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1075972 上传时间:2019-09-2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541.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航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航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航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航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航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航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航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doc(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航空模型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1) 航空模型空气动力学原理 1、力的平衡飞行中的飞机要求手里平衡,才能平稳的飞行。如果手里不平衡,依牛顿第二定律就会产生加速度轴力不平衡则会在合力的方向产生加速度。飞行中的飞机受的力可分为升力、重力、阻力、推力如图1-1。升力由机翼提供,推力由引擎提供,重力由地心引力产生,阻力由空气产生,我们可以把力分解为两个方向的力,称 x 及 y 方向当然还有一个z方向,但对飞机不是很重要,除非是在转弯中,飞机等速直线飞行时x方向阻力与推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故x方向合力为零,飞机速度不变,y方向升力与重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故y方向合力亦为零,飞机不升降,所以会保持等速直

2、线飞行。 图1-1弯矩不平衡则会产生旋转加速度,在飞机来说,X轴弯矩不平衡飞机会滚转,Y轴弯矩不平衡飞机会偏航、Z轴弯矩不平衡飞机会俯仰如图1-2。 图1-22、 伯努利定律伯努利定律是空气动力最重要的公式,简单的说流体的速度越大,静压力越小,速度越小,静压力越大,流体一般是指空气或水,在这里当然是指空气,设法使机翼上部空气流速较快,静压力则较小,机翼下部空气流速较慢,静压力较大,两边互相较力如图1-3,于是机翼就被往上推去,然后飞机就飞起来,以前的理论认为两个相邻的空气质点同时由机翼的前端往后走,一个流经机翼的上缘,另一个流经机翼的下缘,两个质点应在机翼的后端相会合如图1-4,经过仔细的计算

3、后发觉如依上述理论,上缘的流速不够大,机翼应该无法产生那么大的升力,现在经风洞实验已证实,两个相邻空气的质点流经机翼上缘的质点会比流经机翼的下缘质点先到达后缘如图1-5。 图1-3 图1-4 图1-5 3、 翼型的种类全对称翼:上下弧线均凸且对称。半对称翼:上下弧线均凸但不对称。克拉克Y翼:下弧线为一直线,其实应叫平凸翼,有很多其它平凸翼型,只是克拉克Y翼最有名,故把这类翼型都叫克拉克Y翼,但要注意克拉克Y翼也有好几种。S型翼:中弧线是一个平躺的S型,这类翼型因攻角改变时,压力中心较不变动,常用于无尾翼机。内凹翼:下弧线在翼弦在线,升力系数大,常见于早期飞机及牵引滑翔机,所有的鸟类除蜂鸟外都是

4、这种翼型。基本航模的翼型选测规律:薄的翼型阻力小,但不适合高攻角飞行,适合高速机。 厚的翼型阻力大,但不易失速。 练习机用克拉克Y翼或半对称翼,因浮力大。 特技机用全对称翼,因正飞或倒飞差异不大。 斜坡滑翔机用薄一点翼型以增大滑空比。 3D特技机用前缘特别大的翼型以便高攻角飞行。 4、 飞行中的阻力一架飞行中飞机阻力可分成四大类:磨擦阻力:空气分子与飞机磨擦产生的阻力,这是最容易理解的阻力但不很重要,只占总阻力的一小部分,当然为减少磨擦阻力还是尽量把飞机磨光。 形状阻力:物体前后压力差引起的阻力,平常汽车广告所说的风阻系数就是指形状阻力系数如图3-3,飞机做得越流线形,形状阻力就越小,尖锥状的

5、物体形状阻力不见得最小,反而是有一点钝头的物体阻力小,读者如果有机会看到油轮船头水底下那部分,你会看到一个大头,高级滑翔机大部分也有一个大头,除了提供载人的空间外也是为了减少形状阻力。诱导阻力:机翼的翼端部因上下压力差,空气会从压力大往压力小的方向移动,部份空气不会规规矩矩往后移动,而从旁边往上翻,因而在两端产生涡流如图3-4,因而产生阻力,这现象在飞行表演时,飞机翼端如有喷烟时可看得非常清楚,你可以注意涡流旋转的方向如图3-5,图3-6是NASA的照片,可看见壮观的涡流,因为这种涡流延伸至水平尾翼时,从水平尾翼的观点气流是从上往下吹,因此会减小水平尾翼的攻角,也就是说水平尾翼的攻角实际会比较

6、小,图3-6只不过是一架小飞机,如像类似747这种大家伙起飞降落后,小飞机要隔一阵子才能起降,否则飞入这种涡流,后果不堪设想,这种阻力是因为涡流产生,所以也称涡流阻力。寄生阻力:所有控制面的缝隙如主翼后缘与副翼间、主翼及尾翼与机身接合处、机身开孔处、机轮及轮架、拉杆等除本身的原有的阻力以外,另外衍生出来的阻力如图3-7,3-8。一架飞机的总阻力就是以上四种阻力的总合,但飞机的阻力互相影响的,以上的分类只是让讨论方便而已,另外诱导阻力不只出现在翼端,其它舵面都会产生,只是翼端比较严重,磨擦阻力、形状阻力、寄生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速度越快阻力越大,诱导阻力则与速度的平方成反比如图3-9,所以要

7、减少阻力的话,无动力飞机重点在减少诱导阻力,高速飞机重点在减少形状阻力与寄生阻力。5、 机翼负载翼面负载就是主翼每单位面积所分担的重量,这是评估一架飞机性能很重要的指针,模型飞机采用的单位是每平方公寸多少公克g/dm2,实机的的单位则是每平方公尺多少牛顿N/m2,翼面负载越大意思就是相同翼面积要负担更大的重量,如果买飞机套件的话大部分翼面负载都标示在设计图上,计算翼面负载很简单,把飞机全配重量不加油秤重以公克计,再把翼面积计算出来以平方公寸计一般为简化计算,与机身结合部分仍算在内两个相除就得出翼面负载,例如一架30级练习机重1700公克,主翼面积30平方公寸,则翼面负载为56.7 g/dm2。

8、 练习机一般在5070左右,特技机约在6090,热气流滑翔机3050,像真机110以内还可忍受,牵引滑详机约1215左右,6、 展弦比从雷诺数的观点机翼越宽、速度越快越好,但我们不要忘了阻力,短而宽的机翼诱导阻力会消耗你大部分的马力。飞机要有适合的展弦比,展弦比A就是翼展L除以平均翼弦b(A=L/b),L与b单位都是cm,如果不是矩形翼的话我们把右边上下乘以L,得A=L2 / S,S是主翼面积,单位是cm,这样不用求平均翼弦,一般适合的展弦比在57左右,超过8以上要特别注意机翼的结构,药加强记忆强度,否则,一阵风就断了。滑翔机实机的展弦比有些高达30以上。如前所述磨擦阻力、形状阻力与速度的平方

9、成正比,速度越快阻力越大,诱导阻力则与速度的平方成反比,所以高速飞机比较不考虑诱导阻力,所以展弦比低,滑翔机速度慢,采高展弦比以降低诱导阻力,最典型的例子就是U2如图3-15跟F104如图3-16,U2为高空侦察机,为长时间翱翔,典型出一次任务约1012小时,U2展弦比为10.5,F104为高速拦截机,速度达2倍音速以上,展弦比4.5,自然界也是如此,信天翁为长时间遨翔,翅膀展弦比高,隼为掠食性动物,为求高速、灵活,所以展弦比低。滑翔机没有动力,采取高展弦比以降低阻力是唯一的方法,展弦比高的机翼一般翼弦都比较窄,雷诺数小,所以要仔细选择翼型,避免过早失速,另外高展弦比代表滚转的转动惯量大,所以

10、也不要指望做出滚转的特技了。 7、 翼面翼平面即是主翼平面投影的形状,当我们已假定飞机重量、翼面负载后,主翼面积即可算出,展弦比亦已大致决定,这时就要确定主翼平面形状,考虑的因素有1失速的特性、2应力分布、3制作难易度、4美观,模型飞机的速度离音速还差一大截,不须考虑空气压缩性,也没有前后座视野的问题,所以后掠翼不需考虑,当然为美观或像真机除外,常见的平面形状及特性如下: 矩形翼:如图4-1从左至右翼弦都一样宽,练习机常用的形状,因为制作简单,失速的特性是从中间开始失速,失速后容易补救。和缓的锥形翼:如图4-2从翼根往翼端渐缩,制作难易度中等,合理的翼面应力分布,缓和的翼端失速,特技机最常见的

11、意形式。尖锐的锥形翼:如图4-3同样从翼往翼端渐缩,但翼端极窄,恶劣的的翼端失速。椭圆翼:如图4-4制作难度高,最有效率的翼面应力分布,翼端至翼根同时失速,这也是天上最优美的翼面形式。机翼先失速的位置跟局部升力系数与平均升力系数的比值有关,比值大的地方先失速,另因升力分布于所有翼面,机翼的剪应力及弯矩应力会从翼端往翼根处累积,所以飞机结构失败在空中折翼都在靠机身处,矩形翼结构应力分不就很不经济,靠翼端处结构过强,增加无谓的重量,锥形翼、椭圆翼就比较经济,此外从图面也可看出矩形翼的诱导阻力比较大,即使翼端的面积大效率也不好。 尖锐的锥形翼翼端极窄,雷诺数小,且因为翼弦短,同样精度下制作时攻角误差

12、大,翼端很容易失速,翼端失速后就从先失速的一端先往下掉,而且不见得救得回来,所以做Ju87像真机那类飞机要特别注意。 主翼平面形状不需要一成不变的为锥形翼或椭圆翼,可以依需求、制作难易度及美观采取各种组合。 2) 遥控系统随着我们身边的电子产品的不断更新我们身边的电子讯号干扰日趋严重对航模业来影响越来越严重之前的遥控器和遥控模型之间是采用100MHz以下的频度来通讯的现在的电子讯号对低频段的干扰是很严重的而且100MHz的通讯距离有限。数字无线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航模厂商的把目光投向ISM频段尤其是全球免费频段2.4G的数字无线传输模块上。而传统的模拟低频无线航模远控系统日益受到信号干

13、扰严重、通讯间隔有限、同场信道少等缺点的制约。飞机模型的无线电遥控,是指利用无线电波传送操作者对模型动作的指令模型根据指令做出各种飞行姿态。用无线电技术对模型进行飞行控制的史,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不过,由于当时民间。用无线电制航模面临十分复杂的法律手续,而且当时的遥控设备既笨重又极不可,因此,遥控航模未能推广开来到了本世纪 60年代初期,随着电子技术发展,各种应用于航模控制的无线电设备也开始普及,时至今日,无线遥控设备已广泛地用于各种航空、航海和陆上模型。以四通道比例遥控设备系统为例,它由 发射机、接收机、舵机、电源等部分组成。 图l所示的,是4通道比例遥控设备发射机的外型和各部分名

14、称。在发射机的面板上,有两根分别控制l、2通道和3、4通道动作指令的操纵秆,以及与操纵杆动作相对应的4个微调装置。在发射机底部,设置有4个舵机换向开关,分别用于变换舵机摇臂的偏转方向。 图2所示的,是接收机和舵机以及接收机电源装置,其中接收机用来接收从发射机传来的指令信号,经处理后,指挥舵机作出与发射机指令相对应的动作。电池组给接收机和舵机提供工作能源,它由4节普通5号干电池串联而成。如果是电动航模则将其中一个舵机换为电子调速器(俗称电调)。电子调速器连接电源和电机,而且接收机也直接由电子调速器连接的电源供电。所谓比例控制,简单说来,就是当我们把发射机上的操纵杆由中立位置向某一方向偏移一角度时

15、,与该动作相对应的舵机摇臂也同时偏移相应的角度,舵机摇臂偏转角度与发射机操纵杆偏移角度成比例.图3显示了发射机执行舵机与飞机模型舵面的动作关系。当发射机操纵杆(或对应的微调杆)往左、右偏转或回复中立时,执行舵机的摇臂也随之相应地往左、右偏转或回复中立,带动模型的舵面往左,右偏转或回复中立,操纵杆(或微调杆)、舵机摇臂、模型舵面偏转的角度大小成比例。 4通道的比例遥控设备,可以同时对模型进行四个不同动作(例如油门、升降舵,方向舵,副翼)的比例控制。这样的控制已十分接近载人飞机的操纵了。因此,如果能熟练地运用遥控设备和充分地掌握模形飞行的原理,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练习,操纵者可象驾驶载人飞机一样控制模型在天空自由飞翔。 发射机的组成如图4所示,它基本上是由操纵器、编码电路、开关电路、高频电路组成。操纵器与可变电位器电路连接可变电位器又信号发生电路编码器连接,编码鸡器发生的信号搭载在高频无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