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社会心理学课程ppt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1107850 上传时间:2019-09-26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济大学社会心理学课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同济大学社会心理学课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同济大学社会心理学课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同济大学社会心理学课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同济大学社会心理学课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同济大学社会心理学课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济大学社会心理学课程ppt(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心理学,同济大学 党永强 partyfs,绪 论,社会心理学是在社会情境和人际交往中,研究个体和群体心理活动的发生、变化及其规律的学科。,一 、什么是社会心理学,1、什么是社会心理,社会心理是指人在社会环境和人际互动中所具有的心理。,2、什么是社会心理学,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每天都要和不同的人打交道,要成功经营自己的人生,既要认识自己,又要洞察他人。,3、为什么要学习社会心理学,人,知识,技能,行为模式,情绪模式,心态,信念,二、社会心理学的产生和研究对象:,1.产生 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E.Ross发表社会心理学一书,英国心理学家W.Mcdougall发表社会心理学引论。标志着社

2、会心理学的产生。二战以后,社会心理学在美国的发展较快。,2.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人的社会化;社会认知;态度;归因理论;社会动机;社会行为;人际的沟通与人际交往;群体的心理和行为;社会影响等问题。,三、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来源,(一)心理学的理论: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的产生。一百多年来,心理学的流派层出不穷。,1、行为主义,(1)先驱:,1)巴浦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2)桑代克的尝试错误理论:,(2)、行为主义的旗帜:华生(J.B.Watson 18781958),行为主义的四个基本原则: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行为而不是意识。 一切行为都只不过是

3、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心理学的方法是客观的而不是主观的。 心理学的目标是预测并控制行为。,(3)斯金纳(B.F.Skinner 19041990)的激进行为主义:,操作性条件反射:SRS 强化:正强化、负强化、惩罚、剥夺,(4) 班杜拉(A.Bandura,1925)的社会学习理论,三元交互决定论:行为环境主体 观察学习:替代强化 行为潜能:,“给我一打健康而体型健全的婴儿,给我一个专门培养他们的环境,我保 证把他们中间的任何一个培养成我所希望的类型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甚至是乞丐和小偷,不论他们的他们的才能、禀赋、出身、种族如何。” Watson,2. 精神分析理论,(1) 经典精神分析的

4、奠基人: 奥地利的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佛洛依德 (S. Freud,1856-1939),他的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1)心理动力学与性的理论:,“心理学的目的不仅要描写心理现象并加以分类,而且要 把这些现象看作是心力争衡的结果,是向着某一目标进 行的意向的表示,我们要对心理现象做一动态的解释。” 精神分析引论,性又叫“利比多”(libido),:指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欲望 和冲动,而不是狭义的“生殖”含义,泛指“通过器官而获得 的快乐”。,性欲发展的五个阶段: 口唇期(01.5岁) 肛门期(1.53岁) 性器期(36岁) 潜伏期(612岁) 生殖期(12岁以后),2)潜意识的理论,本我,自我

5、,超我,潜意识Ucs,前意识Pcs,意识Cs,对佛洛依德的评价: 改变了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开创了以心理分析来治疗精神疾病的先河。 对于二十世纪的文学、艺术、医疗等社会的许多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但是他只关注畸形的人,而且有强烈的泛性论色彩。,3)人格结构理论: 本我(Id)快乐原则; 自我(ego)现实原则; 超我(super-ego)理想原则,“任何五官健全的人必定知道他不能保守秘密。如果他嘴唇紧闭, 他的指尖就会说话,甚至他身上的每一个毛孔都会背叛他。” 佛洛依德,(2) 精神分析运动的发展: 荣格(分析心理学)、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弗洛姆(社会哲学)、 科赫特(自体心理学)、客体关

6、系理论、依附理论、后精神分析等,人本主义的四个核心原则: 强调人的当下的存在; 强调人的选择和意义; 强调人的责任和主动性; 强调人的潜能和成长。,3.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的产生和意义: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为了应对 西方社会的危机和变化,人本主义心理学开始崛起。,”如果一个人只潜心研究精神错乱者、精神病患者、心理变态者、罪犯、越轨者和精神脆弱者,那么他对人类的信心势必越来越小,对人的指望也越来越小因此,对畸形的、发育不健全的、不成熟的和不健康的人的研究,就只能产生畸形的心理学和哲学。这一点已经是日益明显了。一个更普遍的心理科学应该建立在对自我实现的人的研究上。” 马斯洛,(2)马斯洛(

7、A.H.Maslow,1908-1970)的心理学理论,1)需要层次理论:,2)自我实现的理论 自我实现的人所具有的特点: 对现实有良好的认知; 单纯而自然; 悦纳自己,接受他人,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 问题中心; 欣赏生活中的一切; 自主性,既能享受孤独,也能和别人相处; 富于创造性,幽默; 容易产生高峰体验; 有至深的知己,有亲密的家人; 具有民主作风,尊重别人的意见 ; 博爱的情怀,生理,安全,归属、爱,自尊,自我 实现,认知,审美,(3) 罗杰斯(1902-1987)的“来访者中心法”: 真诚 共感 无条件积极关注 当我看着这个世界的时候,我是悲观主义者;当我审视这个世界的人们时,我是乐

8、观主义者。 罗杰斯,(二)、社会学的理论,1、社会交换理论:人类的一切社会行为都是个体之间相互的交换 活动。在这个社会互动的而过程中,各方要满足自己的需要必须 付出相应的代价。代表人物是美国的G.霍曼斯和P.布劳。,2、符号互动理论:在人类社会中,个体之间的互动和相互影响是通过符号进行的,人们通过对他人或社会所给予的符号的理解作出相应的反应。符号可以使具体的、也可以使抽象的。代表人物使美国的M.米德,3、印象整饰理论:又叫戏剧理论。该理论认为,生活就如同一个舞台,每个人会根据自己的理想,设计自己的角色和道具,运用某些技巧创造出特定的自我形象。,四、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心理学的区别,参考书目:

9、社会心理学,孙时进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社会心理学,(美)David G. Myers,乐国安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 心理学与生活,(美)Richard J. Gerrig & Philip G. Zimbardo,王垒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 心理学与个人成长,(美)Gerald Corey & Marianne S. Corey, 胡佩诚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第一章 社会化与自我意识,2、社会化的内容: 生活技能的社会化; 行为规范的社会化; 角色的社会化:职业角色、性别角色、家庭角色、社会角色; 心理素质的社会化:智力正常;积极心态;良好的意志品质;高尚的情感;健康的性格和良好的人际

10、关系。,一、社会化概论,1.什么是社会化(socialization):生活在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用,学习、适应社会文化,被社会接受和认同的过程。简言之,就是个体从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3、社会化的过程: 早期社会化(06岁左右); 预期社会化(720岁左右); 发展社会化(20); 再社会化;反向社会化。 二、影响社会化的因素: 1、内在因素: (1)生理遗传: (2)气质类型: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的医生希波克拉底提出 胆汁质:精力充沛、热情率直、情绪言语动作快、易怒、自制力差。(不可抑制性) 多血质:活泼好动、善交际、适应环境快、情绪发生快、注意力易转移、浮躁轻率。(

11、活泼型) 粘液质:稳重冷静、善于克制忍耐、执着坚韧、情绪言语动作迟缓、淡漠、固执。(安静型) 抑郁质:内向孤僻、内心体验丰富、情感细腻、敏锐、赋予想象力、敏感多疑、意志力较差.(弱型),(3)自主性:对环境的认识;自我导向;主动创造。 2.外在因素: 家庭: 学校 同龄群体 大众传媒 社会文化 三、社会化过程中人的自我意识 1.什么是自我意识 (1)自我意识(自我概念)是个人关于自己的观念体系。包括认知成分(需要、品质、能力、气质、性格、价值观、社会意义等),情感成分(自尊、自爱、自卑等),评价成分(自我评价)。现实我、理想我;主体我,客体我。,2)自我意识的内容: 物质的我:自豪感自卑感;

12、社会的我:成就感失败感; 精神的我:自我实现感缺失感。 2.自我意识是怎样形成的 William James 把自我分为主体我和客体我,实验表明,婴儿在15各月大的时候开始有客体我的意识,2岁左右有较完善的客体我概念。随着个体的成长和经验的丰富,他(她)通过自我的体验和外在的反应获得越来越多的关于自我的感觉、观念和看法,并日益将之人格化。 3.如何认识自我并超越自我 (1)认识自我:我是谁?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自我探索: (2)自我体验:个体在与环境的互动中所获得的关于自我的积极或消极的情感体验。,人际互动探索(约哈里窗理论)。 (3):重塑自我 自我评估:(我对目前的学习和生活满意吗?我现

13、在抱怨什么?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如何看待目前的处境、需要和问题?) 悦纳自我:无条件接受自己的一切,找出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确立合适的理想自我目标(我想要什么?我想要做什么样的人?我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培养自尊、自信和积极心态(觉察、改变自我限制性观念;积极的自我暗示。) 承诺和行动:增强行动力和意志力; 反馈、调整,总结教训,促进自我成长。,埃里克森的人生阶段理论,阶段,年龄,基本的心理冲突,人际交往的范围,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不信任,母亲,幼儿期,1.53岁,自主羞怯、怀疑,父母亲,儿童期,36岁,主动性退缩、内疚,家庭、幼儿园,少年期,612岁,勤奋自卑,家庭、学校、邻

14、居,青年期,1220岁,自我认同角色混乱,学校、朋友,成年早期,2035岁,友爱亲密孤独疏离,小家庭、朋友,成人中期,3560岁,成就感停滞感,成人后期,60,满足感缺憾,同事、家庭,社会,第二章 社会认知与印象管理,一、什么是社会认知 1.含义: 社会认知(社会知觉)是指个体对他人的认知,是个体对他人的行为动机、心理状态、人格特征以及人际关系所作出的推测和判断的过程。 2.特点: 整体性 选择性 投射性 恒常性 3.内容 : (1)对他人心理活动(需要、态度、情绪、动机等)的知觉,面部表情 身体表情 言语表情 (2)对他人人格(personality)的认知 (3)对他人人际关系的认知 二、

15、社会认知偏差 1.首因效应:第一因效应 2.近因效应:根据对方新近的表现形成对他(她)的印象 3.光环效应:根据对他人好坏的印象,推论其其他方面的特征 4.投射效应:以己度人 5.刻板效应:社会上对某类人或事所形成的比较固定的看法 三、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 1.认知者的因素:经验、需要、人格(价值观、认知图式) 2.认知对象的因素:个人魅力、社会特性、自我表演 3.认知情境的因素:背景因素、空间距离、交往次数,四、印象的形成与管理 1、印象的形成:我们往往会根据认知客体的某一种或一些核心特征来构造对它的印象。在印象中最基本评价要素是好和坏。 好:真诚、宽容、友爱、幽默、聪明、果断 坏:虚伪、自私

16、、心胸狭窄、愚蠢、优柔寡断 印象形成的方式: 累加的方式: 平均的方式: 加权的方式: 安德森经过研究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平均的方式左右着人们的印象形成。但是,先行信息和负面信息具有加重的作用。 2、印象的整饰:有意控制别人对自己印象形成的过程,是适应社会、满足自我需要和社会期望的表现。,戴尔.卡内基在如何赢得朋友并影响别人中总结了6个人们普遍喜欢的方法: 真诚地对别人感兴趣; 微笑; 记住对方的名字; 做一个好的聆听者; 谈论别人感兴趣的事情; 真诚地让别人觉得他很重要。 真诚、尊重、热情、爱心、谦和一切从心开始!,第三章 态度及其改变,我们对他人或事物的反应往往取决于我们的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 一、态度 1、含义:是个体对他人或事物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反应准备。 2、要素: 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