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验收规范—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101076098 上传时间:2019-09-26 格式:DOC 页数:132 大小:4.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砌体验收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132页
砌体验收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132页
砌体验收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132页
砌体验收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132页
砌体验收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1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砌体验收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砌体验收规范—(1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2011)培训学习讲义2011年12月前 言砌体结构历史悠久,从古至今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早在远古时代,人类就用天然石块建造栖身之所;约在八千年前,人类就会使用晒干的泥土作为建筑材料;五千年前,人类已采用经凿琢的石材建造房屋、城堡、陵墓和神庙;三千年前,出现了烧制砖;公元1824年水泥问世,为砌块的生产、运用奠定了基础,混凝土砌块自1882年生产应用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当今,砌体结构建筑无论从材料、工艺、结构与设备的研究及应用,还是砌体结构理论的研究与计算方法的完善,都有突飞猛进的发展。众所周知,砌体结构具有诸多优点:主要建筑材料就地取

2、材;有良好的耐候性、耐火性、化学稳定性;建筑美观、古朴、舒适;施工简便、造价低廉等。正因为如此,砌体结构的生命力极强。正如一位资深砌体结构学者EAJams所指出:“砌体结构经历了一次中古欧洲的文艺复兴,其有吸引力的功能特性,是它获得新生的关键。我们不能停留在这里,我们正在赋予砌体结构新的概念和用途。”我国是砌体大国,一些伟大的历史建筑载入了人类的文明发展史,这是我们引以自豪的象征:例如两千多年前建造的万里长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砌体工程之一;春秋战国时期兴修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至今仍发挥它的作用,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1400年前用料石修建的河北省赵县安济桥,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完善

3、的古代敞肩石拱桥,该桥已被美国土木工程学会选入世界第12个土木工程里程碑等。新中国成立之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从1953年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建设,建筑事业从此出现前所未有的崭新局面,进行了规模巨大的城市建设、住宅建设和公共建筑建设。与此同时,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涌现,设计、施工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建筑事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在砌体结构应用技术研究方面,经过长期不懈努力,已在诸多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特别是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之后,我国建筑工程界围绕地震灾害的调查和总结;抗震规范制定、修订和提高建筑抗震设防标准;大量开展建筑物抗震实验研究等方面,着力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并取得了巨大成功。其中,

4、为解决砌体结构建筑抗震性能欠佳的难题,创造性地研究成功并大力推广的构造柱砖混多层建筑结构体系,对推进砌体结构的发展,成就巨大。近年来,我国大力开展配筋砌体的应用研发,取得了可喜成绩,在各地已建成多栋高层配筋砌体结构房屋。然而,由于砌体结构本身固有的一些特性,它大量使用地方建筑材料,其质量参差不齐,鱼目混杂;建造中主要由手工操作,工人技术水平高低不一,操作常出现不规范行为。这将导致建筑物的质量问题,甚至是质量事故。此外,如结构设计不到位,也将使建筑物的安全性得不到保证。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破坏力最强、经济损失最重、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灾害。这次地震造成了巨

5、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举国震恸,举世震惊。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原因,除了地震造成的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外,主要是由房屋建筑严重破坏和倒塌导致了大量人员的伤亡。调查资料显示,在四川省的6个极重灾区,共有2729.98万m2建筑物倒塌,其中城镇居民住宅1219.22万m2,教育用房134.28万m2,医疗卫生用房53.47万m2,文体用房12.15万m2,办公用房244.19万m2,商业用房171.59万m2,工业、仓储用房859.09万m2,在这些建筑中,砌体结构占了绝大多数。经历了这一特大地震灾害的人们,提出了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砌体结构房屋抗震吗?对此,应了解地震灾害史。从世界范围

6、讲,历次地震表明,砌体结构(主要指传统砌体结构)在地震中破坏和倒塌较多。历史上在印度、希腊、塔什干以及日本关东大地震都证明了这一点,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也不例外。对于此次汶川大地震导致建筑物的破坏和倒塌,经国内一些资深专家的调查分析认为,房屋严重破坏和倒塌或是年久失修、结构构件严重老化;或是没有抗震设防或抗震设防烈度较低,或是存在建筑结构设计缺陷;或是本身建筑工程质量不合格等等原因造成。调查还表明,除了危险地段山体滑坡造成的灾害外,总体上城镇倒塌和严重破坏需要拆除的房屋约为10;凡是严格按照89抗震规范或2001抗震规范的规定设计,按照施工规范施工的各类房屋,在遭受比当地设防烈度高一度

7、地震作用下经受了考验,没有出现倒塌破坏。这里还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建筑物(含砌体结构房屋)虽然其中本身最初的建筑质量不高,但是在地震前采取了合理、有效的加固措施,在震后巍然屹立在废墟中,不仅没有遭受破坏或倒塌,而且仍然可以继续使用。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上个世纪,全世界陆地每年发生的地震约有1/3在我国,六度及六度以上地震区为国土面积的2/3以上。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我国对建筑物的抗震技术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积累了在高烈度地震区建造砌体房屋的宝贵经验;进行了提高砌体房屋抗震性能的大量工程实践;制定了数量众多的建筑抗震技术标准。因此,随着建筑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党和政府的重视

8、下,通过砌体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结构建筑在经受地震时完全可以实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建筑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规划、勘察、设计、产品、施工和使用等各项活动。由于建筑工程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建筑产品使用的长期性和固定性,它的质量又对社会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建筑工程必须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质量是工程的生命,标准是质量的核心。因此,制定和贯彻执行工程技术标准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原国家标准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2002遵循“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编制原则,九年来的实践证明,该规范对砌体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和保证,起到了十

9、分重要的作用。事物的发展规律是与时俱进,技术标准的编制也不例外,它的内容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求的不断增长,也必将对规范内容适时地修改完善。国家标准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2011也正是这种形势下所做的一次重要修改。为使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更好地了解、掌握和运用本规范,特编写此讲义。本讲义编制工作得到了张鸿勋、吴体、吴建军、侯汝欣等同志的热情帮助、支持和鼓励,在此一并表示感谢。由于本规范综合性较强,涉及面较广,更限于编者水平,不当之处请同行指正。 编者目 录砌体工程施工、验收规范历史沿革1规范条文解读第1章 总则5一、规范编制目的5二、规范适用范围5第2

10、章 术语6一、砌体结构6二、配筋砌体6三、施工质量控制等级10四、薄层砂浆砌筑法11第3章 基本规定12一、砌体结构工程施工方案12二、砌体砌筑顺序12三、皮数杆设置14四、墙(柱)抗风允许自由高度14五、施工质量控制等级运用16六、钢筋防腐18七、检验批的验收标准20八、检验项目检验批的最小容量22第4章 砌筑砂浆23一、水泥进场检查与复验23二、砂浆用砂24三、建筑生石灰、建筑生石灰粉、石灰膏的应用25四、拌制砂浆用水26五、水泥砂浆替代水泥混合砂浆的规定27六、砌筑砂浆增塑剂应用规定27七、配制砌筑砂浆应采用质量计量30八、砌筑砂浆的使用时间32九、砌筑砂浆强度的合格验收条件36十、实体

11、检测38第5章 砌体工程50一、砌筑时对非烧结砖产品龄期的规定50二、砖砌筑前的浇水湿润50三、铺浆操作要求51四、竖向灰缝质量控制54五、砖和砂浆的强度验收55六、砌体灰缝砂浆饱满度的规定55七、砌体转角处、交接处及临时间断处的砌筑规定55八、砖砌体的组砌要求55九、砖砌体水平灰缝厚度的规定55十、砖砌体尺寸、位置的允许偏差55第6章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工程55一、施工前应编绘小砌块墙体排块图55二、小砌块砌筑时对其产品龄期的规定55三、宜选用专用小砌块砌筑砂浆砌筑小砌块砌体55四、混凝土小砌块砌筑前的预湿要求55五、承重墙体对小砌块的外观质量要求55六、小砌块的“反砌”55七、小砌块砌

12、体砂浆铺灰要求55八、芯柱混凝土的浇灌要求55九、小砌块、芯柱混凝土、砂浆的验收55十、小砌块砌体灰缝砂浆饱满度规定55十一、小砌块墙体转角处、交接处及施工临时间断处的砌筑规定55十二、芯柱混凝土的浇灌55第7章 石砌体工程55一、石材的放射性检验55二、毛石砌体灰缝厚度规定55三、挡土墙泄水孔的设置要求90四、石材及砂浆强度的验收90五、石砌体尺寸、位置的规定55第8章 配筋砌体工程55一、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对砌筑砂浆及灌孔混凝土的使用要求55二、钢筋的配置要求55三、混凝土、砂浆强度验收规定55四、构造柱与墙体的连接55五、砌体中钢筋连接方式、锚固长度、搭接长度55六、构造柱一般尺寸允许偏

13、差55七、钢筋安装位置允许偏差55第9章 填充墙砌体工程55一、砌筑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产品龄期规定55二、填充墙用小砌块砌筑前的浇(喷)水规定55三、填充墙墙底的砌筑要求55四、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体不得混砌55五、填充墙施工时间的规定55六、填充墙块体及砌筑砂浆的强度验收条件55七、填充墙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构造55八、填充墙连接钢筋采用化学植筋时应进行实体检测55九、填充门窗洞口高、宽(后塞口)允许偏差55第10章 冬期施工55一、砌体工程冬期施工方案的制定要求55二、冬期施工对材料的要求55三、冬期施工中砂浆试块的留置规定55四、冬期施工

14、中砖、小砌块浇水湿润的要求55五、冬期施工中对水、砂拌制温度的要求55六、砌筑砂浆使用温度规定55七、采用暖棚法施工对暖棚内温度及养护时间的规定55八、最低气温等于或低于-15时砂浆强度等级应提高55九、冬期施工对砂浆掺氯盐的限制55第11章 子分部工程验收55一、观感质量检查55二、砌体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的处理方法55三、有裂缝砌体的工程验收55附 录A 砌筑工技能要求55参 考 文 献55砌体工程施工、验收规范历史沿革我国工程建设标准规范是从20世纪50年代在借鉴原苏联规范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基本建设发展的急切需要,由原苏联全套引进了许多重点工程项目,因而工程建设标准在1958年以前主要是翻译原苏联的规范,并根据中国当时的实际情况在条文下加以一些注释。关于我国砌体工程施工、验收规范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半个多世纪,经历了以下发展过程:1956年,原国家建设委员会批准了建设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暂行技术规范,其中第二篇是“砖石和炉灶工程”。该规范是翻译原苏联国家建设委员会1955年批准实行的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的全部条文,并加以补充和注解而成。1961年至1963年间,原建筑工程部会同原第一、第三机械工业部和冶金工业部共同对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暂行技术规范第二篇“砖石和炉灶工程”进行修订。在规范内容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