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新教材高中语文 1.2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课件 部编版必修上册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1074782 上传时间:2019-09-26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3.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新教材高中语文 1.2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课件 部编版必修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2020版新教材高中语文 1.2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课件 部编版必修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2020版新教材高中语文 1.2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课件 部编版必修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2020版新教材高中语文 1.2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课件 部编版必修上册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2020版新教材高中语文 1.2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课件 部编版必修上册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新教材高中语文 1.2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课件 部编版必修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新教材高中语文 1.2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课件 部编版必修上册(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助读博览】 一、魅力作家 1.中国新诗的奠基人郭沫若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 字鼎堂,号尚武,笔名沫若等,四川乐山 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致力于世界,和平运动,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书法家和著名的革命家、社会活动家,蜚声海内外。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及我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成就:与成仿吾、郁达夫等组织“创造社”,积极投身新文学运动。代表作诗集女神开新一代诗风,成为中国新诗历史上的里程碑。 作品:诗集女神,剧本屈原虎符,小说漂流三部曲,学术著

2、作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研究等。,2.坚定的民主战士闻一多 闻一多(18991946),本名闻家骅, 字友三,湖北浠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爱 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 之一,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曾 从事晨报副刊诗镌的编辑和清华大学中文系 教授等工作。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昆明被国民党特务 暗杀。,成就:在诗歌创作上,闻一多提出并努力践行“三美”主张:诗的实力不独包括着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并且还有建筑的美。 作品:诗集死水红烛,学术著作神话与诗唐诗杂论古典新义楚辞校补等。,3.中国新诗史上的一座高峰昌耀 昌耀(19362000),原名王昌耀, 湖南桃

3、源人,诗人。1950年4月参加中 国人民解放军,赴朝鲜。期 间,推出处女作人桥。1953年,在朝鲜战场上负伤 后转入河北省荣军学校读书。1954年开始发表诗作。 1958年被划成右派。后颠沛流离于青海垦区。1979年 平反。,成就:他的诗以张扬生命在深重困境中的亢奋见长,感悟和激情融于凝重、壮美的意象之中,将饱经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西部人文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构成协调的整体。 作品:划呀,划呀,父亲们!慈航意绪哈拉库图等。,4.浪漫主义诗人雪莱 雪莱(17921822),英国著名作家、浪漫主义诗人, 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出色的英语诗人之一。1813年出版 第一部长诗麦布女王,批判专横的封建统治

4、,宣扬 了他空想社会主义的理想,遭到统治阶级迫害。1818年,雪莱被迫永远离开英国,定居意大利,但仍密切关注祖国的政治形势。1822年7月8日渡海时不幸溺死。恩格斯称他是“天才预言家”。,成就:雪莱写了很多优秀的抒情诗,体现了作者的民主思想和战斗精神。他的作品的幻想性、描写大自然的自由手法、奇妙无穷的比喻与语言的音乐性,构成了雪莱抒情诗复杂多变的艺术风格。 作品: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麦布女王西风颂等。,【经典觅珠】 1.人世间,比青春再可宝贵的东西实在没有,然而青春最容易消逝谁能保持得永远的青春的,便是伟大的人。 郭沫若 2.我爱中国固因他是我的祖国,而尤因他是有那种可敬爱的文化的国家。 闻一多

5、,3.人生困窘/如同在一条/不知首尾的长廊行进/四周都见血迹/仁者之叹不独于/这血的真实/尤在不可畏避的血的义务。 昌耀 4.微笑,实在是仁爱的象征,快乐的源泉,亲近别人的媒介。有了笑,人类的感情就沟通了。 雪莱,二、背景回眸扫码听朗诵 1.展现五四爱国运动激情的力作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本诗写于1919年9、10月间。当时,郭沫若受五四运动和十月革命的影响,毅然从日本回国。当他置身于日本横滨的海岸,面对浩渺无际的大海,那惊天的巨浪和着时代的洪流一起撞击着他的心灵。他心中出现了一幅雄奇壮伟奔突激荡的画面。于是他写下了这首赞歌。,2.爱国篇章红烛 1923年9月,留学美国归来的诗人闻一多在回顾自 己

6、数年来的理想探索历程和诗作成就时,写下了这首名 诗红烛,将它作为同名诗集红烛的序诗。诗集 连序诗共62首,分李白雨夜青春孤雁 红豆5篇,大多为诗人留学美国时所作;以对祖国的,热切思念和赞美,对美国侵略势力的揭露为主要内容。作者崇尚“为艺术而艺术”的理论,部分诗作表现出唯美主义的倾向,带有一种虚幻的色彩。,3.“憧憬未来”的诗篇致云雀 致云雀是预言色彩浓厚,宣告黎明在望的诗 篇。云雀是一种黄褐色的小鸟,它在地面筑巢,清晨飞 到天空,习惯在云间嬉戏,鸣声婉转柔媚,声扬霄汉,入 夜又回到巢内。雪莱不仅热爱大自然,而且有渊博的自,然科学知识,他的诗几乎都与大自然的景物息息相关,难以分割。致云雀一诗借对

7、小鸟的赞美,倾诉了自己对人类美好前途的向往和憧憬。,【拓展链接】 一、大家采风 2+5=? 闻一多有一次给学生上课,他走上讲台,先在黑板 上写了一道算术题:2+5=?学生们疑惑不解。然而闻先 生却执意要问:2+5=?同学们于是回答:“等于7嘛!”闻 先生说:“不错。在数学领域里2+5=7,这是天经地义的,颠扑不破的。但是,在艺术领域里,2+5=10 000也是可能的。”他拿出一幅题为万里驰骋的图画叫学生们欣赏,只见画面上突出地画了两匹奔马,在这两匹奔马后面,又错落有致、大小不一地画了五匹马,这五匹马后面便是许多影影绰绰的黑点点了。闻先生指着画说:“从整个画面的形象看,只有前后七匹马,然而,凡是

8、看过这幅画的人,都会感到这里有万马奔腾,这难道不是2+5=10 000?”,二、知识拓展 峨日朵雪峰 冠名以“峨日朵”的应该是现 在的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的峨堡 镇,而“峨日朵”则应该是当地老 百姓“峨堡”的发语词。那么,“峨日朵雪峰”便是峨,堡乡境内的祁连山脉中一座或者几座小雪峰了。想来,它们原本没有自己独立的名字,它们只是一个如画的诗作之远景而已这个远景极富价值。,【初读任务】 1.诗的节奏和韵律是诗人心灵的音乐。请诵读本课的诗歌,体会不同的节奏、韵律所表达的不同情感。,2.意象,顾名思义就是寓“意”之“象”,指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也就是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请思考下列问

9、题。 (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的“我”是怎样的形象?,【明确】这首诗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巨人的形象。他站在“全方位”俯瞰地球的立足点上,吹响号角。他欢呼怒涌的白云、壮丽的北冰洋情景,欢呼要把地球推倒的太平洋,欢呼来自各个方向的洪涛,这洪涛既有巨大的破坏力,又蕴含着巨大的创造力,是“五四时期奋起直追、高扬个性、改变弱国愚民”现状的时代精神的象征。,(2)红烛与李商隐的“蜡炬成灰泪始干”都写了蜡烛,它们的含义一样吗?为什么?,参考提示:不一样。李商隐“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 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 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思念不止,表现着眷恋之深, 但是终其一生都将处于思

10、念中,却又表明相会无期,前 途是无望的,因此,自己的痛苦也将终生以随。而闻一 多歌颂红烛,歌颂奉献的精神,歌颂来之不易的光明。,在这样的歌颂中,诗人和红烛在交流。诗人在红烛身上找到了生活方向:实干、探索、坚毅地为自己的理想努力,不计较结果。诗人说:“莫问收获,但问耕耘。”,(3)在峨日朵雪峰之侧这首诗中,诗人塑造了众多审美意象,有何作用?,参考提示:在这首诗中,诗人塑造了众多审美意象,有太阳、山峰、深渊、岩壁、峨日朵之雪和岩壁蜘蛛,它们共同营造出一种凝重壮美的氛围,将饱含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高原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构成一个协调的整体。通过意象之间的变化与相互作用,描绘出诗人内心深处向往的乌

11、托邦,那是一个仅存于诗人心中的天堂。,【语言建构】 一、音形识记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蜡炬(j) 脂膏(ho) 躯体(q) 耕耘(yn) B.铆钉(mo) 怒涌(n) 撑开(chn) 彷徨(pn) C.律吕(l) 慰藉(ji) 罅隙(xi) 嚣鸣(xio) D.情景(jn) 晨曦(x) 荫蔽(yn) 明澈(ch),【解析】选C。A项,“膏”应读 o;B项,“怒”应读 n;D项,“景”应读jn。,2.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但有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与我一同默享着这大自然 赐于的/快慰。(峨日朵雪峰之侧) B.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

12、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 哟!(立在地球边上放号),C.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锲入巨石的罅隙。/血滴,从撕 裂的千层掌鞋底渗出。(峨日朵雪峰之侧) D.淡淡的紫色黄昏/在你航程周围消溶。/像昼空里的 星星。(致云雀),【解析】选B。A项,赐于赐予;C项,锲入揳入;D项,消溶消融。,二、词语应用(选词填空或判断正误) 1.其实睡觉是一种解脱,是上天_人短暂失忆的时 间,睡着了就会不悲不气,不会烦恼不会孤单。(给 予赋予赐予),赐予,2.她那种忸怩作态的样子,将女孩儿家娇羞柔弱的情状 酣畅淋漓地表露了出来。( ),。辨析:酣畅淋漓,形容非,常畅快、舒适,常指文章绘画、文艺作品感情饱满,笔,意流畅,情感

13、得到充分抒发。此处指娇羞柔弱的情状得,到充分体现,应用“淋漓尽致”。,3.程建胜的“为官经”:“干部干事要为百姓解忧, 瞻前顾后不是干部应有的作风!”( ) 4.摄影者捕捉到日落片刻那云蒸霞蔚的美景,比匆匆 而过的游客,收获总是大一些的,这就是摄影的乐趣。 ( ),。此处指顾虑,太多,犹豫不决。使用正确。,。此处指景物灿烂绚丽。符合语境。,【审美鉴赏】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鉴赏点:赏析诗歌的想象艺术 1.郭沫若女神中丰富奇特的想象堪称当时诗坛一绝。请简析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想象的运用。,【明确】诗人把自己想象为一个站在地球边上,目光笼 罩广阔天地,并发出了激情呼唤的巨人。诗中紧扣“立 在地球边上”

14、这一立足点,把地球北极的北冰洋和居于 地球腹地的太平洋联结起来,把北冰洋晴空中怒涌的白 云和太平洋的万顷波涛组结起来显示出自然的宏伟、 壮观和伟力。接下来,诗人从具体的景象一下子想开去,想到地球、日月星辰,想到千秋万代的无穷未来,想到大宇宙的无边无际、无始无终,抒发的是诗人对创造力、对改天换地时代精神的赞美。,红 烛 鉴赏点一:赏析诗歌的意象和思想情感 2.这首诗,诗人由红烛联想到诗人的心,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或相关处是什么?用红烛与诗人的心相比有什么深刻含义?,【明确】(1)诗人由红烛联想到诗人的心,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或相关处是:表面上二者有相同的颜色“红烛”与诗人的赤子之心均为红色,实际上都具有

15、奉献精神红烛燃烧自己,照亮黑暗的世界,拥有赤子之心的诗人希望自己能为了祖国不惜牺牲、无私奉献。,(2)用红烛与诗人的心相比,其深刻含义在于:以物化的红烛表现自己的拳拳赤子之心,可以通过隐喻的笔法描写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内心所涌现的矛盾、痛苦和挣扎,以红烛的无私奉献唤醒民众的热情,从侧面抒发了诗人火热的爱国情感,凸现诗人献身祖国、敢于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3.“烧吧!烧吧!/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谈谈你对这几句诗的理解。 【明确】表现了诗人的历史使命感:他要以自己的生命火焰照亮世人,让他们觉醒,使他们感愤,去捣毁人间炼狱,求得自身解放。,鉴赏点二: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 4.蜡烛有红有白,诗人缘何以“红烛”为题?它运用了一种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明确】用“红烛”来象征自己对祖国的一颗赤诚的心。运用了象征的表现手法。,峨日朵雪峰之侧 鉴赏点一:赏析诗歌的语言 5.“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谈谈你对这句诗的理解。,【明确】“此刻”和“仅”两个词暗示了多重意思:这 高度并非“一览众山小”的“绝顶”,却是“我”尽了 自己的全部努力所达到的;这并不意味着将来(或“下 一刻”)“我”不能达到新的高度,也不意味着此刻的 高度微不足道,这毕竟已是一次历尽艰辛的征服。这个,判断句还暗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