1分,共5分。)1

4、友风而子雨。2乃丹书帛,置人所罾鱼腹中。3嫂蛇行匍伏。4我能起死人。5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得分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每小题1分,共20分。)1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2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偪人。3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4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5虽有轩冕之赏弗能劝,斧钺之威弗能禁。6神之听之,介尔景福。7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8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9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10氓之蚩蚩,抱布贸丝11士也罔极,二三其德。12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13七月食

5、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14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15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16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17心絓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18众踥蹀而日进兮,美超远而逾迈。19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20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得分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之”字的本义是动词“往”,尔雅释诂:“之,往也。”又可作指示代词,义为“这”,如庄子逍遥游:“之二虫又何知?”又可作第三人称代词,如论语先进:“求也退,故进之。”请分析各词义之间的关系。2“阿房宫”中的“房”读pn,广东的“番禺”“番”读作pn,“棒”以“奉”为声符,读作b

6、n,这是古无轻唇音的反映,请解释什么是“古无轻唇音”。3“东,得红切”,这是古代的一种注音方式,请指出这种方式的名称并解释其原理。4七言律诗中颔联的出句平仄是“仄仄平平平仄仄”,请按顺序写出其它各句的平仄。 得分 六、阅读古注,完成习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蔽芾,小貌”_是给诗经作的注,“茇,草舍也”是_给诗经作的笺。2根据文中所注,“蔽”有几个读音?分别是什么?3“勿翦勿伐”,根据_的音义“翦”有一个异文,这个异文是_,出现在_里。 4“败,必迈反,又如字”,“如字”与“破读”是相对的两个概念,请解释。5“正义曰国人见召伯止舍棠下尝舍于其下故也”是唐_作的疏,其注释对象是_。 七、

7、翻译(每小题20分,共20分。)得分武涉已去,齐人蒯通知天下权在韩信,欲为奇策而感动之,以相人说韩信曰:“仆尝受相人之术。”韩信曰:“先生相人何如”?对曰:“贵贱在于骨法,忧喜在于容色,成败在于决断,以此参之,万不失一。”韩信曰:“善。先生相寡人何如?”对曰:“愿少间”。信曰:“左右去矣”。通曰:“相君之面,不过封侯,又危不安。相君之背,贵乃不可言。”韩信曰:“何谓也”?蒯通曰:“天下初发难也,俊雄豪桀建号一呼,天下之士云合雾集,鱼鳞杂沓,熛至风起。当此之时,忧在亡秦而已。今楚汉分争,使天下无罪之人肝胆涂地,父子暴骸骨于中野,不可胜数。楚人起彭城,转鬬逐北,至于荥阳,乘利席卷,威震天下。然兵困

8、于京、索之间,迫西山而不能进者,三年于此矣。汉王将数十万之众,距巩雒,阻山河之险,一日数战,无尺寸之功,折北不救,败荥阳,伤成皋,遂走宛叶之间,此所谓智勇俱困者也。夫锐气挫于险塞,而粮食竭于内府,百姓罢极怨望,容容无所倚。以臣料之,其势非天下之贤圣固不能息天下之祸。当今两主之命县于足下。足下为汉则汉胜,与楚则楚胜。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参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夫以足下之贤圣,有甲兵之众,据强齐,从燕、赵,出空虚之地而制其后,因民之欲,西乡为百姓请命,则天下风走而响应矣,孰敢不听!割大弱疆,以立诸侯,诸侯已立,天下服听而归德于齐。案齐之故,有胶、泗之地,怀诸侯以德,深拱揖让,则天下之君王相率而朝于齐矣。盖闻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愿足下孰虑之。”矮化砧嫁接的苹果树树冠体积小于乔化砧嫁接的苹果树树冠体积,矮化砧苹果树单株产量低于乔化砧苹果树,所以,栽植矮化苹果树必须根据不同的矮化砧木和不同类型的短枝型品种适当加大栽培密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