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宿舍你我他——人际交往与合作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01071812 上传时间:2019-09-26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4.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宿舍你我他——人际交往与合作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第七章-宿舍你我他——人际交往与合作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第七章-宿舍你我他——人际交往与合作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第七章-宿舍你我他——人际交往与合作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第七章-宿舍你我他——人际交往与合作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章-宿舍你我他——人际交往与合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宿舍你我他——人际交往与合作(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宿舍你我他 人际交往与合作,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读之,Page 1,LOGO,宿舍你我他人际交往与合作,【想一想】1.你有人际交往不良的问题存在吗? 2.你会运用什么方法来改善人际关系,促进人际和谐?,案例导读,Page 2,LOGO,一级目录,我们来自 五湖四海,大学生人际 关系解读,欣赏、接纳与共赢,Page 3,LOGO,二级目录,人际关系总让人困扰大学生人际关系调查,人际关系的内涵,我们来自五湖四海,Page 4,LOGO,第一节 我们来自五湖四海,智慧沙,Page 5,LOGO,第一节 我们来自五湖四海,孔子的弟子司马牛,有一次向孔子不忧愁,不害怕。” 司马牛不懂这话是什么请教怎

2、样做君子。孔子 对他说:“君子意思,便问道:“不忧愁,不害怕,这就叫做君子了吗?”孔子说:“君子经常反省自己;所以内心毫无愧疚,还有什么可忧愁、可害怕的呢?”随后,司马牛告辞了孔子,接着,司马牛见到了其师兄子夏。司马牛便忧愁的说道:“人家都有兄弟,那是多么的快乐呀,唯独我没有。”子夏听了安慰他说:“我曾经听说,一个人死与生,要听从命运的安排,富贵则是由天来安排的。君子对工作谨慎认真,不出差错;和人交往态度恭谨而合乎礼节。那么普天之下到处都是兄弟,君子何必担忧没有兄弟呢?” 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阅读,Page 6,LOGO,第一节 我们来自五湖四海,第

3、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麦可思调查2011年3月20日公布的调查显示,近四成的大学新生表示目前存在人际关系问题。调查显示,39%被调查的2010级大学新生表示自己目前存在人际关系问题。其中,“交异性朋友有困难”的新生占了被调查新生的18.7%。从性别来看,“交异性朋友有困难”的男生占被调查男生的20.3%,明显高于女生的同项指标14.8%,并且在与同班同学、老师和父母的相处中存在问题的比例均高于女生。但是女生并非在处理一切人际关系上都有优势,调查发现,被调查女生中“与室友相处不融洽”的比例为15.2%,高于男生的同项指标。,人际关系总让人困扰大学生人际关系调查,由上述调查状况可以看出,大学生

4、不仅仅只需要寻求甜蜜的爱情,同时也渴望收获亲密的友情。,发生在2004年2月1315日的云南大学生马加爵杀人案也将宿舍人际关系一度推向媒体和舆论的高峰。,Page 8,LOGO,第一节 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人际关系是人们在进行物质交往或精神交往的过程中发生、发展、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古人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Festinger)认为“当人们在缺乏客观的是非社会标准的情况下,他们将通过与他人的对比来估价自己。”日本心理学家铃木敬二指出:“人们常常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中了解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和在社会中的地位,并参照别人的评价来客观地认识自己。”,人际关系的内

5、涵,我国已故著名心理卫生学家丁瓒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重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1990年美国密执安大学教授考斯研究表明:人际关系的紧张会导致许多心理与生理病变。可见,人际关系对我们的身心健康、社会适应、事业发展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Page 9,LOGO,第一节 我们来自五湖四海,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心理过程,注意时期,确认时期,融合时期,稳固时期,一般来说,人与人之间从相识、相知到相敬、相拥,的确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心理过程,牢固的关系的建立需要时间去获取信息,获得信任,积极经营,展示真诚。具体过程如左图所示:,Page 10,LOGO,第一节 我们来自五湖四海,影响人际关系

6、的因素,熟识吸引,1、空杯心态就是挑战自我永不满足,邻近性吸引,外貌吸引,相似吸引,互补吸引,相互性吸引,性格吸引,Page 11,LOGO,第一节 我们来自五湖四海,熟悉能增加喜欢的程度。1968年,扎琼克(R Zabajone)进行了这方面的实验。他将12张陌生者的照片,按机率分为6组,每组2张,按以下方式出示给被试:第一组看一次,第二组看两次,第三组看五次,第四组看十次,第五组看而十五次。但被试看完全部10张照片以后,实验者又把另外两张陌生照片编为第六组,与前五组照片混合给被试看,并要求他们按照喜欢程度将照片排出顺序。结果发现,照片被看得次数越多,排在最前面的机会也越多。 看到的次数增加

7、喜欢程度,这在社会心理学中被称为多看效应。但次数也有一定界限,超过一定界限会产生厌烦的感觉。另外,次数的作用只表现在积极的或中性刺激物上。,熟识吸引,Page 12,LOGO,第一节 我们来自五湖四海,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在初次交往中不可能涉及到信念、价值观、态度等较深的层次,此时年龄、社会地位,外貌的相似性往往起主要作用。随着交往的加深,人们之间的了解加深了,这时信念、价值观和个性特征的作用就突出出来,甚至可能压倒其它一切因素。所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说的就是这种现象。这里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这里的相似性不是实际的相似性,而是感知到的相似性。,相似吸引,研

8、究表明,人们喜欢那些和自己相似的人。相似性包括: 信念、价值观和个性特征的相似性; 吸引力的相似性; 社会地位的相似性; 年龄的相似性。,Page 13,LOGO,第一节 我们来自五湖四海,相互性吸引,相互性指我们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我们不喜欢那些不喜欢我们的人。贝克曼(CBackman)和西克德(PSecord)发现,如果告诉甲小组成员,乙小组成员喜欢他们,那么后来在新成立小组时,甲小组成员愿意选择乙小组成员。当然,相互性原则不是绝对的。有时我们喜欢一个不喜欢我们的人,或者不喜欢一个喜欢我们的人。但在一般情况下,我们的确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Page 14,LOGO,第一节 我们来自五湖

9、四海,性格吸引,美貌固然能起相当大的作用,但是人的性格、才智、品德归根到底是更加重要的。1968年,心理学家安德逊( NAnderson)的研究指出,在人际关系中最受欢迎的十项人格特质依次排列为:诚恳、诚实、理解、忠诚可信、可靠、聪明、关怀、体谅、热情。,七种人际吸引因素在人际交往过程的不同阶段的作用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外貌”、“邻近性”和“熟识”吸引在交往的初期起主要作用;“性格”和“相似”在深入交往中起主要作用;“互补”则是长期和深入发展交往的最主要的因素。,Page 15,LOGO,二级目录,大学生人际关系解读,网络人际关系解读,大学生人际关系解读,Page 16,LOGO,第二节 大学

10、生人际关系解读,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是在大学生在宿舍这一特殊情境中保有的以语言、思想、知识、情感等为媒介建立起来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心理关系。这是一种与主体本身即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相关联的特殊人际关系。影响宿舍人际关系的因素可以从影响问题发生和问题解决的因素中寻得。总结起来可以分为两大方面六个因素:一是主观方面的生活习惯、性格特征、人际交往;二是客观方面的家庭因素、制度因素、宿舍本身的因素。从而,学会宽容、欣赏和交流对于调节宿舍人际关系、营造和谐美好的宿舍气氛至关重要。,宿舍人际关系解读,LOGO,第二节 大学生人际关系解读,Page 17,Page 18,LOGO,第二节 大学生人际关系解读,

11、【点评】贫富差距导致的矛盾在大学生中很普遍。这些关系处理不好,给自己带来的心理伤害常常会影响自己的发展。,Page 19,LOGO,第二节 大学生人际关系解读,【点评】“求求你洗个澡吧。”这个小小的要求如果实现了,同学不就都是朋友了吗?但就有这么一部分人不顾别人的怨言而我行我素。,Page 20,LOGO,第二节 大学生人际关系解读,【点评】夜里点蜡烛看书、聊天、打游戏这些活动不应该无视别人的权利强行进行。,Page 21,LOGO,第二节 大学生人际关系解读,【点评】寝室生活习惯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和文化风貌。“一屋不扫怎能扫天下?”不断制造垃圾的同学应该好好反省反省。,Page 22,L

12、OGO,第二节 大学生人际关系解读,【点评】“亲兄弟明算帐”固然正确,但若演化成1角钱、2角钱的斤斤计较就累了。,Page 23,LOGO,第二节 大学生人际关系解读,【点评】一间和睦的寝室,肯定不会维持在一种“相敬如宾”的状态。然而凡事有“度”,亲密得太“不拘小节”了,好事也要转化。,Page 24,LOGO,第二节 大学生人际关系解读,【点评】逼迫别人接受你的意见容易激发别人的抗拒心理,同一寝室中不见得谁的观点就比别人高明多少,所以如果发现自己在“寝室辩论”中总是取得全胜的一方,小心寝室不和的种子也许已经在小圈子里播撒开了。,Page 25,LOGO,第二节 大学生人际关系解读,所谓“物以

13、类聚,人以群分”。根据朋友的这种影响效应,我们把大学生人际关系分为“资产”朋友、“负债”朋友与中性朋友关系。那些能够促进人际双方的友好相处、积极交往、共同提高的朋友,我们称之为“资产”朋友;那些妨碍人际双方的和谐相处、健康交往、共同发展的朋友,我们称之为“负债”朋友;而那些影响不明显的朋友,我们称之为中性朋友。对于朋友的选择一定要慎重,否则将会来带不良的后果。,朋友人际关系解读,Page 26,LOGO,第二节 大学生人际关系解读,【点评】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对于朋友的选择应该具备基本辨别力,哪些只是点头之交,哪些可作亲密朋友,而哪些应尽量减少接触机会。王伟之所以遇到困惑就是

14、他在交友之前没有进行分析。若在之前他就正视学长的问题,并经过分析,只把他列为一般朋友或点头之交,交往的时候有所保留,不“过度投资”,那也许他就不会遭遇一连窜的“困境”。,王伟是大三的男生,因为人际关系困惑走进了心理咨询室。他自述在上学期结识了一个大四的学长,两人走得很近。学长经常找他借钱,王伟怕影响两人关系,不好拒绝,于是每次都借。有一次两人相约到外面玩,学长竟将他身上所有的钱都拿走,然后就消失了。王伟几经周折,给司机讲了很多好话,才顺利回到学校。有很长一段时间,两人失去联系。两个月后,学长又找到王伟。王伟一直认为只要我对别人好,别人也一定会对我好的,于是他不计前嫌,又和学长成为了好朋友。又有

15、一次,两人相约到更远的地方去玩,这一次学长又故计重施,骗走了王伟所有的钱。王伟差一点流落接头,当天回不来。如今王伟很困惑,他不恨学长,只是想不明白自己一心为别人好,可为什么别人这样对自己。,阅 读,Page 27,LOGO,第二节 大学生人际关系解读,由于网络人际具有超时空性、隐蔽性、平等性、虚拟性等特点,使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问题,在网络交往中迎刃而解或得到缓解。但同时也存在寻多弊端,如:很多大学生在网络与现实这两个舞台上下判若两人,导致一种自我认同混乱;同时随着大学生网上交往角色的频繁转换,既有可能导致大学生的多重人格,同时也有可能丧失他们独立的人格和心理;甚至造成他们严重的心理疾

16、病乃至心理障碍。,网络人际关系解读,Page 28,LOGO,二级目录,学会相互信任,欣赏、接纳与共赢,Page 29,LOGO,第三节 欣赏、接纳与共赢,欣赏别人是一种做人的修养。人,从生命来说是平等的,你尊重别人的人格,别人也会尊重你的人格,你欣赏别人,别人也会欣赏你。欣赏别人是检验你是否尊重生命(包括自己的),是否有上进心,是否能放开自己的胸怀和思维的试金石。,学会欣赏别人,Page 30,LOGO,第三节 欣赏、接纳与共赢,阅 读,【点评】作为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懂得身怀一颗欣赏的心去看待身边的老师、同学和朋友?其实,我们周边的所有人都值得我们去欣赏、去感恩的地方,他们也都有各自的闪光点。,作家林清玄去一家羊肉馆用餐,老板对他说:“你还记得我吗?”林清玄说:“记不起来了。”老板拿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