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长春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65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强化模拟题.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01070738 上传时间:2019-09-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长春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65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强化模拟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7年长春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65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强化模拟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长春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65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强化模拟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长春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65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强化模拟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长春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65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强化模拟题一、名词解释1 学田【答案】学田是政府为学校置拨的田产、校产,以充办学经费。北宋熙宁兴学、庆历新政时,实行由政府向地方官学普遍地划拨一定量官田作为学田,以其租人充作办学经费的办法,在不增加百姓赋税的前提下,利用财政外收入巧妙地解决了一个极其重要和迫切的经费问题。此后,学田成为地方学校的生命线。学田制度,将封建国家和社会私人办学的积极性结合起来,有效地解决了当时地方官学的经费问题,扩大了社会教育面。它为封建人才的培养和从文化教育上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为形成多层次衔接的教育体制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2

2、八股文【答案】所谓八股文,(明史选举志二解释说“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八股文还称时艺、时文、八比文、四书文,它是在宋朝经义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是一种命题作文,有固定的结构。一般而言,每篇八股文的结构由破题、承题、起讲、人手(又称出题、领题等)、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其中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四个部分,是文章的主体。这四个部分中各有两股,两股的文字繁简、声调缓急,都要对仗,合称八股,八股文之名即是由此而来。作为一种考试文体,八股文形成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在产生之初,它对于考试文体的标准化,促进人才选拔的客观公正,应该说

3、是有其积极意义的。然而,八股文的负面影响也同样明显。它禁锢了士人的思想,严重败坏了士风、学风和社会风气。它对于学校教育的影响,危害尤甚。因此,八股文遭到许多有识之士的猛烈抨击。 3 历事制度【答案】历事制度是明朝重要的教学制度和人事制度,即在国子监内,选拔国子监生到京都各衙门历练政事。明统治者为了让这些人熟悉各个机关部门的政事,分派他们去干一些实际的工作,称为“历事”或“习史事”,在历事部门取得的资格或资历就是“实历”。历事生白天在各司练习政务,晚上回监读书休息,将读书学习和做官实践结合起来。换言之,历事制度,就是国子监学生在各部门的实习、见习,它是明初制定的重要人事制度之一,监生“历事”的成

4、绩又往往与被分配官职的高低有直接的关系。监生历事制可以算是中国最早的教育实习制度,一方面可补明初官吏之不足,另一方面缩短了监生从学校到任职之间的距离,使监生在入仕之前,基本上具备了处理庶务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尽早发现人才,便于将其中学优才异者遴选进政权机构中去,这就在科举仕进之外,另辟了一条选官任职的途径。通过历事来选拔人才的做法,虽属封建典制,其方法亦有可借鉴之处。4 次相授业法【答案】次相授业法是汉代私学所采用的一种转相授受的教学方法,汉代高等私学一般称“精舍”、“精庐”。汉代高等私学经师身份大致有二:一是官吏兼经师,所谓“居官教授”; 二是经学专门家,所谓“隐居教授”,经师们的教学风度颇

5、有不同,生徒身份也有区别,有及门弟子和著录弟子之分。及门弟子,指亲自到精舍,向经师问学,直接从师受教的学生:著录弟子,是列名某一经师门下,有师弟子之名份,但不必亲自来受业,没有授受经学之实的学生。史书记载,有的经师门下,著录弟子达数千人或万余人。即使是及门弟子,人数若太多,经师也不得不采用高年级学生教低年级学生的办法,使弟子次相授业。这种弟子间转相授受的办法,非常流行,形成了以名儒讲诵为主、弟子们转相授受为辅的教学方法,由此可以说汉代的私学教学还是个别教授。5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是孔子从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答案】“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出自论语中的阳货系上论证教育作用时提出的一个观点。这句

6、话的意思是指:人的本性是很接近的,后来之所以有较大的差别是教育和学习的结果; 人的聪明才智小是先天的,主要靠后天习得; 无论何人,只要肯努力求学,就一定能获得成功。这句话表明孔子承认犷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长期以来,奴隶主贵族迷信天命,坚持先天决定论或血统论。孔子能够肯定教育在人的成长中起决定作用,是顺应并且推动了人们思想解放的历史潮流,具有极大的进步性,尤其为教育的大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理论依据。但是孔子并未完全摆脱先天决定论的羁绊,仍然承认有少数生而知之的圣人和学而不能的下民,这是不科学的。 6 三经新义,王雾、吕惠卿撰毛诗义【答案】三经新义是经学教材,为宋代王安石撰周官新义

7、尚书义之合称,是熙宁变法的重要理论依据。王安石在周官新义序中说明,它训释周,意在“立政造事”礼。熙宁八年即1075年颁于学校,成为法定教材,并用以取士,统一经义,以“一道德”。四库全书总目说:“新经毛诗义凡二十卷,尚书义凡十三卷,今并佚,周,今本周官新义礼新义即周官新义本二十二卷。明万历中,重编内阁书目,尚载其名”,共十六卷,附考工记解二卷。 辑自永乐大典 7 经今古文之争【答案】经今古文之争是汉代儒家经学两大派在学术和争立学官问题上的争论。一派所依经籍为当时通行的隶书书写的,故称经今文学; 另一派所依经籍据称为发掘出的先秦古文字本,故称经古文学。两派所据经籍,小仅书写字体和字句篇章不同,在治

8、经观点方法和传经学统宗派上亦,为汉政权服务。经古文学重在不同。经今文学师传严守师法家法,重在探索经籍的“微言大义”训话考索经籍文字典故。前者把持西汉太学,先后立博士14家,后者多在民间传授。西汉末年,刘散议立经古文学官,招致经今文学博士激烈反对,两派之争自此开始。新莽时和东汉初,经古文学几度跻身博士之位,亦均未能成为官方显学,但在学术上则逐渐居于上风。东汉末年,郑玄不守经今古文的家法,博学多闻,以经古文学为主干,并吸收经今文学某些观点而遍注群经,参互各说,以成一家之言,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经学的统一,经今古文之争遂告一段落。 8 庠序【答案】庠序是中国古代地方所设的学校,后来用为一般学校的通称,痒

9、相传起源于虞舜时,庠就是养育教育的意思。序起源于夏,有东序、西序之分,是当时贵族子弟习代,一称“米廪”射的地方。孟子指出:“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 校者,教也; 序者,射也。,对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库; 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开办库序的目的在于“明人伦”学生进行伦理道德教育。 二、论述题9 荀况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价值何在?【答案】荀况是战国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诸子思想的综合者,以唯物主义哲学观作为他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但这种唯物主义哲学观又是不彻底的,但总体来说其是积极进步的,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1)荀况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作为荀况教育思想理论基础的

10、唯物主义哲学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宇宙问存在着客观规律。他批判地吸取了道家的“天道自然”思想,否定了“主宰之天”,以“天地之变,阴阳之化”来解释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否定了鬼神怪异的存在,和“意志之天”发挥了无神论思想。他认为宇宙间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天行有常,不为尧存,并提出了光辉的“制天命”的思想。指出人对自然界不是顺从敬畏,而是进行斗争,不为莱亡”使天地万物为人所控制和利用,人定胜天。肯定世界是可以认识的。荀子对唯物主义认识论有重要贡献,他抛弃了道家的不可知论,肯定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他认为人的认识器官包括感官和心两个部分,耳、目、口、鼻和形体叫,各自接触外界而得的感觉,

11、这是“闻见之知”; 心在体内,总管五官,它根据五官接触“五官”外界所得的闻见之知进行审察,以认识事物的真相,叫做“征知”。荀子肯定知识的来源是感官接触外界,经过心的审查,分析异同,做出结论,才可谓真知,荀子把“行”作为检验“知”的标准和“知”的最终目的。不过荀子有时过分强调“心”的作用,认为“心”似乎是绝对自主的。特别是他把“心”与“君”联系起来,在于强调“君”的作用,己经离开认识论的范畴,不得不与其认识论的其他命题发生矛盾,而陷入主观唯心主义。性恶论。荀子学说中最突出的是与孟子“性善论”相对立的“性恶论”。孔子说:“性相近,荀子则强调“习相远”而发展为“性恶也,习相远也”。孟子强调“性相近”发展为“性善论”,他认为人之所以能为善,全靠后天的努力。性善论与性恶论从本质上说都是唯心主义的,都论”是用统治阶级的道德来衡量善与恶。不过,荀子的性恶论,否定了先天道德论,是有进步意义的,一、名词解释Yseno搜考试作业资料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