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现代物流信息化及--物流信息系统要点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01072519 上传时间:2019-09-26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8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现代物流信息化及--物流信息系统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第五章-现代物流信息化及--物流信息系统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第五章-现代物流信息化及--物流信息系统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第五章-现代物流信息化及--物流信息系统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第五章-现代物流信息化及--物流信息系统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现代物流信息化及--物流信息系统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现代物流信息化及--物流信息系统要点(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现代物流信息化及 物流信息系统,引导案例:UPS核心竞争优势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列举UPS采用的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并分析这些技术如何提升了UPS的竞争优势.,Vicky,第0节 导入物流信息,一、信息与物流信息的概念 (一)信息概念: 所谓“信息”最简单的定义可理解为“消息”。更确切的定义是“生活主体同外部客体之间有关情况的消息”。信息科学则是关于信息的形态、传输、处理和存贮理论的学科。 信息是人们促进知识更新和认识事物的客观存在 信息是指应用文字、数据或信号等形式,通过一定的传递和处理来实现各种相互联系的客观事物在运动变化中所具有的特征性内容和能动过程 信息是减少不确定性的一种客观存在

2、和能动过程 在计算机术语中有数据和信息这两个名词: 数据:是指尚未根据特定的目标作出评价的各种事实。 信息:是指按照一定的程序经计算机处理、加工之后的数据产生的为特定目的服务的信息。,Vicky,(二)物流信息的概念 物流信息指的是在物流活动进行中产生及使用的必要信息,它是物流活动内容、形式、过程以及发展变化的反映。 在物流活动中,物流信息流动于各个环节之中,并起着神经系统的作用。因此对物流信息的有效管理是物流现代化管理的基础和依据。,Vicky,二、物流信息的特点,1 信息量大、分布广 2 信息动态性强 3 信息种类多 4 信息的不一致性,第一节 物流信息化,一、物流信息化的概念 物流信息化

3、是指物流企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或部分信息进行采集、分类、传递、汇总、识别、跟踪、查询等一系列处理活动,以实现对货物流动过程的控制,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管理活动。,二、物流信息化的重点及关键问题 物流信息化的重点是基础信息的采集和信息的共享与交换两个问题,现在整个物流信息化还存在几个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基础信息的采集方法和手段。 2. RFID的使用 3.平台式信息交换共享的体系,三 、物流信息化管理的要求 1. 销售信息化管理 2. 库存信息化管理 3.采购信息化管理 4.财务信息化管理 5. 运输信息化管理 6.装卸搬运信息化管理 7.配送信息化管理,四、物流信

4、息化的发展的原因 1.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解决了信息共享、信息传输的标准问题和成本问题 2.企业在利益机制的驱动下、不断追求降低成本和加快资金周转,将系统论和优化技术用于物流的流程设计和改造,融入新的管理制度之中,3.是供应链的形成和供应链管理的作用上升,其中物流管理是其主要组成部分 五、物流信息化建设的四个层级 单点应用 流程优化 综合管理 公共平台,六、物流信息化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 国务院物流振兴规划指出:当前物流发展的应坚持抓住两个重点:一是提高广大物流企业对信息技术的单元应用水平,逐步提高企业内部的工作效率,二是重点支持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第二节 现代物流信

5、息技术,一、分类 根据物流的功能以及特点,运用于物流各环节中的信息技术可以分成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分类编码技术、条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全球定位系统 (GPS)、地理信息系统 (GIS)等类型。,二、 意义 物流信息技术是物流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物流技术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从数据采集的条码系统,到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微机、互联网,各种终端设备等硬件以及计算机软件都在日新月异地发展。,三、物流信息技术的组成 1.条码技术(一维码、二维码) 2.EDI技术 3.射频技术(RFID) 4.GIS技术 5.GPS技术 6.管理软件(TMSWMSFMSSCM),Vicky,电子数据

6、交换EDI,1. EDI内容 EDI是标准商业文件在企业计算机系统间的直接传输。 2EDI标准 EDI标准指的是各企业共同的交流标准,是数据交换的翻译,它使得遵循这一标准的企业与组织能进行电子数据交换作业流程。 如图5-1,Vicky,2. EDI标准,用户文件 发送方,用户文件 接收方,平台文件,标准文件,标准文件,平台文件,X.25或 PSTN等 传输网络,加封,对照,翻译,解封,图5-1 EDI作业流程图,Vicky,3EDI系统的类型,目前最常用的EDI系统主要有两种类型: 单对多EDI系统 和增值网(VAN)系统 ,如图52,制造商 零售商,供应商,供应商,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制

7、造商/零售商,制造商/零售商,第三方,供应商,供应商,供应商,图52 单对多EDI系统、VAN系统,Vicky,4物流EDI,所谓物流EDI是指货主、承运业主以及其他相关单位之间通过EDI系统进行物流数据交换,以此为基础实施物流活动的方法,其框架结构如图53所示。,相关单位(仓储等),协作单位(金融保险),承运业主,货主(厂商、贸易商),电子数据交换(EDI),图53 物流EDI框架结构,四、 物流自动化设备技术的应用 (一)自动化设备的应用 (二) 物流设备跟踪和控制技术的应用 (三)物流信息动态采集技术 一维和二维条码技术,磁条技术,声音识别技术,视觉识别技术,接触式智能卡技术,便携式数据

8、终端(PDT),射频识别,第三节 现代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一、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由人员、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及其他办公设备组成的人机交互系统,其主要功能是进行物流信息的收集、存储、传输、加工整理、维护和输出,为物流管理者及其他组织管理人员提供战略、战术及运作决策的支持,以达到组织的战略竞优,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与效益。,二、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模式,三、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工作流程 订单管理 仓储管理 运输管理 包装管理 情报管理 财务管理,四、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服务功能 内部办公功能 运输管理 大客户管理功能 财务结算管理功能 运营统计分析功能 查询功能 仓储管理,第四节 现代物流信息平台

9、,一、物流信息平台含义 凡是能够支持或者进行物流服务供需信息的交互或交换的网站,均可视为物流信息平台。 二、物流平台分类和建设物流平台的意义 三、物流信息平台的主要形态 (1)封闭式的平台系统 (2)公共物流信息门户,五、物流信息平台的区分及联系 六、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 (一)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的重要性 (二)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的战略目标 是围绕从生产要素到消费者之间时间和空间上的需求, 能够处理从制造、运输、装卸、包装、仓储、加工、拆并、配送等各个环节中产生的各种信息, 使信息能够通过物流信息平台快速准确传递到现代物流供应链上所有相关的企业、物流公司、政府部门及客户或代理公司。,建设物流信息平台

10、原则是: 适度超前、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可操作性强。 建设现代物流信息平台还不可忽视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是信息平台战略规划起点要高, 不宜反复修改, 避免投资损失, 更不能朝三暮四, 人云亦云。二是信息平台规划要力争纳入本市或本区域城市总体战略规划, 要适应本市或本区域战略发展要求。三是建设信息平台一定要从实际出发, 不可盲目, 不能好高骛远, 要量力而行, 循序渐进, 逐步发展。 (三)物流信息平台的构成 物流信息平台体系结构由三个层次构成。底层是公共通信基础设施, 中层是提供物流信息的公共服务平台, 顶层是各类企业物流信息处理系统。,(四)建设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及规划 (1) 物流信息平

11、台的底层通信基础设施建设 主要是指电信公用通信网、Internet 网和城域网, 为物流信息系统提供通信支撑平台。 继续提高通信网络业务服务功能。主要包括高速公众互联网接入业务、高速数据中心、VPN(虚拟专网)服务、网络托管和设备租赁以及热线与呼叫中心。围绕实现上述业务功能, 就近布局宽带网站。推进“三网合一”, 实现网络资源共享。要理顺三网(电信网、有线电视网、计算机网)的关系, 尽快打破三网分设, 互不配合的问题。,(2) 物流信息平台的中层物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物流信息交换平台的建设。以口岸物流网为基础, 将海关、检验检疫、铁路、航空、管道等物流信息整合集成起来, 建立统一的基于互联网与EDI 的数据交换平台, 充分实现信息的联网共享。 物流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该平台的建设, 应与物流信息交换平台同步进行。主要功能是对流经物流信息交换平台的信息, 以及物流活动中产生的各类业务信息(物流的载体、流量、流向、流程、方式等)进行提取、收集和综合加工, 形成更高层次、更有价值的管理信息。,(3) 物流信息平台的顶层各行业、企业及专业物流信息处理系统的建设 建立与完善行业、企业、专业(集装箱、粮食、建材、汽车、石油及化工产品、水产品、木材等)、物流园区的物流信息处理系统与物流信息网站。 建立行业、专业物流信息处理系统解决方案 建立企业物流信息处理系统具体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