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篓投绣球竞赛规则+高杆投绣球竞赛规则.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1068700 上传时间:2019-09-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背篓投绣球竞赛规则+高杆投绣球竞赛规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背篓投绣球竞赛规则+高杆投绣球竞赛规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背篓投绣球竞赛规则+高杆投绣球竞赛规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背篓投绣球竞赛规则+高杆投绣球竞赛规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背篓投绣球竞赛规则+高杆投绣球竞赛规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背篓投绣球竞赛规则+高杆投绣球竞赛规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背篓投绣球竞赛规则+高杆投绣球竞赛规则.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背篓投绣球竞赛规则 第一章 比赛1、定义运动员在规定的场地、时间内,将绣球投进本队队员身背的背篓内,投进多者为胜。第二章 场地及器材2、场地21场地规格为长15米、宽2米的平坦地面。相隔15米的一端为投球限制线,另一端为接球限制线,限制线外分别设长3米、宽2米的投球区和接球区。(见附图)3、器材31背篓:直径上为35cm、下为25 cm、长60 cm,用竹或塑料制成的圆形筐,上口开,下底封,并佩有背带,使运动员能舒适地背在背上。32绣球:用绸或布料剃成,直径为5-6厘米,内装细沙,重150克的实心球,球心穿系一条长90厘米,尾端系三片长4厘米,宽2厘米布条的绳子。球底安上5厘米长,0.5 厘米

2、,宽的5片布条,为球穗,即为比赛用绣球。第三章 运动员和教练员4、运动员41每队运动员5人,其中4人为投球手,1人为接球手。42必须遵守竞赛规则、规程,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得做出妨碍比赛、干扰对方、破坏比赛气氛的任何行为。5、教练员51教练员应按规则要求在指定的地点进行观察或指挥,不得进入比赛场地。第四章 比赛通则6、比赛办法61比赛只进行男、女团体赛。比赛时间每组分别为3分钟。62比赛开始。621比赛开始前,检录员将比赛运动员带入场地内,交给临场裁判员。接球手站在自己的接球区内,投球手须依次站在投球区内,由临场裁判发给每人6个绣球,可练投1分钟。待裁判长鸣笛,比赛开始。63比赛进行比赛开始

3、后,投球手必须按顺序每次投出一个绣球给接球手,接球手只能用背篓直接接球,姿式不限。64比赛结束当裁判长发出比赛结束的信号时,或比赛队将最后一个绣球投出后,并向裁判员示意,某场比赛即为结束。641在比赛结束的信号发出时,投球手投出的绣球已在空中飞行,接球手接到的绣球算有效。如在比赛信号发出后再出手投的绣球,均判无效。7、违例及罚则71投球手越过投球区或踏上投球区线上投球,接球手越过投球区或踏上投球区线上投球,均判违例,所投进背篓的球均为无效球。72投球手不按顺序投球,也判违例,均为无效球。73接球手只能用背篓直接接球,不能用手及头等附加动作将球送入背篓内,否则判违例,所进球为无效球。第五章 名次

4、的判定8、以每队在3分钟内投进背篓的绣球多少决定名次,多者多次列前,如投进的绣球数相同,则以用时少的队名次列前。第六章 弃权与申诉9、弃权91超过比赛时间5分钟未到场。92因对裁判的判罚有异议而拒绝继续比赛,中断时间达5分钟。10、申诉运动员对裁判员裁决有争议时,由领队或教练在比赛结束后30分钟内以书面形式向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同时交纳申诉费。仲裁委员会的判决为最终裁决。第七章 裁判人员及职责11、裁判人员比赛设裁判长1人,副裁判长1人,计时员3人,检查员4人,检录员、记录员各1人。12、裁判人员职责121裁判长:组织裁判人员学习和熟悉竞赛规程及规则,明确有关工作任务和事项,进行裁判员分工;领

5、导全体裁判人员检查场地、器材及其它比赛用具、设备;发出比赛开始和比赛结束的信号;处理规则中未作明文规定的有关问题,对比赛中发生的争议和异议作出最后裁判;对所有成绩、名次进行审核并签字。122副裁判长:协助裁判长进行工作,并主要负责接球手方的判罚,裁判长缺席时,代理其工作,行使其职权。做好后勤保障工作。123计时员:当裁判长发出比赛开始的信号后,即开始计时,当某队在比赛中投完绣球,向裁判长示意,裁判长发出停止比赛信号时,停止计时,并将最后该队投完绣球所用的准确时间记录。124检查员:投球区和接球区各设两名检查员,负责检查运动员在比赛中有无违例行为,并进行记录。投球区的检查员协助裁判长发放绣球,接

6、球区检查员协助副裁判长准确记录投进背篓的绣球,由副裁判长告诉记录员。125检录员:赛前30分钟进行检录,并将每一场的运动员按顺序检录好,于该场比赛前5分钟带到比赛场地,等候比赛。126记录员:准确记录每场队员投进背篓的绣球数和所用的时间,填好记录表,排出名次,交给裁判长最后审定。附:场地图和比赛用表。背篓投绣球比赛总记录表高杆投绣球竞赛规则第一章 比赛1、定义运动员在规定的场地、时间内,将绣球投进高杆的圈内得分,得分多者为胜。第二章 场地及器材2、场地21场地规格为长26米,宽14米的平坦地面。长线叫边线,短线叫端线。两条边线中点的连线叫中线。22投球控制线:在距离边线中点两侧7米处各画一条与

7、中线平行,与两条边线连接的线,叫投球控制线。23投球区:投球控制线到端线之间的区域为投球区。3、器材31投球杆:钢管或相应的坚固材料制成,高9米,立于中线的中点。32投球圈:在投球杆的上端固定一个直径1.2米、内空直径为1米的圆圈,为投球圈。33绣球:用绸料及布料制成,直径为5-6厘米,内装细沙,重150克的实心球。球心穿系一条长90厘米,尾端系三片长4厘米、宽2厘米布条的绳子。球底安上5厘米长、0.5厘米宽的5片布条为球穗,即为比赛用绣球。比赛时需备5种不同颜色的绣球各5只以上。第三章 运动员和教练员4、运动员41每队运动员10人:男、女各5人。队员上衣必须有明显的号码(15号)。42必须遵

8、守竞赛规则、规程,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得做出妨碍比赛、干扰对方、破坏比赛气氛的任何行为。5、教练员51教练员应按规则要求在指定的地点进行观赛或指挥,不得进入比赛场地。第四章 比赛通则6、比赛办法61比赛分团体赛和个人赛。612团体赛分男子团体和女子团体,同队的5名男运动员或5名女运动,同时上场投绣球,比赛时间为10分钟。613个人赛分男子个人和女子个人,同队5名男运动员或5名女运动员同时上场投绣球,比赛时间为5分钟。62比赛621比赛开始前,由裁判长带领比赛的运动员入场,交给临场裁判员,由临场裁判员发给绣球,可练投一分钟。待裁判长发出停止练习令后,分别站在两边的投球区内,做好比赛的准备。裁判

9、长鸣笛,比赛开始。63比赛进行与得分比赛开始后,运动员可在两边投球区内反复将绣球投过高杆上的圈内,在规定的时间内,将绣球每投过圈内,得一分。64比赛结束当裁判长发出比赛结束的信号时,某场比赛即为结束。641在比赛结束的信号发出时,运动员投出的绣球已在空中飞行,穿越投球圈内算得分,如在比赛信号发出后再出手投的绣球,无论结果如何,均判无效。7、违例及罚则71投球时运动员踩控制线或越出投球区,判违例一次扣1分。72运动员错拿别人的绣球时,判违例一次扣1分。第五章 名次的判定8、团体赛81在规定的比赛时间内,5名男运动员或5名女运动员所投球的得分总和为男子或女子团体成绩,得分总和多者名次列前,如得分总

10、和相等,总和相等的队即加赛1分钟,投中多者名次列前,如仍相等再加赛1分钟,直至决出胜负为止。9、个人赛91在规定比赛时间内,投球得分多者名次列前,如投球得分相等,得分相等的队员即加赛1分钟,投中多者名次列前,如仍相等,再加赛1分钟,直至决出胜负为止。第六章 弃权与申诉10、弃权101超过比赛时间5分钟未到场。102因对裁判的判罚有异议而拒绝继续比赛,中断时间达5分钟。11、申诉运动员对裁判员裁决有争议时,由领队或教练在比赛结束后30分钟内以书面形式向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同时交纳申诉费。仲裁委员会的判决为最终裁决。第七章 裁判人员及职责12、裁判人员比赛设裁判长1人,副裁判长1人,裁判员10人,

11、检录、记录员各1人。记时员由正、副裁判长兼任。13、裁判人员职责131裁判长:组织裁判人员学习和熟悉竞赛规程及规则,明确有关工作任务和事项,进行裁判员的分工,领导全体裁判人员检查场地、器材及其它比赛用具、设备,掌握比赛时间;处理规则中未作明文规定的有关问题;对比赛中发生的争议和异议作出最后裁决;对所有成绩、名次进行审核并签字。132副裁判长:协助裁判长进行工作。并同时掌握比赛时间,裁判长缺席时,代理其工作,行使其职权。做好后勤保障工作。133裁判员:赛前协助裁判长检查场地及器材。按照裁判长的分工两人一组,准备好比赛所需的某种颜色的绣球,最少5只。比赛开始前确认自己所负责的运动员,并发给其一个绣

12、球,在比赛时间里,准确地记录所负责的运动员投球数、命中数和违例犯规次数,如队员在比赛中,绣球出现破裂或挂在架上,应及时补给该运动员一个绣球,以免耽误运动员比赛。每场比赛结束,将临场记录表交记录员。134检录员:赛前30分钟进行检录,于该场比赛前5分钟将比赛队带到比赛场地,等候比赛。135记录员:赛前按每场比赛的参赛队员名单填好,并将每场比赛的队员名单交给裁判员。每场比赛结束,收集裁判员所填报的临场记录表,将队员投球次数、命中数、违例数登记好,最后汇总计算出得分数,排出名次,交给裁判长最后审定。附:场地图和比赛用表投绣球比赛成绩记录表中部石漠化综合防治水土保持区,要加强林草植被的保护与恢复,加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加强石漠化综合治理,遏制石漠化蔓延,增强区域水土保持能力;东部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保持区,要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流域水土流失区综合治理,切实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特有自然景观,增强森林生态系统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