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记忆剖析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01072670 上传时间:2019-09-26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记忆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第五章记忆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第五章记忆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第五章记忆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第五章记忆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记忆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记忆剖析(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记忆,主讲人: 马 娟,记忆力测试,1、请你读下面的数字,只能读一遍,然后尽可能按顺序把这些数字都写出来。,8 5 1 7 4 9 3,这就是数字广度测验,如果你能准确地重复出7个数字,即说明你有正常的短时记忆能力。,2、现在再做一个测试。你还是读下面的数字,只能读一遍,然后尽可能按顺序把这些数字都写出来。,7 1 8 3 5 4 2 9 1 6 3 4,这一串数字已经超出了我们一般人的短时记忆容量。如果你能记住7个以上,说明你的短时记忆能力相当好。,3、下面有10个图案,看10秒后,看你能回忆起几个。,记住8个以上,说明你的记忆力很好;记住5-7个,说明你的记忆力一般;记住4个以下,

2、说明你的记忆力不理想。,第五章 记忆,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记忆的概述 第二节 记忆的过程 第三节 记忆品质及培养,第一节 记忆的概述,本节主要内容,一、 记忆的概念 二、 生理基础 三、 表象 四、 记忆的种类,一、记忆的定义,(一)传统定义: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包括识记、保持和回忆三个过程。,(二)信息加工论的定义:是人脑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识记,保持,回忆,二、记忆的生理基础,痕迹说 反响回路说 突触结构 化学分子说(药) 神经细胞说,三、记忆表象,(一)概念 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头脑中再现出来的,叫记忆表象。记忆表象是同形象记忆有关的回忆结果。,(二)特点

3、,1、直观性 2、概括性,二、记忆的分类,(一)根据记忆的内容可分为: 1、形象记忆:对事物具体形象的记忆。 2、语词逻辑记忆: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事物的关系以及事物本身的意义、性质等为内容的记忆。 3、情绪记忆:个人以曾经体验过的情绪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4、运动记忆:个人以过去经历过的身体的运动状态或动作形象为内容的记忆。,二、记忆的分类,(二)根据记忆有无预订的目的可分为: 1、有意记忆 2、无意记忆,(三)根据记忆信息保持的时间和编码方式可分为: 1感觉记忆 2短时记忆 3长时记忆,二、记忆的分类,记忆系统工作模型,信息传入,感觉记忆,选择性注意,短时记忆,未被注意,未被编码,为长

4、时存储 而成功编码,长时记忆,遗忘,遗忘,复述缓冲区,记忆比赛,1、花朵、电梯、台灯、冰岛、翱翔、光荣、阳光、别针 2、you、warm、dictionary、thank、obey、party、pretty、cock、welcome、university,组块:是指将若干单位联合成有意义的、较大单位的信息加工的记忆单元,是信息材料的意义单元。,如:怎样快速记住20多个词? 铅笔 橘子 床 狼 桌子 猫 苹果 毛笔 钢笔 梨 椅子 狗 圆珠笔 牛 桃子 衣橱 粉笔 李子 马 沙发,记忆系统模型,二、记忆的分类,(四)根据记忆过程中意识参与程度可分为: 1、外显记忆:是指个体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收集某

5、些经验来完成当前任务的记忆。 2、内隐记忆:是指在无意识情况下,个体过去的经验自动对当前作业产生影响的记忆。,(五)根据记忆信息加工处理方式可分为: 1、陈述性记忆:是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可以通过语言描述与传授而实现。 2、程序性记忆:是对习得行为和技能的记忆,包括基本条件反射和各种习得的动作,通过动作来表达。,二、记忆的分类,记忆举例,比如,营养学家向大众推荐了一批健脑性食物,主要有:小米、玉米、牛奶、鸡蛋、海带、菠菜、胡萝卜、芝麻、核桃、桂圆、桔子、枣、茶,黄花菜。,采用简缩记忆法,每种食物名称只记一个字,调整排序再使用谐音转换,即可简缩为两句有意义的文字: 小玉桂芝造茶壶,海牛河波举

6、黄鸡。 设想一个生活场景:两女两男,女的名叫小玉、桂芝,男的名叫海牛、河波。小玉桂芝负责制造茶壶,海牛河波负责高举黄鸡。如此一来,喝的吃的,齐了。,小小米; 玉玉米; 桂桂圆; 芝芝麻; 造枣; 茶茶; 壶胡萝卜; 海海带; 牛牛奶; 河核桃; 波菠菜; 举桔子; 黄黄花菜; 鸡鸡蛋。,所谓简缩记忆法,就是先对较多的原始信息进行简缩,再对简缩后较杂乱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给予一条清晰的线索以帮助信息的输入与提取,这样的记忆方法就是简缩记忆法。通常简缩的办法是选一个词的头一个字,加工处理形成线索的方法是借助谐音。在上面这个事例中,原始信息是“身份证”“手机”“钥匙”“钱包”,简缩后的信息是“身”“

7、手”“钥”“钱”,成为线索的信息是“伸手要钱”。,例一:我国过去有12个大型煤炭基地,即:大同、阳泉、鸡西、开滦、峰峰、抚顺、淮南、六盘水、鹤岗、淮北、平顶山、阜新。,记忆线索:大洋鸡,开封府,怀六鹤,怀平腹。 趣味释义:有一只大洋鸡,来到了开封府,竟然怀上了六只鹤,好在时间短,怀孕后还是平坦的腹部。,第二节 记忆的过程,本节主要内容,一、 识记 二、 保持与遗忘 三、 再认与回忆 四、 记忆规律在教学中应用,第二节 记忆的过程,一、识记,(一)什么是识记,识记是人脑通过对事物的特征进行区分、识别并留下一定印象的过程。是记忆的起始环节,是获得事物映象和经验的首要过程。,1.根据识记的目的性、自

8、觉性及意志努力的程度,可把识记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1)无意识记,“潜移默化”、“耳濡目染”,无意识记也叫不随意识记,是没有明确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自然而然发生的识记。,(二)识记的种类,无意识记的局限性 在德国哥廷根举行的一次国际心理学会正在进行。突然,一个人仓惶地冲进会场,后面有一个黑人手持短枪紧追进来。一声枪响,两人先后逃出会场。从进到出,共20秒钟。这是会议主持者事先安排的,进出过程都录了像,但与会的心理学家事前都不知道。会议主席当即请与会的心理学家写出自己所见该事件的经过。将上交的20份报告与录像相核对,发现没有一份报告是完全正确的。其中,有13份报告的错误在50以上;只

9、有一份报告的错误少于20。黑人明明是光头,只有4份报告说对了。黑人穿的黑衬衫,有人却说穿的咖啡色的,有人说是红色的,更有人说是条纹的。,有意识记也叫随意识记,是事先有预定目的,必要时还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识记。,(2)有意识记,2.根据理解的程度,可把识记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1)机械识记 机械识记是在识记材料本身无内在联系或对识记材料没有理解的情况下,按照材料的顺序,通过机械重复的方式而进行的识记。,(2)意义识记 意义识记也称理解识记,是在对识记内容理解的基础上,依据事物的内在联系所进行的识记。意义识记的基本条件是理解。,(三)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1.识记的目的任务,2.识记材料的数量

10、和性质,3.识记的方式和方法,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4.识记对主观心理条件的依赖,二、保持和遗忘,(一)保持,保持是识记过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的积累、储存和巩固的动态过程,是记忆过程的中心环节。,2、保持的变化(质量),(1)记忆保持量的变化,1、什么是保持,B、内容变得更加完整、具体、合理和有意义。,C、内容变得更为夸张和突出。,包括记忆回涨和遗忘两个方面,(2)记忆保持质的变化,A、内容更加简洁、概括,不重要的细节被省略。,(二)遗忘及其规律的应用,1.遗忘的含义,遗忘是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发生错误地再认和回忆。,2.遗忘的分类,(1)根据遗忘时间的长短,可把遗忘分为暂时性遗忘和永

11、久性遗忘。,(2)根据遗忘的内容,可把遗忘分为部分遗忘和整体遗忘。,3.遗忘的原因,(1)消退说,(2)干扰说,(3)压抑说,(4)提取失败说,每个人都患有的遗忘症幼年记忆失忆症 你还记得三岁之前的事情吗?多半人都不能清楚地记得三岁之前的事情了。即使有人认为自己记得,也是长大后从年长的亲人那里听说的。不知你有没有注意到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三岁以前的幼儿,对什么都好奇,事事都要问个为什么,是一生中学习效率最高与学习事物最多的时期。然而到长大成人之后,我们三岁之前的记忆却莫名其妙的消失了。弗洛伊德最先发现此现象将其命名为幼年记忆失忆症,并解释到:这段时间正是恋亲情结形成的阶段,儿童因为心理冲突而产

12、生的压抑导致了对记忆的压抑。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儿童三岁之前的记忆并没有消失,而是由于三岁之前没有完全掌握语言,不能将信息同言语联系起来记忆,所以在成年之后无法利用言语信息将其提取出来。,4.遗忘的规律,(1)先快后慢的遗忘进程,(2)不重要的和未经复习的内容容易遗忘,(3)抽象的内容比形象的内容、无意义材料要比有意义材料容易遗忘。,(4)前摄抑制、倒摄抑制对遗忘有重要影响。,(5)清醒和睡眠状态对遗忘的影响有明显差异。,(6)遗忘还受动机和情绪的影响。,三、再认和回忆,(一)再认及其规律,再认是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再次出现时能够识别出来的过程。 影响再认的速度和正确性的条件有: (1)识记的准确

13、性和保持的巩固性; (2)当前呈现的事物与脑中保持的该事物的映像的一致程度; (3)当前呈现的事物与该事物过去被识记时的环境的类似程度,三、再认和回忆,(二)回忆及其规律,回忆也叫再现(重现),是指在一定诱因的作用下,过去经历的事物在头脑中独立地再现出来的过程。,根据回忆时是否需要中介物,回忆可分为直接回忆和间接回忆。,根据有无明确目的和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把回忆分为有意回忆和无意回忆。,回忆的分类,联想的规律: 接近律 相似律 对比律 因果律,回忆的分类联想,(三)再认与回忆的关系,能回忆的一定能再认,能再认的不一定能回忆。因此,再认容易,回忆困难。,真实的谎言法庭作证的可信度 法庭判案重视

14、人证和物证。一直以来大家都是相信目击证人依据记忆所做的证词是可信的。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1979年的夏天对彼那德神父来说,是难以忘记的痛苦经历。他涉嫌参与了美国惠明顿地区的几件持械抢劫案。尽管整个审讯过程中,他都坚持自己是无辜的。然而有7名目击者指证了彼那德神父是那个“儒雅的歹徒”,因为抢劫者举止文雅,衣着得体。万幸的是,真正的抢劫者在关键时刻自首了,神父才终获清白。为什么彼那德神父会差点被误判?实际上这两个人的长相并不是很像,然而有一些因素使得目击者的记忆和判断发生了偏差。 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心理学研究结果看,法庭作证的可信度不高。为了证明当时所见与事后所记的不一致现象,近年来心理学家

15、从事过很多实验研究。当前心理学的应用研究在法律中受到重视,心理学家们的研究贡献是主要原因。,四、记忆规律在教学中运用,(一)运用记忆规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注意教学安排的合理化(逻辑) 2创设良好的教学心理氛围,四、记忆规律在教学中运用,(二)运用记忆规律组织复习 1及时复习 2适量复习 3集中复习和分散复习相结合 4适当的过度学习 5多样化复习,第三节 记忆品质及其培养,本 节 内 容,一、 记忆品质,二、 记忆培养,一、记忆品质,敏捷性 精确性 持久性 准备性,在现实学习与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有的人记得快,但忘得也快;有的人记得多,但用时想不起来。这种“快”和“多”是没有什么用的。这样的记

16、忆就不能算好的。还有的人,虽然记得慢,但却记得牢;也有的人虽说记得少,但能灵活运用。这样的记忆就比较好,完全用不着因为记得慢一点,少一点而沮丧。这些记忆问题的出现往往涉及到人类的记忆品质。,敏捷性。 记忆的敏捷性体现记忆速度的快慢,指个人在一定时间内能够记住的事物的数量。人们记忆的速度有相当大的差异。有人做过这方面的实验:让受试者背诵一首唐诗,有的人重复5次就记住了,而有的却需要重复26次才能记住。有的学者让受试者识记一系列图形,有的人只需看33次就能记住,有的却需要看75次才能记住。这就说明了人的记忆在速度方面即敏捷性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别。记忆是否敏捷取决于大脑皮层中条件反射形成的速度。条件反射形成得快,记忆就敏捷;条件反射形成得慢,记忆就迟钝。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记忆具有敏捷性,因为这样就可以在单位时间里获得更多的知识。要增强记忆力首先就是记忆的敏捷性。要想达到这个目的,一是平时要加强锻炼,通过锻炼使自己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