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培训教材.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1102139 上传时间:2019-09-2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防安全培训教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消防安全培训教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消防安全培训教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消防安全培训教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消防安全培训教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防安全培训教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防安全培训教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消防培训教材一、 消 防 安 全第一节 火灾的产生火灾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很多的。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第一、由于人们的思想麻痹,用火不慎,不遵守操作规程或机械、电气设备不良,安装不当而引起的火灾;第二、由于自然的、化学的或生物的作用而引起自燃起火;第三、纵火。具体地说,通常又是下列几种原因较多:(一)用火不慎。如使用炉火、灯火不慎,乱丢未熄灭的火柴、烟头、火灰复 燃等引起的火灾。(二)用火设备不良。如炉灶、火炕、火墙、烟囱等不符合防火要求,靠近可燃结构,或年久失修,裂缝窜火,引起可燃材料起火。(三)违反操作规程。如焊接、烘烤、熬炼,或在禁止产生火花的场所穿带铁钉的鞋、敲打铁器、在充满汽油

2、蒸汽、乙炔、氧气等气体的房间吸烟或使用明火等引起火灾。(四)电气设备安装、使用不当。如电气设备及其安装不合乎规格、绝缘不良,超负荷,电气线路短路,在电灯泡上包纸和布等可燃物,乱接乱拉电线,忘记拉断电闸或关闭收音机等都易造成火灾。(八)静电放电、雷击起火。雷击容易起火,大家经常可以看到。但静电放电往往不太注意。例如转动的皮带、沿导管流动的易燃液体、可燃粉尘等,都易产生静电。如没有导除静电的相应措施,静电放电极易产生火花造成火灾。许多油库油罐起火,就是这种原因引起的。第二节、預防火灾的措施一、控制火灾的基本措施防火的基本措施在企业设计、生产过程、装置检修等各个环节都应充分考虑,严格执行消防法规。其

3、基本措施有以下四点:(一)、控制和消除着火源 实际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火源有生产用火、火炉、干燥装置(如电热干燥器)、烟筒(如烟囱)、电器设备(如配电盘、变压器等)、高温物体、雷击、静电等。这些火源是引起易燃易爆物质着火爆炸的常见原因,控制这些火源的使用范围和与可燃物接触,对于防火防爆是十分重要的。通常采取的措施有隔离,控制温度,密封、润滑,接地,避雷,安装防爆灯具,设禁止烟火的标志等。 例如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就要谨慎用火,不要在易燃易爆物品周围使用明火;要注意着火源与可燃物隔离,灯具等易发热物品不能贴近窗帘、沙发,隔离木板等易燃物品,在配电盘下不许堆放棉絮、泡沫等易燃物品;要养成好的用火习惯,

4、不乱扔火种烟蒂;易产生高温、发热的电器设备在使用过后要随手关闭电源,防止温度过高自行燃烧;一些易产生静电的电器设备应采取接地和避雷设施;在油库等易挥发危险物品的存储空间均应用防爆措施,避免电器设备在使用中产生的火花点燃危险物品而酿成火灾。 (二)、控制可燃物和助燃物 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如在建筑装修及居家用品的选择中,以难燃或不燃的材料代替易燃和可燃材料;用不燃建材代替木材造房屋;用防火涂料浸涂可燃材料,提高其耐火极限。 对化学危险物品的处理,要根据其不同性质采取相应的防火防爆措施。 (三)、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 工业生产特别是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的生产,正确控制各种工艺参数,防止超

5、温、超压和物料跑、冒、滴、漏,是防止火灾爆炸事故的根本措施。 防止超温采取除去反应热、防止搅拌中断、正确选择传热介质等;投料方面应严格控制投料速度、投料配比、投料顺序、原料纯度等。(四)、防止火热蔓延限制火灾爆炸扩散蔓延的措施从建筑、生产、城镇的设计就要加以统筹考虑。对危险性较大的设备和装置,应采用分区隔离的方法;安装安全防火防爆设备,如安全液封、阻火器、单向阀、阻火阀门等。二、加强对可燃物质的管理:1、要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存储、运输、使用的管理。车间内临时存放易燃和可 燃物品,应采取相应的防火安全措施,规定存放限额,指定存放地点,指定专人负责。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各项管理制度。2、在厂房、库房

6、内和建筑物的防火间距内,不要搭建板房、席棚和存放易燃和可燃物质。3、对车间和生产场地上的可燃废物等要及时清理。4、有粉尘的车间,必须加强通风,使其不达到爆炸浓度。5、对生产设备要经常检查、维修,防止跑、冒、滴、漏。三、管好各种火源。1、明火:吸烟要小心。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严禁吸烟和携带火柴、打火机等火种。在准许吸烟的场所吸烟时,火柴杆、烟头也应熄灭后再扔掉。采暖炉在使用期间,应定期拆修,要有人负责看管。采暖炉旁不能堆放可燃物品,工作结束前应将炉门关好或将炉火熄灭。烘烤、加热(包括熬炼)操作,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控制温度,定期拆修烘炉、烟道和输送液体或者气体燃料的管道。焊接作业要

7、选择安全地点,消除周围易燃杂物,消除被焊物体的危险状态。要采取安全措施,防止飞火、火花产生。在飞火和火花容易落到的地方,不要堆放可燃和易燃物品。临时动火应事先经过本单位保卫、安全等有关部门检查、同意,并采取相应的防火安全措施。2、摩擦和冲击:机器轴承等转动部分,要有良好的润滑。易燃易爆车间和库房使用的工具,应用铜、铝等有色金属制造。不准穿带铁钉铁掌的鞋子进入易燃易爆车间和库房。在粉碎、碾轧可燃物质时,要注意清除物料中的铁石等杂物,防止打出火花,引起火灾。搬运盛装易燃液体和气体的金属容器时,不要在地上抛掷和拖拉,并防止铁桶互相撞击。3、安装、使用电气设备:电气设备应定期拆修,发现可能引起火花、短

8、路、发热及电线绝缘损坏,接触电阻过大等情况,应立即修换。容易产生火花、弧光的电器设备(如开关和电线)附近不要堆放可燃物品,不准乱拉、乱接临时电线。易燃易爆的车间,应采用防爆的电气设备装置。车间、库房内的电气设备,在工作结束时或停电时,应切断电源。4雷电、静电火花:多层建筑、金属油(气)罐等应设避雷装置。所有易产生静电的设备,都必须安装良好的接地装置,并经常检查,保持完整好用。5化学能:根据容易自燃起火的物质特性,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如植物堆垛,煤堆等应加强通风,容易自燃的化学物品应妥善保管。第三节 灭火的基本方法 根据物质燃烧原理和人们长期同火灾作斗争 实践经验,灭火的基本方法有四种: 一、冷

9、却灭火法 冷却灭火,是根据可燃物质发生燃烧时必须达到一定的温度这个条件,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燃烧的物体上,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从而使燃烧停止。用水进行冷却灭火,是扑救火灾的最常用方法。二氧化碳的冷却效果也很好。在火场上,除用冷却法直接扑灭火灾外,还经常冷却尚未燃烧的可燃物质及建筑构件、生产装置或容器。 二、隔离灭火法隔离灭火法,是根据发生燃烧必须具备可燃物这个条件,将已着火物体与附近的可燃物隔离或疏散开,从而使燃烧停止,如关闭阀门,阻止可燃气体、液体流入燃烧区;拆除与火源相毗连的易燃建筑等。 三、窒息灭火法 窒息灭火法,是根据燃烧需要足够的空气这个条件,采取适当措施来防止空气流入燃烧区,

10、使燃烧物质缺乏或断绝氧气而熄灭。这种灭火方法,适用于扑救封闭的房间、地下室、船舱内的火灾。 四、抑制灭火法抑制灭火法,就是使灭火剂参与燃烧的连锁反应,使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游离基消失,形成稳定分子,从而使燃烧反应停止。近年发展起来的干粉灭火剂,也有认为是属抑制法灭火剂之一,而且灭火效果较好,将被广泛地生产和使用。 在火场上,往往同时采用几种灭火法,以充分发挥各种灭火方法的效能,才能迅速有效地扑灭火灾。 扑救初起火灾的简易方法:一、隔断可燃物1、将燃烧点附近可能成为火势蔓延的可燃物移走。 2、关闭有关阀门,切断流向燃烧点的可燃气和液体。3、打开有关阀门,将已经燃烧的容器或受到火势威胁的容器中的可燃物

11、料通过管道导至安全地带。4、采用泥土、黄沙筑堤等方法,阻止流淌的可燃液体流向燃烧点。二、冷却 冷却的主要方法是喷水或喷射其他灭火剂 1、本单位(地区)如有消防给水系统、消防车或泵,应使用这些设施灭火。 2、本单位如配有相应的灭火器,则使用这些灭火器灭火。 3、如缺乏消防器材设施,则应使用简易工具,如水桶、面盆等传水灭火。如水源离火场较远,到场灭火人员又较多,则可将人员分成两组,采取接力供水方法,即:一组向火场传水,另一组将空容器传回取水点,以保证源源不断地向火场浇水灭火。但必须注意:对忌水物资则切不可用水进行扑救。三、窒息 1、使用泡沫灭火器喷射泡沫覆盖燃烧物表面。 2、利用容器、设备的顶盖盖

12、没燃烧区,如放下着火船舱舱盖,盖上油罐、油槽车、油池、油桶的顶盖。 3、油锅着火时,立即盖上锅盖。4、利用毯子、棉被、麻袋等浸湿后覆盖在燃烧物表面。 5、用沙、土覆盖燃烧物。对忌水物质则必须采用干燥沙、土扑救。四、扑打 对小面积草地、灌木及其他因体可燃物燃烧,火势较小时,可用扫帚、树枝条、衣物扑打。但应注意,对容易飘浮的絮状粉尘等物质则不可用扑打方法灭火,以防着火的物质因此飞扬,反而扩大灾情。五、断电1、如发生电气火灾,火势威胁到电气线路、电器设备,或威胁到灭火人员安全时,首先要切断电源。2、如使用一般的水、泡沫等灭火剂灭火,必须在切断电源以后进行。六、阻止火势蔓延1、对密闭条件较好的小面积室

13、内火灾,在未作好灭火准备前,先关闭门窗,以阻止新鲜空气进入。2、与着火建筑相毗连的房间,先关上相邻房门;可能条件下,还应再向门上浇水。 七、防爆 1、将受到火势威胁的易燃易爆物质、压力容器、槽车等疏散到安全地区。 2、对受到火势威胁的压力容器、设备应立即停止向内输送物料,并将容器内物料设法导走。3、停止对压力容器加温,打开冷却系统阀门,对压力容器设备进行冷却。4、有手动放空泄压装置的,应立即打开有关阀门放空泄压。第四节 消防器材的使用一、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将灭火器扛到起火地点,并上、下颠倒数次,使干粉松动。 一只手握住喷嘴,对准燃烧物根部。 另一只手向上提起“提环”,握住“提柄”,干粉由喷

14、嘴喷出。 扑救地面油火时,要平射,且左右摇摆,由近及远,快速推进。二、消防栓的使用方法 打开玻璃门,取出消防水带。 抛开消防带。 将消防水带一头套在消火栓口上,另一头套上水枪。 握稳水枪后,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手轮,打开消火栓阀门,使水喷出。 将水枪对准着火物喷射。第五节 发生火灾的应急措施1、可现场控制并灭除(如纸屑着火等): 义务消防员采用就近灭火器材(如灭火器等)灭火,并上报安全主任。2、不可控制之火灾:(1)、灾场人员按下火警钟发警报,向总指挥报告,总指挥宣布紧急状态;(2)应急组人员迅速进入现场,了解火灾成因,火场大小。通知119,切断电源,取下灭火器,打开消防栓,进行扑救。义务消防员要

15、听从现场指挥,以救人为主。注意,因应不同的火灾,使用不同的灭火方法。(拨打119电话,应保持镇定,述明详细灾害地点或附近目标,简述灾情状况,留下电话及地址以便进一步联系);(3)撤离组人员组织和带领员工,使用就近的安全的消防通道,有序地迅速地向地面撤离。切忌慌乱,判断火势来源,采取与火源相反方向逃生。如果向下通道已被烟火封死,则往上一层疏散。发生火警时严禁使用电梯,各部门主管要检查车间是否已无人,到达指定区域后,应清点和核对人数,确保所有人员已安全到达;(4)救护组人员发现伤员,先进行简单包扎,给予当场救治,然后将伤员迅速抬离至安全区域。再详细检查伤员的伤势,进行进一步的处理。救治不及和伤重者,要立刻联络120,转送当地医疗机构;(5)保安组人员收到指令,迅速进入岗位,观测和保护工厂重点区域,设施,如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