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1096955 上传时间:2019-09-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谈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谈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 益阳市实验小学 郭丽红【内容摘要】长久以来,略读教学一直游走于精读的边缘,游走于没有掌声的角落。随着略读的广泛应用,教育者开始重视略读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但我们的略读教学仍存在着一定的误区,没有准确的定位。至此,提出采取“激活读书热情,奠定基调;用活提示语,结构求简;留足读书时间,精当点拨;活出重点,略中求精;拓活课内外,整合资源”五步略读教学策略,力求引发共同的思考。【关键词】略读教学 教学现状 定位 教学策略长久以来,略读教学一直游走于精读的边缘,游走于没有掌声的角落。随着略读的广泛应用,教育者开始重视略读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但我们的略读教学

2、仍存在着一定的误区,没有准确的定位。我们该如何正视略读教学的现状,探寻一条有效的略读教学之路呢?一、透视略读课文的教学现状 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安排略读课文,篇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透视当前略读课文教学,存在以下几种误区: 1. 略读课文精读化。综观全套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其中的略读课文无论从内容、还是语言上看,大多为名家名篇,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面对这些阅读精品,教师不免产生难以割舍的感觉,教学环节精雕细琢,字词句段面面俱到,宝贵的教学时间在师生的一问一答中白白浪费。2. 略读课文泛读化。目前,不少教师曲解了课标对略读课文的要求,在教学策略上把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完

3、全对立起来,不敢引导学生有选择、有重点地精读品读,其结果是教师对阅读方法和技能的指导蜻蜒点水,学生对阅读的内容不求甚解,从而出现了“教而不教,读而未读”的低效结果。3. 略读课文自读化。“信马由缰,开放无度”这是眼下略读课文教学的又一尴尬现状。课堂上教师退让一边,一言不发,任由学生信马由缰地自读。表面上看,课堂似乎成了学生的天下,教室书声琅琅,学生议论纷纷,教学也似乎更加民主与开放,其实这是一种无目的、无组织、无效果的自读。 二、领会略读课文的编排意图 翻阅人教版第五册第十册的小学语文教材,我们发现每单元都以主题编排,具有整体感,略读课文大都故事性强,趣味性浓,有助于学生开拓视野。我认为编者编

4、排略读课文旨在发挥略读课文的两大独特功能: 1巩固迁移 正如新课标对略读课文的性质定位,略读教学对巩固、迁移精读课文中的方法承担着重要作用。在单元中略读课文都紧随精读课文后,人教版教材总以一精一略或两精两略形式编排,正好说明了略读课文的巩固迁移功能。 (1)阅读方法的巩固迁移。略读课文教学应该运用、巩固学生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如人教版四(上)第一单元,学生在精读课文观潮、鸟的天堂中学习到写景文章的特点:即抓住景物特点写,按一定的顺序写,并掌握了阅读写景文章的阅读方法后,在学习后面的略读课文雅鲁藏布大峡谷和火烧云时,就可以运用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自主阅读。这样的实践,使学生熟练掌握阅读方法,不

5、仅能在略读课文中迁移,而且迁移到更广阔的阅读天地。 (2)写作方法的巩固迁移。叶圣陶曾说:“国文功课训练阅读,须内容形式兼顾,两者皆重要不可分割。略读课文既是国文功课方面的工作,对略读课文定将作写作技术的研究。”确实,读为写服务,读能促进写,所以略读教学应挖掘其自身的语言特色,为习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如人教版四(下)麦哨一课,课文第3小节关于夏季农作物颜色、形态的描写颇具特色:选用了典型的夏季农作物,运用大量的比喻、拟人、排比方法把事物写得具体、形象。这种写法和这些语言是值得学生巩固和迁移的。再比如四(下)第七单元中略读课文全神贯注和父亲的菜园在刻画人物性格时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非常细致,学

6、生从读学写,在进行单元习作我最敬佩的一个人时就能达到巩固和迁移写作方法的目的。 2拓展延伸 (1)内容的拓展。在内容层面,略读课文侧重于单元主题拓展的丰富性。譬如五(上)第八单元的编排,就是紧紧围绕毛主席这一光辉形象展开的,其中的两篇略读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毛主席在花山涵盖了精读课文所未涉及到的毛主席作为一位父亲、一位虽身居高位却不自傲,与乡亲们平等相处有血有肉的伟人形象。主题内容的丰富化,从某种程度上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加深刻和多元。 (2)思想的拓展。在思想层面,略读课文侧重于单元主题拓展的深刻性。五(上)第六单元教材以“父母之爱”为专题,编排了精读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糟糕

7、透了”和略读课文慈母情深、学会看病,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父爱、母爱的深沉与宽广,崇高与无私。两篇略读课文更是将母爱的不同境界展现在我们眼前,那样的慈母心肠,那样的冷漠之爱,无不是母亲内心情感的深刻表露。这种思想上的拓展,使单元主题更加丰满,角度更加全面。 (3)文体的拓展。在文体层面,略读课文侧重于单元主题拓展的应用性。五(下)第三单元以“语言艺术”为主题:有古文杨氏之子和现代文晏子使楚,这两篇文章通过巧妙回答、机智应对的人物语言,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精妙和威力;也有剧本半截蜡烛和相声打电话,让学生接触这两种生活意味浓厚的文字样式,初步了解剧本、相声的特点,感受语言的魅力。对于不同文体的学习,拓宽

8、了学生写作的范围,提高了学生文体的应用能力。 (4)方法的拓展。在方法层面,略读课文侧重于单元主题拓展的多样性。如人教版(课标本)三(上)第三组教材以秋天为专题,多角度地描写秋天,在内容和语言表达上都很有特色,教学听听,秋天的声音时,我们就可以进行对比性阅读,进行阅读方法上的拓展,可联系前3篇课文的内容,引导学生从秋天的山、秋天的雨、秋天的色彩、秋天的音响等方面,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体会秋天独特的风情,并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由此把学习延伸到课外。 (5)搜集信息方面的拓展。学习夸父追日、小木偶的故事这些课文后可收集有关的自然知识、科学道理,或阅读相关的历史故事、神话故事。 三、实践略读课

9、文教学“五步曲” 1. 激活读书热情,奠定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有热情的阅读是快乐的阅读、有收获的阅读。阅读中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自读实践,应当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因此激活读书的热情至关重要。正如林语堂说过:“太阳虽好,总要诸君亲自去晒,别人却替你晒不来。”(1)课题入手,主动质疑。课题作为文章的眼睛,是课文画龙点睛之笔,是文章的主旨所在。我们在精读教学中经常会采用课题质疑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热情,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同样可取。如祖父的园子,一接触课题,学生就会把视线聚焦到“园子”一词中,继而疑惑祖父的园子

10、里都有些什么?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园子?在质疑的过程中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状态,对文本产生了阅读期待。 (2)依托提示语。人教版实验教材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有一段优美、流畅的文字。例猴王出世文前有这样一段话:“提起神通广大的孙悟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你想知道他最初是什么样儿的吗?读了下面这篇课文就能找到答案”这段提示语简洁生动,一下子就能将学生带回到西游记的故事中去,而孙悟空又是学生熟知的,感兴趣的人物,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教学前可从学生已有认知出发,让学生交流他所了解的孙悟空,再依托提示语“你想知道他最初是什么样的吗?”激发学生对本课学习的浓厚兴趣,继而引领学生深入学习。2.用活提示语,

11、结构求“简”。略读教学不同于精读教学,课文理解上要求要低于精读教学,教学方法上提倡要放手让学生自主交流学习,低到什么程度,放到什么程度,这种尺度的把握很难。现行的略读课文前都有一段提示语,除了用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外,着重对课文的主旨和阅读方法、学习的重难点给予提纲挈领性的导向。提示语中的阅读要求有时是隐性的,宽泛的,需要教师去挖掘,去整合。有的提示语适用在初读课文之前,以桂花雨一课为例,有这样一段提示语:说说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快乐,再和同学交流读了“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的体会。提示语交代了几个学习任务,使课堂教学有了主线,从初读了解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是怎么样的入手,

12、引导学生根据提示整体感知文本,再交流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快乐,把握教学的动脉,提炼出简约的课文教学结构:初读感悟交流体会,为学生自主阅读提供了导向。有的适用在细读课文前,如学会看病,在教学中以矛盾句为切入点,在细读文本品味“再也不让他独自去看病了”前,让学生根据提示语要求找出描写母亲心情的句子,从而体会母爱。因此,教师要把握提示语运用的时机,用活提示语,提高略读教学的实效性。3.留足读书时间,“精”当点拨。略读教学最佳效果表现在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阅读的时机,让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把在精读课上习得的阅读方法加以迁移运用,在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因此实施略读教学要大胆放手,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自读自悟

13、,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提纲挈领,给予学生足够的独立读书、思考、交流的机会,给予学生精当的点拨,将对话引向深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的增进、学习方法的迁移。如人教版第十册儿童诗两首中的童年水墨画,这首诗正如题目一样,如水墨画般勾勒了三个儿童的生活剪影,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易让学生有所感悟,有着潜移默化的效用,教学中先让学生通读全诗,把握总基调,再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组慢慢品读,在学生充分朗读后点拨:读着这些诗句,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这个画面给你怎样的感觉?汇报交流时,提纲挈领,引导学生抓住诗中精练的语言与自己的想象比较,再去读读,一遍,两遍,三遍,四遍五遍地去读,潜心会文,在

14、充分的诵读中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感受其语言的魅力,感悟儿童诗的特点,帮助学生把文本真正读懂。4.活出重点,略中求“精”。语文阅读教学,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裁剪,取舍,重组是阅读教学材料处理的主旋律,不论是精读课文,还是略读课文都应这样。不同的是,略读课文的教学时间短于精读课文,就更要很好地对教材进行取舍,活出重点。略读教学讲究“简”、“略”,但也需要有“精”的部分,这就要求在教学中要努力探寻与文本主题内涵紧密联系的“精”读点,引导学生有层次的阅读,在文本的重点、精彩之处,细细品读,做到略中求精,互相融合。以慈母情深一课为例,紧扣导语,以单元主题感受父母之爱为基点,结合单元学习重点想一想作者是怎样

15、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将本课教学重点定位在通过母亲外貌和语言感受母亲的深情。在学生通读课文后,让学生说说母亲的哪个画面让你心头一颤,将着力点放在母亲外貌、动作描写的句子,周围环境描写的句子,让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度对话,重打细敲,让学生一遍又一遍地去研读“震耳欲聋”、“我的母亲”、“立刻”这些词语,品味作者表达母亲深情写法上的精彩处,凸现略读教学中的“略中有精”。5拓活课内外,整合资源。略读课文的教学,在课堂教学策略上,还要注意以教材为拓展点,整合资源,进行课前、课中、课后拓展等语文课外综合性学习与实践。 (1)阅读拓展。略读课文的教学,要为学生最终脱离教师走向课外阅读打好基础,它是联系课内外阅读的桥梁。略读课文的教学,在进行课外拓展时,必须充分挖掘单元主题资源,促进课堂学习资源与课外学习资源的互为补充。如猴王出世这篇课文,在学习“探水帘洞”一段,为了让学生更形象的感受花果山腹地,水帘洞洞天的奇异、壮观,以及石猴的机灵勇敢,将原著引入课内,进行对比阅读,不仅利于课文的教学,而且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原著的兴趣。也可以选择性地提供课外阅读的内容,如学习景阳冈后推荐学生阅读水浒传第二十三回,或自己感兴趣的回合。阅读拓展作为教学的延伸,并不是盲目的整合资源,应着力于学生,从学生的需求、兴趣、年龄入手,有选择地进行阅读。 (2)方法、能力拓展。略读课文没有了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