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好学》主题班会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101076489 上传时间:2019-09-26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勤奋好学》主题班会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勤奋好学》主题班会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勤奋好学》主题班会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勤奋好学》主题班会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勤奋好学》主题班会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勤奋好学》主题班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勤奋好学》主题班会(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们很少见到的一些人,他们的教室,他们的教室,他们的宿舍,他们的食堂,我很穷,但我很刻苦,渴望知识,我们都想读书!可是,我们背负的却是硕大的箩筐、幼小的妹妹而不是书包!,11岁的刘小环为了能上学,每天去给一家窑厂背砖坯,她每次背16块,重40公斤,走140米,能够得到3分3厘的工钱。要知道,她才是一个只有11岁的孩子啊!知道她为什么把目光投向了地面?因为生活的重负已经压得她瘦小的身躯直不起脊背!尽管如此,她仍旧守望着一个信念我要去上学!,我好想读书! ! !,环境异常艰苦的他们都那么渴望学习, 身处优越条件的我们每天都在做些什么呢?,自古以来,中华民族推崇的人生理想,是追求有所作为;看重的是

2、立身之本,是真才实学;认定的是成才之路,是发愤学习。中国人重视读书、勤奋好学,已成为世代相传的优良传统。中国民间有许多关于学习的格言,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活到老,学到老”等,也流传着很多古人珍惜时间、发愤苦读的故事。,悬梁刺股的故事,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 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另一头系在头发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

3、,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 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这就时孙敬悬梁的故事。,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 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 古代中国很重视读书,于是就有了孙敬的头悬梁、苏秦的锥刺骨。,凿壁借光的故事,汉朝时,少年时的匡衡,非常勤奋好学。由于

4、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挣钱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不过,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匡衡心痛这浪费的时间,内心非常痛苦。他的邻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几间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气,对邻居说:“我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否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邻居一向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恶毒地挖苦说:“既然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非常气愤,不过他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邻居家的烛光就从这洞中透过来了。他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渐渐地把家中的书全都读完了。 匡衡读完这

5、些书,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他想继续看多一些书的愿望更加迫切了。附近有个大户人家,有很多藏书。一天,匡衡卷着铺盖出现在大户人家门前。他对主人说:“请您收留我,我给您家里白干活不报酬。只是让我阅读您家的全部书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了他借书的要求。 匡衡就是这样勤奋学习的,后来他做了汉元帝的丞相,成为西汉时期有名的学者。,说点什么呢?,请同学们结合刚才看的这两个故事谈谈自己的感想!,我们要紧握勤奋的钥匙,打开知识的宝库,把万物化为黄金,把理想变成现实。 古今中外,凡是有成就的人,无一不是通过勤奋这条路,无一不是付出了无数心血和汗水。,汗水是滋润灵魂的甘露, 勤奋是理想飞

6、翔的翅膀。,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这个当年被校长认为“干什么都不会有作为”的笨学生,经过艰苦的努力,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创始人和奠基人,成了现代最杰出的物理学家。正像历史学家认为17世纪下半叶是牛顿的时代那样,人们常把20世纪的上半叶看成是爱因斯坦的时代。因为他的相对论开创了物理学的新纪元,几乎整个20世纪物理学的创造历程,都有他的巨手在指引着前进的方向。,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每个人的条件稍有差别,但上帝是公平的,他赐予了我们每一个人一把开拓未来的利器勤奋。只不过很多同学没有注意到,有的同学却合理的利用了。所以,今天大家成绩出现差异的最大原因,就在于看谁更好的利用了勤奋的力量。 勤奋是衡量一个人的底线。

7、 穷人有两种:一种人穷但志不短,每天都在勤奋的工作,为了更好的生活积极向上。这样的人赢得了他人的尊重。还有一种人穷且毫无上进心,得过且过的熬日子,这样的人没有人看的起,久而久之还会成为社会的累赘。同样是穷人,却因为勤奋与否获得了不同的精神境界和评价,这,就是勤奋的力量。,作为学生亦是如此,种种原因导致的学习成绩不理想,没有人会笑话你,但如果放弃了勤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在别人的眼中,你就只能是一个和尚,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懒和尚。一个聪明的人不勤奋是小聪明;一个聪明的人勤奋,可成大器;一个不聪明的人勤奋,总有一天会获得该有的荣耀;一个不聪明的人也不勤奋,即使天上掉肉包子的时候不被饿死,也会被砸

8、死! 看看你周围的同学,谁是最勤奋的,把他当成你的参照物,拼命的追赶吧!谁又是等着天上掉肉包子的,不能救他,就离他远一点。勤奋可以激励,懒惰也会传染。把勤奋作为衡量一个人的底线,也让我们对自己和他人有了更清醒的认识。,要把勤奋看成发掘自己潜力的法宝。 勤奋不仅可以弥补我们先天的不足,还可以更好的开发脑袋中知识尚未到达的领域。脑子越用越灵的“用”就是勤奋,“灵”就是被进一步开发的潜力。记住,开发自己的潜力不能依赖任何人,没有谁比你更了解你自己。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勤奋呢?“头悬梁,锥刺股”也许不切实际,但每天早一点起床、跑操前背几个英语单词、进入教室早点安静下来进入学习状态、课间操记几个数学公式、

9、午休前整理一下上午的学习笔记、晚休时回想今天学了点什么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就是勤奋的体现! 我们身边的很多人,很多同学就是凭借勤奋,更好的开发了自己的潜力,成为今天在学习上出类拔萃的人物。不要担心自己的勤奋没有效果,厚积薄发的过程是漫长的;何况,那些不够勤奋的人也没有积攒下什么可以炫耀的东西啊!,学习要勤奋,但不注意学习方法就是死学。 合适的学习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这就是我们为什么看到有一些学生好像“不勤奋”成绩却十分优异的原因。所以,紧张的学习之余,看看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需要调整,或采取什么更好的学习方法,是很有必要的。俗话说的“磨刀不误砍柴工”和古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都是这

10、个意思。 但在自己成绩不理想的时候,不要把所有的原因归结到方法上,还要注意前面提到的勤奋程度。“磨刀不误砍柴工”的“磨”,不是停下来等别人磨,而是自己磨,最好边走边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利其器”更是勤奋的体现,否则,只能属于投机取巧,而投机的东西永远不会长久的。,勤奋好学的人总是比别人付出了更多的心血,汗水。 当别人在休闲娱乐时,而爱迪生却在实验室里研究合适的灯丝。当别人在野外玩耍时,而华罗庚却在书房里认真地解奥秘的数学题。当别人在草地上尽情放风筝时,而爱因斯坦却为人们解除害人迷信。 俗话说得好:“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当初李白小时候贪玩,但又勤奋学习成为伟大诗人的含意吗?这就

11、是勤奋的来源。 勤奋的人总能开出一片天地 勤奋的人总有自己的思想 勤奋的人总能在自己消极时告诉自己说:“没关系,我一定会成功!“,“认真”做好老师布置的任务 学会过电影式的回忆法(晚休、课间小憩) 注意各时间段的复习内容(早晨,晚上) 定期梳理知识形成系统 把握记忆规律(尝试先记再理解) 学以致用(包括错题记录的使用) 利用好手头的资料(自己独立做,然后对答案) 弱课强补。 及时向任课老师请教 方法是死的,知识是没有生命的,但我们每一个活生生的个体,是有能力把两者灵活的揉和在一起,赋予其灵魂的。一旦你把握好这点,他们为你所产生的能量,难以估计。传说中的黑马,往往是注意到了这点而奔腾的。,几点建

12、议:,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也就是说万事都从简单的小事开始,从日常的点滴开始。而我们要有所作为就要利用好现在的学习机会,努力提高自己的成绩。只有积累了足够的知识方能迈出扎实的成功步伐!,语文 (1)要复习生字、生词。 (2)做好课文后的“思考和练习” (3)默写要求背诵的课文 (4)多看自己的作文 多看自己的作文,重温老师的修改和批语,总结自己作文时常犯的毛病 。也是新的提高,数学,确保数学书中每一条定理你都会证明,这是最基础的 平时作业的错题确保都搞懂了 最后才是拓展的题目,英语,复习要有条理性和针对性。 (1)、过教材:以教材为本,侧重于教材的复习与梳理,快速地过一遍 (2

13、)、串知识 将散落于书中的语言点进行整体归纳、小结,,英语,复习要有条理性和针对性。 (1)、过教材:以教材为本,侧重于教材的复习与梳理,快速地过一遍 (2)、串知识 将散落于书中的语言点进行整体归纳、小结,,物理,1、先看目录,(不要看书的内容)回想每一章节的知识点。 2、把重点的知识点背会 3、多做一些题目,要经典,不要难度,中考状元的成功经验,张璐介绍,自己从初中一年级开始,就非常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特别是在语文学习方面。她说,平时自己很喜欢看一些名著、百科全书,并把其中觉得特别有价值的知识记录下来,日积月累就是一笔知识财富。 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使张璐受益匪浅,在这次中考中,张璐的语文成

14、绩达到了1475分,也就是说,她的语文试卷仅仅丢掉了25分,是全市最高分。“所扣除的25分肯定是在作文上,因为我的基础知识部分没丢分,”张璐谈起语文非常自信。 张璐认为在平时的学习中,数学是自己的薄弱学科。但她对数学有着自己独特的方法。她说:“在学习数学时,我从一些最简单的题目做起,在做每一道题时我都会非常用心地想一想每一步的原因,在遇到相似题目我会努力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 外语方面,张璐从来不是死记硬背学英语,她善于在频繁的阅读中记忆。张璐从来不会拿出时间来特意背单词,她总是在大量的阅读中依靠单词的读音来记住单词。 在生活中体会物理的乐趣,是张璐学好物理的捷径。每次上物理课时,她都善于把生活中的实际现象与学习联系起来。记得自己在学习物理课的浮力一章时,很快就联想到自己小时候玩水时的情形来进一步证明课本上的结论,自然记得非常牢。,从今天开始,我们要精心敲击每一颗钉,精心地加上每一块板,精心地竖起每一面墙,用我的双手和 智慧建造一座属于我自己的漂亮的房子。要知道:我的学习我做主。,高一(30)班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