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病人的护理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1086461 上传时间:2019-09-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压疮病人的护理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压疮病人的护理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压疮病人的护理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压疮病人的护理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压疮病人的护理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压疮病人的护理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疮病人的护理资料(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压疮病人的护理摘要:目的:主要研究压疮的引发因素和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有32例患者出现压疮,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对比性分析,以此总结引发压疮的危险因素,在此基础上探讨相关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经对32例压疮患者的引发因素进行总结,其中主要影响因素有摩擦、排泄物刺激、营养不良、水肿、体位压迫、年龄等,针对这些因素采取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最终患者压疮症状都得到改善。结论:为有效降低患者压疮的发生率,在护理工作中主要应当加强对这些因素进行预防和控制,并采取创面护理、修复性护理、营养护理等方式促进患者压疮的愈

2、合。关键词:压疮;护理措施;危险因素压疮主要指的是人体的部分组织在长时间遭受压迫之后,影响到血流的正常循环,使得该部分组织出现溃烂或者坏死的现象。该并发症在临床上出现的概率较高,尤其是刚完成手术治疗后的患者,更加容易发生该病症。因此在护理工作中需要对其引起充分的重视,加强对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然后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从而降低该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1。本文以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展开研究,主要探讨研究引发压疮的危险因素以及预防护理措施。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有32例患者出现压疮,男性患

3、者有15例,女性患者有17例,年龄范围11-82岁,平均年龄(62.34.8)岁,其中神经外科手术患者7例,肿瘤手术患者10例,普通外科手术患者4例,骨科手术患者11例。所有患者出现压疮都在手术治疗完成后的三日时间内,在接受治疗和护理之后压疮症状都顺利康复。1.2方法1.2.1分析方法经对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资料展开分析,从中发现此次研究中的压疮患者诱发原因主要有:力学因素、排泄物刺激、营养不良、水肿、体位压迫、年龄等,然后分别统计各种因素引发的患者人数,以此概括诱发压疮的主要因素。1.2.2治疗方法 在明确患者诱发压疮的主要原因之后,在对其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首先改善相应的影响因素,避免该因素

4、造成患者压疮症状的进一步恶化。其次在对患者的治疗中采取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两种方式。局部治疗:清除患者压疮部位局部坏死组织中含有的脓液,对该部位进行消毒处理,然后在该部位敷用药物,并每天做好消毒换药工作2。全身治疗:分析患者的营养状况,然后为患者搭配合适的饮食方案,对于个别不能自主进食的患者,为其配置相应的营养液,确保患者能够在治疗期间获取到充足的营养物质。患者在接受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仍不见好转者,可考虑手术治疗的方式(本次研究中的患者在接受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后都表现出明显性好转)。1.2.3护理方法良好的护理方法加上有效的治疗措施,能够让患者压疮症状更加快速的得到改善,减轻患者所承受痛苦。在此

5、次研究中针对压疮患者的护理工作开展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1)心理护理。此次研究中出现的压疮患者都是因为刚完成手术治疗引起,此时患者大多缺乏自理能力,且对自身的病情有着较多的担忧情绪,心理承受着较大的压力,再加上出现压疮并发症,使得患者显得更加的焦虑,这对于患者的病情恢复和压疮治疗工作开展都十分不利。基于此种情况,护理人员在为压疮患者开展护理治疗工作时,加强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开导,并将疾病相关的一些知识告知患者,从而让患者的不良情绪能够降低,消除他们在心理上存在的顾虑,积极配合护理人员开展护理工作;(2)药物护理。按照医嘱要求,为患者压疮部位定时更换药物,在护理过程中尽量

6、保证手法温柔,减轻患者所承受的疼痛;(3)环境护理。保证患者所居住病房具有较好的通风环境,保证患者病床床单的干燥、整洁,每日对病房进行清扫消毒等;(4)饮食护理。大部分患者因为受到疾病的影响,在接受手术治疗之前,已经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营养不良,这也成为患者术后出现压疮的主要原因3。因此,在护理工作中还需要注重对患者进行饮食护理,确保患者每日的饮食所需,具体配制可以参照治疗工作中的全身治疗来进行。(5)体位护理。体位压迫是引起压疮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对患者的压疮进行护理时,应当着重加强对患者体位的护理,以免在治疗护理的过程中,患者又出现新的压疮部位或者原本部位病情进一步恶化。护理过程中主要需要定

7、时为患者活动身体,促进患者身体局部位置的血液循环,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尽量不要牵动到患者的伤口,引起患者出现强烈不适感。1.3观察指标观察32例压疮患者在接受治疗和护理7天之后,压疮病症改善情况,以此来探讨所采用治疗护理方法的有效性。疗效判定的标准为:治愈:压疮创面愈合完全;显效:压疮创面有明显缩小现象,且没有异常分泌物出现;有效:压疮创面没有出现进一步恶化,创面渗出分泌物减少;无效:压疮创面处仍旧有较多分泌物渗出,且没有愈合的迹象出现。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信息都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组间的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进行检验,并采用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

8、果2.1压疮患者诱发压疮的原因分析在对压疮患者诱发该病症的具体原因进行评估分析时,发现此次参与研究的32例压疮患者中,主要因为力学因素引发压疮的患者人数为11例,占比为34.38%;因为排泄物刺激引发压疮的患者人数为3例,占比为9.38%;因为营养不良引发压疮的患者人数为7例,占比为21.88%;因为被迫体位引发压疮的患者人数为10例,占比为31.25%,因为水肿引发压疮的患者人数为1例,占比为3.13%。在所有压疮患者中,年龄大于60岁的患者有25例,占比为78.13%,年龄小于60岁的患者有7例,占比为21.88%。由此可以看出,力学因素、营养不良、体位压迫是引起患者出现压疮最为主要的因素

9、,在对患者进行预防护理和治疗护理的过程中应当着重加强对这些因素的控制,而在面对年龄较大的患者在护理工作中更加应当重视相关因素的控制。表1压疮患者诱发压疮的原因组别力学因素排泄物刺激营养不良被迫体位水肿年龄年龄小于60岁年龄大于60岁例数(例)1137101257比例(%)34.38%9.38%21.88%31.25%3.13%78.13%21.88%2.2所采用治疗护理方法取得的效果 在对所有患者进行7天时间的治疗和护理之后,患者痊愈人数为9例(28.13%),显效人数为13例(40.63%),有效人数为10例(31.25%),无效人数为2例(6.25%)。由此可见采用治疗护理方法对压疮治疗的

10、有效率为93.75%。且剩余患者在第9天时也出现好转的迹象,最终患者的压疮都顺利痊愈,没有因此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3讨论3.1诱发因素分析压疮在当前的临床上有着较高的发病几率,不仅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而且还影响到患者疾病的康复,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因此在临床上需要加强对相关诱发因素的分析,然后针对这些诱发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从而有效降低该并发症发生的概率,让患者能够得到更好的恢复4。对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总结,从中发现诱发压疮的因素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其一,内在因素引起。主要指的是患者自身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患者的年龄和自主运动能力等。如果患者长时间存在营养不良,且年龄

11、较大,丧失自主运动、翻身等能力,那么将会有很大的可能发生压疮;其二,外在因素引起。对外在因素进行分析,主要包含5:(1)力学因素引起。当患者的皮肤组织与某物体发生摩擦、挤压等情况时,可能会造成患者接触部位的软组织受压,引起该位置出现压迫性缺血,进而造成组织器官溃烂的情况。(2)患者体位长时间受限。由于受到手术伤口位置的干扰,受到监测仪器连接的限制,使得患者在术后的体位可能会受到限制,需要患者较长时间保持这种体位,在这种情况下患者所受压力会长时间集中于一点,局部组织出现长时间受压的情况,因此较容易引发压疮症状的出现。(3)病情影响。受到病情治疗的影响,如:骨科手术患者,在完成手术之后,需要对患者

12、骨折部位做持续性的牵引和石膏固定,此时可能会影响到患者的行动能力,要求患者长时间卧床,进而引起局部组织压疮并发症。实质上,患者出现压疮症状的原因往往并不是单方面的,每一位发生压疮的患者都可能是因为多方面的原因造成。因此,在对患者进行预防护理的过程中,需要对相关的影响因素都加以预防和控制,才能够起到更好的预防护理效果,最大程度的降低压疮发生概率6。3.2压疮预防护理3.2.1压疮危险因素评估为了能够提升压疮预防护理的针对性,在对患者进行压疮预防护理之前,首先需要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做全面综合性的评估,对可能引发患者压疮并发症的因素进行评分,评分结果较高的诱发因素表示有更高的可能性造成患者压疮并发症,

13、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应当重点加强对患者该因素的预防护理。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预防护理工作开展更加具有针对性,从而起到更好的护理效果。3.2.2加强日常预防护理工作 有效开展日常预防护理工作是成功预防压疮的关键,根据压疮的常见诱发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策略,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护理工作:(1)对不能够自己翻身的患者,护理人员需定时为其翻身,通常应当将翻身的时间间隔控制在2小时为宜,在夜间可以将间隔时间做适当的延长;(2)加强对患者受压部位皮肤的检查工作,如果发现患者受压部位皮肤出现压疮早期现象时,应当加强对该部位的护理工作,通常可以使用酒精对患者该部位做局部按摩,以帮助患者该部位血液循环;(3

14、)保持患者床单干燥整洁,当发现患者床单存在污染或潮湿的情况时,需要尽快对患者的床单进行更换,提升患者的舒适度;(4)当需要为患者变换体位的时候,应当避免出现拖、拉等动作,避免患者局部组织与床单出现较大的摩擦;(5)对于使用石膏板、牵引装置的骨科患者,需要加强对患者局部皮肤情况的观察,当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调整相应装置的松紧程度7。(6)采用专门可以防范压疮的新型床垫。这类型床垫具有波动按摩和自动除潮的功能,能够自动为患者受压部位进行按摩,促进患者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同时自动除潮功能能够提升患者床铺的干燥性,这都能够起到很好的预防效果。3.2.3加强手术前、手术中的预防护理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前和在

15、手术治疗中都可能引发压疮并发症的出现,在这两个阶段也同样需要做好预防护理工作。首先在手术治疗前,应当尽量避免患者出现局部性组织受压的情况,减少患者皮肤组织受到的摩擦力、剪切力等;其次在手术中做好预防护理工作。如果患者手术时间较长,在不影响手术顺利进行的情况下,护理人员为患者的局部受压组织做适当的按摩,同时加强对患者体温的监控,预防患者出现低体温的情况。3.3本次研究分析从本次对压疮患者的实例研究结果来看,对患者采取的护理措施主要应当从两个方面来展开:首先,针对患者出现的压疮症状采取必要的护理治疗措施,避免患者压疮症状进一步扩展;其次,做好压疮预防护理工作,以免患者其它部位出现压疮,同时控制相关

16、影响因素,能够有效降低其对压疮造成的影响,提升治疗的有效性。从最终护理治疗结果来看,7天内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达到93.75%,在第9天时治疗有效率达到100%,最终患者的压疮都得到痊愈,由此也可以看出本次针对压疮病人采用的护理措施有着较好的效果。除此之外,从对患者压疮症状诱发原因评估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力学因素、排泄物刺激、营养不良、水肿、体位压迫、年龄等因素是诱发压疮的主要因素,也是当前日常预防护理工作中应当着重加强防范的因素8。尤其是对一些年龄较大的患者,在护理工作中更加应当加强护理力度。4结语 综上所述,压疮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但是其带来的危害不可小觑,对其展开的护理工作主要仍旧应当以预防为主,加强对相关影响因素的控制,注重对患者局部受压组织的观察和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