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制度建设(刘学军)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01076863 上传时间:2019-09-26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9.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制度建设(刘学军)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政治制度建设(刘学军)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政治制度建设(刘学军)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政治制度建设(刘学军)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政治制度建设(刘学军)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制度建设(刘学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制度建设(刘学军)(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加强社会主义 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完善政治制度当前和今后绕不开躲不过的关键问题 2012年11月8日十八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近期奋斗目标) 2013年11月9日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制度) 2014年10月8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 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制度权威的关键少数) 2014年10月20日四中全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制度权威),2,3,改革并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是改革和完善各方面制度的关键 80818讲话 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86年在全体人民中树立法制观念 恐怕再有30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

2、。92年南巡谈话,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2014217讲话 在一个国家的各种制度中,政治制度处于关键环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首先是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信。 纪念人大60周年讲话,政治制度在制度体系中处于关键环节,4,4,站在新历的史起点上,该如何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行新的布局谋篇(这一布局谋篇的重点和方向应该是什么?这一布局谋篇面临的具体问题有哪些?如何破解?),问 题 :,5,5,我们该

3、如何进行研究?,过分渲染一种亟待除去的东西的丑恶和过分渲染一种亟待实现的东西的美好,也许在宣传上是非常必要的,但同样会妨碍科学上的认识。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6,一、内涵与向度 我们要建设的应该是什么样的政治制度,6,7,解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使之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7,8,8,(一)鲜明指向必须符合“现代化”要求 1、利益配置机制的变革的现代化进程的构成部分 一般而言,从历史的角度来透视,广义而言,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18世纪中后期)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这一变革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的

4、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的大转变过程,它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相应变化。狭义而言,现代化又不是一个自然的社会演变过程,它是落后国家采取高效率的途径(其中包括可利用的传统因素),通过有计划地经济技术改造和学习世界先进,带动广泛的社会变革,以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和适应现代世界环境的发展过程。,9,9,2、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制度不是一朝至善 个案资料 英国:1867年改革法案赋予自治市全体固定公民选举权,从而使人数众多的工人阶级第一次获得了选举权利。 1884年自由党在首相威廉格莱斯顿的领导下通过了1884年改革法案,赋予农业工人选举权利。1924年通过社会保

5、障法。1968年议会批准富尔顿报告对文官制度改革,撒切尔、梅杰对文官制度改革的继续等。 美国:1787年,制宪会议通过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883年,国会通过彭德尔顿联邦文官法;1910年出台联邦反腐败法;1920年,国会第十九条修正案写入联邦宪法,广大妇女获得投票权;1957、1964年通过的民权法案,禁止阻碍或剥夺黑人投票权利的行为,宣布在公共设施如餐馆、车站、旅馆等实行种族隔离是违法的,也不得以种族、肤色、宗教、性别、国籍为由在雇佣上给予歧视,同时也保护公民的选举权;1969年尼克松的“新联邦主义”(让权力、资金、责任从华盛顿流向各州和人民)等。,10,3、基本定型的 现代政治制度主要元素

6、,民主:选举的规范有序,参与的全面有效,信息的充分公开,权利(特别是政治方面)的有力保障,责任的明确清晰。,法治:核心是确立宪法和法律的绝对权威,具体是政治活动有法可循,关键是能够严格依法办事即权力和权利的运行、行使规范化。,系统:结构功能合理,机构运行有序,人员选用规范,体制调整及时。,稳定:社会保障充分,利益诉求渠道畅通温和有序,社会结构比较合理且少变迁,权力交替依法且平稳,权力监督机制健全且有效。,,人大六十年讲话提到的八个能否,参考资料:八个能否 评价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有效的,主要看国家领导层能否依法有序更替,全体人民能否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人民

7、群众能否畅通表达利益要求,社会各方面能否有效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国家决策能否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各方面人才能否通过公平竞争进入国家领导和管理体系,执政党能否依照宪法法律规定实现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权力运用能否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12,(二)根本方向必须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现代化进程中的各种制度模式,马克思恩格斯逻辑理路中的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蕴意,秩序:利益配置的有序化 效率:利益配置的结果与成本 公平:利益配置的公正与平等 参与:各利益方的充分参与,应然:利益配置由国家向社会的回归。 宣言:第一步;自由人联合体。 法兰西内战:公社这是社会把国家政权重新收回,把它从统治社会、压制社会的力量变

8、成社会本身的生命力。 实然:权力所属;为谁行权;有效监督等。,英国模式,法国模式,美国模式,后发模式,德日模式,13,隐性结构:民主政治文化,基础结构(原则):三者有机统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主干结构: 四大制度体系,体现上述向度要求的当下我国政治制度架构,14,14,政 治 结 构,不同利益群体,政 党,甲,乙,丙,丁,保证:当下利益配置的公正、有序;最终走向自由人联合体。,人大60年讲话提出的四个能够:能够有效保证人民享有更加广泛、更加充实的权利和自由,保证人民广泛参加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能够有效调节国家政治关系,发展

9、充满活力的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增强民族凝聚力,形成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促进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促进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促进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能够有效维护国家独立自主,有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福祉。,制度功能,15,15,二、历史与现实 为什么要建设这样的政治制度,16,(一)历史启示: 没有现代政治制度跟进保障的现代化不可能成功,谭嗣同,康广仁,林 旭,杨深秀,杨 锐,刘光第,17,17,(二) 现实挑战: “当下中国现代化”的要求 全部问题的基点在于:总体上看,我们国家和社会正处于由现代

10、化早期阶段向后期阶段“转段”的“过渡地带”。相应地,政治制度必须满足这个“过渡地带”的要求。,中期阶段: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提升,利益格局重大变化;集中或集权模式遇到强有力的社会冲击,民主化法治化要求日甚。,过 渡 地 带,早期阶段:工业化、城镇化为主要标志的经济社会超常发展;集中乃至集权模式的强力推进。政府(政党、甚至个人)决定性作用。,后期阶段:工业化、城镇化完成并向纵深发展(后工业化等);社会利益关系格局定型,民主化法治化完成。市场(社会、民众)决定性作用。,18,过渡地带能否量化分析,1000-3000美元区间 第三波30余个国家中有一半的国家1976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10003000

11、美元之间。如果在七十年代中期有一位社会科学家想要预测民主化的前景,他只要扳一扳手指,算一算在1,000美元到3,000美元过渡带中的国家就能预测得很成功。 第三波,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72页。,中等收入陷阱: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2012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100美元,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偏上国家的行列。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存在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像巴西、阿根廷、墨西哥、智利、马来西亚等,在20世纪70年代均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直到2007年,

12、这些国家仍然挣扎在人均GDP3000至5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并且见不到增长的动力和希望。,19,19,我们处于过渡地带之中 但不能拘泥于数字分析,贫 富 差 距,社 会 矛 盾,腐 败 现 象,认 同 弱 化,20,1、公共决策 科学化民主化视角,2012年7月28日,江苏启东。结果:南通市人民政府决定,永远取消有关王子制纸排海工程项目。,年月日,十几个业主组成“厦门环保志愿者联盟”,阻止尚未兴建的项目上马。 年月,中科院院士、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联合 名全国政协委员提交“关于厦门海沧项目迁址建议的提案”,将业主们的抗争和项目的问题传至庙堂深处。 环评启动。年月日,厦门市政府发布环评报告简本,

13、并启动公众参与程序。最终项目迁建漳州。,21,2、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的视角,3、更好满足当下公民政治参与的视角 ( 孟 连 个 案 ),22,时任云南省委副书记李纪恒:“对党充满感恩之情,待人善良温和的傣族群众,拿起了刀斧棍棒,与警察对抗,用暴力维护自己的权益。这件事情必须引起我们当政者的深刻反思,必须引起各级干部铭心刻骨、灵魂深处的反省!” 李纪恒认为,群众利益诉求反映机制不健全,群众没有地方讲话,反映的情况得不到处理,是这起冲突事件带给广大领导干部的一个重要教训。“要建立健全群众利益诉求的反映机制,让群众有地方讲话。”,2008年7月,云南,23,(三)旗帜与道路: 闯出社会主义政治制

14、度的成功之路 反证背离马克思主义政治发展逻辑的政治制度实践教训,代表性作品: 论我国革命 我们怎样改组工农检察院 给代表大会的信 ,涉及的主要问题 党政关系;权力集中;权力监督。,最终失误乃至失败的简要分析: 业绩问题;同质文化支撑问题;组织结构合理性问题。,24,党政关系 斯大林认为,由于苏联共产党“得到多数的工人和一般领导者的信任”,所以它“有权代表这个多数来领导政府机关”(斯大林全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第9293页)。这导致了苏共对政府机关的直接干预,甚至代替政府机关行使管理权。 赫鲁晓夫时期成立的党的农业党委和工业党委,就使得二元化的党政领导体制进一步强化,农业党委直接向

15、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发号施令,而工业党委则直接抓企业管理。 危害:以党代政,党内政治生活行政化,科层机制进入党内,权力向党的一把手集中。,25,权力约束 列宁的探索与实践 1920年俄共(布)第九次全国代表会议曾设立了中央监察委员会,同中央委员会平行。监察委员会由党内最有修养、最有经验、最大公无私并能够严格执行党的监督的同志组成。党的代表大会选出的监察委员会有权接受和协同中央委员会审理一切控诉,必要时可同中央委员会举行联席会议或把问题提交党的代表大会。 后来的变化 1934年1月,联共(布)十七大专门作出决定,将中央监察委员会改名为党的监察委员会(即“ep K K”改为“Ko o K”),并规定委派一名中央委员会的书记为其领导者。这样,监委已经不再是中央的机构了。1939年3月,十八大对党章作了进一步修改,决定把党的监察委员会再次改名为附属于联共(布)中央委员会的党的监察委员会 (K o K ())。党章明确规定,党的监察委员会是联共(布)中央委员会的下设机构。 问题:专权。权力私用。党和国家(地方)命运系于个人而非制度。,26,业 绩 1991年7月,苏联科学院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