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中学术诚信的重要性及制度的完善.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1082503 上传时间:2019-09-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大学中学术诚信的重要性及制度的完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论大学中学术诚信的重要性及制度的完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论大学中学术诚信的重要性及制度的完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论大学中学术诚信的重要性及制度的完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论大学中学术诚信的重要性及制度的完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大学中学术诚信的重要性及制度的完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大学中学术诚信的重要性及制度的完善.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大学中学术诚信的重要性及制度的完善 傅艳红摘要:我国高校一直在提倡学术诚信,完善学术人格,让学术就仅仅只有单纯的学术意义。就像我国一直倡导廉政的重要性之于整个社会一样,学术诚信之于学术界也有相同分量的重要性。但是学术诚信为什么重要?学术诚信对于大学有什么意义?由哪些人来维系学术的诚信?怎样才能保证学术的诚信?本文将作出笔者的相关见解。关键词:学术诚信,大学精神,基本道德规范作者简介:傅艳红,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中部石漠化综合防治水土保持区,要加强林草植被的保护与恢复,加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加强石漠化综合治理,遏制石漠化蔓延,增强区域水土保持能力;东部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保持区,要加强自然保护区

2、建设和流域水土流失区综合治理,切实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特有自然景观,增强森林生态系统功能。1、 何谓学术诚信 学术诚信也称科研诚信或科学诚信,指学术研究者要实事求是、不欺骗、不弄虚作假,还要恪守科学价值准则、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活动的行为规范。“学术”是指系统专门的学问,是对物及其规律的学科化论证,泛指高等教育和研究。这个词对应的英文是“Academia”,这个单词来源于古代雅典的一个地名,那里的体育馆被柏拉图改建为学习中心,柏拉图和他的学生们常在这里学习交流,后来这个地方就是学术的代名词了,演化到现在,Academia就是指学术了。“诚”即诚实诚恳,主要是指主体真诚的内在品质,“信”即信用信任,是指

3、主体“内诚”的外化,“诚”、“信”一组合,就形成了一个内外兼备,富有内涵的词汇。学术诚信是诚信这个大家庭的一员,诚信无论在哪个领域都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民法中规定的诚实信用原则、商业贸易中的诚信、待人接物中的诚信等等。 与之相反的是“学术不端”,学术不端是指学术界的一些弄虚作假、行为不良或者失范的风气,或是指某些人在学术方面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败坏学术风气,阻碍学术进步,违背科学精神和道德,抛弃科学实验数据的真实诚信原则,极大地损害学术形象的丑恶现象。学术不端行为在国际上一般用来指捏造数据、篡改数据、剽窃三种行为。同时一稿多投、侵占学术成果、伪造学术履历等行为也可以包括进去。学术不端原本是少数现

4、象,但是在我国,学术不端现象已经愈演愈烈,现在几乎发展到了学术腐败的地步,由此可见现在学术界要树立学术诚信这一根本原则现在已经是迫在眉睫了。 学术诚信的主体包括了从院士、教授、副教授、讲师、博士、研究生和本科生等各个层面的学术研究者。学术诚信的客体是学术界默认的科学活动的行为道德规范。学术诚信包含了五种价值观:诚信、信任、公正、尊重和责任。树立学术诚信可解释为:学术研究者们依据这五种价值观恪守科学活动的道德规范,杜绝学术不端行为。2、 学术的力量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科学技术是我国的第一发展力。学术研究对于工业进步、经济进步、社会进步等各方面都有积极的贡献。无论是在人文地理方面还是在科学

5、研究方面,都是学术的力量,它们对人类活动的贡献不能用三言两语概括。学术研究对于国家政策或是企业发展的决定产生作用的途径一般来说有两条:第一,研究者本身就是政策的制定者,可以将研究成果直接转化为政策文献,如我国立法机构的成员; 第二,政策文件起草时或是企业做出企业规划时要参考大量研究文献,学者的研究成果被政策制定者策划决定者直接或是参阅和利用。 闵维方.文东茅等.学术的力量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出版.第24页. 前者是直接的力量,后者是间接的力量,无论是哪一种,对整个社会发展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在很多情况下,学者从事研究的目的并不是直接提出应该如何做,而是揭示某种已存在的社会

6、现象,指出其中的缺陷,至于如何解决问题,则需要管理者、决策者来决定。在现实中,学术研究直接转化为政策条文,或者某项科学研究直接应用于生产经营的可能性是很小的。但是,学术研究的影响的潜移默化的,是需要反复的实验和调整才能真正造福于民。毕竟纸上谈兵容易,真正打起仗来就不是一回事了。这样说起来,学术研究的成果更像是一种抽象的精神、宗旨和原则,具体化的东西源于此,却也不同于此。总而言之,教育、学术研究,作为一种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价一个国家是否发达的一个标准。都说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那么文化就是地基,地基如果不牢固,那这建筑也就岌岌可危了。学术的力量就是基础的力量,初看其貌不

7、扬,作用也不明显,但是没有它,就像是树没有了根,汽车没有了方向盘。3、 大学树立学术诚信的重要性中国现代的大学的建立,受到了西方诸大学理念的影响和启示,开始就只是单纯的单一的共同体老师和学生的共同体,老师与学生聚集在一起的唯一目的就是思想的碰撞,学术的交流。也许当时他们根本就不理会自己的思想会对这个世界带来什么影响,因为他们最初的目的就只是将这作为一个娱乐项目,就像欧洲中世纪的学术沙龙一样。发展到今天,大学数量早已数十倍甚至数百倍之于当初,学术也早已跨越了国界,跨越了种族,兴盛不已。在中国古代,国家的教育,虽然没有大学之形,却有大学之实、大学之魂。“大学”一词源于大学中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8、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是指通过教育发扬人性中的本善,健全人的品格;“新民”是指通过教与学的统一,达到修已立人,推己及人,化民成俗,更新民众,改良社会风气;“止于至善”则是指教育的终极目的,即通过教育,使整个社会达到古之谓“至善”的理想境界。 刘琅.桂苓. 大学的精神M.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4年出版.第4页. 中国古代,从孔子一门对“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的教育,到汉代的太学,到隋朝、魏晋、明、清的国子监,可以说这些古代意义上的大学,都是当时的高等学府。他们的教学宗旨绝不是要教出能者,而是要交出贤者,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四有青年”吧。今天,中国的公立大学,作为一个事

9、业单位,教师作为比照实行公务员法制度的工作人员,身份是多重的,在大学里的工作也不只是学术的交流而已。同时,学生读大学的目的若真的仅仅只是为了知道“我是谁?”,“世界将走向何方?”这类问题,那样社会大众才会觉得这样的学生是异类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可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而充实自己的知识,或是为了取得一纸文凭以获得好的工作、好的生活、好的未来。当然还有其他不尽相同的初衷,但是无论是什么,都不应当予以指责。因为现在发展过快的社会所需要的是能力,大学为了满足这一需求,似乎过多地重视专业化而忽视了人格发展重要性的倾向。诚信作为人格最基本的一部分,也同时被忽视了。顺势发展的结果,在学术方面,就体现在

10、了学术诚信的缺失。但是就像我国追求建立一个和谐、完善的小康社会一样,追求建立一个真正现代的大学也是每个学者、老师和学生的愿望。红衣主教纽曼曾经写道,一个大学是“一切知识与科学、事实与原则、探究与发现、实验与思辨的至高保护力,它划出才智的领域,使任何一方既不侵犯也不投降”。他赞成“博雅知识”(liberal knowledge),说“有用的知识”是“一推糟粕”。这样的至上的高度,与大学中的大学之道有异曲同工之妙,但这对于现在的大学来说,有点乌托邦的味道,可是追求乌托邦的目标却可以很现实。学术诚信也许不能做到让大学成为纽曼心中的理想大学 一种以崇高的和明确的宗旨以及以精神与目的的统一为特点的有机体

11、。但是现代的大学的目的也早就不是这样了,不是吗?现代大学的办学宗旨不外乎以下几点:一、大学承担着文化传承和文化积累的责任,通过深入研究与教育,促进人类文明和文化的传承、扬弃与发展;二、大学担负着培植社会栋梁和文化资本的使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大学的目标还在于培养出一大批有个性、有素质、有创造力,有批判意识,有不断学习、终生学习和自我完善之能力的社会的健全个体。三、大学作为整个社会的思想汇聚之地,学术自由之所,在学术领域有探索与发现的重任。大学为整个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作出画出蓝图,指明了方向。学术诚信作为大学办学宗旨的原则之一,其作用无外乎就是让大学可以保持其办学宗旨。大学这个象牙塔和社会原本

12、的分界线早已模糊到几乎不存在,社会上的官本位、金钱拜物教、权力拜物教已经慢慢渗透到了大学里,这对整个大学的风气有很不利的影响。所以,现在大力提倡大学的宗旨和学术诚信这些基本要求有重大的意义,这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基本素质的提倡完善了学生个人的人格和素质,提高了学生理想价值的判断与选择能力,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每一位大学生毕业时可以成为爱因斯坦口中的大学毕业生一样:“学生离开学校的时候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其次,对于学术界,学术诚信的建立会督促从事学术研究的教授,学生们返璞归真,心无旁骛地专心学术研究,而不是通过论文抄袭的方式企图骗过大众获得虚名。众

13、所周知,我国至今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到今天才出了一个“莫言”2012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其实,我国14亿人口,缺人才吗?不缺,但是为什么真正有世界影响力的文人墨客或是科学大家却寥寥无几呢?其中的原因很多,但是其中一个就应该是这浮躁、急于求成的社会风气对整个学术界的恶劣影响。所以,大力提倡学术诚信是必须做的事,这会加强大学里的学术氛围,虽然这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久而久之,我国的学术方面的巨大成就将会指日可待。最后,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一批一批走入社会,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岗位上工作,带来的不单单是知识和能力,还有潜移默化的精神素质。整个社会在受到这些精英分子日复一日的影

14、响下,社会风气也就在一天天地改善。4、 如何树立学术诚信(1) 构建学术自由的氛围 构建完善的诚信学术的氛围,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术研究者们投身于学术研究,心无旁骛。对于这一点,会有两个方面的影响因素:第一、主观方面,现在有部分学者追求名利,一心希望自己可以“一举成名天下知”,但是往往这样急于求成的心态就成就不了好的研究,学术研究是很考验耐心和毅力的。第二,客观方面,学术研究的边界过窄,换句话说,学术自由因为政治、社会等因素而受限。前者是没有办法预期和主动改变的,但是后者可以。 何谓学术自由?学术自由是学术研究者个人根据自己的学术倾向、学术标准从事教学、研究的自由,通过言论和写作、出版著作等

15、形式在学术活动中支持他们基于研究证明是真实的观点的自由。它包括了学者们组建、参加学术团体的自由。它也包括了学者们通过出版、口头交流、通信、参加学术研讨会等形式与本校、外校以及其他国家的学者们进行学习交流的自由。 美爱德华.希尔斯著.李家永译.学术的秩序当代大学论文集M.商务印书馆.2007年出版.第279页.与此同时,学者个人不会因为上述的活动而使得他们应有的权利受到损害。 大学历来就和国家政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学术自然也牵连其中。大学需要国家的财政来支付教师额薪水、修建和维护校舍、管理图书馆、添置实验设备以及其他各种服务。这种情况下,说大学脱离于政治控制是很不现实的事。但是政府应该对大学的自

16、治有所尊重,也就是说,应当对学术的自由尽可能地尊重。这样做,将极大地给予学术研究者们信任和信心,大大增加学术成果的诞生,而这些成果也将积极地反作用与政府的决策。通过这样相辅相成的方式,我们才能合力构建更好的社会。(2) 加强大学生诚信素质教育 学术大多在高校进行,因为只有在高校,才会有强大的研究队伍,完备的图书馆资源、优秀的师资力量以及志同道合的同窗。而且不同于企业为了追求利益而进行的企业科学研究,大学的学术研究的目的就单纯多了。所以我国绝大多数的学术研究是在高校进行的。所以要重塑学术诚信,必须在大学里开始。而从事学术研究的人员从本科生到院士各个层面,这些研究者的共同点是他们的一切都是从大学本科生入学开始的。教育学上有一句话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本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