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制图标准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01076390 上传时间:2019-09-26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234.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线束制图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线束制图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线束制图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线束制图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线束制图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线束制图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线束制图标准(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奇 瑞 汽 车 有 限 公 司 企 业 标 准 Q/SQR.04.0762007 代替Q/SQR.04.076-2006 线束制图规范 2007-12-01 发布 2007-12-20 实施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 发布 Q/SQR Q/SQR.04.0762007 前 言 本标准以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前提,规定了线束要表达的主要内容及线束计算机制图图层、 线型及绘图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奇瑞公司AutoCAD绘图。 同时在格式和内容的编排上均符合GB/T1.1和GB/T1.2的规定。 本版标准相对于上版所做的修改为: 1. 增加插接器列表; 2. 取消了所有引用标准的年代号; 3. 连接表内容

2、进行了更改,并放在插接器旁边; 4. 取消了插接器空位里面的线号; 5. 增加了线束尺寸标注的内容。 本标准由奇瑞汽车有限公司乘用车工程研究一院提出。 本标准由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标准管理科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奇瑞汽车有限公司乘用车工程研究一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定华、曹尚贵、董明、夏寅远、宋立彬、雷永富、陈明业 本标准所代替的标准的历次版本为: Q/SQR.04.076-2006 Q/SQR.04.076-2003 Q/SQR.04.0762007 1 线束制图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线束要表达的主要内容及线束计算机制图图层、线型及绘图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奇瑞公司及相关

3、配套厂商AutoCAD线束制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QC/T 414 汽车低压电线颜色 Q/SQR.04.002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格式 Q/SQR.04.038 AutoCAD制图规范 Q/SQR.04.058 汽车零部件标记要求 3 术语 3.1 护套 用于安装插头或插座的注塑件。 3.2 插接件 插头和插座的统称。 3.3 插

4、头 插入插座可完成电器连接的插接件(包括电线附件的方法)。例如:接头、刀口、插销(见图1)。 3.4 插座 接受插头形成电子连接的插接件(包括电线附件的方法)。例如:插座、套管、插孔(见图2) 3.5 端子 插头或插座的统称。 3.6 插接器 插头或插座安装在护套内的组合件。 3.7 线束 由一根或数根电线、外覆保护层、插接件、插接器、固定卡子、支架等组成的连接电器件的线路总 称。 3.8 分支点 电线束中干线与干线或干线与支线中心线的交点。 3.9 Q/SQR.04.0762007 2 包扎 为保护线束,在一束电线的外面覆盖波纹管、布胶带、PVC胶带、电碳管或海绵胶条,这种状态称 为包扎,对

5、于胶带分为点缠、花缠、全缠等。 3.10 支线 线束中电线的末端没有包扎的部分或单根电线。 3.11 干线 电线束中两根或两根以上电线包扎在一起的部分。 3.12 接点 电线与电线的连接点,分别为打卡点、焊接点等。 3.13 节点 对线束接点、分支点以及固定点的统称,用N1,N2来编号。 3.14 线束长度 指测量点到电线终端的距离(不含护套)。 图1 图2 Q/SQR.04.0762007 3 4 制图要求 4.1 通用规定 4.1.1 图纸采用中英文两种语言。 4.1.2 所有文字采用 Q/SQR.04.038 规定的 0filament 层,hztxt.shx 字型文件,相应的 Text

6、 style 名称为 hz,文字宽高比为 0.67;所有英文字母必须大写。 4.1.3 橡胶件、水管、接头、线束护板等线束上零件的画法可采用简单的示意图画法(标注尺寸为真 实尺寸),但必须表达出零件的内容及零件与线束的装配位置关系,必要时,采用视图、剖视图等方法 进行表达(参见图 3)。 4.1.4 所有零件用引出线的方式标出零件的序号,标出线段要整齐,水平线段长为 10mm。图层采用 Q/SQR.04.038 规定的 0filament 层。 4.1.5 每个零件都有相应的零件号、零件图(标准件除外)。 4.1.6 所有零件都要用明细栏来说明。 4.1.7 技术要求、零件明细栏尽可能和总成或

7、零件图在同一张图上完成,也可分成同一图号几张图, 要标明共几张,第几张(图在前)。 图3 4.2 线束的主干与分支 4.2.1 线束采用多根直线段或部分带曲线段的直线段来表示,用直径为 2mm 的实心点来表示每个分支 点的位置及每个零件的位置,表示线束主干与分支的线条按 Q/SQR.04.038 4contour 层的规定。 4.2.2 线束长度标注于线束支干一侧,字高 2.5。 4.2.3 图纸上分支的走向必须能正确代表实物走向,必要时,采用视图、剖视图的方法表达。 4.3 电线 4.3.1 电线的线号填写在插接器旁边的连接表中、电线的未端,字高 2。当处于电线末端时,用合适 的圆里面加数字

8、表示。图层采用 Q/SQR.04.038 规定的 0filament 层(见图 4)。其余的信息见连接表。 4.3.2 连接表 连接表是线束连接、电线型号、电线零件号、电线路径以及插接器内所用盲塞信息描述的一个 说明表格; 连接表的线型、尺寸及文字要求按图 4。 4.3.3 插接器的详细信息见线束插接器数据库,见附件 1。 Q/SQR.04.0762007 4 图4 说明: a) PF: PIN FROM,端子号:接插接器不同孔位所标注的数字; b) NO.: NUMBER, 线号:电线的线号应与整车电器原理图中保持一致; c) PART NO.:零件号:插接器内导线或盲塞的零件号; d) C

9、OLOUR: 颜色, 电线及盲塞的颜色: G 绿色, R 红色, Y 黄色, Br 棕色, B 黑色, L 兰色, Gr 灰色,P 粉红色,Lg 浅绿色,V 紫色,O 橙色,W 白色,详细参阅QC/T 414; e) SIZE: 线径:电线的截面积应与整车电器原理图中保持一致; f) SPLICE:接点,此根导线另一端与其他导线连接在一起的连接点; g) TCVN: TO CONNECTER VIEW NUMBER,此导线另一端所在的插接器视图代号; h) PT: PIN TO,此根导线另一端所在插接器的端子号; i) TYPE: 电线型号,电线的种类及代号。 4.4 插接器 4.4.1 插接

10、器视图方向 插接器视图方向,如图5。 图5 4.4.2 插接器画法及孔位顺序 线束图纸仅画出实物A向视图表示插接器孔位,见图5。 如插接器孔位顺序没有标注,则按图6的方法标注。如有标注,按实际标注。字高2.5。 Q/SQR.04.0762007 5 图6 注:安装插座的护套采用单线框的形式表达,安装插头的护套采用双线框的形式表达。 4.4.3 插接器标志 插接器标志含以下内容:插接器编号,线对板插接器注明功能,线对线插接器注明对插端名称。此 项文字采用中英文对照的方式。字高2.5。参见图7。 图7 4.4.4 插接器列表 插接器列表是线束中所用插接器编号、插接器零件号、插接器在图中位置以及插接

11、器功能描 述的一个说明表格; 连接表的线型、尺寸及文字要求按图 8; 此列表位于图纸的左下角,底边与图纸内边框重合。 Q/SQR.04.0762007 6 图8 说明: CVN:CONNECTER VIEW NUMBER,插接器编号; CPN:CONNECTER PART NUMBER, 插接器零件号; POS: POSITION,插接器在图中的位置; CONN DESCRIPTION: 插接器功能描述; 4.4.5 插接件 线束上的插接件的编号以G*、B*(*代表自定义的数字)来表示,同时注明插接件的编号、名称, 并且插接件旁边附连接表进行描述。G*代表接地,B*代表接电源。具体格式见图9。

12、 图9 4.4.6 插接件的详细信息见线束插接件数据库,见附件 2。 4.5 线束覆盖件 4.5.1 线束包扎方式采用在线束分支、主干一侧以直径为 6mm 的空心圆里面填以不同大写字母或大写 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方式表达, 不加注释则表示没有任何包扎。 所包扎材料的耐温等级代码位于 包扎方式右侧。耐温等级代码如图 10。 代码 A B C D E F 耐温等级 (803) (1003)(1253)(1503)(1753) (2003) 图10 Q/SQR.04.0762007 7 4.5.2 如果同时用多种方式包扎(比如:室内线束部分位置在绒布花缠后,外面再加海绵点缠保护) 则多种包扎代号

13、同时标注线束分支的一侧,标注顺序为从内至外,并加以文字说明,如图 11。 图11 4.6 波纹管 线束波纹管的直径以能完全包住导线且保证导线的直径不小于线束波纹管内径的3/4为准。 4.7 线束卡 Q/SQR.04.0762007 8 4.7.1 线束卡采用示意图画法,但必须能够表达出线束卡的大致结构以及线束卡的方向。图层采用 Q/SQR.04.038 规定的 0filament 层。字高 2.5 号,参见图 12。 图12 4.7.2 线束卡采用引出线的方式标出零件序号,并将零件信息填写在明细栏内(参见图 13)。 图13 4.8 保险丝、继电器、电器盒 线束图中的电器盒可以是示意图,但必须

14、正确的表达保险丝、继电器、拔片器等各零件在电器盒H 上的相对位置;保险丝的画法与编号与原理图保持一致,同时采用表格的方式注明保险丝号、零件号、 容量、 及用途。 继电器要标明功能, 并采用引出线的方式标出零件序号, 在图纸明细栏内注明零件名称、 零件号,如图14。 Q/SQR.04.0762007 9 图14 4.9 线束标识 线束标识按 Q/SQR.04.058 要求,位置在线束不明显之处。线束图中其内容可不体现。标签的表示 用长为 12mm、宽为 6mm 的中英文矩形框表示。字高 2.5,见图 15。 图15 4.10 尺寸标注 为了更好的固定线束以及保护线束,线束的尺寸需要严格控制,尤其

15、是固定点的位置。线束上面每 个分支点或扎带都为一个节点,节点用N1,N2命名。每条线束设计时需要在所有的节点中确定若干 个定位点,尺寸标注时应以定位点为基准进行尺寸标注,如图16。 接点的尺寸标注只需要标注出接点到两端节点的尺寸。 两个相邻节点之间的线束如果需要存在两种不同的包扎方式, 需要在两节点之间增加一节点标, 标 注新增节点到两端节点的尺寸。 图16 4.11 其它 4.11.1 技术要求 主要表示对线束的要求和具体问题的定义、线束技术状态的说明等。技术要求字高中文为4,英文 为3。 说明是对图纸的补充,在图纸中不能完全表达清楚的时候,可用文字来加以说明。 4.11.2 标题栏 Q/SQR.04.0762007 10 4.11.2.1 比例 线束图为示意图,此项不予标注。 4.11.2.2 标注材料时要写明该材料所依据标准。对于总成图,材料标记栏不填写时,将“材料标记” 字样删除。 4.11.2.3 其余按 Q/SQR.04.002 要求填写。 4.12 图框 使用电子电器部统一规定的线束制图标准图框。 Q/SQR.04.0762007 11 编制: 校对: 审核: 批准: 版本: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