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眼神经麻痹常见病因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1076695 上传时间:2019-09-26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9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眼神经麻痹常见病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动眼神经麻痹常见病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动眼神经麻痹常见病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动眼神经麻痹常见病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动眼神经麻痹常见病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眼神经麻痹常见病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眼神经麻痹常见病因资料(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动眼神经麻痹,解剖,动眼神经副核(一般内脏运动纤维),动眼神经核 (一般躯体运动纤维),动眼神经,脚间窝,海绵窦外侧壁,眶上裂,上、下、内直肌,下斜肌,上睑提肌,(一般内脏运动纤维)睫状神经节,睫状肌,瞳孔括约肌,动眼神经脑干内部分,动眼神经核在中脑内比较长,从上向下依次为E-W核、支配提上睑肌、上直肌、内直肌、下直肌及下斜肌核团 动眼神经核发出的纤维在中脑内合成动眼神经前行,经过红核、黑质,由大脑脚脚间窝穿出,动眼神经后颅窝段,动眼神经走行于大脑后动脉及小脑上动脉之间,其后有与后交通动脉伴行,而这三支血管是动脉瘤的好发部位,所以颅内动脉瘤常常可以导致动眼神经麻痹,动眼神经中颅窝段,也称海绵窦

2、段。 动眼神经进入海绵窦以后,与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和三叉神经第1、2支受损的关系密切,所以海绵窦病变常常导致以上神经的联合损伤(海绵窦综合征),动眼神经眶上裂段,在眶上裂与IV、V1及VI伴行,所以眶上列的病变可以导致上述神经的联合损伤,动眼神经眶尖段,与II、IV、V1及VI伴行,所以眶尖的的病变可以导致上述神经的联合损伤,概述,动眼神经麻痹是神经科的常见的综合征 其病因复杂 从脑干到眶内的任何部位病变都可以导致动眼神经的不全或完全性的麻痹 血供不丰富,所以血管的病变,尤其是微小血管的病变常常可以累及动眼神经,常见临床综合征,动眼神经核上性麻痹,动眼神经为双侧大脑半球支配,故核上性

3、病变不发生动眼神经麻痹。,动眼神经核性麻痹,动眼神眼内肌与眼外肌多不同时受损,支配眼外肌的动眼神经核支配双侧眼肌,故核性很少单独损害一眼,多为双侧完全或不完全性麻痹。由此经位于中脑导水管腹侧中央灰质中,眼内肌与眼内肌神经核分开。提示:,动眼神经核性麻痹,如果一侧动眼神经所支配的眼内、外肌完全麻痹,而对侧眼肌完全正常,多为非核性损伤。 如果动眼神经支配的一部分眼肌受损,眼内肌保持正常,同时有对侧眼外肌不全受损,则可能是核性损害。,动眼神经核性麻痹,总之,动眼神经核性病损临床表现特点:动眼神经麻痹多为双侧性、不完全性和其他中脑病损的体症等。,动眼神经周围性麻痹,动眼神经从脚间窝出颅,行于小脑上动脉

4、和大脑后动脉之间,后交通动脉外侧。沿蝶鞍后床突外侧穿出硬脑膜入海绵窦,沿该窦外侧壁上缘前行,经眶上裂出颅,入眼眶支配眼外肌。上述通路任何部位病变均引起动眼神经麻痹,多为完全性麻痹。,1、动脉瘤,动眼神经出脑干后穿行于大脑上动脉与小脑后动脉之间,其后有与后交通动脉伴行,此处的动脉瘤压迫或破裂可致动眼神经麻痹。颈内动脉与后交通动脉交界处易患动脉瘤,亦可导致动眼神经损伤。,2、海绵窦综合征,由于第III、IV、VI、V1脑神经穿出脑干后,通过海绵窦的外侧壁,因此海绵窦病变可引起以上脑神经麻痹, 其原病因多为海绵窦动脉瘤 海绵窦血栓形成,常为面部、鼻窦、眼眶等感染性疾病扩散而并发海绵窦感染综合征。,眶

5、上裂与眶尖综合征,第III、IV、VI、V1脑神经穿出海绵窦后,经眶上裂进入眼眶内,因此眶上裂综合征与海绵窦综合征在临床表现基本相同而不易区别。但外展神经早期受损为眶上裂综合征 的特点。因为外展神经位于III、IV、 V1脑神经的内侧,故海绵窦综合征外展神经受损相对较晚。该病的病因多为骨折、肿瘤、出血等。 眶尖综合征除此3对脑神经损害外,常伴有视力障碍。,糖尿病合并动眼神经麻痹,糖尿病眼肌麻痹可见动眼、外展、滑车神经麻痹,动眼神经麻痹占多数,可能是动眼神经受大脑后动脉、眼动脉分支及硬脑膜下垂体动脉血液供应,其侧支循环不丰富,当出现血管闭塞时,神经内膜微血管继发性缺氧易致动眼神经受损。,糖尿病合

6、并动眼神经麻痹,此类动眼神经麻痹多为眼外肌受累,眼内肌一般不受累,这因为交感纤维在神经干外部,故对压力敏感,其血供主要来自软脑膜的丰富吻合支。而中央部血供来自眼动脉的供养血管,所以糖尿病引起的神经营养血管缺血仅影响神经干的中央部,外部不受累。,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又称Tolosa-Hunt综合征)本病典型的临床特征为: (1)一侧球后或眼眶剧烈疼痛; (2)颅神经受损有III、IV、VI,三叉神经第I、II支损害,瞳孔和视神经可有损害; (3)症状可持续数天或数月; (4)间隔数日或数年后复发; (5)除外海绵窦附近病变; (6)类固醇治疗有效。,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本中老年人多见,男性稍多,

7、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病程平均4个月。起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 患者可有额、颞部头痛或眼眶痛,单侧为主;绝大多数患者在头痛一段时间后才出现眼肌麻痹,间隔时间由数小时至3个月,这就提示我们对于头痛的患者,要仔细检查眼肌麻痹的体征,特别是头痛数月的患者。,非特异性动眼神经炎,这是一个排除性的诊断 单个颅神经炎以外展神经最常受累,也可单独损害动眼神经,先天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出生以后就出现的动眼神经麻痹 动眼神经的不完全的麻痹,常常累及提上睑肌,动眼神经鞘瘤,好发于动眼神经海绵窦段 动眼神经完全麻痹 头痛、恶心呕吐等高颅压的表现 邻近结构受侵的相应表现 头颅MRI薄层扫描对诊断微小病变的重要意义,重症肌无力,动眼神经的不完全麻痹 常常出现的提上睑肌的麻痹,很少累及瞳孔括约肌 晨轻暮重现象,新斯的明实验阳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