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2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108153 上传时间:2017-10-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2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校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2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校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2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校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创造性 229-创 造 性 (creativity):是 指 人 们 应 用 新 颖 的 方 式 解 决 问 题 ,并 能 产 生 新 的 、 有 社 会价 值 的 产 品 的 心 理 过 程2.陈述性知识 164-指 个 人 具 有 有 意 识 的 提 取 线 索 而 能 直 接 陈 述 的 知 识 , 是 用 来 描 述 世 界 , 回答 “世 界 是 什 么 ”问 题 的 知 识 。3.个别差异 422-指人的心理个体差异,是一个人在先天素质基础上,在环境和教育影响下,通过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所形成的不同于别人的心理特点。4.心理冲突 291-又称心理失衡,属轻微的心理异常。指个体在有

2、目的活动中,存在多个相排斥的情绪、动机、价值观,无法整合时的一种矛盾心态5.激励 343-指个体在追求既定目标时的意愿程度,就是调动主题行为积极性的过程。1优秀的教师通常具有什么样的人格特质?请以自己为例寻找自己具有的优秀的人格特征。53(成熟的自我意识。崇高的品德和正确的人生观。有职业特色的需要、兴趣和价值观。有创新精神。良好的性格)2期末考试临近,有的同学由于平时不努力,只好临时抱佛脚, 197 违反记忆规律:一、组织有效地复习(及时、多样化复习,合理分配复习时间、阅读和尝试回忆交替、选个人特点学习方法、避免记忆互相干扰)二、利用外部记忆手段(笔记、卡片)两个秀才 A、换角度思考。A、认知

3、因素(自我评价偏低。 存在不合理的认知方式和信念(包括: 绝对化、过分概括、糟得很)B、培养积极心态1、自我意识 P105对 自 己 的 认 识 和 评 价 , 包 括 对 自 己 心 理 倾 向 、 生 理 状 况 的 认 识 与 评 价 。 是 人 对自 己 身 心 状 态 及 对 自 己 同 客 观 世 界 的 关 系 的 意 识 。 自 我 认 识 、 自 我 体 验 、 自 我 控 制2、心理发展 P71 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有规律的心理变化,称之为心理发展。连续性与阶段性、方向性和顺序性、不平衡、普遍性和差异性、关键期3、挫折 P367 是 指 人 们 在 有 目 的 的 活 动 中

4、 , 遇 到 无 法 克 服 或 自 以 为 无 法 克 服 的 障 碍 或 干 扰 , 使其 需 要 或 动 机 不 能 得 到 满 足 而 产 生 的 障 碍 。4、成就动机 P355 是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美状态的动机,即一种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力求取得活动成功为目标的动机。如:具有这种动机因素的学生就能刻苦努力战胜学习中的种种困难和障碍取得优良成绩。5、归因 P366即归结行为的原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成 功 时 , 个 体 倾 向 于 内 归 因 , 失 败 时 , 个 体 很 少 用 个 人 特 征 来 解 释 , 而 倾

5、 向 于 外 归 因 。 能 力 高 低 ,努 力 程 度 , 任 务 难 易 , 运 气 好 坏 , 身 心 状 态 , 外 界 环 境 。6、问题解决 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7、认知-发现说 布 鲁 纳 学习的 3 过程:获得、转换、评价8、人格障碍 人 格 特 征 显 著 偏 离 正 常 , 使 患 者 形 成 了 特 有 的 行 为 模 式 , 对 环 境 适 应 不 良 , 常 影响 其 社 会 功 能 , 甚 至 与 社 会 发 生 冲 突 , 给 自 己 或

6、社 会 造 成 恶 果 。9、需要 需要(P346):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主观状态,它是人脑对生理的或社会的要求的反映。10、从众 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11、定势 是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影响解决问题时的倾向性。12、案例教学 案 例 教 学 是 一 种 通 过 模 拟 或 者 重 现 现 实 生 活 中 的 一 些 场 景 , 让 学 生 把 自 己 纳 入 案例 场 景 , 通 过 讨 论 或 者 研 讨 来 进 行 学 习 的 一 种 教 学 方 法 , 主 要 用

7、 在 管 理 学 、 法 学 等 学 科 。13、心理冲突 是 指 个 体 在 有 目 的 的 行 为 活 动 中 , 存 在 着 两 个 或 两 个 以 上 相 反 或 相 互 排 斥 的 动 机时 所 产 生 的 一 种 矛 盾 心 理 状 态 。14、动机斗争 P354 多种动机因矛盾形成冲突、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多重趋避冲突15、气质类型学 四 液 说 、 激 素 说 、 体 型 说 、 血 型 说 、 活 动 特 性 说16、激励的要素 需要、动机、成就动机、内容型激励理论-马斯洛17、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18、创造性的心理结构 p230 认知

8、因素 (知识、思维) ,动机因素,人格因素(智力、好奇、冒险、自信)19、搞高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技术 p407 角色转变、教学反馈、现场指导 20、知识的分类 p164 意义(主观、客观) ,表征(陈述性、程序性)21、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p166 陈述性知识能被语言描述,5W, 程序性知识不仅是语言描述,还是人怎样解决问题、如何做事的知识(投桃报李、礼尚往来)区 别 : 第 一 , 陈 述 性 知 识 是 “是 什 么 ”的 知 识 , 以 命 题 及 其 命 题 网 络 来 表 征 ; 程 序 性 知 识 是 “怎样 做 ”的 知 识 , 以 产 生 式 来 表 征 , 。 第 二 ,

9、 陈 述 性 知 识 是 一 种 静 态 的 知 识 , 它 的 激 活 是 输 入 信 息 的 再现 ; 而 程 序 性 知 识 是 一 种 动 态 的 知 识 , 它 的 激 活 是 信 息 的 变 形 和 操 作 。 第 三 , 陈 述 性 知 识 激 活 的 速 度 比较 慢 , 是 一 个 有 意 的 过 程 , 需 要 学 习 者 对 有 关 事 实 进 行 再 认 或 再 现 ; 而 程 序 性 知 识 激 活 的 速 度 很 快 , 是一 种 自 动 化 了 的 信 息 变 形 的 活 动 。22、人格的基本特征 P309 人格具有整体性、独特性(人心不同)和共同性、稳定性(本

10、性难移)和可变性、社会性和生物性等特征。23、记忆的分类 记 忆 的 类 型 有 : 内 容 分 类 ( 形 象 记 忆 型 、 抽 象 记 忆 型 、 情 绪 记 忆 型 和 动 作 记忆 型 ) , 目 的 分 类 ( 无 意 、 有 意 ) , 时 间 分 类 ( 感 觉 、 短 时 、 长 时 ) ) 。24、动机和行为的关系 p350 动机与行为关系复杂性(同一行为有不同的动机,相同的动机有不同行为,同一体上,动机多样化) 动机与行为效果关系的复杂性(好心办坏事) ,动机与行为效率(非线性)25、教师威信的变化 P60 威信形成后很稳定,失去威信的主观因素(1、安于现状,求知欲低。

11、2 思想保守因循守旧,3 教育态度消极,冷漠)26、利用感知的内在规律,促进陈述性知识的获得 p175 (明确目的,让感知过程清晰,2 安排对象与背景的关系,凸显对象,3 形象与语言正确结合,使感知更加迅速完善)27、有效教学的理念 P390 1、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2、关注教学效益。3、关注可测性和量化。 3、有反思意识。5、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28、教学反思的作用 P410 1、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能。2、营造浓烈的教学研究氛围。3、促进学生学习。 反思是自我质疑提高的手段。第二部分:基本原理及其应用1、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及培养。P222A.情境因素(1、刺激模式,问题呈现时的形态,与

12、认知背离时,问题越难。2、问题的信息量要恰到好处。3、问题的具体性,问题越抽象,越难解答,例如色彩和水果的)B.心理因素(1 认知因素(问题表征、知识多少、生活经验、定势(贬义) ,功能固着)2、情绪与动机。3、人格因素(智力、人格特点:乐观坚定) ) 建立接纳意见的氛围。 鼓励学生仔细界定问题 教师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 鼓励多角度提出假设 评价假设的优缺点 考虑影响因素 提供解决问题的机会,给反馈。2、如何加强知识的保持。P197一、组织有效地复习(及时、多样化复习,合理分配复习时间、阅读和尝试回忆交替、选个人特点学习方法、避免记忆互相干扰)二、利用外部记忆手段(笔记、卡片)3、影响品德形成

13、的因素及道德行为的培养。一、遗传因素(潜在因素 1、素质影响惹得智力,进而影响品德。2、通过气质影响人格进而影响品德3、性别)二、环境和教育(家庭(家长职业文化,期望和教养方式,家庭氛围)学校、社会三、主观因素A、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避免好心干坏事)B、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了解行为的社会意义,自愿练习。提供榜样供模仿。创设重复良好行为的情境,避免重复不良行为的机会。使其明白练习的目的意义。纠正不良习惯4、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其在大学生激励中的应用。 (362,373,374)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否完成某一行为的判断。班杜拉认为,人的自我效能感直接决定了人进行某种活动时的动机水平自我效能感具有

14、如下功能:决定对活动的选择。人倾向于避开认为超出自已能力的任务,而去从事认为自 c 有能力处理的事情。因此,恰当地评价自身能力对成功具有重要价值。对自我效能作过高或过低的评估,都会带来麻烦。决定人对活动的努力和坚持性。在面临困难时,自我效能感决定人付出多少努力,坚持多长时间。自我效能感越强,付出的努力会越多,坚持的时间会越长。影响人对困难的态度。,高自我效能感者,困难面前愿意接受挑战,接触有潜在威胁的仔务时不焦虑,任务繁重时也很少有痛苦,这种人容易成功。低自我效能感者,躲避困难任务,困难抑前放松努力并轻易放弃,降低抱负水平,经历更多的焦虑利!痛苦,也少容易失败。影响人同环境互动的思维方式和情绪

15、反应。在解决闯难问题时,高自我效能感合倾向于将失败归结于努力不够,低自我效能感者倾向将失败归因为能力不足;高能感会将注意力聚焦于环境上低感者思维会停留在自身不足,这不利于能力的发挥。有许多因素影响人的自我效能感:个人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说服情绪和生理状态5、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P286A、个人因素:(生理原因(遗传因素、躯体缺陷、大脑病变、神经系统不健全)B、认知因素(自我评价偏低。 存在不合理的认知方式和信念(包括: 绝对化、过分概括、糟得很)6、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 (293)一、适应性心理(角色转化期心理不适应,调整不好容易抑郁、焦虑、嫉妒、自卑、退缩)二、情绪心理问

16、题(忧郁:长时间提不起精神。嫉妒:比较不如人,产生的情绪。 焦虑: 过度持续的担心)三、自我认知问题(自卑、自负、虚荣)四、人际关系问题(人际关系不适、社交不良、心灵封闭)五、恋爱问题(爱情困惑、失恋困惑)六、性心理问题(手淫、过早性行为)七、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独生子女、贫困生(自卑、自尊强,自我保护,非常敏感,希望被接纳,封闭) 、毕业生)7、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措施。 (305-308)一建议:建立正确的自我认识,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二、用自己的话说:用积极心态对待外界事物,创造一个良好和谐的外部环境三、坚持健康明的生活方式。四、正确看待压力。五、合理宣泄情绪。六、对青春期和性成熟状态的良好适应。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二、优化大学生的成长环境。三、建立心理咨询机构。四、提高大学生的挫折耐受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