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再复:我的教育观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1068605 上传时间:2019-09-2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6.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刘再复:我的教育观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刘再复:我的教育观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刘再复:我的教育观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刘再复:我的教育观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刘再复:我的教育观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刘再复:我的教育观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刘再复:我的教育观资料(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刘再复:我的教育观我和先生在告别革命一书中,曾提出一个观点,说二十世纪是个语言学的世纪,二十一世纪将是个教育学的世纪。教育学将是二十一世纪和二十二世纪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中心学科,所谓语言学世纪,就是工具的世纪,就是机器的世纪,就是人被异化世纪。所谓教育学的世纪,就是以人为中心的世纪,以塑造全面、健康、优秀人性为基本使命的世纪。现在,全世界的教育共同存在着一个根本问题,便是不知道教育的第一目的是甚么,先生和我则明确地指出,教育的第一目的是孔夫子所说的“学为人”,是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和灵魂质量,而第二目的才是培养学生的生存技能(职业技能)。可是现在许多学校都把第一目的和第二目的颠倒过来,把生存技

2、能变成教育主要目标,把主次先后搞错了,韩愈在师说里面提到教育有三个功能,即传道、授业、解惑。现在许多学校忘记了传道(不是形而上之道,而是做人的基本道理)是教育的第一要义。我在美国二十年,发现美国的教育只有两维,即只有知育和体育两维,没有德育一维,美国人自己辩护说,我们的宗教教育就是德育,但我总觉得没有德育是很大的缺陷。中国的传统教育其好处是具有三维,即德、智、体三维,可惜,二十世纪下半叶,我们用政治意识形态教育取代德育,则仍然不能解决怎么做人的问题。我在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多次担任客座教授,听课的多半是理工科大学生,他们觉得学文化与职业技能无关,所以兴趣不大,我就跟他们说,你们不要在大学里

3、面读了三年四年的书,毕业后走出大学的校门还不知道人生的根本是甚么。我从东方到西方,又从西方到东方,发现教育有两个极端,一种是美国的教育,他们以杜威的教育思想为基石。杜威的教育思想概括地说就是学校如社会,所以所有的学校都没有大门,非常开放,有驾驶执照就可以到图书馆里借书,课程相当轻松,基本上是上午上课,下午唱歌打球,这种教育的长处是有利于学生身心的自由发展,缺点是往往过于放任,缺少严格要求。另一种极端是中国式的传统教育,强调的是师道尊严,对学生严格要求,甚至是填鸭式的教育。这种教育的长处是能给学生打下较坚实的知识基础和做人的基本规范,缺点是往往会压制学生的自由心性,把人教蠢了。一九四九年之后,毛

4、泽东主席的教育思想实际上比较靠近杜威,但是导致了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危机。现在则回复到传统教育模式,但因为分寸掌握不好,盲目追求数量的优势,盲目追求表面文章,又给老师和学生造成太大压力,这种倾向也是值得注意。香港的教育恰恰是接受上述两种类型的短处,问题特别严重。我个人主张吸收美国教育和中国传统教育的长处,对学生应当有严格要求,特别注重基本知识(知育)和基本规范(德育)的教育,同时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由心性发展和身体健康。我认为学校的基本使命是培育学生的身体的健康和灵魂的健康,而身体健康和灵魂健康是互动的。我特别欣赏前辈文学家兼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他的思想核心,概括地说,对学生应当施行农业

5、式的教育,而不是工业式的教育。所谓农业式的教育是自然的、顺序渐进的、潜移默化的方式;所谓工业式的教育是过份人工的、刻意锻造的、急功近利的方式。我又特别崇敬伟大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的教育思想,他在德、智、体等三维教育结构中又增加了美育一维,这一维极为重要,他可以给学生提高人生的境界。尤其宝贵的是蔡元培先生又是二十世纪最卓越的“神瑛侍者”(红楼梦主人公贾宝玉前世的名字),他超越政治地保护各种人才,欣赏各种类型的知识美和灵魂美。好的教育者都应当具有蔡元培先生这种兼容并蓄的“神瑛侍者”的人文情怀。我今天要给铜陵三中的老师和同学们讲述“文学艺术中的天才现象”,就是为了倡导这一种人文情怀。谢谢铜陵三中的校长

6、、副校长和老师、同学们邀请我来这里作演讲,给了我一个向大家学习的机会。二零一零年六月五日中国贵族精神的命运(提纲)一问题的提出:“五四”运动的概念错位“五四”新文化运动作为伟大的启蒙运动,它具有两大发现:一是发现我国传统文化资源不足以应付现代社会的挑战;二是发现中国大文化系统中理性文化与逻辑文化的阙如,必须求教於西方。有这两大发现,“五四”就永远具有历史合理性,其历史功勋就不可抹煞。但“五四”新文化运动也有很大的失误,就新文学运动而言,以陈独秀的宣言性的文学革命论为标志,当时的文学革命笼统地提出要推倒贵族文学的口号,并有两个很大的概念错位:第一,混淆贵族特权和贵族精神的区别(贵族文学是贵族精神

7、的载体)。其实,贵族特权可以推倒,但贵族精神和贵族精神的存在形式贵族文学则不可以打倒。第二,误认为贵族精神的对立项是平民精神,不知贵族精神的真正对立项是流氓精神、痞子精神与奴才精神。平民中也有贵族精神,例如红楼梦里的晴雯,身为下贱,心比天高,“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红楼梦本身就是贵族精神与平民精神的完美融合。其主人公贾宝玉不仅是在贵族社会处於中心地位的公子,而且是精神贵族,但他又完全打破世俗社会的等级观念,只认人格的贵贱,不认地位的尊卑,真诚地崇尚平民阶层中的高贵人格人性,自愿充当丫环、奴婢、戏子的“侍者”(服务员),他所作的芙蓉女儿诛甚至把晴雯这个女奴当作天使来歌颂。可见,贵族精神与平民

8、精神并不对立,两者的人格是可以相通的。上述两个概念错位,对二十世纪中国人的精神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当时的新文化先驱者具有对底层民众巨大的同情心与慈悲心,但都过於激进,他们没有充分意识到,可以推倒贵族特权,但不可以推倒贵族文学、贵族文化和贵族精神。正如一七八九年法国大革命,尽管异常激烈地推翻王权与贵族特权,但至今仍保留了贵族时代的文学、文化遗产,把最高荣誉勋章命名为骑士勋章。至於对於贵族特权,我也认为,最好是采取英国式的改革、改良的办法,而不是通过法国式的暴力推翻的办法。平等观念,其核心精神应是人格平等而非经济平等,企图实现经济上的平等、平均,可能是永远的乌托邦。二贵族精神的内核贵族精神为什么不

9、可以打倒?因为贵族精神是贵族社会中人类共同创造的、并由历史积淀而成的一种精神传统和优秀文化遗产。它包含着历史筛选下来的人类共通的美德、格调、风度、趣味、情操等等。也就是说,贵族精神在历史形成过程中,最后已成为一种超越贵族门第、贵族血统,甚至超越贵族阶级的一种人类共同认可的文化精神境界。关於贵族与贵族精神,在欧洲文明史上,从亚里士多德、但丁到近代的尼采、罗素、托克维尔等,都不断地进行定义。到了十九世纪末,尼采也许天才地预感到贵族将在二十世纪进一步消失,所以他严格地区分上等人的道德与下等人的道德,高举起贵族主义的旗帜,公开宣布向非贵族的下等人开战,非常偏激。但是,他对贵族精神所作的定义至今仍然带有

10、经典性。中国的贵族制度过早瓦解,没有形成欧洲那种贵族谱系,也没有形成贵族骑士传统,但还是严格地区分富与贵的界线,也有贵族文士对贵族精神作过定义(例如沈约的高士赞)。综合西方(也包括中国)思想家们的界定和贵族本身的历史表现,贵族精神的核心内涵大约有以下几点:(1)自尊精神:这是尼采在善恶之彼岸一书中点破的贵族精神之核。所谓自尊,就是把荣誉看得至高无上,或者说是视名誉高於生命,大於生命。这是对於意志和灵魂主权的确认,即生命不为他者所侵犯,也不为环境所规定和主宰。贵族的一种基本行为语言是决斗,普希金、莱蒙托夫等卓越诗人均决斗而死。“决斗”行为模式的象徵意蕴,是确认有一种比生命更重要、更宝贵的东西,这

11、就是个人的名誉与尊严。为了维护这一尊严,可以不惜鲜血洒於刀剑之下。基佐在欧洲文明史一书中说,欧洲贵族走出罗马贵族之后,它的最重要精神特徵是自我确立,即认定自身的重要性不是来自他人,也不是来自皇上,而是来自自身。自我确立和持守人生的尊严与骄傲,便是自尊。(2)原则精神:所谓原则精神就是遵守游戏规则、游戏原则。具有高度自尊心,同时又必须承认人是相关的,应在尊重自己的时候又尊重他人。维系社会的共同契约。因此,便需要自律遵守原则与规则。就决斗而言,双方必须严格按照规则行事,谁违反规则,谁首先就是失败者。竞赛场中讲“费尔泼赖”这种公平原则,正是贵族精神的重要表现。贵族时代的战争讲规则,讲“不打不成列”、

12、不偷袭、不埋伏等等,都是讲规则。贵族精神的真正对立项所以是流氓精神,便是流氓和痞子最不讲原则、规则。水浒传中的杨志所碰到的泼皮牛二,是贵族精神对立的另一极,其特点是耍尽无赖。鲁迅说,凡是无一定理论线索可寻者,均可以称之为流氓。无一定理论线索可寻,便是没有一定的信念和一定的原则。作为贵族,最基本的要求,是一定不能越过道德的边界,不仅要守住游戏的原则,而且要守住心灵的原则。流氓、痞子、泼皮、市侩,其共同点都是丧失心灵的原则。(3)低调:贵族除了自尊自律之外,还自明。贵族一般都有较好的学养与修养,了解历史和世界,也了解自己的位置与局限性。因为知道天高地厚,便不敢唱高调。虽然富有,但不夸大显耀自己,财

13、大而气不粗,钱多而不患身心浮肿病。贵族既然有实力,便无须吹嘘,一吹嘘必遭嫉妒与抢劫。如鲁迅所言,猫是不叫的,老鼠才吱吱叫。有力量的大象总是垂下耳朵,没有力量的兔子才把耳朵翘得高高。具有贵族精神的人都不讲大话,一讲就俗。自尊是自身高贵人格的持守,不是自我膨胀。暴发户才热中於自售与自吹。曾国藩治家八本中的一项是“立身以不妄言为本”,这是中国乡村士绅的精神,也是贵族精神。(4)淡泊名利:贵族精神常常被说成是高贵精神、高尚精神,高雅精神,这是对的。所谓高贵、高尚,就是不在世俗世界里争名夺利,与俗流浊流保持距离。按中国人所说,叫做处污泥而不染,洁身自好。沈约的高士赞,他所界定的高士,是隐士,也是贵族。其

14、特点是“避世、避言”,与世俗社会保持距离。他说:“亦有哲人,独执高志。避世避言,不友不事。耻从污禄,靡惑守饵,心安藜藿,口绝炮胾。”还说这种人“如金在沙,显然自异。犹玉在泥,涅而不缁。”这种人和世俗的名利之徒完全不同。“悠悠之徒,莫不攘袂而后进取,怒目而争权利”,而贵族精神天然地蔑视“悠悠之徒”,以怒目争权夺利为耻。欧洲的骑士是带长矛的为国王及公爵侯爵效命的次等贵族,他们也形成一种正义、诚实、慷慨,崇拜贵妇人、扶助弱者的精神传统,与上述的贵族精神相通。贵族除了具有普遍性的精神价值取向之外,在文学艺术中(贵族文学是贵族精神的最重要载体)还凝聚了一些特殊的、纯粹的个性精神。这些精神,大约有以下几种

15、:1品格的高洁:如屈原的橘颂和普希金的大量诗作。2精神的雄健:如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和拜伦投入希腊战场的诗化行为语言及诗化文字语言。3心气的高傲:如屠格涅夫的代表作父与子人物巴扎洛夫的气质,表现的是血液深处的一种不可征服的骄傲。4理想的卓越:如俄国坐牢二十年的贵族女诗人薇拉妃格念尔的自传俄罗斯的寒夜和其他十二月党人及其妻子的动人诗篇。5道德的完善:如托尔斯泰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中的贵族男性主人公彼尔、列文、聂赫留道夫等所追求的道德目标。6艺术形式的精致:如我国南朝时代沈约对“四声八病”的界定和法国古典主义对“三一律”的审美要求。应当特别说明的是,我国的伟大小说红楼梦作为“兼美”

16、的作品,它兼有上述品德的高洁、精神的雄健、心气的高傲、理想的卓越和艺术的精致。从以上的叙述,可以看出贵族精神是一种比平民精神更超越、更理想,更具形上意义的精神存在。一九二三年,周作人在自己的园地中,对“五四”作了一次认真的反省,他说不应当把贵族文学与平民文学加以对立。但认为平民文学只有经受贵族文学的洗礼才能成为更高形态的文学。他还对两者作出定义,认为平民精神是“求生”的精神,贵族精神是“求胜”的精神。所谓“求胜”,就是寻求对生存层面的超越,而进入对存在意义的把握,也就是跳出衣食住行的日常生存状态而对诗意栖居的存在状态有所向往,有所追求,有所理想,有所梦。三中国贵族精神的命运中国历史经历了三个贵族时代:一是周朝的氏族贵族时代;二是两晋南北朝的门阀贵族时代;三是满清的部落贵族时代。第一个贵族时代是典型的贵族时代;时间是从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到春秋中叶的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